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养结合”养老的问题解析及创新 被引量:24
1
作者 朱昱璇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6期45-49,64,共6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有效地缓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养老压力,实现积极老龄化,认真研究分析相关文献,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困境。目...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有效地缓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养老压力,实现积极老龄化,认真研究分析相关文献,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困境。目前,我国的养老面临供给主体单一、法律规范不健全、责任伦理与监管主体不清晰、缺乏专业人才、服务项目单一等问题。应注重改善政府治理结构,扬弃以往“中心-边缘”的治理结构模式,用多中心治理的有效模式创新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多中心治理 养老实践
下载PDF
家庭政治视角下农村青年女性的养老实践、权力提升及其悖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夏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家庭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村青年女性的家庭权力与家庭养老实践之间存在因果定律,反之则较少谈及。以家庭政治为出发点,从“养老—夺权”的逆向倒逼视角探究农村青年女性养老实践与家庭权力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现代农村社会的代际... 家庭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村青年女性的家庭权力与家庭养老实践之间存在因果定律,反之则较少谈及。以家庭政治为出发点,从“养老—夺权”的逆向倒逼视角探究农村青年女性养老实践与家庭权力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现代农村社会的代际关系呈现一种以“养”为中介的权力交换,青年女性主动承担的养老责任、积极的养老意愿以及亲代强烈的养老期待是致使老年个体权力转让及女性家庭权力提升的隐形推力,从而易使老年人陷入行为困境中。而对于养老期待较弱的老年个体,在女儿依赖及经济资本的加持下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崛起的老年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青年女性的家庭权力。家庭养老与女性家庭权力之间实则存在双向建构的作用关系,隐藏在其中的逻辑过程是引发现有养老状况不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性 家庭养老 家庭权力 养老实践 老年崛起
下载PDF
汉代养老政策与实践
3
作者 袁延胜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老的习俗和制度源远流长。汉代继承了先秦以来敬老、养老的传统,崇尚孝道,优抚老人,施行养老之政,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养老制度。汉文帝元年颁布的“养老令”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养老诏令。汉代的养老制度... 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老的习俗和制度源远流长。汉代继承了先秦以来敬老、养老的传统,崇尚孝道,优抚老人,施行养老之政,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养老制度。汉文帝元年颁布的“养老令”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养老诏令。汉代的养老制度不仅注重老年人的物质养老,也注重老年人的精神养老和家庭养老,并从法律、制度层面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养老制度 养老实践
下载PDF
心灵安养:具身视域下民族地区老年人养老实践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孟皓 王毅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4,共9页
以西南民族地区YN乡老年人为对象,提出“心灵安养”这一分析性概念,并结合身体社会学理论,剖析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养老实践。研究发现,心灵安养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理解的精神养老,一个被动接受精神赡养的行动,而是老年人身体主动发起互动的... 以西南民族地区YN乡老年人为对象,提出“心灵安养”这一分析性概念,并结合身体社会学理论,剖析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养老实践。研究发现,心灵安养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理解的精神养老,一个被动接受精神赡养的行动,而是老年人身体主动发起互动的过程。心灵安养揭示了老年人注重精神养老的独特画面,彰显出积极的身体互动关系:一方面,乡村场域利用身体体现塑造老年人和养老支持者的身体,形成归属感支持、满足感支持和认同感支持;另一方面,老年人身体间以及老年人与养老支持者身体间也会产生互动,生成互助支持、孝行支持。该研究的讨论有助于深入认识民族地区老年人的精神养老问题,意识到单纯依靠自上而下的政策保护是无法解决该问题,只有为老年人身体构建互动场域,帮助老年人在家庭日常生活实践中有意识的塑造身体,才是解决精神养老问题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身体 心灵安养 养老实践
下载PDF
建构主义思想下的乡村互助养老实践
5
作者 李子浩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5期216-218,共3页
为了契合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构建我国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采用新结构主义学派理论,研究了利益交换角度下乡村互助养老实践。分析认为我国乡村互助养老在外力的作用下正从自发的无序状态逐步演变为稳定的有序熵减状态,但现阶段仍然... 为了契合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构建我国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采用新结构主义学派理论,研究了利益交换角度下乡村互助养老实践。分析认为我国乡村互助养老在外力的作用下正从自发的无序状态逐步演变为稳定的有序熵减状态,但现阶段仍然存在互助养老观念错配、组织混乱和根源缺失等难题。要推进乡村互助养老服务快速发展,需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探寻责任主体关系,建立普遍认同,清晰法责,生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乡村互助养老 乡村治理 养老实践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适老化改造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五四 陈社英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适老化改造是当代实现居家养老的前提条件,已成为各国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基本政策。我国自2013年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建设老年宜居环境以来,各地开始推动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但由于责任主体不明、操作程序不清等诸多问题,改... 适老化改造是当代实现居家养老的前提条件,已成为各国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基本政策。我国自2013年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建设老年宜居环境以来,各地开始推动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但由于责任主体不明、操作程序不清等诸多问题,改造成效相对有限。较早步入老龄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建构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和服务路径。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瑞典在不同福利政策下形成的适老化改造实践,总结这些国家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而提出我国适老化改造的规范化建议及可行性路径,以解决环境设施和老龄化社会要求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改造 居家养老 老年宜居环境 国际比较研究 中国养老实践
下载PDF
阻断“递减曲线” 应对老龄化挑战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昉 《人口与社会》 2020年第1期2-13,共12页
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要摒弃以往只重视“赡养”的养老思路,要将老年人口看作劳动力和资源,并创造有利条件把老年人力资本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建议落实延迟退休年龄、开展全生命周期培训、深化教育改革、延长健康预期寿命,以及加强“... 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要摒弃以往只重视“赡养”的养老思路,要将老年人口看作劳动力和资源,并创造有利条件把老年人力资本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建议落实延迟退休年龄、开展全生命周期培训、深化教育改革、延长健康预期寿命,以及加强“普惠”式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阻断老龄阶段劳动参与率递减、人力资本递减和消费力递减曲线,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赢得主动权和时间,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养老观念 创新养老实践 阻断递减曲线
下载PDF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城镇居民居家康复养老模式现状与思考
8
作者 王炳先 王宜珂 +2 位作者 王宇 闫亚蕊 杨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0期175-178,共4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老年人如何养老也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之一。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已在我国多数城市开展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相应的养老经验,同时也从该养老模式试行过程中发现了新的养老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老年人如何养老也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之一。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已在我国多数城市开展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相应的养老经验,同时也从该养老模式试行过程中发现了新的养老问题,如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对象有限、服务队伍医疗设施滞后、养老发展前景不明确等。居家康复养老模式是一种基于康复理念实施的养老服务,始终以老年人为主体,合理运用相关康复理论知识、保健知识、康复锻炼方法及基本生活照护措施,推行“社区看病,家庭健康”的康复养老服务理念,并适当向产业化、市场化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转变,形成养老服务新业态。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合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康复养老服务,真正做到政府-社区-老年人“三位一体”,通过加强、完善康复养老人员配置及工作制度,提升高龄服帖及医疗保障,改善城镇居民养老环境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社会 城镇居民 新型养老模式 居家康复养老模式 养老实践困境
原文传递
后乡土时代农村家庭养老实践研究
9
作者 袁娜 《新丝路(下旬)》 2022年第8期0043-0045,共3页
农村社会步入后乡土时代,家庭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家庭养老失灵的双重困境,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路径和成效。研究发现,后乡土时代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养老资源匮乏、代际居住分离、赡养文化转变、舆论环境式微... 农村社会步入后乡土时代,家庭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家庭养老失灵的双重困境,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路径和成效。研究发现,后乡土时代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养老资源匮乏、代际居住分离、赡养文化转变、舆论环境式微等结构性困境;但家庭内部积极调适,通过老年人自我养老、子女共担养老、亲属互助养老的方式重构家庭养老分工和责任体系,完善和巩固家庭养老支持系统。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得出后乡土时代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在基本形式、主要内容和内在机制等方面发生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乡土 家庭养老实践 模式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