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内生真菌及其展望 被引量:21
1
作者 姜道宏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2-749,共8页
内生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有些内生真菌可以促进植物营养吸收、提高植物抗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刺激植物产生活性物质等。因此,内生真菌是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就内生真菌与寄主共生的分子基础、内... 内生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有些内生真菌可以促进植物营养吸收、提高植物抗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刺激植物产生活性物质等。因此,内生真菌是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就内生真菌与寄主共生的分子基础、内生真菌对植物影响机制、内生真菌与寄主特异性相互作用、特殊的内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内生真菌形成的分子机制和内生真菌研究展望等6个方面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叙述,期望为科学地利用内生真菌资源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 互惠共生 共生功能 生物防治 微生物组
下载PDF
从细胞内共生到多尺度共生: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宗琦 韩燕峰 +6 位作者 梁建东 陈万浩 张芝元 董醇波 邵秋雨 葛伟 刘宇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02-2217,共16页
基于共生概念的历史变化,目前人们普遍接受了广义共生概念。即共生是包含互利共生(mutualism)、偏利共生(commensalism)和拮抗/寄生(antagonism/parasitism)的共生连续体。本文简述了近20年间,全球9次国际共生学术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 基于共生概念的历史变化,目前人们普遍接受了广义共生概念。即共生是包含互利共生(mutualism)、偏利共生(commensalism)和拮抗/寄生(antagonism/parasitism)的共生连续体。本文简述了近20年间,全球9次国际共生学术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对细胞内共生、时间、空间以及多种互作尺度共生关系的研究利用进展进行了评述。同时展望了一些活跃共生领域的研究概况,如共生失调(dysbiosis)、植物-微生物-昆虫三角共生关系(plant-microbe-insect triangle)、细菌-真菌互作(bacterial-fungal interaction,BFI)、菌根菌-真菌内生细菌-植物多方共生联盟(multipartite symbiosis consortium)以及与共生相关微生物组的集合群落(metacommunity)研究及应用等。共生(symbiosis)正成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原则,正以一种与更宏大系统方法相一致的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上的一些生物学概念,如孤立性的个体(individuality)概念。基因组测序和高通量RNA技术分析揭示,动、植物与共生微生物的重要互作,打破了迄今为止生物个体的特征边界,挑战了这些学科的定义;共生不仅是一对一的互利共生关系,共生实际是多种共生模式的连续共生体。此外,植物-昆虫-微生物互作的三角关系;菌根-真菌-真菌内生细菌-植物的多方联盟等新关系的发现,更把生命科学推向了快速发展的方向。这些科学进展不仅对生物科学的遗传学、免疫学、进化、发育、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至关重要,拓宽了新的视野,而且对农业中生物制剂研发,人类微生物组的管理及调控,以及对发酵食品及工业微生物生产的设计和管理将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连续 共生功能 共生失调 共生三角关系 真菌-细菌互作 多方共生联盟 集合群落
原文传递
外生菌根真菌与内生细菌共生互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葛伟 董醇波 +2 位作者 张芝元 韩燕峰 梁宗琦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10-3822,共13页
外生菌根真菌能与很多高等植物共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促进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增强宿主抗逆性及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与寄主植物密切联系外,外生菌根真菌,在其生命周期中与细菌群落进行物理和代谢相互作用... 外生菌根真菌能与很多高等植物共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促进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增强宿主抗逆性及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与寄主植物密切联系外,外生菌根真菌,在其生命周期中与细菌群落进行物理和代谢相互作用,常形成共生关系。这些细菌对外生菌根真菌菌丝生长、生物量增加及子实体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本文阐述了外生菌根真菌与内生细菌共生现象的发现、共生关系的建立、内生细菌促进外生菌根真菌生长和发育及宿主与微生物组的研究方法等,以期更好地巩固外生菌根真菌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等基础性知识,并利用细菌与真菌的相互作用为可食用外生菌根真菌的生物防治、菌肥研究、人工驯化及栽培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功能 细菌-真菌互作 子实形成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药用植物微生物组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红阳 康传志 +6 位作者 王月枫 王升 王铁霖 张燕 周利 刘大会 郭兰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397-5405,共9页
药用植物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来源,我国已经实现药用植物的大规模栽培和生产。微生物作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样也将推动中药农业的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然而,有关药用植物微生物组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因此该文以微生物... 药用植物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来源,我国已经实现药用植物的大规模栽培和生产。微生物作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样也将推动中药农业的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然而,有关药用植物微生物组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因此该文以微生物组研究的发展时间线为基础,对微生物组研究的起源、技术和热点进行综述,结合药用植物微生物组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提出几点建议:①依据科、属、种对不同化学型药用植物的微生物组进行系统研究,揭示药用植物与微生物的共进化过程;②开展药用植物微生物组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研究,掌握微生物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作用规律;③寻找合适的药用植物模式物种,建立药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的研究模型;④挖掘药用植物核心微生物组,将核心微生物组成员应用于中药生态农业;⑤推进药用植物微生物育种的研究工作,为药用植物育种提供新的途径;⑥利用高通量测序和传统培养分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药用植物微生物组,加快未培养微生物菌株的开发和利用;⑦建设药用植物微生物菌种保藏平台及其代谢产物数据库,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数据共享。以此来推动药用植物微生物组研究的高效、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微生物 药用植物微生物组 共生功能 核心微生物组
原文传递
关于“生物共生”的概念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仕健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3,共8页
本文试图对生物学哲学界长期以来含糊不清的"生物共生"概念进行辨析,首先对共生功能体的概念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将各种共生关系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体共生,另一类是非功能体共生,随后对前人关于共生复合体的各种表征方... 本文试图对生物学哲学界长期以来含糊不清的"生物共生"概念进行辨析,首先对共生功能体的概念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将各种共生关系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体共生,另一类是非功能体共生,随后对前人关于共生复合体的各种表征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是基于抽象的"无等级层级"框架,使用"相对名称";另一种则基于具体的生物组织层级框架,使用"绝对名称"。因此,对复杂生物实体的表征和描述,应首先明确是基于何种框架,以避免概念的混乱。接下来,本文基于具体生物组织层级的框架,对两类共生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功能体共生应被表征为有机体内部关系,而非功能体共生应被表征为生态群落内部,有机体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共生 共生功能 相对名称 层级结构
原文传递
胃微生物与人体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迟卉 李燕 +2 位作者 马翠翠 郭瑞芳 王佳林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3期237-240,共4页
近年来,共生功能体(holobionts)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学者频繁提出。微生物与宿主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通过长期互作形成一个整体,其稳态的打破可诱发疾病。目前人们对胃部菌群方面的认识已经从H.pylori的致病作用转化为多种微生物共... 近年来,共生功能体(holobionts)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学者频繁提出。微生物与宿主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通过长期互作形成一个整体,其稳态的打破可诱发疾病。目前人们对胃部菌群方面的认识已经从H.pylori的致病作用转化为多种微生物共同存在和协同作用,研究也从单一致病菌的关联性研究转化为探讨宿主-微生物复杂且动态的共生关系,并对共生关系在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新观点。由于饮食、用药、环境、遗传等各方面都对菌群结构及丰度产生影响,因此对治疗方法也需要调整和提出新的思路。新的科研方法使人们对胃部菌群的认识更深刻更广泛,对H.pylori作用的重新认识与非H.pylori细菌在胃内作用的新发现出现很多争议,单一病因与整体微生态变化对疾病发生进展的作用以及菌群特征分析是否可以成为胃部疾病新的诊断方法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就胃微生物与人类共生关系的研究发展做一综述,以期在预防和治疗胃部疾病上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功能 胃微生态 H.PYLORI 胃部疾病
下载PDF
共生功能体的微生物组组成、组装及微生物间互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燕峰 董醇波 +5 位作者 葛伟 邹晓 梁建东 陈万浩 胡海燕 梁宗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介绍了植根于共生理念和关系中的共生功能体(宿主—相关微生物组)概念,系统评述了共生功能体相关微生物组的组成、组装及其微生物间的互作。基于共生功能体,宿主通过自身具有的抗性和耐受性,可影响微生物共生体在共生连续体中的位置... 本文介绍了植根于共生理念和关系中的共生功能体(宿主—相关微生物组)概念,系统评述了共生功能体相关微生物组的组成、组装及其微生物间的互作。基于共生功能体,宿主通过自身具有的抗性和耐受性,可影响微生物共生体在共生连续体中的位置,降低互作的负面效应。宿主进化和共生功能体能主动影响寄生性共生体的适合度,从而出现反向适应。虽然宿主微生物组对宿主生物学、生态学和进化中的中心作用已得到普遍重视,但涉及功能的研究较少。最近提出的生态—共生功能体新概念对一个物种共生功能体的传统认知提出了挑战。此外,共生功能体的研究已从生物科学向社会科学、哲学和生理学扩展。如果不考虑共生功能体在特定行为中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潜在的认知偏差,即共生功能体盲点。因此关注共生功能体盲点和对微生物组如何影响大脑和认知的研究,将为人类认知和社会行为的进化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功能 微生物组组成 微生物互作
下载PDF
海草床微生物研究进展
8
作者 蔡泽富 陈石泉 +6 位作者 吴钟解 沈捷 谢珍玉 骆丽珍 庞巧珠 章翔 王道儒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共13页
海草是一类生长于海洋环境中的单子叶植物。细菌、真菌、微藻、古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栖息在海草器官及其周围环境中,对海草生长、营养和健康以及海草床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与总结国内外参考文献,简要介绍了海草床微生物... 海草是一类生长于海洋环境中的单子叶植物。细菌、真菌、微藻、古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栖息在海草器官及其周围环境中,对海草生长、营养和健康以及海草床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与总结国内外参考文献,简要介绍了海草床微生物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将来可能进行的研究方向。海草微生物组与沉积物和海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存在较大差异,其分布在离散且高度异质性的生态位,且该模式在广泛的地理尺度上保持不变,不是受海草种类和沉积物类型控制,而是主要取决于环境驱动与海草代谢。大部分海草核心微生物群落都参与硫循环。今后可采用模拟实验、生态模型、基因组、宏基因组、转录组与代谢组等技术方法研究海草床微生物的多样性、组成、功能、定植与病害等。此外,揭示海草床中微生物、海草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保护受威胁的海草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共生功能 核心微生物组 多样性 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