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情境设计 内化情感体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颖异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8-69,共2页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需要情感体验的积极参与。何琛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设置个人体验情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问题或任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走进文本。
关键词 体验情境 走进文本 优化情境 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 文学作品 阅读与欣赏 内化情感
下载PDF
最是“情感”能动人——新课程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点探寻
2
作者 周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3期91-92,共2页
语文阅读课应该充满着诗情、饱含着热情、飞扬着激情,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应注意把握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使语文阅读教学在多重对话中成为一个情感的体悟过程。
关键词 语文阅读 触摸情感 调动情感 内化情感
下载PDF
让居民在社区找回家园感
3
作者 耿佳皓 《精神文明导刊》 2023年第9期47-47,61,共2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性流动与更替,传统的问题和风险向难以预测的方向升级,社区中的传统邻里关系逐渐消解,而新的邻里秩序仍未建立。当不少社区进行治理的工具块择、方式组合、模式创新时,基于联结关系的邻里感知、内化情感渐渐缺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性流动与更替,传统的问题和风险向难以预测的方向升级,社区中的传统邻里关系逐渐消解,而新的邻里秩序仍未建立。当不少社区进行治理的工具块择、方式组合、模式创新时,基于联结关系的邻里感知、内化情感渐渐缺位,函须通过团体式赋权以回归社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关系 联结关系 城市人口规模 家园感 问题和风险 模式创新 社区 内化情感
原文传递
充分发挥历史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
4
作者 杨竹清 《湖北教育》 1995年第Z1期82-83,共2页
列宁说:“没有人类的情感,则过去、现在、将来永远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探索。”历史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史实,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一、在认识明理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是道德认识。教... 列宁说:“没有人类的情感,则过去、现在、将来永远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探索。”历史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史实,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一、在认识明理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是道德认识。教师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历史知识教学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从而产生爱国的道德情感。 1.联系对比,内化情感。在教学中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进行适当的联系,引导学生把我国古代科技、文化艺术、医学等多方面的成就与外国进行对比。如讲《四大发明》介绍我国印刷术、造纸术的西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道德情感 历史知识 邓世昌 培养学生 敦煌莫高窟 充分发挥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世界历史 内化情感
下载PDF
加强朗读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双单 《成才之路》 2015年第23期59-59,共1页
朗读是阅读教学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教学时,给足学生读的时间,辅之朗读技巧的指导,丰富课堂朗读的形式,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 朗读训练 高效课堂 增加语感 内化情感
下载PDF
让诗意栖居语文课堂
6
作者 谢彬 《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30期30-30,共1页
教师应该努力构建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搭建诗意的人生舞台,让师生在分析文本、诵读文本,内化情感中体会诗意,在诗化的境界里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享受母语教学的幸福,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
关键词 诗意 语文课堂 分析文本 诵读 内化情感
下载PDF
德育教育渗透方式方法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
7
作者 代丽格尔 《好日子》 2021年第12期22-22,共1页
随着教育行业对于素质教学理念的大力推行,在小学阶段也开始了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任课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发展,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让学生可以在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中... 随着教育行业对于素质教学理念的大力推行,在小学阶段也开始了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任课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发展,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让学生可以在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模式,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需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因此,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方式方法浅析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德育渗透 内化情感 主体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