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与改良Brostrom术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廷虎
李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与改良Brostrom术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改良Brostrom术组、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各40例。改良Brostrom术组给予改良B...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与改良Brostrom术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改良Brostrom术组、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各40例。改良Brostrom术组给予改良Brostrom术治疗,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给予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治疗,2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年踝关节影像学指标,多时间点足与踝功能(FAAM)、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随访1年切口愈合、复发情况。结果 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术中出血量低于改良Brostrom术组,术后下床时间、手术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短于改良Brostrom术组(P <0.05)。术后1年,2组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较术前降低,且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低于改良Brostrom术组(P <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FAAM(日常运动、体育运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术后6个月、术后1年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FAAM(日常运动、体育运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高于改良Brostrom术组(P <0.05)。随访1年,2组甲级愈合、乙级愈合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复发率低于改良Brostrom术组(P <0.05)。结论 与改良Brostrom术比较,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可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优化踝关节影像学指标,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
关节
外侧不稳定
关节镜
下
韧带
增强
固定
改良Brostrom术
踝
关节
功能
踝
关节
影像学指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节镜下外侧韧带增强修补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黄铄凯
陶天奇
+2 位作者
朱逸
王一舒
蒋逸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缝线增强修补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治疗的105...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缝线增强修补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治疗的105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0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31.17岁,均采用关节镜下ATFL缝线增强修补术。通过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评分、前抽屉试验和影像学评估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缝线增强修补术,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2~30个月,平均随访(23.26±1.16)个月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复发。患者AOFAS评分由术前(62.17±5.56)分升至术后(93.47±4.06)分、VAS评分由术前(4.17±1.02)分下降至术后(1.06±0.36)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踝关节跖屈-内翻角度、踝关节内翻应力(talar tilt value, TT)值和踝关节前抽屉应力(anterior drawer value, AD)值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缝线增强修补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优点,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慢性踝
关节
不稳定
距腓前
韧带
关节镜
下
韧带
增强
固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与改良Brostrom术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廷虎
李彦
机构
深圳市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足踝外科
深圳市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创伤科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11353)。
文摘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与改良Brostrom术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改良Brostrom术组、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各40例。改良Brostrom术组给予改良Brostrom术治疗,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给予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治疗,2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年踝关节影像学指标,多时间点足与踝功能(FAAM)、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随访1年切口愈合、复发情况。结果 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术中出血量低于改良Brostrom术组,术后下床时间、手术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短于改良Brostrom术组(P <0.05)。术后1年,2组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较术前降低,且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低于改良Brostrom术组(P <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FAAM(日常运动、体育运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术后6个月、术后1年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FAAM(日常运动、体育运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高于改良Brostrom术组(P <0.05)。随访1年,2组甲级愈合、乙级愈合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组复发率低于改良Brostrom术组(P <0.05)。结论 与改良Brostrom术比较,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可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优化踝关节影像学指标,降低复发风险。
关键词
慢性踝
关节
外侧不稳定
关节镜
下
韧带
增强
固定
改良Brostrom术
踝
关节
功能
踝
关节
影像学指标
Keywords
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arthroscopic ligament augmentation and fixation
modified Brostrom operation
ankle function
ankle imaging index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节镜下外侧韧带增强修补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黄铄凯
陶天奇
朱逸
王一舒
蒋逸秋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运动关节科
出处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文摘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缝线增强修补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治疗的105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0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31.17岁,均采用关节镜下ATFL缝线增强修补术。通过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评分、前抽屉试验和影像学评估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缝线增强修补术,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2~30个月,平均随访(23.26±1.16)个月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复发。患者AOFAS评分由术前(62.17±5.56)分升至术后(93.47±4.06)分、VAS评分由术前(4.17±1.02)分下降至术后(1.06±0.36)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踝关节跖屈-内翻角度、踝关节内翻应力(talar tilt value, TT)值和踝关节前抽屉应力(anterior drawer value, AD)值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缝线增强修补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优点,推荐临床使用。
关键词
关节镜
慢性踝
关节
不稳定
距腓前
韧带
关节镜
下
韧带
增强
固定
Keywords
Arthroscopy
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rthroscopic ligament augmentation and fixation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与改良Brostrom术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赵廷虎
李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节镜下外侧韧带增强修补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疗效分析
黄铄凯
陶天奇
朱逸
王一舒
蒋逸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