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修饰的斑蝥素/黄芩苷共载脂质体处方工艺优化及其评价
1
作者 黄莉 夏新华 +4 位作者 杨磊 金凯 肖望重 戴冰 蔡嘉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67-3279,共13页
目的筛选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叶酸(DSPE-PEG 2000 folate,DSPE-PEG2k-FA)修饰的斑蝥素/黄芩苷共载脂质体(DSPE-PEG2k-FA-cantharidin&baicalin-lipsomes,FA-Can&Bai-Lips)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及评价。方... 目的筛选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叶酸(DSPE-PEG 2000 folate,DSPE-PEG2k-FA)修饰的斑蝥素/黄芩苷共载脂质体(DSPE-PEG2k-FA-cantharidin&baicalin-lipsomes,FA-Can&Bai-Lips)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及评价。方法由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FA-Can&Bai-Lips,以药脂比、胆脂比、水化温度及水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两药包封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和ζ电位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BD-RSM)优化其处方工艺。采用电位粒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测定其粒径、ζ电位及形态。通过溶血性实验、细胞摄取实验、CCK-8法实验及活体成像等方法进行安全性、靶向性评价。结果FA-Can&Bai-Lips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脂比1∶11、胆脂比1∶6、DSPE-PEG2k-FA用量为10%、溶剂为50 mL、旋转蒸发及水化温度为55℃、水化介质为pH 6.8 PBS缓冲液、水化体积为10 mL、水化时间为94 min,超声时间为8 min。经BBD-RSM优化制得的FA-Can&Bai-Lips形态规整,为类球形粒子,稳定性及安全性好,斑蝥素与黄芩苷的包封率分别为(90.19±0.67)%、(81.24±0.72)%,粒径为(172.47±4.83)nm,PDI为0.268±0.018,ζ电位为(−1.07±0.07)mV。体外评价结果表明,FA-Can&Bai-Lips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具良好的肝肿瘤靶向性。结论FA-Can&Bai-Lips具有增效减毒作用,能高效靶向肿瘤组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抗肝肿瘤纳米递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黄芩苷 共载脂质体 抗肝癌 叶酸 薄膜分散超声法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溶血 细胞摄取 活体成像 靶向
原文传递
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克服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建苗 李天傲 许东航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机制。方法制备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以人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DOX为模型细胞,分别探讨不同温度、内吞抑制剂存在下的细胞摄取药物的情况,并检测耐药细胞P-g...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机制。方法制备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以人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DOX为模型细胞,分别探讨不同温度、内吞抑制剂存在下的细胞摄取药物的情况,并检测耐药细胞P-gp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共载脂质体在4℃及氯喹、叠氮钠和甘露醇内吞抑制剂存在下进入耐药细胞的药物量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可抑制P-gp表达且诱导凋亡。结论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进入K562/DOX细胞主要通过耗能的内吞途径;而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克服肿瘤多药耐药可能是通过抑制P-gp表达和促进凋亡双通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五味子乙素 共载脂质体 多药耐药 机制
原文传递
藤黄酸和雷帕霉素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及协同抗肿瘤活性研究
3
作者 丁欢欢 姜先梅 +5 位作者 刘红梅 齐瑶 涂柯蓉 陈琳 蔡璐璐 周先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96-2911,共16页
目的制备共载藤黄酸和雷帕霉素的脂质体(liposomes co-loaded with gambogic acid and rapamycin,GR@Lip)并优化其处方,研究GR@Lip的体外抗肿瘤机制、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 目的制备共载藤黄酸和雷帕霉素的脂质体(liposomes co-loaded with gambogic acid and rapamycin,GR@Lip)并优化其处方,研究GR@Lip的体外抗肿瘤机制、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实验筛选GR@Lip的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表征和稳定性研究;通过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考察GR@Lip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考察GR@Lip对肿瘤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免疫荧光考察GR@Lip对肿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o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LC-MS)和活体成像仪研究GR@Lip的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结果GR@Lip的最佳处方为制备温度40℃,药脂比1∶1∶20,磷脂与胆固醇比例4∶1,超声功率195 W,超声时间5 min,水化介质为超纯水,水相pH值为7.1;该方法制备的GR@Lip藤黄酸包封率为(97.27±2.76)%,雷帕霉素包封率为(96.58±3.82)%,藤黄酸载药量为(3.29±0.44)%,雷帕霉素载药量为(4.91±0.44)%。TEM形态观察显示GR@Lip呈球形,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检测其平均粒径为(157.19±1.74)nm、ζ电位为(−22.1±1.3)mV,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藤黄酸和雷帕霉素联用能协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自噬。此外,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结果显示,GR@Lip可在体内滞留更长时间且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结论成功制备了GR@Lip,揭示其具有通过多途径协同抗肿瘤的活性,并显著改善了藤黄酸和雷帕霉素的药动学行为,为进一步体内研究和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雷帕霉素 共载脂质体 抗肿瘤 联合用药 体内药动学 生物分布 增殖 凋亡 迁移 浸袭 自噬
原文传递
表面修饰唾液酸的唑来膦酸与多柔比星共载脂质体的制备 被引量:4
4
作者 宋艳志 王梦静 +2 位作者 时佳 冯瑞 邓意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9-736,共8页
目的建立唑来膦酸与多柔比星包封率的测定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唑来膦酸与多柔比星共载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以期获得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制剂。方法将唑来膦酸配制成铵溶液作为水化介质,使用改良乙醇注入法制备唑来膦酸脂质体,... 目的建立唑来膦酸与多柔比星包封率的测定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唑来膦酸与多柔比星共载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以期获得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制剂。方法将唑来膦酸配制成铵溶液作为水化介质,使用改良乙醇注入法制备唑来膦酸脂质体,在此基础上通过铵梯度法主动包载多柔比星以实现两种药物在脂质体中的共载。分别采用G-150葡聚糖凝胶微柱-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阳离子交换纤维微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唑来膦酸与多柔比星的包封率,通过对脂质体外水相中唑来膦酸的去除及对水化介质中阴离子浓度的考察,优化脂质体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结果最优处方与工艺下制备的共载脂质体粒径约为110 nm,Zeta电位为-0.87 m V,其中唑来膦酸的包封率为6.5%,多柔比星的包封率大于90%。脂质体于4℃下避光放置60 d,粒径和包封率均无显著性变化,稳定性良好。结论唑来膦酸与多柔比星共载脂质体的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载脂质体 唾液酸 唑来膦酸 多柔比星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靶向
下载PDF
盐酸阿霉素与虾青素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标准化研究
5
作者 李妍 林凯 +1 位作者 李萱 李静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8期174-178,共5页
目的:本研究将虾青素与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联合载入脂质体中,旨在制备一种抗肿瘤性能优于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新型靶向纳米制剂。方法:研究中以不同药脂比和不同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制备了8种盐酸阿霉素与虾青素共载脂质体,分别测定了制... 目的:本研究将虾青素与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联合载入脂质体中,旨在制备一种抗肿瘤性能优于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新型靶向纳米制剂。方法:研究中以不同药脂比和不同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制备了8种盐酸阿霉素与虾青素共载脂质体,分别测定了制剂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释药和肿瘤细胞毒性。结果:共载脂质体能够将水溶性药物都包裹于内层水相中。药脂比为1:10的共载脂质体载药量较高。8种共载脂质体均具有纳米粒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虾青素在递药过程中辅助盐酸阿霉素产生抗肿瘤毒性,4号盐酸阿霉素与虾青素共载脂质体的细胞毒性最强。结论:当磷脂用量多时,胆固醇的用量高不利于两种药物的共同载入;通常情况下,当磷脂用量一定时,胆固醇用量越低,盐酸阿霉素和虾青素从脂质体内相中释放的阻力越小,释放速度越快;盐酸阿霉素与虾青素共载脂质体的细胞毒性主要取决于载药量以及盐酸阿霉素的释放量。本研究为盐酸阿霉素的联合载药脂质体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盐酸阿霉素 共载脂质体 抗肿瘤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