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33
1
作者 崔新刚 张佐伦 +2 位作者 陈海松 孙建民 袁泽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8-772,共5页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的手术路径,并对其进行解剖学研究,为胸椎后路内固定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方式,以避免胸椎椎弓根手术的危险并发症。方法对60个正常成人的T1~10节段的CT扫描图像进行放射解剖学研究,测量改良肋横突入路、横...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的手术路径,并对其进行解剖学研究,为胸椎后路内固定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方式,以避免胸椎椎弓根手术的危险并发症。方法对60个正常成人的T1~10节段的CT扫描图像进行放射解剖学研究,测量改良肋横突入路、横突入路、椎弓根入路三种入路的长度、宽度、内倾角度,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三种入路各参数的差异;根据测量结果设置各入路穿钉参数并在5具尸体上进行手术模拟,穿钉后用肉眼观测及CT扫描,评价置钉准确性。结果各测量参数三种入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肋横突入路长度最长,横突入路次之,椎弓根入路最短;改良肋横突及横突入路具有相同宽度,椎弓根入路最窄,与前两种入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倾角度改良肋横突入路最大,横突入路次之,椎弓根入路最小,各入路至椎体前外1/3点与至椎体前中点的长度及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根据测量结果设置了三种入路的穿钉参数并在5具尸体上穿钉成功。结论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与椎弓根内固定相比具有安全可靠、简单实用等优点,并具有理论上的生物力学优越性,是胸椎后路内固定术的一种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内固定 解剖学 局部 椎弓根 应用解剖学研究 后路内固定术 胸椎椎弓根 意义 统计学分析
原文传递
手术室护士长在协调医护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魏革 胡玲 +2 位作者 李桂兰 张贵智 吴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长在手术室医护关系协调管理中的作用与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手术室医护关系特点和可能产生的医护矛盾及其原因。结果 提出了从护士队伍内、外进行协调管理的思路,阐述了处理好协调管理中“四个结合”和“四个关...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长在手术室医护关系协调管理中的作用与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手术室医护关系特点和可能产生的医护矛盾及其原因。结果 提出了从护士队伍内、外进行协调管理的思路,阐述了处理好协调管理中“四个结合”和“四个关系”的方法及其意义。结论 协调医护关系是实现手术室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长 医护关系 “四个结合” 关系协调 护士队伍 协调管理 重要环节 工作目标 意义 理中
原文传递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生化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兴元 方泰惠 +1 位作者 章涛 骆殊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损伤过程 生化改变 意义 缺血再灌注损伤 INJURY 冠状动脉再通 心肌血供 心功能不全 血供恢复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_(64)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邵洁 黄新文 +3 位作者 孙眉月 杜立中 汤永民 乐园罗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9例疑似败血症患儿,通过临床表现、血培养及5项非特异性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浆C反应蛋白、微量血沉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分为败血症组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9例疑似败血症患儿,通过临床表现、血培养及5项非特异性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浆C反应蛋白、微量血沉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分为败血症组39例和非败血症感染组50例。另设对照组1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结果败血症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率为(75.6±8.9)%,显著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29.1±6.2)%和对照组(5.1±1.1)%(P均<0.05),非败血症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儿CD64表达率(79.5±3.5)%高于革兰阳性菌败血症(76.4±4.6)%,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经抗感染治疗后CD64表达水平下降。中性粒细胞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性97.4%,特异性84.0%,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CD64检测阳性率62.9%(56/89)高于血培养19.1%(17/89)和5项非特异性指标29.2%(26/89)(P均<0.05)。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并可以判断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 新生儿败血症 外周血 意义 表达及 血浆C反应蛋白 流式细胞仪检测 特异性指标 早期诊断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对照组 临床表现 细胞总数 微量血沉 血培养 表达率 统计学 患儿
原文传递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奚玲 朱涛 +5 位作者 吴鹏 徐茜 黄磊 李科珍 卢运萍 马丁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测定端粒酶mRNA在3株宫颈癌细胞、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38例宫颈癌、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测定端粒酶mRNA在3株宫颈癌细胞、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38例宫颈癌、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免疫组化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检测3株宫颈癌细胞、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21例正常宫颈组织、2例CIN和55例宫颈癌切片中hTER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TERTmRNA在3株宫颈癌细胞中均表达,而在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中无表达,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6%,高于CIN的37.5%和正常宫颈组织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端粒酶活性有相关性(P<0.01);hTERT蛋白在3株宫颈癌细胞中有表达,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中无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8%、CIN为28.0%,均低于宫颈癌组织的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hTERT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其有可能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宫颈癌组织 表达变化 人二倍体细胞 意义 阳性表达率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宫颈癌细胞 宫颈上皮内瘤变 酶联免疫吸附法 HTERT蛋白 mRNA 宫颈组织 癌前病变组织 抗生物素蛋白 诊断标志物 PCR方法 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α1-抗胰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彦 贺蓓 +3 位作者 赵鸣武 王筱宏 姜玲 姚婉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α1抗胰蛋白酶(α1A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相应血清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CR特异性等位基因扩增法检测132例COPD患者及110例疾病对照组DNAα1A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α1抗胰蛋白酶(α1A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相应血清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CR特异性等位基因扩增法检测132例COPD患者及110例疾病对照组DNAα1A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两组的血清α1AT含量。结果S突变的PCR产物是285bp的DNA片段,Z突变的PCR产物是250bp的DNA片段。均未检测到α1AT的PiZ和PiS基因型。血清α1AT含量为COPD疾病组2.3g/L±1.1g/L,对照组2.7g/L±0.8g/L。疾病组血清α1A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RV/TLC和喘息严重程度与α1AT血清水平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8和-0.262。结论COPD患者α1AT的PiZ和PiS两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无特异变化,α1AT的降低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气肿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抗胰蛋白酶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单核苷酸多态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Α1-AT COPD患者 DNA片段 PCR产物 蛋白质水平 基因扩增法 对照组 血清水平 严重程度 意义 特异性 含量 基因型 负相关
原文传递
SLP-2 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冯旺琴 崔竹梅 +4 位作者 冯凤芝 祈秀娟 丁芳 李文东 刘芝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3-557,共5页
目的探讨SLP-2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LP-2mRNA的表达情况;并用表达SLP-2基因的正义和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子宫内膜癌... 目的探讨SLP-2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LP-2mRNA的表达情况;并用表达SLP-2基因的正义和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B细胞,RT-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HEC-1B细胞中SLP-2mRNA的表达情况,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形态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LP-2mRNA的表达水平为1.6±0.7,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0.7±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SLP-2基因的正义和反义质粒成功转入HEC-1B细胞中,正义质粒转染后SLP-2mRNA表达水平增加约2.4倍,细胞生长变快,其中G1期减少12.5%,S期增高8.0%;反义质粒转染后SLP-2mRNA表达水平减少50%,细胞生长变慢,其中G1期增高10.5%,S期减少9.8%。结论子宫内膜癌中SLP-2mRNA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蛋白质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转染 mRNA表达 子宫内膜癌 PCR技术检测 细胞生长曲线 意义 表达及
原文传递
ADAM17 mRNA在孤立性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丁翔 杨连粤 +2 位作者 黄耿文 王伟 鲁伟群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ADAM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mRNA在孤立性大肝癌(SL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8例SLHCC、12例小肝癌(SHCC),11例结节性肝癌(NHCC)以及相... 目的探讨ADAM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mRNA在孤立性大肝癌(SL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8例SLHCC、12例小肝癌(SHCC),11例结节性肝癌(NHCC)以及相应癌旁肝组织中ADAM17mRNA的表达。结果NHCC的静脉浸润(83·3%)明显多于SLHCC和SHCC,其分化程度也较SLHCC和SHCC差(P<0·05),而比较SLHCC和SHCC的病理特征未见明显差异。77·4%的肝癌组织中可见ADAM17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35·5%)。NHCC中ADAM17mRNA的表达高于SLHCC和SHCC(P<0·05)。分化较差的肝癌中ADAM17mRNA表达高于分化较好的肝癌(P<0·05)。结论ADAM17mRNA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而SLHCC表达ADAM17mRNA相对较低可能与SLHCC相对良好的分子病理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ADAM17 病理特征 孤立性大肝癌 mRNA表达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意义 分子病理特征 癌旁肝组织 分化程度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患者血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艳 郝飞 +8 位作者 郭庆 谭国珍 贾虹 杨雪源 毕志刚 杨波 刁庆春 易东 赵辨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和湿疹患者血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特异性抗体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法,将118例AD和207例湿疹患者分为莫匹罗星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28d取血清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和湿疹患者血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特异性抗体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法,将118例AD和207例湿疹患者分为莫匹罗星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28d取血清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抗SEB特异性IgG、IgM水平,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法检测抗SEBIgE水平。结果治疗前,抗SEBIgE水平AD组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9)和湿疹组(P=0.048),湿疹组与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抗SEBIgM水平AD组(P=0.012)和湿疹组(P=0.000)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AD组与湿疹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抗SEBIgG水平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临床症状评分与抗SEBIgE水平之间AD组(P=0.842)和湿疹组(P=0.134)均无显著相关性。治疗28d后,抗SEBIgM水平AD组显著下降(P=0.003),湿疹组亦显著下降(P=0.000),但治疗组与对照组间AD组(P=0.331)和湿疹组(P=0.8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和湿疹患者血中抗SEBIgM、IgE升高,反映皮损处近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并参与了皮肤变应性炎症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特应性皮炎 意义 湿疹 患者 血清 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特异性抗体水平 特异性IgG SEB 对照组 链霉亲和素 IgE水平 IGG水平 炎症性反应 IgM 统计学 正常人 随机双盲 莫匹罗星 生物素法 症状评分
原文传递
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谭海燕 刘军 邬善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75-1176,i0001,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观察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癌组织Survivin的阳性表...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观察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癌组织Survivin的阳性表达相对含量(PU)值(38.76±5.14)明显高于癌旁(25.17±7.26)和正常组织(0.57±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正常大肠黏膜中极少见Survivin蛋白表达;癌旁和癌组织凋亡指数(AI)分别为(7.51±2.63)%和(4.65±1.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和DukesC/D期的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相关组别(P<0.05)。结论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Survivin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的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Surviv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结直肠癌 脱噬作用 Survivin基因 意义 SURVIVIN蛋白 SURVIVIN表达 直肠癌组织 DUKES分期 恶性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Fas抗原及其配体、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岳秀云 张曦 +1 位作者 崔世红 王秀芹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 探讨Fas抗原(Fas)及其配体(FasL)、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检测24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晚孕组)、24例轻度子痫前... 目的 探讨Fas抗原(Fas)及其配体(FasL)、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检测24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晚孕组)、24例轻度子痫前期产妇(轻度子痫前期组)及24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Fas、FasL及PlGF表达水平。结果Fas、FasL及PlGF主要表达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胞质及胞膜中。FasL、PlGF在轻度子痫前期组(63±4、81±6)及重度子痫前期组(42±6、65±6)胎盘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晚孕组(73±9、88±8),分别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Fas在轻度子痫前期组(51±4)及重度子痫前期组(67±6)胎盘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晚孕组(43±6),分别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Fas、FasL及PlGF在子痫前期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表达失衡,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及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体滋养细胞 胎盘生长因子 子痫前期 FAS抗原 表达的研究 配体 患者 FasL 晚期妊娠妇女 抗生物素蛋白 PlGF 过氧化物酶 表达变化 免疫组化 胎盘组织 表达失衡 统计学 晚孕 重度 轻度 意义 链霉菌 产妇
原文传递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KiSS-1基因及其受体GPR54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淑兰 于艺 +2 位作者 姜涛 林蓓 高红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其受体GPR54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7例卵巢上皮性癌、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1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KiSS-1基因及其受体GPR54mRN...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其受体GPR54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7例卵巢上皮性癌、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1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KiSS-1基因及其受体GPR54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KiSS-1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0%)及表达水平(分别为0·82±0·09、0·80±0·10)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20%、18%和0·65±0·10、0·66±0·06;P均<0·05);且KiSS-1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与手术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GPR54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7%、60%和45%)及表达水平(分别为0·79±0·07、0·76±0·10、0·73±0·07和0·78±0·08)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PR54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腹水生成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KiSS-1基因及其受体GPR54可能在抑制卵巢上皮性癌浸润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类 受体 G-蛋白偶联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 KISS-1基因 mRNA 意义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 受体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原文传递
高血压心电图左室肥厚的诊断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秉贤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诊断 意义 心电图 严重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肥大 功能受损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医院门、急诊流量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汤仕忠 陈亚华 郭月红 《现代医学》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门、急诊流量分析,找出病人就医的时间规律,为门、急诊医疗资源科学安排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本院的历史和现场调查的门急诊数据按月份、周和每日不同时间段进行流量分析。结果 门、诊病人流... 目的 通过对门、急诊流量分析,找出病人就医的时间规律,为门、急诊医疗资源科学安排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本院的历史和现场调查的门急诊数据按月份、周和每日不同时间段进行流量分析。结果 门、诊病人流量3、4、7、8、9、11和12月份较大,1、2月份较小,急诊病人流量5月、7~10月份显示一个较高水平;一周中门诊病人流量周一最大,周六最小,急诊病人流量周日最大,且高出周一~周六平均就诊人数10 1% ;每日9:0 0~10 :0 0门诊病人呈现明显的流量高峰,专家门诊病人流量高峰出现在每日的第1个时间段(8:0 0~9:0 0 )。结论 门、急诊流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每周的不同天次,每日的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医院的病人流量特点,合理安排人力和其他资源,减少门急诊“三长一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分析及 时间序列数据 流量分析 人流量 指数分析法 医院管理者 时间段 时间规律 病人就医 医疗资源 现场调查 方法应用 就诊人数 门诊病人 变化规律 合理安排 门急诊 急诊病 月份 高水平 高峰
下载PDF
结肠癌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军 沈磊 +1 位作者 罗和生 沈志祥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1-562,共2页
结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瘦素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表达,可能在刺激肿瘤细胞增殖,调节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侵袭、转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免疫组化和组织原位RT—PCR技术探... 结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瘦素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表达,可能在刺激肿瘤细胞增殖,调节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侵袭、转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免疫组化和组织原位RT—PCR技术探讨在人类结肠癌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表达 结肠癌 瘦素 意义 肿瘤细胞增殖 肿瘤血管生成 恶性肿瘤 人类健康
原文传递
突出腰椎间盘组织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飞 李康华 吕国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的椎间盘组织和不同类型突出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1例来源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取得的椎间盘组织(其中包含型17例,非包含型24例)和13例来源于脊柱侧凸前路手术及腰椎骨折前路...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的椎间盘组织和不同类型突出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1例来源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取得的椎间盘组织(其中包含型17例,非包含型24例)和13例来源于脊柱侧凸前路手术及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所获得的椎间盘组织作HE染色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椎间盘组织VEGF表达均为阴性,突出椎间盘组织中包含型VEGF阳性表达率为41.2%(7/17),非包含型为79.2%(19/24),其细胞来源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非包含型及包含型VEGF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包含型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包含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包含型病程在一年内者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病程在一年以上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以诱导产生VEGF且与突出类型、病程相关,即非包含型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包含型,非包含型病程一年以内者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病程一年以上者。提示VEGF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自发性吸收中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突出腰椎间盘组织 突出椎间盘组织 意义 阳性表达率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2抑制裸鼠肝癌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潘运龙 覃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2抑制裸鼠肝癌中血管生成素 2 (Ang 2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小鼠白细胞介素 12基因转染小鼠肝癌H 2 2细胞后,接种到裸鼠肾包膜下,第11天取出肿瘤组织。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2抑制裸鼠肝癌中血管生成素 2 (Ang 2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小鼠白细胞介素 12基因转染小鼠肝癌H 2 2细胞后,接种到裸鼠肾包膜下,第11天取出肿瘤组织。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瘤组织中Ang 2和VEGF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Ang 2和VEGF基因的PCR产物条带亮度均弱于对照组(P <0 .0 5 ) ,实验组Ang 2 (0 .7878±0 .14 71)和VEGF(0 .8867±0 .192 4)基因的PCR产物条带辉度比值低于载体对照组(1.0 3 19±0 .15 74、1.1744±0 .1189)和空白对照组(1.0 3 61±0 .15 3 6、1.1874±0 .175 2 ,P <0 .0 5 )。结论 IL 12抑制Ang 2和VEGF基因在裸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2 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裸鼠 抑制 小鼠白细胞介素-1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VEGF基因 PCR产物 mRNA水平 基因表达及 血管生成素 H22细胞 IL-12 对照组 实验组 小鼠肝癌 基因转染 肾包膜下 肿瘤组织 PCR) 肝癌组织
原文传递
生长激素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小冬 刘福坤 +1 位作者 许哲 黎介寿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受体(GH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了解生长激素(GH)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测定10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其附近正常黏膜中GHR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Ki-67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与正常黏...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受体(GH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了解生长激素(GH)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测定10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其附近正常黏膜中GHR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Ki-67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与正常黏膜GH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肿瘤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中GHR表达(81%)明显高于正常黏膜(68%),GHR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肿瘤大小相关(P=0.047、P=0.003和P=0.017),并与肿瘤增殖相关(P<0.001)。结论GH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提示GHR的表达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结直肠癌患者应用GH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受体 结直肠癌 表达及 意义 生长激素(GH) 免疫组织化学法 Ki-67表达 直肠癌组织 临床病理因素 肿瘤分化程度 表达情况 GHR 直肠癌患者 同时测定 病理分期 肿瘤大小 肿瘤增殖 阳性表达 癌发生 黏膜 相关
原文传递
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胃、十二指肠粘膜胃肠激素含量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仕珠 张忠兵 +5 位作者 荆文科 许东谱 周焕章 张洪博 胡家露 王振雄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3年第4期208-210,共3页
为了探讨胆汁返流(BR)的发生机理,本文研究了BR性胃炎患者胃、十二指肠(D)粘膜胃肠激素(GH)的含量及其意义。结果表明,胃粘膜生长抑素(SS)(P<0.025),血管活性肠肽(VIP)(P<0.001)含量明显减少,胃动素(MT)、血管加压素(AVP)含量亦降... 为了探讨胆汁返流(BR)的发生机理,本文研究了BR性胃炎患者胃、十二指肠(D)粘膜胃肠激素(GH)的含量及其意义。结果表明,胃粘膜生长抑素(SS)(P<0.025),血管活性肠肽(VIP)(P<0.001)含量明显减少,胃动素(MT)、血管加压素(AVP)含量亦降低;脑啡呔(ME)(P<0.025)、β—内啡呔(β—EP)(P<0.001)含量显著增加。D粘膜SS(P<0.005)、(β—EP)(P<0.001)、VIP(P<0.001)含量著减少;MT(P<0.05)、AVP(P<0.025)显著增加。胃粘膜病变程度与ME(P<0.05)和VIP(P<0.025)含量呈正相关,与β—EP及MT呈负相关。提示粘膜GH参与胃、幽门和D运动的调节及B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激素 胆汁返流性胃炎 意义 含量 患者 膜部 肠粘 血管活性肠肽 血管加压素 Β-内啡呔 发生机理 十二指肠 生长抑素 病变程度 胃粘膜 胃动素 脑啡呔 正相关 负相关 BR
原文传递
皮瓣缺血再灌注期间核因子-κB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小蔚 程邦昌 陕声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 κB活性变化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I/R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处理组。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PDTC处理组于再灌注前及早期,分2次静脉注射PDT...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 κB活性变化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I/R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处理组。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PDTC处理组于再灌注前及早期,分2次静脉注射PDTC(3 0 0mg/kg体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凝胶电泳迁移率法,检测皮瓣NF κB活化情况,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I/R组再灌注后NF κBp65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NF κB活性于再灌注1、3h显著增强;PDTC处理组再灌注1、2h阳性细胞数(7.90±3 .73、10 .60±3 .2 0 )较I/R组(19.5 0±6.93、18.5 0±5 .68)明显减少(P均<0 .0 1) ,再灌注1hNF κB活性受到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程度较I/R组明显改善。结论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KB活性 再灌注期间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意义 皮瓣缺血再灌注 凝胶电泳迁移率 中性粒细胞浸润 NF-kB 免疫组织化学 PDTC 组织学观察 I/R损伤 活性变化 SD大鼠 岛状皮瓣 静脉注射 阳性细胞 组织水肿 细胞介导 对照组 右下腹 p65 细胞数 活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