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利观念的中国化——从民族国家选择到社区伦理挑战 被引量:10
1
作者 侯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2,共10页
中国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始终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外来权利观念与在地经验之间的关系。所谓在地经验,包括民族国家的认识和社会民众的认同两个层面。这也就意味着,权利观念进入中国要经历双重语境化的过程。一方面,引入外来权利观念是中... 中国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始终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外来权利观念与在地经验之间的关系。所谓在地经验,包括民族国家的认识和社会民众的认同两个层面。这也就意味着,权利观念进入中国要经历双重语境化的过程。一方面,引入外来权利观念是中国建立强大民族国家的需要,并且权利观念会随着国家治理策略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面,权利观念一旦被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并强力推行进入社会生活,有可能会加速既有社会结构的解体。由于新的社会结构并不能很快形成,反而使得社会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转型社会而言,以个体权利为基础,同时强调公民社会责任的共同体观念的建立就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难题 民族国家 语境化 社区伦理 共同体观念
原文传递
共同体生活的实践智慧:政治概念的存在论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升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4期1-6,149,共6页
政治的本真含义是共同体生活的实践智慧。古典政治蕴涵的丰富存在论意义在近现代理性转变中遭到无情消解,政治由一种审慎的德性践行变为一种工具理性支配的技术化行为,政治原来充盈的意义空间被压缩为简单的制度设计和规则履行,并由此... 政治的本真含义是共同体生活的实践智慧。古典政治蕴涵的丰富存在论意义在近现代理性转变中遭到无情消解,政治由一种审慎的德性践行变为一种工具理性支配的技术化行为,政治原来充盈的意义空间被压缩为简单的制度设计和规则履行,并由此而失去了对人之本质的规定性权能。让政治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承担起促成和谐共同体之良善生活的使命,才能使政治概念获得充分的存在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共同体观念 理性实践 生活世界 政治根基
下载PDF
文学共同体观念视野中的“诗骚传统”与“三大史诗”会通
3
作者 韩高年 《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8期48-50,共3页
从历史经验来看,构建文学共同体观念是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诗骚传统”发端于上古三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是一个融合南北、兼收并蓄的动态开放系统。因其文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和人格层面的丰富内涵,而成为推动秦汉以后凝聚整合南... 从历史经验来看,构建文学共同体观念是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诗骚传统”发端于上古三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是一个融合南北、兼收并蓄的动态开放系统。因其文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和人格层面的丰富内涵,而成为推动秦汉以后凝聚整合南北各族文学而不断建构中国文学多元一体格局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基因。“三大史诗”《江格尔》《格萨尔王传》《玛纳斯》,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的数百部史诗,与历史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学,形成形态上的相互补充与映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 《江格尔》 《格萨尔王传》 诗骚传统 共同体观念 多元一体格局 文化认同 兼收并蓄
原文传递
从冲突中寻求和谐:对沃尔泽共同体观念的阐释与批判
4
作者 刁小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沃尔泽对自由主义传统的"社群主义修正"受到广泛关注。沃尔泽试图通过"深层理解"寻求一致的公共价值计划,并寻求在文化多元主义社会中实现充分的民主参与。这两种诉求之间存在着张力,这种张力伴随着他处理共同体中... 沃尔泽对自由主义传统的"社群主义修正"受到广泛关注。沃尔泽试图通过"深层理解"寻求一致的公共价值计划,并寻求在文化多元主义社会中实现充分的民主参与。这两种诉求之间存在着张力,这种张力伴随着他处理共同体中的差异、权力和成员身份问题的方式而日益明显。沃尔泽将宗教传统作为公共话语中道德权威的潜在承载者,他对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进行了颇具吸引力的结合,但在这种结合中出现了一种分离,它将包括宗教传统在内的公共传统带入了冲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观念 深层理解 民主参与 公共对话 沃尔泽
下载PDF
伊斯兰的国际体系观——传统理念、当代体现及现实困境 被引量:36
5
作者 刘中民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2,156,共29页
作者主要从伊斯兰传统政治理念出发,论述了伊斯兰国际体系观的内容及其现实困境,力求相对客观地理解伊斯兰与国际体系的关系。首先,伊斯兰的宗教共同体(乌玛)观念将超民族、超地域、超国家的"乌玛"作为政治共同体的理想原型,... 作者主要从伊斯兰传统政治理念出发,论述了伊斯兰国际体系观的内容及其现实困境,力求相对客观地理解伊斯兰与国际体系的关系。首先,伊斯兰的宗教共同体(乌玛)观念将超民族、超地域、超国家的"乌玛"作为政治共同体的理想原型,导致当代各种伊斯兰思潮均以重建"乌玛"为政治理想,并使伊斯兰世界的民族国家建构深受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矛盾的困扰,而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和伊斯兰世界分裂的现实使重建乌玛注定成为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其次,传统伊斯兰文化的真主主权观念,被当代伊斯兰主义发展成为反对国家主权的"伊斯兰国家"理论,并诉诸实行伊斯兰教法、重建政教合一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实践,导致伊斯兰国家宗教与世俗的矛盾冲突并破坏国家政治稳定,同时也加剧了伊斯兰国家与现行国际体系的矛盾。最后,崇尚和平、平等、中正构成了伊斯兰教的核心价值观,但伊斯兰的传统"圣战"观对后世影响至深,它在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运用具有其正当性,但宗教极端主义对圣战的扭曲和滥用,既加剧了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内部冲突,也加剧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对抗,并为西方妖魔化伊斯兰教攫供了口实。伊斯兰与现行国际体系关系的调整是影响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因素,伊斯兰世界和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伊斯兰与国际体系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 国际体系 宗教共同体观念 真主主权观 圣战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