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多钒酸盐[Zn(phen)_2]_2[V_4O_(12)]·3H_2O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6
1
作者 沈月 于丽 +1 位作者 赵俊伟 王敬平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组成为[Zn(phen)2 ]2 [V4O12 ]·3H2O的化合物,它以V4O4-12 和Zn(phen)2+2 形成的六核簇为结构单元且通过氢键作用而形成超分子体系. 晶体结构数据如下:三斜晶系,空间群Pī,a= 1. 029(2)nm, b= 1. 111(2)nm, ...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组成为[Zn(phen)2 ]2 [V4O12 ]·3H2O的化合物,它以V4O4-12 和Zn(phen)2+2 形成的六核簇为结构单元且通过氢键作用而形成超分子体系. 晶体结构数据如下:三斜晶系,空间群Pī,a= 1. 029(2)nm, b= 1. 111(2)nm, c= 1. 327(3)nm,α= 105. 36 ( 3 )°,β= 92. 01 ( 3 )°,γ= 108. 79 ( 3 )°, V=1. 372 ( 5 )nm3, Z= 1, Dcalc= 1. 575g·cm-3,F(000) = 2 577, R1 = 0. 078 0, wR2 = 0. 175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同多钒氧酸盐
下载PDF
{Cu_6}簇连接[A-α-SiW_9O_(34)]^(10-)构筑的链状化合物及其催化性能
2
作者 林宏艳 荣兴 +3 位作者 曾凌 王青林 田原 林佳凤 《分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7-182,共6页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的链状硅钨酸盐簇合物{H[Na(H_2O)_6][Cu_6(H_2O)6(Si_2W_(18)O_(68))][Cu(H_2O)4)]3}·7.72H_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簇合物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179 26(9...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的链状硅钨酸盐簇合物{H[Na(H_2O)_6][Cu_6(H_2O)6(Si_2W_(18)O_(68))][Cu(H_2O)4)]3}·7.72H_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簇合物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179 26(9)nm,b=1.282 89(5)nm,c=3.147 84(13)nm,α=90°,β=106.961 0(10)°,γ=90°,V=8.417 8(6)nm^3,Mr=5 685.17,D_c=4.435g/cm^3,Z=4,S=1.062,F(000)=9 977,R_1=0.033 8,wR_2=0.079 6.化合物是由六核铜簇连接相邻的三缺位[[A-α-SiW_9O_(34)]^(10-)]10-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配位于一维链两侧的多酸顶端上的Cu^(2+)离子、离散的Cu^(2+)离子和Na^+离子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该化合物修饰的碳糊电极对NO_2^-有好的电催化还原活性,此外标题化合物作为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降解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钨酸盐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催化性能
原文传递
化合物[Ni(tn)_3]_2[Re_6Se_8(CN)_6]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3
作者 常菲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用Na4[Re6Se8(CN)6]与1,3-丙二胺(tn)和氯化镍反应得到化合物[Ni(tn)3]2[Re6Se8(CN)6],对其进行了X-Ray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7511(4),b=10.7813(6),c=12.7072(8),α=66.294(3)°,β=7... 用Na4[Re6Se8(CN)6]与1,3-丙二胺(tn)和氯化镍反应得到化合物[Ni(tn)3]2[Re6Se8(CN)6],对其进行了X-Ray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7511(4),b=10.7813(6),c=12.7072(8),α=66.294(3)°,β=74.610(3)°,γ=88.801(3)°.Z=1,R=0.0985,wR2=0.2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根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一类六核三价铁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英文)
4
作者 田菊梅 崔正 张景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5-1630,共6页
选择3种不同尺寸含氮配体(哌嗪、咪唑和三氮唑)与三羟甲基丙烷(H3tmp)和Fe Cl3采用溶剂热反应合成3例六核Fe髥合物:(C5H14N2)[Fe6(μ6-O)Cl6(tmp)4]·2H2O·CH3OH(1)、(C3H5N2)2[Fe6(μ6-O)Cl6(tmp)4](2)和(C4H8N3)3(C2H4N3)[Fe... 选择3种不同尺寸含氮配体(哌嗪、咪唑和三氮唑)与三羟甲基丙烷(H3tmp)和Fe Cl3采用溶剂热反应合成3例六核Fe髥合物:(C5H14N2)[Fe6(μ6-O)Cl6(tmp)4]·2H2O·CH3OH(1)、(C3H5N2)2[Fe6(μ6-O)Cl6(tmp)4](2)和(C4H8N3)3(C2H4N3)[Fe12(μ6-O)2Cl12(tmp)8]·3CH3OH(3),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三元醇配体有利于合成高核金属簇。3个化合物具有相同的阴离子簇[Fe6(μ6-O)Cl6(tmp)4]2-。通过晶体学参数,元素分析,红外等手段证实,在化合物1和3的体系中,氮杂环配体经历了N-和C-烷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抗衡离子
下载PDF
六核银簇合物Ag_6(Ph_3CCS_2)_6·Py·6DMF和单核银络合物Et_4N^+[Ag(Ph_3CCS_2)_2]^-·2THF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汤卡罗 金祥林 +1 位作者 胡永林 唐有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用新合成法制备的新型配体三苯基乙荒酸四乙基铵盐(Ⅰ)和 AgNO_3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分别获得单核银络合物Et_4N^+[Ag(Ph_3CCS_2)_2]^-·2 THF(晶体Ⅱ)和六核银簇合物Ag_6(Ph_3CCS_2)_6·Py.6DMF(晶体Ⅲ)。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 用新合成法制备的新型配体三苯基乙荒酸四乙基铵盐(Ⅰ)和 AgNO_3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分别获得单核银络合物Et_4N^+[Ag(Ph_3CCS_2)_2]^-·2 THF(晶体Ⅱ)和六核银簇合物Ag_6(Ph_3CCS_2)_6·Py.6DMF(晶体Ⅲ)。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 络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六核钴原子簇化学——Ⅲ.一些含Co_6八面体簇骼的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
6
作者 洪茂椿 江飞龙 +2 位作者 黄致盈 雷新建 刘汉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654-660,共7页
(R_3P)_(4-n)CoX_n(R=Ph,Et等;X=Cl,Br;n=1,2)与Na_2E_x(E=S,Se;x=1,2)在DMF或DMF/乙醇介质中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六核钴的原子簇化合物Co_6(μ_3-E)_8(PR_3)_6.这些化合物含有正规的或畸变的Co_6八面簇骼.化合物可以用I_2氧化生成正一价... (R_3P)_(4-n)CoX_n(R=Ph,Et等;X=Cl,Br;n=1,2)与Na_2E_x(E=S,Se;x=1,2)在DMF或DMF/乙醇介质中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六核钴的原子簇化合物Co_6(μ_3-E)_8(PR_3)_6.这些化合物含有正规的或畸变的Co_6八面簇骼.化合物可以用I_2氧化生成正一价的簇合物而不改变簇骼的几何构型.反过来,正一价的簇合物也可以被苊烯钠还原生成中性的簇合物.本文还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并提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传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 八面体 结构
下载PDF
六核钴羰基簇的P(OC_2H_5)_3取代衍生物的合成、表征与结构
7
作者 刘迎春 王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44-1648,共5页
用P(OC2 H5) 3 与母体簇Co6(μ6 P) (μ SCH2 CH2 CH2 S) (μ PSCH2 CH2 CH2 S) (CO) 12 进行取代反应得到一个二取代产物Co6(μ6 P) (μ SCH2 CH2 CH2 S) (μ PSCH2 CH2 CH2 S) (μ CO) (CO) 9[P(OC2 H5) 3 ]2 (Ⅰ ) ,同时还得到了两... 用P(OC2 H5) 3 与母体簇Co6(μ6 P) (μ SCH2 CH2 CH2 S) (μ PSCH2 CH2 CH2 S) (CO) 12 进行取代反应得到一个二取代产物Co6(μ6 P) (μ SCH2 CH2 CH2 S) (μ PSCH2 CH2 CH2 S) (μ CO) (CO) 9[P(OC2 H5) 3 ]2 (Ⅰ ) ,同时还得到了两个一取代产物Co6(μ6 P) (μ SCH2 CH2 CH2 S) (μ PSCH2 CH2 CH2 S) (CO) 11[P(OC2 H5) 3 ](Ⅱa和Ⅱb ,Ⅱb是Ⅱa的一个同分异构体 ,其谱学数据与Ⅱa不同 ) .对合成的三个簇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3 1PNMR和MS谱学表征 ,对Ⅰ做了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 ,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 1/n空间群 ,晶胞参数 :a =1 1170 (2 )nm ,b =2 35 5 4(5 )nm ,c =1 7977(4 )nm ,β =99 5 0 (3)°,V =4 6 6 49(17)nm3 ,Z =4,Dc=1 76 3g/cm3 ,F(0 0 0 ) =2 488,μ =2 4 6 4cm-1.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取代位置发生在簇合物顶端的两个钴原子上 .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 ,经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 ,最后的偏离因子为R1=0 0 497,wR2 =0 138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2H5)3 合成 表征 钴羰基衍生物 取代反应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