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论的尴尬及其反思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志远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9,共7页
我国共同犯罪制度以“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决定了共同犯罪故意的主体间性,因此也就排除了片面共犯依靠共同犯罪制度加以解决的可能性。同时,试图通过分则各罪构成要件直接处理片面共犯也不利于刑法分则构成行为类型化的维持;将片面共... 我国共同犯罪制度以“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决定了共同犯罪故意的主体间性,因此也就排除了片面共犯依靠共同犯罪制度加以解决的可能性。同时,试图通过分则各罪构成要件直接处理片面共犯也不利于刑法分则构成行为类型化的维持;将片面共犯解释为间接正犯则曲解了间接正犯的真正含义。放弃“共犯关系”核心范畴似乎是必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关系 主体间性 单方角度
原文传递
片面共犯部分否定说证成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泽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97,共12页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片面共犯是不争的事实,理论上如果否定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就割裂了片面共犯与其所配合的犯罪行为的联系,使得司法实践中的片面共犯行为因找不到法律依据而无法予以处罚,从而放纵犯罪;如果以共犯处罚片面共犯,...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片面共犯是不争的事实,理论上如果否定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就割裂了片面共犯与其所配合的犯罪行为的联系,使得司法实践中的片面共犯行为因找不到法律依据而无法予以处罚,从而放纵犯罪;如果以共犯处罚片面共犯,则缺乏理论上的依据。关于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在中外刑法理论界,存在肯定说、否定说、部分否定说之争。肯定说和否定说的缺陷比较明显,与此相比,部分否定说相对合理,即否定片面正犯,同时肯定片面教唆犯和片面帮助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本质 共同犯罪 共犯关系 处罚范’围
下载PDF
论共犯关系的脱离 被引量:8
3
作者 沈琪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共犯关系脱离是共同犯罪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但我国刑法理论对此缺乏充分的研究。为了合理地处理实践中出现的共犯关系脱离行为 ,需要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对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
关键词 共犯关系 脱离 成立要件 罚则
下载PDF
共犯中止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德法 王冠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3-67,共5页
共犯中止是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共犯中止成立与否及在量刑中的影响,历来存在着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理论纷争。本文在考察国外立法的基础上,借鉴“共犯关系脱离”、期待可能性理论和俄罗斯刑法的规定,提出应以共犯真诚中断共犯关系和... 共犯中止是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共犯中止成立与否及在量刑中的影响,历来存在着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理论纷争。本文在考察国外立法的基础上,借鉴“共犯关系脱离”、期待可能性理论和俄罗斯刑法的规定,提出应以共犯真诚中断共犯关系和消灭原因力作为构建我国共犯中止理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中止 犯罪中止 构成标准 犯罪形态 刑法 共犯关系
下载PDF
论共犯关系脱离的具体认定与法律责任 被引量:9
5
作者 付晓雅 高铭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7,共9页
共犯关系脱离这一概念,由日本刑法学者大塚仁最先提出,其研究目的在于合理解决在共同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实施犯罪并为阻止犯罪结果出现做出相当努力,但仍未阻止结果发生的部分共犯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同样存在着共犯脱离... 共犯关系脱离这一概念,由日本刑法学者大塚仁最先提出,其研究目的在于合理解决在共同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实施犯罪并为阻止犯罪结果出现做出相当努力,但仍未阻止结果发生的部分共犯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同样存在着共犯脱离的现象,但是在我国刑法中却并没有关于共犯关系脱离的明确规定,对于实践中的相关案件,理论界通常比照犯罪中止的相关规定,按照"一人既遂,全体既遂"的原则进行处理,而脱离的情形仅作为酌定量刑的情节予以考虑。此种做法显然对于意图脱离的共犯者过于苛刻,也有违我国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因此,需要在对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将其引入我国的必要性,并最终作出本土化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关系 共犯关系的脱离 认定标准
原文传递
从后退的“黄金桥”到后退的“独木桥”——论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素娟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刑法中设置中止犯并给予宽大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及时退出犯罪,然而,由于共同犯罪的特殊性,共犯人成立中止的条件比较严格,致使鼓励中止、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针对此问题,在中止之外承认脱离共犯关系,有助于缓... 刑法中设置中止犯并给予宽大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及时退出犯罪,然而,由于共同犯罪的特殊性,共犯人成立中止的条件比较严格,致使鼓励中止、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针对此问题,在中止之外承认脱离共犯关系,有助于缓和这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犯罪中止 共犯关系
下载PDF
论共犯脱离 被引量:7
7
作者 马荣春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共犯脱离是共同犯罪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围绕着处理共犯脱离的根据,形成了"意思联络欠缺说"、"共犯关系脱离说"、"准障碍未遂说"和"因果关系遮断说"的争论,而共犯脱离成立条件的讨论则... 共犯脱离是共同犯罪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围绕着处理共犯脱离的根据,形成了"意思联络欠缺说"、"共犯关系脱离说"、"准障碍未遂说"和"因果关系遮断说"的争论,而共犯脱离成立条件的讨论则是处理共犯脱离根据的争论之继续。"因果关系遮断"不但能够从根本上说明处理共犯脱离的根据,而且构成了共犯脱离成立的"充要条件",但主观因素即"任意性"可直接影响或决定共犯脱离成立后的具体犯罪形态。共犯脱离以"共犯关系的截短"为真相,其不仅可以带来共犯脱离理论本身的完善,而且可以丰富和发展既往的共同犯罪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脱离 意思联络 共犯关系 中止犯 因果关系
原文传递
共犯制度模式比较研究——以解读我国共犯制度模式为线索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志远 《刑法论丛》 CSSCI 2008年第3期1-33,共33页
针对参与犯这一特殊的犯罪样态,存在区分制和单一制两种不同的共犯制度模式。两者区别的关键在于理念上是否将正犯与共犯理解为不同的犯罪类型,制度上是否为共犯设定了独立于正犯的处罚条件。通过对两种共犯制度模式及其具体样态的比较... 针对参与犯这一特殊的犯罪样态,存在区分制和单一制两种不同的共犯制度模式。两者区别的关键在于理念上是否将正犯与共犯理解为不同的犯罪类型,制度上是否为共犯设定了独立于正犯的处罚条件。通过对两种共犯制度模式及其具体样态的比较分析,进而对照我国的共犯制度设计,我国共犯制度模式应当属于区分制。独具一格的是,我国共犯制度为同一犯罪的不同参与者设置了统一的处罚条件,即"主体间的共犯关系",因此可以将我国的共犯制度模式解读为以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的区分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犯 区分制 单一制 共犯关系
原文传递
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间接正犯的泛化及其反思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志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7-142,共6页
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以主体间的"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在处罚范围和逻辑贯通两方面存在漏洞。间接正犯概念作为弥补漏洞的有力工具得以广泛运用,但其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技术性和机能性两个方面的泛化,而共犯制度的漏洞在"... 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以主体间的"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在处罚范围和逻辑贯通两方面存在漏洞。间接正犯概念作为弥补漏洞的有力工具得以广泛运用,但其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技术性和机能性两个方面的泛化,而共犯制度的漏洞在"共犯关系"范畴之下又无可避免。这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说明以"共犯关系"为核心的共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实现主体间思维向单方思维的转变似乎是解决上述矛盾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关系 间接正犯 泛化 单方思维
下载PDF
论共犯关系的脱离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凌 《中国检察官》 2007年第1期53-55,58,共4页
共犯脱离是区别于犯罪中止的独立犯罪形态,是共同犯罪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为合理处理实践中的共犯脱离问题,我国有必要引入共犯脱离概念,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合理界定共犯关系脱离的涵义、成立条件和罚则。
关键词 共犯脱离 “真挚努力” 共犯关系
原文传递
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之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亚军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刑法理论界,一致认为共犯关系脱离的理论源于共犯中止的理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共犯脱离是共犯中止所能完全包容的。共犯脱离理论的产生是为了弥补共犯中止理论的不足,解决共犯人虽为中止作出努力,但仍没有阻止住其他共犯人犯罪行为或犯... 刑法理论界,一致认为共犯关系脱离的理论源于共犯中止的理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共犯脱离是共犯中止所能完全包容的。共犯脱离理论的产生是为了弥补共犯中止理论的不足,解决共犯人虽为中止作出努力,但仍没有阻止住其他共犯人犯罪行为或犯罪结果发生的问题,为共犯人改过自新开辟另一条新的道路。它与共犯中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一方面它与共犯中止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共犯脱离本身与共犯中止有别,具有独立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性 共犯脱离 共犯中止 共犯关系
下载PDF
英日刑法理论中共犯关系脱离的要件之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雪梅 《时代法学》 2009年第2期96-100,共5页
共犯关系脱离是指在共同犯罪过程中,部分共同犯罪人从共同犯罪关系中退出,但其他共同犯罪人仍继续实施犯罪,并达到既遂的情形。在共犯关系脱离的场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脱离者对脱离之后的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是否应承担刑... 共犯关系脱离是指在共同犯罪过程中,部分共同犯罪人从共同犯罪关系中退出,但其他共同犯罪人仍继续实施犯罪,并达到既遂的情形。在共犯关系脱离的场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脱离者对脱离之后的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虽然各国刑法对共犯关系的脱离都没有明文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却不乏共犯关系脱离的现象。比较英、日两国刑法理论中关于共犯关系脱离的成立条件,对于在我国刑法中倡导共犯关系脱离的理论,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此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关系 脱离 成立要件
下载PDF
脱离共犯关系的行为性质及其效果——基于德、日、美、英相关进路的展开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凌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08,共11页
就共犯个体自动离开共犯整体、放弃犯罪、消除其对其他共犯之影响,数国大致通行的处理方式为,德国—犯罪中止,日本—"共犯脱离",美国—共犯关系终止,英国—"共犯撤回",四者具有共通理性。受启于此,解决此问题,前提... 就共犯个体自动离开共犯整体、放弃犯罪、消除其对其他共犯之影响,数国大致通行的处理方式为,德国—犯罪中止,日本—"共犯脱离",美国—共犯关系终止,英国—"共犯撤回",四者具有共通理性。受启于此,解决此问题,前提即区分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两个概念——共犯脱离和共犯中止,共犯脱离意味着共犯关系的解除、终止,共犯中止即共犯关系存续时共犯的犯罪停止形态。应循序渐进评价脱离者的行为,第一步,判断是否成立共犯脱离,第二步,判断共犯脱离前是否成立犯罪中止。若共犯脱离成立,脱离者无需为共犯关系解除后的原共犯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仅需对脱离前的行为负责;而在脱离前,若脱离者自动放弃犯罪,采取充分行为消除其影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 共犯关系 共犯脱离 犯罪中止
原文传递
同案被告人口供再探──兼与刘建军、李满洪同志商榷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洁冰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4,共4页
同案被告人口供再探──兼与刘建军、李满洪同志商榷孙洁冰如何看待同案被告人口供,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作法很不一致,法学界的观点各异,展开了激烈争论.80年代中期可谓争论的高潮时期,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说不服对方。争论... 同案被告人口供再探──兼与刘建军、李满洪同志商榷孙洁冰如何看待同案被告人口供,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作法很不一致,法学界的观点各异,展开了激烈争论.80年代中期可谓争论的高潮时期,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说不服对方。争论似乎平静了一阵子后,迄今对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口供 同案被告人 共同犯罪人 牵连关系 刑事诉讼法 诉讼程序 犯罪事实 证人证言 共犯关系 供述和辩解
下载PDF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家贵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52-54,共3页
我国现行刑法是在七九年颁布的刑法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它继承了原刑法之有效的制度,避免了原刑法的许多不足,增补了许多新内容。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共同犯罪继承了原刑法把共同过失犯罪排除在共同犯罪的概念之外... 我国现行刑法是在七九年颁布的刑法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它继承了原刑法之有效的制度,避免了原刑法的许多不足,增补了许多新内容。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共同犯罪继承了原刑法把共同过失犯罪排除在共同犯罪的概念之外,增加了犯罪集团的科学规定,使该立法比原来科学完整。这种既为刑法指明了打击重点,又便于司法部门实际操作,使共同犯罪在规定上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不过,笔者还想指出其美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人 分类探析 犯罪集团 共犯关系 处罚原则 三分法 辅助作用 划分标准 我国刑法 犯罪的人
下载PDF
我国教唆犯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反思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志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3,共6页
我国的教唆犯制度是以"共犯关系"为核心的,即以教唆者与被教唆者之间存在"共犯关系"为处罚教唆行为的前提,但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的单纯教唆犯却明显越出"共犯关系"的涵盖范围,由此引起了我国教唆犯制度... 我国的教唆犯制度是以"共犯关系"为核心的,即以教唆者与被教唆者之间存在"共犯关系"为处罚教唆行为的前提,但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的单纯教唆犯却明显越出"共犯关系"的涵盖范围,由此引起了我国教唆犯制度的逻辑困境。此逻辑困境说明"共犯关系"作为共犯行为的统一处罚前提是值得反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唆犯 共犯关系 单纯教唆犯
下载PDF
论片面共犯是否成立共同犯罪
17
作者 李崧源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9-51,126,共4页
片面共犯的客观存在以及它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理论界对于片面共犯的性质有着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争论,实际上也就是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的争论。但是,无论是从修正的犯罪构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还是从适用共犯处罚原则等角... 片面共犯的客观存在以及它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理论界对于片面共犯的性质有着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争论,实际上也就是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的争论。但是,无论是从修正的犯罪构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还是从适用共犯处罚原则等角度来看,片面共犯都应当成立特殊的共同犯罪。通过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思我国当今的共犯制度下"共犯关系"理论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面共犯 共同犯罪 间接正犯 共犯关系
下载PDF
论共犯关系之脱离
18
作者 陈凌 《广东法学》 2007年第2期41-45,共5页
共犯脱离是区别于犯罪中止的独立犯罪形态,是共同犯罪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为合理处理实践中的共犯脱离问题,我国有必要引入共犯脱离概念,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合理界定共犯关系脱离的涵义、成立条件和罚则。
关键词 共犯关系 共犯脱离 成立条件 罚则 犯罪形态
下载PDF
片面共犯的理论与实践
19
作者 张勇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26,共2页
片面共犯的理论与实践张勇暗中帮助或教唆他人实施故意犯罪,但被帮助者或被教唆者对此并无认识,这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刑法理论界一直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之争。“肯定说”认为这是共同犯罪的特殊形式即片面共犯;“否定说”认... 片面共犯的理论与实践张勇暗中帮助或教唆他人实施故意犯罪,但被帮助者或被教唆者对此并无认识,这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刑法理论界一直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之争。“肯定说”认为这是共同犯罪的特殊形式即片面共犯;“否定说”认为由于共同行为人之间缺乏意思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面共犯 理论与实践 共同犯罪故意 间接实行犯 实行行为 意思联络 共犯关系 犯罪意图 故意犯罪 教唆罪
原文传递
论洗钱罪的演变逻辑及其刑事规制
20
作者 陈小炜 陶心怡 《经济刑法》 2022年第1期171-185,共15页
在国内严峻形势和国际社会不利评价的双重压力之下,《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洗钱罪进行了重大改造,实现了较为根本性的升级重塑。解释论方面,自洗钱入刑与事后不可罚以及不得重复评价等原则并无抵牾,但入罪处罚时需以发生“洗白”的化学... 在国内严峻形势和国际社会不利评价的双重压力之下,《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洗钱罪进行了重大改造,实现了较为根本性的升级重塑。解释论方面,自洗钱入刑与事后不可罚以及不得重复评价等原则并无抵牾,但入罪处罚时需以发生“洗白”的化学反应作为前提,并以上游犯罪和洗钱罪数罪并罚对自洗钱人追究刑责,而行为方式“提供资金账户”对于自洗钱并无客观存在可能。洗钱罪并非目的犯,主观罪过包括间接故意,他洗钱犯罪仍然需要考察“明知”,上游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不包括使用其进行生产、经营所获得的财产。规范论方面,建议适当扩充上游犯罪范围,增加刑档,明晰洗钱罪的量刑标准,并规定他洗钱共犯认定以通谋形成的时间和具体内容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钱罪 自洗钱 罪数 罪责 共犯关系 完善举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