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苏轼作品在生前的传播形式及其特点 |
彭文良
|
《中国苏轼研究》
|
2016 |
2
|
|
2
|
苏文二篇作时新考 |
刘黎明
|
《新国学》
|
1999 |
0 |
|
3
|
论江淹的拟古诗 |
陈德长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4
|
徐(火勃)年表 |
陈庆元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5
|
|
5
|
论《王荆公诗笺注》的学术价值与局限 |
王友胜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6
|
刘基诗在日本的选刻及其影响——垣内保定纂《诚意伯诗钞》叙录 |
詹杭伦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7
|
徐生平分期研究 |
陈庆元
|
《闽江学院学报》
|
2010 |
2
|
|
8
|
论王文诰《苏诗编注集成》的历史解释 |
何泽棠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9
|
《元稹集》校点的音韵学质疑 |
周围
|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
0 |
|
10
|
“致广大而尽精微”——论王文诰的苏诗评点对苏诗本意的探索 |
林阳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1
|
郑珍批点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
李连昌
|
《贵州文史丛刊》
|
2021 |
0 |
|
12
|
进士文化与诗可以群 |
邓乔彬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3
|
论颜延之公宴诗的复与变 |
黄亚卓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4
|
论建安公宴诗及其典范意义 |
黄亚卓
|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5
|
中古“公宴”诗初探 |
胡大雷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3
|
|
16
|
论建安公宴诗的价值选择 |
何红艳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7
|
建安公宴诗在山水诗形成中的示范作用 |
杜红亮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8
|
南朝梁代“公宴”文化与“公宴诗”研究 |
赵建成
孙悠扬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论唐代赋得体诗的创作特征及其流变(摘要) |
吴河清
|
《唐代文学研究》
|
2016 |
0 |
|
20
|
欧阳修《送丁元珍峡州判官》诗考辨——兼辨两人相识的时地 |
许隽超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