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区坡面尺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饱和导水率剖面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6
1
作者
毛娜
黄来明
邵明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1-389,共9页
土壤饱和导水率(K_s)是影响水、溶质运移过程和水文模型模拟精度的重要参数,了解坡面尺度下不同植被类型K_s的剖面分布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壤水文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典型黄土区坡面尺度不同植被类型下12个土壤剖...
土壤饱和导水率(K_s)是影响水、溶质运移过程和水文模型模拟精度的重要参数,了解坡面尺度下不同植被类型K_s的剖面分布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壤水文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典型黄土区坡面尺度不同植被类型下12个土壤剖面(0~200 cm)的K_s及土壤基本性质,分析了不同坡向间及同一坡向内随植被类型变化土壤K_s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K_s首先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后呈增大趋势。东北坡林地、西坡草地和林地剖面上层(0~20 cm)的平均土壤K_s(K_(s-average))均显著高于剖面下层(20~200 cm)(P<0.05)。同一坡向内不同植被类型及不同坡向间相同植被类型0~20 cm土层的K_(s-average)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由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的差异,20~200 cm土层的K_(s-average)表现为同一坡向内东北坡草地显著高于林地(P<0.05),不同坡向间东北坡草地和林地分别显著高于西坡草地和林地(P<0.05)。六道沟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K_s与容重、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砂粒以及有机质含量(西坡草地除外)呈显著正相关(P<0.05)。影响六道沟小流域K_s剖面分布的因素可由土壤持水特性(49.36%)、质地(24.98%)和养分含量(13.92%) 3个主成分贡献。本研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了以容重、土壤质地和有机质为输入因子的土壤K_s传递函数(R^2=0.60~0.86,P<0.001),可为典型黄土区坡面尺度土壤K_s的模拟和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导水率
剖面分布
影响因素
植被类型
六
道沟
小
流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被引量:
15
2
作者
傅子洹
王云强
安芷生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3期188-194,共7页
为掌握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0~500cm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剖面变异规律,采用定位观测和经典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陕西神木六道沟小流域老爷满渠4种不同植被类型(杏树、杨树、沙蒿以及柠条)下的...
为掌握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0~500cm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剖面变异规律,采用定位观测和经典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陕西神木六道沟小流域老爷满渠4种不同植被类型(杏树、杨树、沙蒿以及柠条)下的土壤水分状况。结果表明:在气象、地形、地貌、土壤等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同种植被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一致性,表层(0~40cm)土壤含水量在雨季显著大于旱季,并且上层土壤水分(0~40cm)的变异程度大于下层(40~500cm);不同植被类型间,杏树地土壤含水量在垂向的变化趋势最稳定,杨树地和沙蒿地次之,柠条地最剧烈。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与剖面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含水量
时空变异性
六
道沟
小
流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道沟小流域地形序列土壤碳剖面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1
3
作者
毛娜
邵明安
黄来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230,239,共10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过程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的典型土壤地形序列(东北坡NE序列,西坡W序列),分析了不同坡向间及同一坡向内随植被类型变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
为了更好地理解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过程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的典型土壤地形序列(东北坡NE序列,西坡W序列),分析了不同坡向间及同一坡向内随植被类型变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六道沟小流域地形序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50cm土层内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50cm土层以下基本趋于稳定,且剖面上层(0—50cm)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剖面下层(50—200cm,p<0.05),但在同一深度土层(0—50,50—200,0—200cm)不同坡向林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有机碳相比,无机碳含量相对较高并且主要在剖面下部(50cm以下)不同深度土层富集。NE序列林地和草地剖面无机碳平均含量接近(p>0.05),而W序列林地剖面无机碳平均含量显著高于草地(p<0.05);不同坡向草地剖面无机碳平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坡向林地剖面无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W序列显著高于NE序列(p<0.05)。0—5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与pH、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50—150cm土层无机碳含量与pH和土壤总孔隙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容重、黏粒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E序列和W序列2 m土体总碳密度相当,分别为15.2~47.4kg/m^2和18.3~51.3kg/m^2,其中无机碳密度占78%~94%,1—2m土层总碳密度占2m土体总碳密度的35%~74%。若只考虑土壤有机碳库或只考虑浅层1m土壤碳库,六道沟小流域2m土体总碳储量平均将被低估88%和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
道沟
小
流域
地形序列
有机碳
无机碳
碳密度
剖面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探析
4
作者
纪红梅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4期32-34,共3页
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一直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的难点。基于六道沟小流域基本情况,在分析项目区水保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长廊、生态提升和科技示范区的定位,从水土保持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水土保持科技交流与展示、水土流...
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一直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的难点。基于六道沟小流域基本情况,在分析项目区水保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长廊、生态提升和科技示范区的定位,从水土保持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水土保持科技交流与展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示范与推广、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对六道沟流域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综合运用植物措施、封禁措施、耕作措施和科技措施,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多功能水保防治体系,为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区
水土保持
植物措施
六
道沟
小
流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地乡六道沟的水土保持措施
5
作者
杰恩思汗
杨冬林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1期36-36,41,共2页
六道沟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为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类型大致可分为面状流失、沟状流失及崩塌三种。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域,采取了封山育林、围栏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等高耕作、谷坊、小塘坝、防渗渠道和节水喷灌等治理措施,促进...
六道沟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为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类型大致可分为面状流失、沟状流失及崩塌三种。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域,采取了封山育林、围栏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等高耕作、谷坊、小塘坝、防渗渠道和节水喷灌等治理措施,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六
道沟
小
流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区坡面尺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饱和导水率剖面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6
1
作者
毛娜
黄来明
邵明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1-38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6012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16YFC0501605)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A314021402-1602)资助
文摘
土壤饱和导水率(K_s)是影响水、溶质运移过程和水文模型模拟精度的重要参数,了解坡面尺度下不同植被类型K_s的剖面分布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壤水文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典型黄土区坡面尺度不同植被类型下12个土壤剖面(0~200 cm)的K_s及土壤基本性质,分析了不同坡向间及同一坡向内随植被类型变化土壤K_s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K_s首先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后呈增大趋势。东北坡林地、西坡草地和林地剖面上层(0~20 cm)的平均土壤K_s(K_(s-average))均显著高于剖面下层(20~200 cm)(P<0.05)。同一坡向内不同植被类型及不同坡向间相同植被类型0~20 cm土层的K_(s-average)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由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的差异,20~200 cm土层的K_(s-average)表现为同一坡向内东北坡草地显著高于林地(P<0.05),不同坡向间东北坡草地和林地分别显著高于西坡草地和林地(P<0.05)。六道沟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K_s与容重、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砂粒以及有机质含量(西坡草地除外)呈显著正相关(P<0.05)。影响六道沟小流域K_s剖面分布的因素可由土壤持水特性(49.36%)、质地(24.98%)和养分含量(13.92%) 3个主成分贡献。本研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了以容重、土壤质地和有机质为输入因子的土壤K_s传递函数(R^2=0.60~0.86,P<0.001),可为典型黄土区坡面尺度土壤K_s的模拟和预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饱和导水率
剖面分布
影响因素
植被类型
六
道沟
小
流域
Keywords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s)
Profile distribution
Influential factors
Vegetation types
Liudaogou watershed
分类号
S152.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被引量:
15
2
作者
傅子洹
王云强
安芷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204
41471189)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
文摘
为掌握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0~500cm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剖面变异规律,采用定位观测和经典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陕西神木六道沟小流域老爷满渠4种不同植被类型(杏树、杨树、沙蒿以及柠条)下的土壤水分状况。结果表明:在气象、地形、地貌、土壤等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同种植被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一致性,表层(0~40cm)土壤含水量在雨季显著大于旱季,并且上层土壤水分(0~40cm)的变异程度大于下层(40~500cm);不同植被类型间,杏树地土壤含水量在垂向的变化趋势最稳定,杨树地和沙蒿地次之,柠条地最剧烈。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与剖面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含水量
时空变异性
六
道沟
小
流域
Keywords
vegetation types
soil moistur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Liudaogou watershed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道沟小流域地形序列土壤碳剖面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1
3
作者
毛娜
邵明安
黄来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230,23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6012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501605)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A314021402-1602)
文摘
为了更好地理解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过程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的典型土壤地形序列(东北坡NE序列,西坡W序列),分析了不同坡向间及同一坡向内随植被类型变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六道沟小流域地形序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50cm土层内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50cm土层以下基本趋于稳定,且剖面上层(0—50cm)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剖面下层(50—200cm,p<0.05),但在同一深度土层(0—50,50—200,0—200cm)不同坡向林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有机碳相比,无机碳含量相对较高并且主要在剖面下部(50cm以下)不同深度土层富集。NE序列林地和草地剖面无机碳平均含量接近(p>0.05),而W序列林地剖面无机碳平均含量显著高于草地(p<0.05);不同坡向草地剖面无机碳平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坡向林地剖面无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W序列显著高于NE序列(p<0.05)。0—5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与pH、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50—150cm土层无机碳含量与pH和土壤总孔隙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容重、黏粒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E序列和W序列2 m土体总碳密度相当,分别为15.2~47.4kg/m^2和18.3~51.3kg/m^2,其中无机碳密度占78%~94%,1—2m土层总碳密度占2m土体总碳密度的35%~74%。若只考虑土壤有机碳库或只考虑浅层1m土壤碳库,六道沟小流域2m土体总碳储量平均将被低估88%和51%。
关键词
六
道沟
小
流域
地形序列
有机碳
无机碳
碳密度
剖面分布
Keywords
Liudaogou watershed
toposequences
organic carbon
inorganic carbon
carbon density
profil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探析
4
作者
纪红梅
机构
神木市水利工作队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4期32-34,共3页
文摘
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一直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的难点。基于六道沟小流域基本情况,在分析项目区水保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长廊、生态提升和科技示范区的定位,从水土保持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水土保持科技交流与展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示范与推广、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对六道沟流域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综合运用植物措施、封禁措施、耕作措施和科技措施,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多功能水保防治体系,为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风沙区
水土保持
植物措施
六
道沟
小
流域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地乡六道沟的水土保持措施
5
作者
杰恩思汗
杨冬林
机构
吉木萨尔县水利局
吉木萨尔县新地乡政府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1期36-36,41,共2页
文摘
六道沟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为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类型大致可分为面状流失、沟状流失及崩塌三种。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域,采取了封山育林、围栏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等高耕作、谷坊、小塘坝、防渗渠道和节水喷灌等治理措施,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六
道沟
小
流域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区坡面尺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饱和导水率剖面分布及影响因素
毛娜
黄来明
邵明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傅子洹
王云强
安芷生
《地球环境学报》
2015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六道沟小流域地形序列土壤碳剖面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毛娜
邵明安
黄来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探析
纪红梅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地乡六道沟的水土保持措施
杰恩思汗
杨冬林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