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学者研究中的“内亚”概念及其问题反思 被引量:12
1
作者 祁美琴 陈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近年来,"内亚"及其"内亚性""内亚传统""内亚视角"等衍生概念成为中国历史学界讨论的"热词",但学界对有关概念的考订、辨析、认识和使用并未达成共识。尤其是"新清史"与&qu... 近年来,"内亚"及其"内亚性""内亚传统""内亚视角"等衍生概念成为中国历史学界讨论的"热词",但学界对有关概念的考订、辨析、认识和使用并未达成共识。尤其是"新清史"与"内亚视角"的交织和相互影响,使得"内亚"及其衍生概念的清理和反思日趋重要。中国学者在"内亚"概念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涉及地理、区域、民族、文化等诸多领域。但需要注意"内亚"概念在解释和使用中存在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对"内亚性""内亚传统"等具有方法论价值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也需要更加明确的界定。在认识"内亚视角"的学术价值及其局限性的同时,应重视"中国性"概念的范式价值,并进而能在"内亚"与"中国"之间找到新的话语方式和更加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新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亚 内亚 内亚视角 中国史
原文传递
“新清史”与中西学术 被引量:5
2
作者 沈卫荣 《国际汉学》 2023年第1期17-30,155,156,共16页
对“新清史”的批评和讨论,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人热烈地支持或者激烈地反对“新清史”的种种观点,它已成为中西学术之间一场持久的争议,而其争议点早已超越了清史研究的范围,有时甚至超... 对“新清史”的批评和讨论,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人热烈地支持或者激烈地反对“新清史”的种种观点,它已成为中西学术之间一场持久的争议,而其争议点早已超越了清史研究的范围,有时甚至超越了学术研究的范畴。本文尝试从学术专业出发,参与这场对“新清史”的学术讨论,试图就“新清史”所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即何为中国、何为内亚、什么是大清帝国的内亚性质、什么是菩萨皇帝、何以清史研究需要利用满文文献等问题进行讨论,来说明“新清史”何以成为中西学术之间的一个战场及其出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清史 内亚 菩萨皇帝 满文文献 东方主义
下载PDF
“希腊化”与“伊朗性”的反思——帕提亚帝国多元文化属性的合分之辨
3
作者 龙沛 《西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7,171,172,共16页
在帕提亚帝国文化属性中,“希腊化”与“伊朗性”的关系表现出先合后分的阶段性特征。“希腊化”是帕提亚帝国前期体现出的表层文化,而“伊朗性”是帕提亚人自身文化中始终延续并且逐渐凸显的本体文化。“伊朗性”体现在帕提亚帝国的钱... 在帕提亚帝国文化属性中,“希腊化”与“伊朗性”的关系表现出先合后分的阶段性特征。“希腊化”是帕提亚帝国前期体现出的表层文化,而“伊朗性”是帕提亚人自身文化中始终延续并且逐渐凸显的本体文化。“伊朗性”体现在帕提亚帝国的钱币、图像、铭文、建筑和王权观念等诸多方面。在帕提亚帝国前期,出于巩固统治的政治需要,“希腊化”与“伊朗性”之间呈现出融合并存的态势。帕提亚帝国后期,随着罗马—帕提亚两极格局对立形势的到来,帕提亚人逐渐走向去希腊化和全面复兴伊朗文化。从持续时间和文化性质来看,“伊朗性”应是理解帕提亚帝国文化属性和文明交往特征最重要的维度。帕提亚文化对中古伊朗文明和罗马帝国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价值不应被其表面的“希腊化”和“内亚性”特征所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提亚帝国 文化属 伊朗 希腊化 内亚
原文传递
“主权意识”下的河西走廊——从《陕西舆图》看康熙年间的“边墙模式”
4
作者 任昳霏 张小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7,222,223,共15页
《陕西舆图》是探讨“主权意识”视角下的河西走廊在康熙年间治理“边墙模式”的重要材料。清代康熙年间,传统王朝国家已经出现“主权意识”的萌芽,这一主权意识萌芽是传统王朝国家观念与“主权国家”观念的混合体。康熙年间对河西走廊... 《陕西舆图》是探讨“主权意识”视角下的河西走廊在康熙年间治理“边墙模式”的重要材料。清代康熙年间,传统王朝国家已经出现“主权意识”的萌芽,这一主权意识萌芽是传统王朝国家观念与“主权国家”观念的混合体。康熙年间对河西走廊的治理,有一个从传统王朝向“主权国家”的观念转变,并从长城内外有别的边塞治理模式转向长城内外一统治理的边墙模式。康熙年间河西走廊的边墙模式表现在河西走廊通道的西扩、军事区划向行政区划的转变、边墙内外经济生产方式的互动融合、边墙内外生产方式互动对“主权意识”认同的影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舆图》 边墙模式 主权意识 内亚 中国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清朝“内亚性”的再商榷——以多民族语文合璧书写为视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强光美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7,共8页
美国"新清史"学者将多民族语文合璧书写视为清朝"内亚性"和区别于传统中原王朝的重要表征,这一观点存在偏颇之处,并不完全符合历史逻辑和史实。首先,清朝合璧书写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中原明王朝政治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 美国"新清史"学者将多民族语文合璧书写视为清朝"内亚性"和区别于传统中原王朝的重要表征,这一观点存在偏颇之处,并不完全符合历史逻辑和史实。首先,清朝合璧书写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中原明王朝政治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并非内亚特有现象。其次,清朝统治者提倡合璧书写的主要动机,是出于维系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而非保持内亚性。再次,清朝统治者在政治文化认同上以中原正统自居,并利用多语合璧重建起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同文秩序,实现了从满洲政权向"大一统"王朝的蜕变,成为"历史中国"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多语文 合璧书写 内亚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CT阈值分割法在肺内亚实性结节病理学分类和浸润等级判定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伟康 吴水天 +2 位作者 陈洁文 霍杰坤 文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5期92-9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CT阈值分割法在肺内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病理学分类和浸润等级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南方医院增城分院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科检查出的90例肺内亚实性结节(SSN)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CT阈值分割法在肺内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病理学分类和浸润等级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南方医院增城分院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科检查出的90例肺内亚实性结节(SSN)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低浸润组50例和高浸润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T扫描定量参数及其在浸润等级中的独立预测因素,进而分析CT阈值分割法对SSN患者病理浸润等级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不同CT阈值下,阈值为–250 HU时,亚实性结节类型诊断效能最高。高浸润组肺窗实性一维长径(1D–SCLW)、肺窗实性二维长径(2D–SCLW)、纵膈窗实性一维长径(1D–SCMW)、纵膈窗实性二维长径(2D–SCMW)、安全阈值(SCT)等CT扫描定量参数均显著高于低浸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CT定量参数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SCT是亚实性肺结节病理浸润的独立预测因素〔OR=1.164,95 % CI(1.137,1.192)〕。结论:CT阈值分割法可准确判断SSN类型,并进行定量体积分析,SCT是病理浸润等级的独立预测因素,且SCT越大,肺结节浸润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亚结节 腺癌 肺内磨玻璃结节 肺内部分实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阈值分割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