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媒体内容可信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波 李洋 +2 位作者 孟青 汤小虎 曹玖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39-1952,共14页
近年来社交媒体在拓宽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同时,也方便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与传统互联网媒体相比,社交媒体包含的信息更加复杂多样,为内容可信性的判断带来了新的挑战.已有研究在分析社交媒体内容可信性时,对挖掘... 近年来社交媒体在拓宽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同时,也方便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与传统互联网媒体相比,社交媒体包含的信息更加复杂多样,为内容可信性的判断带来了新的挑战.已有研究在分析社交媒体内容可信性时,对挖掘可信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很多工作,但缺乏对噪音数据的处理,大量的无用推文会对推文可信性判断造成干扰,进而会影响事件层面的可信性判断,从大量噪音数据中筛选出真正有用的推文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推文层面同时考虑用户的主题因素和从众行为,减少了从众转发等噪音数据在可信性判断过程中的作用,对社交媒体内容的可信性进行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络建立了社交媒体内容可信性评价模型,并通过新浪微博公开数据集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内容可信性 主题因素 从众行为 概率图模型
下载PDF
开放式协作生产内容的可信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薇薇 朱庆华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6,共6页
文章采用调查法探寻影响用户可信性评估的因素以及不同协作参与度的用户群之间评估意识和行为的差异。通过对两组受试者的调研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用户协作参与度越高,则用户对开放内容的可信评估意识越高,评估行为也更趋向于理性。... 文章采用调查法探寻影响用户可信性评估的因素以及不同协作参与度的用户群之间评估意识和行为的差异。通过对两组受试者的调研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用户协作参与度越高,则用户对开放内容的可信评估意识越高,评估行为也更趋向于理性。最后从社区、内容生产者、内容线索和用户个体特征四个方面构建了用户对开放内容可信性的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内容 内容可信性 可信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