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制”的王言:明代中旨的政治文化考察
1
作者 唐佳红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6,178,共15页
明代的“中旨”由于从未形成确切的制度规定,因而更多体现为一种基于明人政治观念与现实诉求而变化的可塑性认识而非固定的文书形式。在明代政治情境下,“中旨”具有内外两层政治意涵:一是作为王言象征的权威性与纯粹性,经由明代君主专... 明代的“中旨”由于从未形成确切的制度规定,因而更多体现为一种基于明人政治观念与现实诉求而变化的可塑性认识而非固定的文书形式。在明代政治情境下,“中旨”具有内外两层政治意涵:一是作为王言象征的权威性与纯粹性,经由明代君主专制体制而得以确认;二是其名称中隐含与外廷相对的“非制”性,与阁票形成一种自明的对举关系。明代的中枢体制以皇帝为中心,由宦官、内阁、六科、部院构成一个亲疏降杀的层级体系,内廷与外廷的观念易受内阁倾向扰动,由此造成明人对中旨与票拟的矛盾态度,有异于学界的一般认识。中旨具有祖制合法性,在明代政治实践中多被作为一种政治话语为各种政治群体所利用。自晚明内外日益暌隔,内阁的内转趋势加强,中旨几成内外沟通的唯一手段,其在士大夫追美明初面议的前提下也被赋予王言的意义,在门户之争中发挥作用。联系明前期的面议君裁体制的崩解与随之而来的中枢权威的失落,晚明士人对中旨体制的体认,或可视为儒家理想诉诸祖制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旨 票拟 明代 士大夫 皇权
下载PDF
中國雇員和外國老板談判
2
作者 王慧萍 《沪港经济》 1994年第5期73-75,1,共4页
鋥亮的旋轉式的玻璃門,豪華氣派的大廳,帶有神秘感的花園飯店是一個"王國"。在這里面,外國老板握有指揮棒,中國雇員絕對應該俯首貼耳。然而,1993年6月2日晚上,一幕"戲"突然上演了……
关键词 一侗 工曹 土地主 威慑力量 漂率 一阴 把花 大饭店 藏针
下载PDF
国产、进口丁胺卡那霉素荧光偏振免疫试剂临床比较
3
作者 顾超宁 邓渝林 +1 位作者 朱才娟 蔡嬿■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25-125,共1页
采用国产、进口丁胺卡那霉素荧光偏振免疫试剂同时测定80份丁胺卡那霉素血清标本。观察二种分析试剂测定2例病人气管内给药后的药时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二种试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国产=0.259+0.94 x C进口,R=0.997,病人标本采用二种试... 采用国产、进口丁胺卡那霉素荧光偏振免疫试剂同时测定80份丁胺卡那霉素血清标本。观察二种分析试剂测定2例病人气管内给药后的药时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二种试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国产=0.259+0.94 x C进口,R=0.997,病人标本采用二种试剂测定,计算出的主要动力学参数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试剂 荧光偏振 丁胺卡那霉素 分析试剂 病人标本 药时曲线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絮凝细菌投加量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宋志伟 童龙燕 +1 位作者 潘月军 任南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3-1268,共6页
为研究絮凝细菌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采用气升式内循环序批反应器,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过程中投加絮凝细菌,探讨其投加量对颗粒污泥的理化性能及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投加絮凝细菌能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絮凝细菌投加... 为研究絮凝细菌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采用气升式内循环序批反应器,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过程中投加絮凝细菌,探讨其投加量对颗粒污泥的理化性能及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投加絮凝细菌能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絮凝细菌投加量在0~20mL/L时,均可以培养出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絮凝细菌最佳投加量为10mL/L,此时颗粒化速度快,颗粒形成时间由未投加的42d缩短为35d,好氧颗粒污泥疏水性好,SVI稳定在40mL/g左右,沉降速度达35.82m/h,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7.14%、84.49%和87.59%.而投加量为30mL/L时最终所形成的是白色污泥絮团,没有实现污泥颗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细菌 好氧颗粒污泥 比生物絮凝因子 气升式循环序反应器
原文传递
微生物絮凝剂投加方式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宋志伟 王秋旭 +2 位作者 宁婷婷 任南琪 李立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7-254,共8页
为提高好氧污泥颗粒化速度,采用微生物絮凝剂,探讨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对颗粒污泥理化性能及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每隔2、3、5、7d投加一次时,均可培养出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絮... 为提高好氧污泥颗粒化速度,采用微生物絮凝剂,探讨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对颗粒污泥理化性能及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每隔2、3、5、7d投加一次时,均可培养出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较显著;微生物絮凝剂最佳投加方式为每5天投加一次,此时颗粒化速度快,颗粒形成时间由未投加的60d缩短为42d,好氧颗粒污泥疏水性好,污泥体积指数稳定在40mL/g左右,沉降速度达35.06m/h,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6.55%、93.29%和8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好氧颗粒污泥 气升式循环序反应器
下载PDF
两种精浆酸性磷酸酶检测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陆金春 陈芳 +3 位作者 徐会茹 黄宇烽 胡毓安 邵永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对检测精浆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常规方法(磷酸苯二钠法)和试剂盒方法进行比较,并探讨试剂盒方法取代常规方法用于常规检测的可能性。方法:79份不育男性的精浆,分别用常规方法和试剂盒方法检测其ACP活性。取1份精浆标本用于两种... 目的:对检测精浆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常规方法(磷酸苯二钠法)和试剂盒方法进行比较,并探讨试剂盒方法取代常规方法用于常规检测的可能性。方法:79份不育男性的精浆,分别用常规方法和试剂盒方法检测其ACP活性。取1份精浆标本用于两种方法的批内检测,另取2份标本用于两种方法的批间检测。随机留取10份精浆标本,稀释后立即或放置30 m in后检测ACP活性。另随机留取10份精浆标本,同时由2位技术人员分别用常规方法检测ACP活性。结果:试剂盒方法所测ACP活性与常规方法显著相关(r=0.745,P=0.000)。试剂盒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两者批内CV(13.72%;10.66%)比较接近,而批间CV(13.8%和15.49%;24.43%和21.04%)明显较低。精浆稀释后放置30 m in,无论是常规方法还是试剂盒方法,所测结果都显著降低(P<0.05)。而2位技术人员用常规方法所测精浆ACP活性无显著区别(P=0.165)。结论:试剂盒方法检测精浆ACP活性优于常规方法,可以取代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磷酸酶 精浆 常规方法 试剂盒方法 间变异 放置时间
下载PDF
接种污泥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志伟 潘月军 +1 位作者 程晓霞 张登峰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6-10,15,共6页
为了加快污泥颗粒化进程,在气升式内循环序批反应器中,取普通絮状活性污泥和在絮状污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好氧颗粒污泥分别为接种污泥,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探讨其对污泥颗粒化速度及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污泥中适量添... 为了加快污泥颗粒化进程,在气升式内循环序批反应器中,取普通絮状活性污泥和在絮状污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好氧颗粒污泥分别为接种污泥,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探讨其对污泥颗粒化速度及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污泥中适量添加颗粒污泥能使颗粒成熟时间由35 d缩短为28 d,缩短了反应器启动时间,培养的成熟颗粒污泥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和降解性能,SVI稳定在36 mL/g左右,沉降速度达36.23 m/h,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86%、90.23%、8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接种污泥 絮凝细菌 气升式循环序反应器
下载PDF
某机载雷达天线座液压马达的内漏分析和设计改进
8
作者 程亮 《电子机械工程》 2001年第1期53-55,共3页
本文针对某机载雷达天线座驱动元件液压马达的内漏进行分析 ,并对结构作相应改进。试验证明改进后的结构克服了原结构内漏不均匀的弱点 ,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 ,改善了马达零件的工艺性 ,降低了加工成本 。
关键词 液压马达结构设计生产
下载PDF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式改进初探
9
作者 乔静波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第17期6-6,共1页
小学家庭作业是教师课上教学后学生自行的练习和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是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形式,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随堂面批、学生自批、学生互批、组内竞批这四种方式较为常用。有... 小学家庭作业是教师课上教学后学生自行的练习和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是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形式,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随堂面批、学生自批、学生互批、组内竞批这四种方式较为常用。有效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能够加强课堂的授课效果,协助教师矫正和补足课堂中的不足,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 随堂面 学生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