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憎的丰碑——浅论鲁迅的讽刺诗
- 1
-
-
作者
古光亮
-
出处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9-85,共7页
-
文摘
鲁迅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东方的现实主义大师。从诗歌的角度看,鲁迅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诗歌是鲁迅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鲁诗是人民的喊声,民族的呼叫。鲁迅是以一个卓越的讽刺作家的身份出现在现代文坛上的。在他的全部诗作中,讽刺诗约占近三分之一。
-
关键词
讽刺诗
论鲁迅
现实主义诗人
鲁诗
现代文坛
剥体诗
公民科歌
赠邬其山
好东西歌
历史小说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鲁迅讽刺诗的艺术手法
- 2
-
-
作者
史百水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66-70,共5页
-
文摘
鲁迅一生写了十多首政治讽刺诗。这些诗不仅具有很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艺术上也有极高的造诣。他在诗中塑造的讽刺形象,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经久不灭的印象。鲁迅的讽刺诗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除了饱含着革命家深邃的思想以外,和他所运用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也是分不开的。
-
关键词
讽刺诗
论鲁迅
讽刺艺术
公民科歌
中国古典诗歌
好东西歌
教授杂咏
政治内容
艺术感染力
四愁诗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鲁迅的民歌体诗
- 3
-
-
作者
克仁
穆石
-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5年第3期32-37,66,共7页
-
文摘
鲁迅一生写过不少诗,居多的是旧诗,其次是新诗,但他曾自谦地说:“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值得深思的是,鲁迅在声言“洗手不作”新诗之后,于一九三一年末到一九三二年初这一短短的时间里,在他主编的“左联”通俗刊物《十字街头》上。
-
关键词
洗手不作
论鲁迅
“左联”
公民科歌
好东西歌
政治讽刺诗
诗歌形式
一九
讽刺艺术
讽喻诗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鲁迅诗歌教学随笔
- 4
-
-
作者
史百水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63-73,共11页
-
文摘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予鲁迅一生的最全面、最科学的评价。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伟大作用,主要地表现在他的文学活动中。他一生为中华民族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一息尚存,永不休战,创建了光辉战斗的不朽业绩。
-
关键词
诗歌教学
《野草》
解放事业
文化革命
而已集
公民科歌
亥年残秋偶作
哀范君三章
荃不察
许广平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鲁迅歌谣体诗的一点浅见——与陈子典同志的商榷
- 5
-
-
作者
柯平
-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2期28-29,共2页
-
文摘
《加兴师专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刊登的陈子典同志的大作《采用·变革·创新》,较为了详细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生前对民间歌谣的采取和发展的情况,作为对鲁迅创作活动的研究,作者选择论题的角度,无疑有它独到和新颖的地方.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可商榷之处.本文试图从对鲁迅先生《我的失恋》和《公民科歌》两诗的分析和解释上提出一点浅见.鲁迅的《我的失恋》作于一九二四年.对这首诗的创作动机,鲁迅作过这样的解释:三段‘打油诗’题作《我的失恋》,“是看见当时‘阿呀呵唷。
-
关键词
陈子
公民科歌
创作动机
创作活动
四愁诗
选择论
一九
诗歌界
父艰
七步诗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鲁迅道德教育观初探
- 6
-
-
作者
姜廷晨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20-29,共10页
-
文摘
鲁迅先生在论及道德教育问题时,曾多次公开提倡“野性”和主张对青年施以“野兽式教育”。但是,由于“四人帮”一伙对鲁迅研究的干扰破坏造成的严重思想混乱,至使不少同志对鲁迅确曾提倡“野性”这一事实至今不能正视,甚至产生误解。其实,鲁迅提倡的“野性”不仅不能与“四人帮”鼓吹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混为一谈,而且惟此正表现出鲁迅先生对青年道德教育问题的卓识远见。提倡“野性”,是鲁迅的一贯主张,是其整个道德教育观的精髓和核心,只有首先对这一问题求得科学的正确的理解,才有可能进一步全面探讨鲁迅道德教育观。
-
关键词
鲁迅思想
道德教育
鲁迅研究
不耻最后
卓识远见
救救孩子
干扰破坏
圣人之徒
公民科歌
柔石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