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电子碰撞碳原子K-壳层电离的三重微分截面 被引量:8
1
作者 孙世艳 武媛 +1 位作者 贾祥富 刘明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5-690,共6页
利用3C、DS3C和S3C模型分别计算了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快电子碰撞碳原子K-壳层电离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S3C模型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内壳层电离的TDCS呈现出一强的recoil峰,对于某些参量,recoil峰甚... 利用3C、DS3C和S3C模型分别计算了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快电子碰撞碳原子K-壳层电离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S3C模型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内壳层电离的TDCS呈现出一强的recoil峰,对于某些参量,recoil峰甚至高于binary峰。这一点与外壳层电离过程不相同。S3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这样的电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2E)反应 三重微分截面 壳层电离
下载PDF
短波自由电子激光在原子分子和团簇中的应用
2
作者 董瑞超 冯金泽 +1 位作者 王新成 江玉海 《自然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3-220,共18页
短波自由电子激光产生的从极紫外(XUV)至硬X射线范围内连续可调的超强、超快和高相干性的脉冲辐射,为研究原子、分子和团簇中的超快电子和结构动力学过程开辟了新的途径。从原子的少光子单电离、少光子多电离和多光子多电离过程,到单脉... 短波自由电子激光产生的从极紫外(XUV)至硬X射线范围内连续可调的超强、超快和高相干性的脉冲辐射,为研究原子、分子和团簇中的超快电子和结构动力学过程开辟了新的途径。从原子的少光子单电离、少光子多电离和多光子多电离过程,到单脉冲的分子结构成像和时间分辨的分子动力学,再到团簇中的超快能量和质子转移过程,短波自由电子激光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通过一些科学案例,梳理了短波自由电子激光在原子、分子和团簇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短波自由电子激光目前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 壳层电离 多光子非线性 超快动力学
下载PDF
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研究中薄靶厚度的卢瑟福背散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段艳敏 吴英 +4 位作者 唐昶环 刘东剑 丁庆平 刘慢天 安竹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21-1224,共4页
作者使用241Amα标准源与卢瑟福背散射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的2.5MeV静电加速器进行了能量刻度,并利用卢瑟福背散射方法测量了一系列Al衬底金属薄靶的厚度,所测结果与称重法进行了比较.作者将卢瑟福背散射方法... 作者使用241Amα标准源与卢瑟福背散射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的2.5MeV静电加速器进行了能量刻度,并利用卢瑟福背散射方法测量了一系列Al衬底金属薄靶的厚度,所测结果与称重法进行了比较.作者将卢瑟福背散射方法所测厚度值运用到电子碰撞引起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的测量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瑟福背散射(RBS) 能量刻度 电子碰撞 原子壳层电离截面
下载PDF
蒙特卡罗方法在低能电子致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英 安竹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Monte Carlo方法模拟keV电子碰撞薄膜/厚衬底靶过程中,输入材料数据中采用的内壳层电离截面数据不同,得到的反映膜厚及衬底对电离截面测量结果影响的修正因子值也有差别。讨论了Monte Carlo模拟得到的修正因子值受输入材料数据中内壳... 在Monte Carlo方法模拟keV电子碰撞薄膜/厚衬底靶过程中,输入材料数据中采用的内壳层电离截面数据不同,得到的反映膜厚及衬底对电离截面测量结果影响的修正因子值也有差别。讨论了Monte Carlo模拟得到的修正因子值受输入材料数据中内壳层电离截面影响的程度,并完成了入射keV电子在法拉第筒中逃逸率的估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层电离截面 MONTE CARLO模拟 修正因子
下载PDF
keV能量电子致Al,Ti,Zr,W,Au元素厚靶特征X射线产额与截面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颖涵 安竹 +1 位作者 朱敬军 李玲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8-70,共13页
本文使用5—27 keV能量范围的电子轰击纯厚Al(Z=13),Ti(Z=22),Zr(Z=40),W(Z=74)和Au(Z=79)靶,利用硅漂移探测器(SDD)收集产生的X射线,给出了K,L壳层特征X射线产额的测量结果,并将所得实验数据与基于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模型(DWBA)的蒙特... 本文使用5—27 keV能量范围的电子轰击纯厚Al(Z=13),Ti(Z=22),Zr(Z=40),W(Z=74)和Au(Z=79)靶,利用硅漂移探测器(SDD)收集产生的X射线,给出了K,L壳层特征X射线产额的测量结果,并将所得实验数据与基于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模型(DWBA)的蒙特卡罗模拟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在小于或约为10%的范围内符合.根据测得的特征X射线产额进一步得到了相应的内壳层电离截面或特征X射线产生截面.通过对比电子入射角度为45°和90°的两种情况下解析模型与蒙特卡罗模拟的特征X射线产额,发现在入射角度为90°时两者符合较好.同时,本文还给出了次级电子、轫致辐射光子对特征X射线产额的贡献,该贡献与入射电子能量关系较弱,表现出与原子序数较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X 射线产额 壳层电离截面 特征X 射线产生截面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采用薄靶方法测量低能电子致Al,Ti,Cu,Ag,Au元素K壳层电离截面与L壳层特征X射线产生截面
6
作者 李博 李玲 +2 位作者 朱敬军 林炜平 安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91-202,共12页
使用5-27 keV能量范围内的单能电子束轰击薄碳衬底上的薄Al (Z=13),Ti (Z=22),Cu (Z=29),Ag (Z=47),Au(Z=79)靶,使用硅漂移型探测器(SDD)收集产生的特征X射线,测量了Al,Ti,Cu的K壳层电离截面以及Cu,Ag和Au的L壳层特征X射线的产生截面,... 使用5-27 keV能量范围内的单能电子束轰击薄碳衬底上的薄Al (Z=13),Ti (Z=22),Cu (Z=29),Ag (Z=47),Au(Z=79)靶,使用硅漂移型探测器(SDD)收集产生的特征X射线,测量了Al,Ti,Cu的K壳层电离截面以及Cu,Ag和Au的L壳层特征X射线的产生截面,并且使用蒙特卡罗PENELOPE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修正.本文给出了Cu的L壳层特征X射线产生截面.与半相对论扭曲波玻恩近似(semi-relativistic distorted-wave Born approximation,DWBA)理论值相比,本文的大多数实验值在7%的范围内与理论值符合.研究表明,中重元素的L壳电离截面的理论计算以及相应的原子参数有待更精确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壳层电离 特征 X射线 截面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正电子致电离截面实验中束流强度的在线测量 被引量:1
7
作者 蓝文鸿 吴英 +3 位作者 杜永琪 刘泽坤 李臻 高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0-143,共4页
本文采用HPGe探测器实时收集了正电子碰撞厚Ti靶伴随产生的湮灭光子,并结合HPGe探测器对放置在碰撞点处^(22)Na标准源产生的511 keV湮灭光子的探测效率刻度值,得到了8~9.5 keV正电子引起Ti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实验中正电子束流强度的实... 本文采用HPGe探测器实时收集了正电子碰撞厚Ti靶伴随产生的湮灭光子,并结合HPGe探测器对放置在碰撞点处^(22)Na标准源产生的511 keV湮灭光子的探测效率刻度值,得到了8~9.5 keV正电子引起Ti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实验中正电子束流强度的实时测量结果。结果表明,在实验测量的38 h内,基于^(22)Na标准源慢正电子束流装置产生的正电子束流强度不稳定,随时间的变化有着不同程度的衰减,且存在小幅度波动现象。因此,低能正电子致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实验中应采用在线法获取慢正电子束流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束流强度 在线测量 正电子湮灭 原子壳层电离截面
下载PDF
应用ECPSSR理论研究重离子引起原子的内壳层电离
8
作者 李明生 阮芳芳 蔡晓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6-730,共5页
ECPSSR理论是解释离子-原子碰撞内壳层电离最成功的理论之一.我们用VISUAL FORTRAN编写了ECPSSR理论计算程序,修正了ISICS程序中的错误,本程序可以对各种入射离子与靶原子的组合进行计算,给出K,L,M的壳层及次壳层电离截面以及相应的X射... ECPSSR理论是解释离子-原子碰撞内壳层电离最成功的理论之一.我们用VISUAL FORTRAN编写了ECPSSR理论计算程序,修正了ISICS程序中的错误,本程序可以对各种入射离子与靶原子的组合进行计算,给出K,L,M的壳层及次壳层电离截面以及相应的X射线产生截面,并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对入射离子运动进行相对论修正.采用所编写的程序计算了一些碰撞体系的电离截面和X射线产生截面,并与其他程序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分别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PSSR理论 壳层电离截面 X射线产生截面 离子-原子碰撞
下载PDF
碳、氮原子内壳层光电离X射线激光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建胜 李儒新 +1 位作者 徐至展 刘晶儒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6-711,共6页
提出了分析碳、氮原子内壳层光电离X射线激光的解析模型 ,对C原子K壳层光电离X射线激光的增益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随时间线性增加的X射线抽运速率推导出了激光增益系数随抽运速率的上升速率、原子浓度以及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 ,给出... 提出了分析碳、氮原子内壳层光电离X射线激光的解析模型 ,对C原子K壳层光电离X射线激光的增益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随时间线性增加的X射线抽运速率推导出了激光增益系数随抽运速率的上升速率、原子浓度以及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 ,给出了峰值时间和峰值增益。在理论上定量地分析了产生X射线激光所需的激光条件和最佳参数的选取 ,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另外 ,对N原子K壳层光电离X射线激光作了类似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层电离 X射线激光 峰值时间 峰值增益
原文传递
内壳层光电离机制物理现象的实验观测
10
作者 淳于书泰 沈华忠 +8 位作者 尤永禄 何绍堂 张启仁 蔡玉琴 杨上金 顾元元 何安 黄文忠 杜凤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内壳层光电离机制是产生粒子数反转的途径之一,如何在中等功率的激光器上产生接近“水窗”波段的X光激光输出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介绍在双靶耦合条件下利用内壳层光电离原理产生粒子数反转的实验研究,包括:实验原理、靶型选... 内壳层光电离机制是产生粒子数反转的途径之一,如何在中等功率的激光器上产生接近“水窗”波段的X光激光输出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介绍在双靶耦合条件下利用内壳层光电离原理产生粒子数反转的实验研究,包括:实验原理、靶型选择、泵浦靶X光源强度测量及工作靶线谱诊断等,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国内目前条件和我们已采取的措施下,双靶耦合光电离机制只能产生微弱的粒子数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层电离 粒子数反转 X光激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