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的观念:中国近代革命中的社会主义源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2,共4页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批判了以西方近代性为标准来衡量与评价中国近代变迁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一种强调中国内在独特性的近代化进程的"基体论",认为近代中国革命(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公的观念基础上的大同式革命。"基...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批判了以西方近代性为标准来衡量与评价中国近代变迁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一种强调中国内在独特性的近代化进程的"基体论",认为近代中国革命(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公的观念基础上的大同式革命。"基体论"不仅是对以往研究范式的替代,深入挖掘了近代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源起,更为我们解读中国近代革命提供了全新思想面向,为更加全面与准确地理解中国近代化进程打开了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中国近代革命 社会主义源起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的观念及其培育 被引量:4
2
作者 郑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9,121,共8页
对于和谐社会及其构建而言,"公"总是意味着个体、群体的同生共荣,意味着公与私、义与利等的相生相息。以公民身份为前提、以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为基础、以丰富人性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终极追求,构成了当代"公"的观... 对于和谐社会及其构建而言,"公"总是意味着个体、群体的同生共荣,意味着公与私、义与利等的相生相息。以公民身份为前提、以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为基础、以丰富人性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终极追求,构成了当代"公"的观念的丰富内涵。学校基于公民生活实践,从培养公民意识、增强公民认同、鼓励社会参与等侧面着眼,有利于培育面向公民社会的"公"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观念 民社会 民生活实践 民意识 民认同
下载PDF
秉公去私:“公”与早期国人报刊伦理观念的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操瑞青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39,共10页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公"自古至今都对中国社会多重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晚清为视点,试图思考"公"在早期国人理解报刊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伦理层面。研究指出,传统"公&qu...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公"自古至今都对中国社会多重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晚清为视点,试图思考"公"在早期国人理解报刊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伦理层面。研究指出,传统"公"的观念渗透到了晚清报人理解报刊媒体的多个面向中,它也由此为彼时报刊思想的建构抹上了一层道德底色。具言之,早期国人对报刊角色的伦理定位、新闻实践的伦理界限、言论自由的伦理边界以及报刊工作者的个人修养等问题的叙述,都呈现出"秉公去私"的道德特性。文章认为,此般在"公"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报刊伦理认知长期不乏其影响,值得进一步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报刊 伦理思想 观念 去私
原文传递
传统社会“公”的观念及公德意识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萍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5期19-22,共4页
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其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对于公共领域的分化和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传统社会"公"的观念的变迁,在一个公私不分的泛道德化的社会中,公私领域扭曲发展,"公"观念被过分强调,... 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其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对于公共领域的分化和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传统社会"公"的观念的变迁,在一个公私不分的泛道德化的社会中,公私领域扭曲发展,"公"观念被过分强调,进而对中国社会及社会公德、公德意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导致了中国传统社会轻公德、公德发育不健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观念 德意识 社会结构 共领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