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资产减值准备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
34
1
作者
谭燕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142,共14页
本文从证监会2001年颁发并于2004年以及2007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披露规则管制入手,以2003~2006年间深沪两地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制规则约束下...
本文从证监会2001年颁发并于2004年以及2007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披露规则管制入手,以2003~2006年间深沪两地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制规则约束下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行为的特征。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证监会的增加披露规则的确约束了上市公司利用内部估值操纵盈余的行为,但是,在规避和迎合管制的动机下,上市公司偏好采用流动资产项目,并利用资产减值的其他转回"合规地"进行盈余管理。此外,本文利用扩展的2001~2007年样本进一步探究了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规则的变迁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管制规则是导致资产减值类型和转回结构选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
转回
价值回升
转回
其他
转回
披露管制
原文传递
题名
资产减值准备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
34
1
作者
谭燕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142,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控制研究>(项目号70532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审计市场资源配置与审计师行为研究>项目(项目号05JA79008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计师行为与审计供求关系:基于中国审计市场的检验>(项目号05301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从证监会2001年颁发并于2004年以及2007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披露规则管制入手,以2003~2006年间深沪两地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制规则约束下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行为的特征。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证监会的增加披露规则的确约束了上市公司利用内部估值操纵盈余的行为,但是,在规避和迎合管制的动机下,上市公司偏好采用流动资产项目,并利用资产减值的其他转回"合规地"进行盈余管理。此外,本文利用扩展的2001~2007年样本进一步探究了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规则的变迁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管制规则是导致资产减值类型和转回结构选择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
转回
价值回升
转回
其他
转回
披露管制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资产减值准备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谭燕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