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688
1
作者 陆国栋 李拓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6,共7页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新工科"不仅仅是创设新专业、不仅仅是撰写论文,必须突破五大瓶颈,即打破学科壁垒、越过专业藩篱、打通本研隔断、消除校企隔阂、唤醒师生淡漠。其基本路径是5个"两"...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新工科"不仅仅是创设新专业、不仅仅是撰写论文,必须突破五大瓶颈,即打破学科壁垒、越过专业藩篱、打通本研隔断、消除校企隔阂、唤醒师生淡漠。其基本路径是5个"两",即必须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着力培养工程创新和适应变化两个能力、做好专业认证与认定两个保证、融通线上和线下两个空间、协调校内和校外两个平台。提出作者的初步思考,即打造工程教育的"贯通体"、"交叉体"和"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瓶颈 路径 贯通体 交叉体 共同体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被引量:323
2
作者 王延中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123,共8页
本文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本文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心任务,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指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路,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被引量:258
3
作者 曲星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55,共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 共同体 价值观基础 世界经济 全球性问题 国际社会 独善其身 外国人
原文传递
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 被引量:253
4
作者 张志旻 赵世奎 +4 位作者 任之光 杜全生 韩智勇 周延泽 高瑞平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20,共7页
共同体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学概念,尽管也有学者倾向于把它看作一种"想象出来的安全感"或者充满想象的"精神家园",但早期主要是指一种共同的生活。在当代,共同体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并且在不同语境和话语体系下... 共同体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学概念,尽管也有学者倾向于把它看作一种"想象出来的安全感"或者充满想象的"精神家园",但早期主要是指一种共同的生活。在当代,共同体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并且在不同语境和话语体系下对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往往难以达成一致。总体而言,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共同体赖以生成的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界定 内涵 生成
原文传递
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建设路径 被引量:243
5
作者 郁建兴 《公共管理评论》 2019年第3期59-65,共7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新目标。社会治理共同体指的是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基于互动协商、权责对等的原则,基于解决社会问题、回应治理需求的共同目标,自觉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且关系稳定的群体。为了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新目标。社会治理共同体指的是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基于互动协商、权责对等的原则,基于解决社会问题、回应治理需求的共同目标,自觉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且关系稳定的群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同时增加了两条重要的建设路径: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民主协商让各治理主体能够充分表达意见和偏好,培养主体意识,发掘治理知识和智慧,调整利益矛盾和冲突。科技支撑打破了治理主体互动的时空限制,降低了互动成本,也为更好地发掘治理需求、细分治理责任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共同体 民主协商 科技支撑
下载PDF
“‘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 被引量:229
6
作者 肖林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5-208,246,共24页
本文区分了本体论意义上的"‘社区’研究"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社区研究"。前者将"社区"本身视为一个以社会团结为特征的、具体的客观对象来研究,后者则将"社区"看作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博弈的特殊... 本文区分了本体论意义上的"‘社区’研究"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社区研究"。前者将"社区"本身视为一个以社会团结为特征的、具体的客观对象来研究,后者则将"社区"看作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博弈的特殊社会场域和理解其他理论问题的"透镜"。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国家—社会与行动者、社区参与、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日常生活与阶层、社区的分化与分化的社区五个主题梳理了国内社区研究的新进展。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个理解中国城市社区和社区研究的基本框架,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研究 社区研究 共同体 社会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 被引量:171
7
作者 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共8页
一定的认同和归属感是共同体的特征,也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农村社区及共同体有着不尽相同的认同基础和特征。如果说传统家族主导的村落是建立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国以后人... 一定的认同和归属感是共同体的特征,也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农村社区及共同体有着不尽相同的认同基础和特征。如果说传统家族主导的村落是建立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国以后人民公社时期的基层社区则是一种"政经不分"、"政社不分"的经济共同体和生产共同体。随着农村改革及乡村社会分化,建立在集体经济及政治控制基础上的社区日益解体。在新的历史时期,依靠加强农村基层政治与行政管理以及经济的集体化或合作化都不足以重建社区和社会生活共同体,应通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用服务将人们联系起来,在服务的基础上重建农民的社区及社会信任和认同,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农村社区 地方治理
下载PDF
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 被引量:178
8
作者 胡百精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6,159,共9页
集体记忆是族群认同的基本依据,是共同体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互联网改造了人类的时空观和现代社会的权力关系,为集体记忆的书写和阐释带来了挑战:祛魅、断裂、窄化、公共舆论主导、常人社会消费和部落化等。这些挑战加剧了现代认同与合... 集体记忆是族群认同的基本依据,是共同体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互联网改造了人类的时空观和现代社会的权力关系,为集体记忆的书写和阐释带来了挑战:祛魅、断裂、窄化、公共舆论主导、常人社会消费和部落化等。这些挑战加剧了现代认同与合法性危机,同时也潜隐着再造社会团结与共同体生活的可能性。应当促进多元协商、构建公共领域和重彰价值理性,以形塑互联网时代的集体记忆、族群认同与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交媒体 集体记忆 认同 合法性 共同体
原文传递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被引量:171
9
作者 习近平 《中国农业会计》 2017年第2期60-62,共3页
尊敬的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先生,尊敬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干事穆勒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很高兴在新年伊始就来到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同大家一起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尊敬的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先生,尊敬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干事穆勒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很高兴在新年伊始就来到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同大家一起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我刚刚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各方在发言中普遍谈到,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大会 人类命运 日内瓦 共同体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同构 联合国秘书长 不确定性
下载PDF
本体与意识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169
10
作者 严庆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0,共5页
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民族建构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作为共同体本体的中华民族与反映共同体本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植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孕育、发展的历史之中,自觉于近代列强围攻中国的困局之中,勃兴于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华民族... 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民族建构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作为共同体本体的中华民族与反映共同体本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植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孕育、发展的历史之中,自觉于近代列强围攻中国的困局之中,勃兴于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既要克服来自内部的族际张力,又要应对来自于外部思潮与势力的冲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关注短板、提升政治认同、规范民族理论传播、坚持正确道路、发挥好制度功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华民族 民族建构 多民族国家 共同体
原文传递
“关系理性”与真实的“共同体” 被引量:150
11
作者 贺来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44,205-206,共23页
"主观理性"与"共同感"的矛盾是现代性深层的"二律背反"。现代性的这一深层困境要求哲学对"理性"观念进行深入反省与重建。新型理性既不能是以抽象"共同体"为根据的"客观理性&qu... "主观理性"与"共同感"的矛盾是现代性深层的"二律背反"。现代性的这一深层困境要求哲学对"理性"观念进行深入反省与重建。新型理性既不能是以抽象"共同体"为根据的"客观理性",也不能是以抽象"个体"为根据的"主观理性",而应该是超越二者的"关系理性"。以"关系理性"为基本原则,确立"为他人的主体性"观念,为克服"主观理性"与"共同感"的矛盾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前提。哲学对"关系理性"的自觉,既是人的自我理解的深化,也是对哲学的思想任务和价值关怀的一次重新设定。对于中哲、西哲、马哲来说,在推动个人自由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们之间的联合,在此基础上追求真实的"共同体",应成为其自觉的哲学意识和价值眷注。这构成了中哲、西哲、马哲对话与融合的重要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理性 为他人的主体性 共同体
原文传递
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36
12
作者 蓝宇蕴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在中国现有条件下,与城中村相伴生的、具有鲜明过渡性意涵的都市村社型共同体是农民城市化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是弱势的非农化群体“小传统”得以依托、行动逻辑得以体现的社会场域。这种组织化共同体是农民城市化进程中非常值得注... 在中国现有条件下,与城中村相伴生的、具有鲜明过渡性意涵的都市村社型共同体是农民城市化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是弱势的非农化群体“小传统”得以依托、行动逻辑得以体现的社会场域。这种组织化共同体是农民城市化进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社会空间”。笔者提出的都市村社共同体概念,为村庄研究增添了“走向终结型的村社共同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中国 城市化 都市 非农化 组织化 共同体 小传统 个案研究 弱势
原文传递
软法研究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145
13
作者 罗豪才 周强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软法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哲学背景和认识论根源。软法理论是在现代性反思的基础上出现的,对法学领域内国家垄断法律资源的国家中心主义倾向和形式主义法律观做了反思,革新了法律理念,推动了法治和社会发展,符合人类认识规律,有其必... 软法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哲学背景和认识论根源。软法理论是在现代性反思的基础上出现的,对法学领域内国家垄断法律资源的国家中心主义倾向和形式主义法律观做了反思,革新了法律理念,推动了法治和社会发展,符合人类认识规律,有其必然性。文化多元决定了法治建设也应是多样的,中国的软法研究有着特有的文化传承和实践优势,软法理论有力解释了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现状,而中国的实践又对软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了推动。软法与硬法同为现代法的基本表现形式,软法在法治社会建设和社会共同体全面法治化方面起着硬法难以发挥的作用,为共同体的法治化提供了工具和路径。软法的存在和其作用的发挥有助于推动和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实现依法治国。软法的最终走向将是一条一元多样的软硬法混合治理之路,以一元为前提,坚持软法硬法地位平等、功能互补,探索多样化的软硬法混合之道,以多种机制保证软法更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法 国家中心主义 法治社会 共同体 一元多样混合治理
原文传递
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 被引量:142
14
作者 夏鼐 《考古》 1959年第4期169-172,共4页
在这次编写"十年考古"座谈会上,好几位同志提起了我国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在会议结束时,尹达同志也曾对这问题作了简要的解说。我现在想对这问题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便引起大家的讨论;或许对于这问题的解决,有所... 在这次编写"十年考古"座谈会上,好几位同志提起了我国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在会议结束时,尹达同志也曾对这问题作了简要的解说。我现在想对这问题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便引起大家的讨论;或许对于这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考古学上的所谓"文化"。在考古学的文章中,常常出现"文化"这一名辞。有时这是指一般用语中的"文化",便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方面和精神生活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例如我们说到"文化遗产"或"物质文化"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家 巴文化 原始社会 彩陶文化 名称 共同体 命名 特征 仰韶文化 考古工作
原文传递
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 被引量:103
15
作者 姜振华 胡鸿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4期121-124,共4页
自从滕尼斯提出社区这一概念之后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由于社区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社区的概念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虚拟社区的出现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把握社区的概念 ,同时挑明社... 自从滕尼斯提出社区这一概念之后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由于社区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社区的概念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虚拟社区的出现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把握社区的概念 ,同时挑明社会实践对社会学概念变化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滕尼斯 虚拟社区 学术史 起源 定义 发展历史
下载PDF
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 被引量:125
16
作者 桂勇 黄荣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42,共7页
当代城市社区是共同体吗,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综合分析现有的实证研究后发现:虽然当代城市社区存在中等程度的社区归属感,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却日渐下降,居民的邻里互动减少,社区参与水平低下。换言之,城市居民与社区之间缺乏... 当代城市社区是共同体吗,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综合分析现有的实证研究后发现:虽然当代城市社区存在中等程度的社区归属感,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却日渐下降,居民的邻里互动减少,社区参与水平低下。换言之,城市居民与社区之间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与经济联系。城市社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并且,随着商品房社区的增加,城市社区的共同体色彩可能会进一步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共同体 邻里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1范式的探索 被引量:95
17
作者 杨雪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9年第3期51-59,共9页
人、制度、文化是描述和解释人类行为和存在状态的三个元素性概念。近代以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演化实际上就是这三个元素性概念在解释范式中的此消彼长和不同的组合排列。在社会科学形成的初期,由于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及学科没有清... 人、制度、文化是描述和解释人类行为和存在状态的三个元素性概念。近代以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演化实际上就是这三个元素性概念在解释范式中的此消彼长和不同的组合排列。在社会科学形成的初期,由于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及学科没有清晰分界,以亚当·斯密、马克斯·韦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理性选择理论 新制度主义 解释范式 历史制度主义 政治权力 共同体 新解释 科尔曼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04
18
作者 冯锐 金婧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随着学习理念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人们意识到学习共同体独特的学习价值。它作为当前超越学校情境学习活动的社会化延伸策略被提出,并开始了大量的教育应用研究,其思想在教育中得到了新发展。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文化场域、主体互动、智... 随着学习理念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人们意识到学习共同体独特的学习价值。它作为当前超越学校情境学习活动的社会化延伸策略被提出,并开始了大量的教育应用研究,其思想在教育中得到了新发展。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文化场域、主体互动、智慧共享、环境给养成为学习共同体彰显其价值的思想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 知识建构
下载PDF
“新文科”“超学科”与“共同体”——面向解决生活世界复杂问题的研究与教育 被引量:117
19
作者 赵奎英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0-135,共6页
"新文科"不只代表着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并非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这一概念有更早的来源,并与"超学科"概念有相通之处。而"超学科"的核心思想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与各行从业者共同解决现实... "新文科"不只代表着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并非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这一概念有更早的来源,并与"超学科"概念有相通之处。而"超学科"的核心思想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与各行从业者共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这使得与"超学科"相通的"新文科"不仅意味着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还代表着一种面向生活世界复杂问题解决的、打破学科与非学科界限的新型研究和教育。但当需要解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复杂问题时,超学科也是不够的,因为它还需要跨越种族、文化、制度、国家地区等之间隔阂的合作,这就需要"超学科"视野与"共同体"思维的结合。当今的"新文科"建设需要思考与"超学科"和"共同体"的关系,以促进面向生活世界复杂问题解决的创新性研究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超学科 生活世界 复杂问题 共同体
原文传递
从“社区”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 被引量:92
20
作者 胡鸿保 姜振华 《学术论坛》 2002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把“社区 /共同体”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后的 1 0 0多年过去了 ,社区研究与时俱进 ,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出发 ,对社区作出不同的界定 ,因此 ,“何为社区”值得作为...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把“社区 /共同体”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后的 1 0 0多年过去了 ,社区研究与时俱进 ,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出发 ,对社区作出不同的界定 ,因此 ,“何为社区”值得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思考。本文试图从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和学术发展的角度对百余年社区概念的演化脉络进行一番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共同体 虚拟社区 文化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