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切双额前颅底扩展入路治疗前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
1
作者 王阳 高俊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5期122-123,共2页
2009-10-2014-08我院10例前颅底颅内外沟通肿瘤采用冠切双额前颅底扩展入路,并采用"三明治法"重建颅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例,女7例;年龄45-63岁,平均51岁。复发肿瘤3例,首次手术7例。临床常见... 2009-10-2014-08我院10例前颅底颅内外沟通肿瘤采用冠切双额前颅底扩展入路,并采用"三明治法"重建颅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例,女7例;年龄45-63岁,平均51岁。复发肿瘤3例,首次手术7例。临床常见的症状为嗅觉丧失3例,头部不适3例,视力下降2例,眼球突出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1例。1.2手术方法本组均采用冠切双额前颅底扩展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前颅底扩展入路 前颅底 内外沟通肿瘤 颅底重建
下载PDF
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附129例报告) 被引量:14
2
作者 范涛 赵新岗 +4 位作者 孙鹏 尚国松 王向辉 侯哲 邱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既能手术全切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又能维护和保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最佳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作者采用显微手术结合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29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 目的探讨既能手术全切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又能维护和保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最佳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作者采用显微手术结合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29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硬膜外椎间孔内外沟通型49例,硬膜下椎间孔内外沟通型68例,椎旁巨大型12例。术中采用脊髓肌电或脊髓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相应节段脊髓和脊神经功能。对肿瘤侵犯椎体、椎弓根或椎问关节严重影响到脊柱稳定性时,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行相应节段椎体重建和(或)椎弓根固定融合手术。结果手术全切123例,近全切除6例;切除肿瘤后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手术47例,其中3例行颈前路椎体重建及固定融合术,44例行经椎弓根后路脊柱内固定术。术后病理:神经鞘瘤99例,神经纤维瘤8例,脊膜瘤9例,节细胞神经瘤5例,畸胎瘤1例,其他恶性肿瘤7例。术后2周原术前神经功能改善122例,症状同术前6例,加重1例。无手术感染、瘫痪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22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加重及复发病例。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3例死亡。结论全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同时,行相应的椎体重建和脊柱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此类肿瘤、维护脊柱稳定性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脊柱内固定
原文传递
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劲松 史继新 +4 位作者 王汉东 杭春华 成惠林 潘云羲 谢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来源分类、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我科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3例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结果肿瘤组织来源于颅外者35例,其中死亡25例(除手术死亡... 目的探讨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来源分类、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我科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3例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结果肿瘤组织来源于颅外者35例,其中死亡25例(除手术死亡4例外,余2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8月),10例仍生存;来源于颅内者15例,目前仅1例转移瘤于术后5月内死亡,其余生存良好。结论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不典型三叉神经痛可能是信号之一,可以多学科联合手术,术中注意颅底水封性修补。该类肿瘤来源于颅外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来源于颅内者良性病变多见,预后较好;来源于颅底骨性结构者因病例较少,尚无法作出比较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内外沟通肿瘤 诊断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基于一期全切除策略的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新分型(附1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杨 薛兴森 +6 位作者 何光建 陈欣 刘静静 张洪燕 冯华 林江凯 储卫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一期全切除策略,建立其手术新分型。方法根据各手术入路可暴露的范围,将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分成2型5类:Ⅰ型为肿瘤横跨椎管内、椎间孔、椎间孔外三个区域;Ⅱ型为肿瘤只占据椎间孔及椎间孔外两个区域。按轴位...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一期全切除策略,建立其手术新分型。方法根据各手术入路可暴露的范围,将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分成2型5类:Ⅰ型为肿瘤横跨椎管内、椎间孔、椎间孔外三个区域;Ⅱ型为肿瘤只占据椎间孔及椎间孔外两个区域。按轴位上椎间孔外肿瘤的直径大小,将Ⅰ型分为3个亚型:Ⅰa型(直径<2 cm),采用后正中入路;Ⅰb型(直径2~6 cm),后路弧形切口入路;Ⅰc型(直径>6 cm),联合入路。将Ⅱ型分为两个亚型:Ⅱa型(直径≤6 cm),旁正中肌间隙入路;Ⅱb型(直径>6 cm),侧前方入路。并对133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按新分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肿瘤一期全切131例,全切率为98.5%。单一切口126例,占94.7%。肿瘤病理类型以神经鞘瘤为多,共98例(73.7%)。恶性肿瘤6例,其中2例患者未能镜下全切。因肿瘤破坏及手术切除骨质而引起脊柱不稳一期行内固定的患者42例(31.6%)。术后122例患者(91.7%)的症状明显改善;7例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变化;4例患者出现神经损害症状加重,包括局部感觉减退、部分肌肉肌力下降,但日常活动能够自理。结论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新分型在一期全切肿瘤的基础上,兼顾了脊柱稳定性的保护,具有简单实用、手术指导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 分型 一期手术 脊柱稳定 内固定
下载PDF
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技术联合对于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翼锦 王忠 +3 位作者 曾维 潘观华 宁志勇 柯懂贤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究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采用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2019年4月收治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研究组采用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技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手... 目的:探究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采用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2019年4月收治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研究组采用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技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肿瘤复发率和脊柱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技术联合治疗,能够在全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同时更好地维护患者脊柱稳定性,减少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有效减少术后患者脊柱畸形发生率的同时还能够控制肿瘤复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脊柱内固定技术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
下载PDF
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风江 丁大领 +3 位作者 余斌 李恩 陈煜 邱锴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患者病例资料,均经显微镜切除,根据肿瘤生长特点选择手术入路。采取后正中全椎板切除入路29例,颈外侧入路11例,前后联合入路2例,半...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患者病例资料,均经显微镜切除,根据肿瘤生长特点选择手术入路。采取后正中全椎板切除入路29例,颈外侧入路11例,前后联合入路2例,半椎板入路6例以及肌间隙入路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3例,部分切除3例,其中前后联合入路1例因肿瘤包绕同侧椎动脉行次全切除。8例在术中肿瘤切除后采用侧块螺钉植入、椎体次全切术等方式行内固定术。术后病理均为神经鞘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66个月,肿瘤复发1例,无运动功能障碍加重,无继发脊柱畸形。结论应根据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的特点制订个体化手术入路,术前、术中准确评估脊柱稳定性,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尽可能全切肿瘤,合理选择脊柱内固定,可减少术后脊柱畸形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脊柱内固定
下载PDF
半椎板入路在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郝志勇 王献清 +4 位作者 张福生 李俭普 尹乾坤 姚庆东 郭晓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在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11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1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脊膜瘤手术全切除,1例椎管内外脂肪...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在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11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1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脊膜瘤手术全切除,1例椎管内外脂肪肉瘤次全切除。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更加有利于对偏侧生长在椎管外侧部分肿瘤的显露和全切除,并能进一步提高脊髓脊柱手术的微创性,并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 半椎板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中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劲松 丁美修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前中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类肿瘤可来源于颅内的脑膜瘤、神经鞘瘤、脊索瘤等,颅外的腮腺肿瘤、鼻咽部的鳞状细胞癌、腺癌、副鼻窦肿瘤、颈静脉球瘤等.肿瘤通过颅底的孔隙或直接破坏骨质使中颅窝、颞下窝... 目前中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类肿瘤可来源于颅内的脑膜瘤、神经鞘瘤、脊索瘤等,颅外的腮腺肿瘤、鼻咽部的鳞状细胞癌、腺癌、副鼻窦肿瘤、颈静脉球瘤等.肿瘤通过颅底的孔隙或直接破坏骨质使中颅窝、颞下窝、咽旁间隙等处同时存在肿瘤组织.这是一类特殊的颅底肿瘤,简单的颅内或颅外手术入路,由于视野不良,暴露效果不好,脑组织的过分牵拉,使得手术效果欠佳,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随着颅底外科的发展,颅底显微外科研究的深入,该类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改观,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中颅底内外沟通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半椎板切除入路在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王志彬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临床价值及优劣。方法根据术前MRI影像资料,确定病变位置和生长方式,手术中用C-形臂X线监测定位。然后选用一侧半椎板切除进行手术。术中均采用脊髓肌电监测相应手术节段的脊髓神经根功...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临床价值及优劣。方法根据术前MRI影像资料,确定病变位置和生长方式,手术中用C-形臂X线监测定位。然后选用一侧半椎板切除进行手术。术中均采用脊髓肌电监测相应手术节段的脊髓神经根功能状态。结果15例手术全切除。6例复发病例只做到大部切除。手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恢复。结论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来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扩大了对椎体外肿瘤部分的显露,保留了其余椎体关节的完整,有利于维护手术后椎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显微外科手术 肌电监测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手术
下载PDF
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少辉 侯煜 +3 位作者 许磊 孙强 李盼详 李志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12期172-172,共1页
目的:分析使用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技术联合对于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联合治疗的82例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手术之后有74... 目的:分析使用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技术联合对于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显微手术与脊柱内固定联合治疗的82例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手术之后有74例患者的病情改善,有6例患者无明显改善,有2例患者病情加重,无发生手术感染与瘫痪以及死亡情况;在手术后随访患者扯40个月,有74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在8例无改善的患者中,有2倒死亡。结论:在实施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治疗时采用显微手术的基础上加用脊柱内固定技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显微手术的同时加以脊柱内固定术对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维护脊柱的稳定性,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脊柱内固定技术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临床分析
11
作者 王松周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8X期23-23,共1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40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椎板入路切除肿瘤,观察组采取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案。结果:...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40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椎板入路切除肿瘤,观察组采取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分别为70.0%、95.0%;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0.0%、5.0%;脊柱畸形发生率分别为35.0%、5.0%,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可以显著性的提高患者的VAS评分,提高患者的肿瘤切除率,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复发率,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脊柱内固定技术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