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食源性致病菌共增菌及三重PCR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易青 宁喜斌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0-475,共6页
目的建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三重PCR检测方法。方法3株菌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共增菌培养基(SSV培养基)混合培养16h,分别对沙门菌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副溶血性弧菌collagenas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 目的建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三重PCR检测方法。方法3株菌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共增菌培养基(SSV培养基)混合培养16h,分别对沙门菌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副溶血性弧菌collagenas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三重PCR体系,通过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进行优化,从而建立最优体系,并从特异性、重复性、灵敏性3个方面对体系进行评价。结果三重PCR体系中,invA、nuc、collagenase引物浓度分别为10、12.5和12.5 n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5.6℃;目标菌的引物特异性好,且体系的检测灵敏度高,3株菌在三重PCR体系中的灵敏度都在10^(2) CFU/mL以上。结论建立的三重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 金黄色葡萄球 副溶血性弧 三重PCR
原文传递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选择性共增菌培养基的研制 被引量:5
2
作者 严礼 肖稳 +3 位作者 郭焜鹏 何娟 刘卓灵 余正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8期14-18,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志贺氏菌(Shigella)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s)的选择性共增菌培养基(SSSL培养基)。方法:挑选添加成分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SSSL培养基的成... 目的:研制一种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志贺氏菌(Shigella)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s)的选择性共增菌培养基(SSSL培养基)。方法:挑选添加成分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SSSL培养基的成分及配比,采用平板计数法验证SSSL培养基的增菌效果。结果:确立了SSSL培养基配方,目标菌在SSSL增菌培养基中培养8 h后,菌体浓度都达到了105~106CFU/mL,而且抑制非目标菌的生长。结论:SSSL培养基能用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选择性共增菌,可望与多种检测方法联用,以提高检测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 金黄色葡萄球 志贺氏 李斯特 选择性培养基
下载PDF
沙门氏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共增菌培养基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晨凡 秦鲜菊 +1 位作者 徐思源 宁喜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19-124,共6页
为研制一种可同时富集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增菌培养基,参照GB 4789.4-2016及GB 4789.7-2013规定的增菌培养基成分,并根据目标菌不同的营养需求,筛选适宜抑制剂和促进剂,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共增菌培养基的配方,并验证该培养基的增... 为研制一种可同时富集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增菌培养基,参照GB 4789.4-2016及GB 4789.7-2013规定的增菌培养基成分,并根据目标菌不同的营养需求,筛选适宜抑制剂和促进剂,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共增菌培养基的配方,并验证该培养基的增菌效果。结果表明:研制出用于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共增菌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0 g,磷酸二氢钾1.5 g,氯化钠7.5 g,硫代硫酸钠5.0 g,牛胆盐0.1 g,柠檬酸钠2.5 g,甘露醇2.5 g,葡萄糖2.5 g,蒸馏水1000 m L。目标菌初始接种量为102CFU/m L,在37℃下培养16 h后,两种目标菌的菌浓度可达到107~108CFU/m L。结果表明,共增菌培养基可用于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富集培养,培养基配制简易,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 副溶血性弧 培养基
下载PDF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增菌培养基的研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永志 余以刚 +2 位作者 黄秀丽 肖性龙 吴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71-175,共5页
为研制出一种能够同时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对多种抑制剂和促进剂进行筛选。实验优化出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胰蛋白胨15g、大豆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5g、葡萄糖2.5g、氯化钠35g、氯化锂0.5g、牛胆盐0... 为研制出一种能够同时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对多种抑制剂和促进剂进行筛选。实验优化出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胰蛋白胨15g、大豆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5g、葡萄糖2.5g、氯化钠35g、氯化锂0.5g、牛胆盐0.1g、甘露醇2g、亚碲酸钾0.3mg,蒸馏水1000mL。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目标细菌在此共增菌培养基中均能快速生长,以103CFU/mL为初始菌浓,18h后菌浓能达到107CFU/mL,而非目标菌在此肉汤中的生长受到抑制。结果表明,此培养基可以用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选择性共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沙门氏 志贺氏 金黄色葡萄球
下载PDF
1种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共增菌培养基SSSV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翁思聪 朱军莉 +1 位作者 冯立芳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8,共10页
设计并制备1种同时富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的复合共增菌培养基SSSV,用于水产品中上述常见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增菌。以缓冲蛋白胨水为基础培养基,挑选适合的促进剂、抑制剂及营养物质等做单因素试验和... 设计并制备1种同时富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的复合共增菌培养基SSSV,用于水产品中上述常见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增菌。以缓冲蛋白胨水为基础培养基,挑选适合的促进剂、抑制剂及营养物质等做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成分及配比;分析SSSV培养基对目标菌的生长选择性以及混合菌的生长特性;通过人工污染试验,评价SSSV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水产品中目标致病菌的增菌复原能力。结果表明,共增菌培养基SSSV对非目标菌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4种致病菌的增菌效果优于营养肉汤,但略差于国家标准中目标菌各自的选择培养基。SSSV能同时富集不同接种比例组成的混合菌,37℃培养8h后,菌体浓度均在104~104CFU/mL范围。SSSV能有效修复冷藏和冻藏水产品中冷受伤的目标致病菌。人工污染102CFU/mL目标菌的冷藏和冷冻虾仁、目鱼卷及鱼丸样品,经SSSV培养基在37℃分别培养8h和12h,可使菌体浓度在105~106CFU/mL。可见,SSSV培养基可应用于水产品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的前增菌,可望与多重PCR检测方法联用,以加快检测时间,提高检测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沙门氏 志贺氏 金黄色葡萄球 副溶血性弧
原文传递
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的选择性共增菌培养基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易青 宁喜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0-516,共7页
目的研制一种可同时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富集的共增菌培养基SSV,达到同时检测3种食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的目的。方法根据3株菌的营养需求,选择不同的培养基组分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选择性共增菌培养基的配方... 目的研制一种可同时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富集的共增菌培养基SSV,达到同时检测3种食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的目的。方法根据3株菌的营养需求,选择不同的培养基组分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选择性共增菌培养基的配方,通过OD_(600 nm)、受损菌复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培养基选择性4个方面对SSV培养基进行验证。结果确定增菌培养基的成分为:蛋白胨10.0 g、KH_(2)PO_(4)1.5 g、NaCl 15.0 g、LiCl 1.0 g,Na_(2)S_(2)O_(3)5.0 g、去氧胆酸钠0.05 g、甘露醇1.0 g、丙酮酸钠5.0 g,蒸馏水1000 mL。SSV培养基能同时富集以上3株菌,37℃培养16 h后,3株菌的菌体浓度均达到107 CFU/mL及以上;SSV培养基对于受损的目标菌有良好的复苏效果,复苏后OD_(600 nm)较于复苏前增长了3倍;同时多重PCR、培养基选择性也得到很好的验证。结论共增菌培养基SSV可用于同时培养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培养基配制简易,节约成本。后续可与多重PCR检测方法联用,提高检测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沙门 金黄色葡萄球 副溶血性弧 受损复苏
原文传递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2
7
作者 瞿洋 索玉娟 +4 位作者 徐斐 赵志勇 曹慧 晏绍庆 周昌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为实现生菜中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和单增李斯菌的同时快速检测,将前期开发的SSEL增菌技术与多重PCR联用,对SSEL的增菌性能、SSEL增菌液的处理方式、多重PC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菜样品经S... 为实现生菜中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和单增李斯菌的同时快速检测,将前期开发的SSEL增菌技术与多重PCR联用,对SSEL的增菌性能、SSEL增菌液的处理方式、多重PC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菜样品经SSEL增菌24 h后,4种目的菌含量均可达10~5 CFU/mL;以SSEL增菌液及其DNA提取物为模板的多重PCR均能检测出生菜中的4种目的菌,灵敏度分别为10~5 CFU/mL和10~2 ng/μL;SSEL结合多重PCR对测试菌株的特异性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多重PCR 食源性致病 生菜
下载PDF
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共增菌培养基SVV 被引量:2
8
作者 覃倚莹 吴晖 +4 位作者 肖性龙 余以刚 刘冬梅 李晓凤 唐语谦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7-1507,共11页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建立了能够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共增菌培养基SVV,采用平板计数法及三重荧光PCR技术验证了SVV的增菌效果。结果表明:SVV能同时富集以不同浓度比例混合的3种目标菌,37oC振...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建立了能够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共增菌培养基SVV,采用平板计数法及三重荧光PCR技术验证了SVV的增菌效果。结果表明:SVV能同时富集以不同浓度比例混合的3种目标菌,37oC振荡培养18h后,菌体浓度达到10^5-10^8CFU/mL;SVV强烈抑制大部分的非目标菌;用荧光PCR方法检测经过37oC振荡培养18h的10份人工接种样品和608份实际样品,结果表明目标菌在SVV中增殖18h后菌量达到检测限以上,SVV联合荧光PCR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为4.06%,比传统检测方法(3.78%)高,无假阴性和假阳性。SVV可望应用于水产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检测前的增菌处理,可简化检测过程,有效克服漏检,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肉汤 SVV 沙门氏 副溶血弧 霍乱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