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转型期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建军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公民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观 公民个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转型期
原文传递
行政法律关系探微 被引量:3
2
作者 杜祥平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行政法律关系 程序性 补救性 公民个体 属性 行政法关系 法律规范 国家行政权力
原文传递
厘清公民概念 增强公民意识——以古代希腊罗马公民概念为例
3
作者 宋艳婷 张友党 《教学考试》 2019年第17期16-18,共3页
历史教育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公民教育是其重要功能。同时,'史学即人学',走进历史中的'人',尤其是'人民群众'是历史教育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引导教学'工具之一的高考也高度重视对公民意识、... 历史教育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公民教育是其重要功能。同时,'史学即人学',走进历史中的'人',尤其是'人民群众'是历史教育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引导教学'工具之一的高考也高度重视对公民意识、公民概念的考查。因此,有必要厘清公民概念,增强公民意识。一、古代希腊罗马的公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公民概念的起源一般认为,'公民'的概念和说法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它的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集体主义 古代希腊 公民个体 高考历史 氏族贵族 公民
原文传递
《生死疲劳》的思想意蕴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灵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355-366 406,共13页
《生死疲劳》生动描述了中国农村50年历史的壮阔画卷,塑造了大量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丰富、深刻的主题与思想。这部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通过对蓝脸形象的塑造来唤醒和歌颂公民个体在公共领域中对自己的生命主体权利的充分... 《生死疲劳》生动描述了中国农村50年历史的壮阔画卷,塑造了大量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丰富、深刻的主题与思想。这部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通过对蓝脸形象的塑造来唤醒和歌颂公民个体在公共领域中对自己的生命主体权利的充分意识,是在给蓝脸这样的生命主体精神的捍卫者唱下一曲赞歌。而它透过叙述同时也表达了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即在私人领域,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涉及道德伦理的日常生活领域,对人的德性诉求与人的动物性存在空间同时予以承认的问题。虽然通过蓝解放的新恋情突出传达了对人的动物性存在空间的承认和追求情爱的个人权利的肯定,但小说当然并不否认人的更高的精神追求的必要性。关于互助的一些独特安排,主要就是这样一种终极关怀动机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疲劳》 公民个体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终极关怀
原文传递
公民个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彦军 《新丝路(下旬)》 2015年第18期54-55,共2页
公民个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动力源泉。公民个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须在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内在修养与外在约束相结合、个体努力与集体帮助相结合上下功夫。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个体 践行途径
下载PDF
公民成为治安主体的逻辑证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锋 陈菊娟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学术界对治安主体的研究呈现“两个阶段”的发展特色,主流思想认为治安主体指向为具有专职治安职能的组织,这一界定带有浓厚的行政法学色彩,不符合治安学的学科特性和发展要求,也与治安实践不相符。为完善和发展治安主体理论,应将“独... 学术界对治安主体的研究呈现“两个阶段”的发展特色,主流思想认为治安主体指向为具有专职治安职能的组织,这一界定带有浓厚的行政法学色彩,不符合治安学的学科特性和发展要求,也与治安实践不相符。为完善和发展治安主体理论,应将“独立实施治安行为”作为界定治安主体的核心标准,重新认识治安主体的“组织属性”,拓展治安主体的范畴,在此标准指引下,公民应理所应当地成为治安主体,并拥有相应的社会治安权,以此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新时代治安治理工作更好地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主体 治安行为 公民个体 社会治安权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振岗 苗光新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8,共3页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状态或结果,能够为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创设出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并对个体政治信仰的确立、政治行为的选择、政治人格的塑造起着规约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过程,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始终贯穿于其中并构...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状态或结果,能够为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创设出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并对个体政治信仰的确立、政治行为的选择、政治人格的塑造起着规约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过程,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始终贯穿于其中并构成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公民个体 政治社会化
下载PDF
当代儒学研究的民族主义取向——兼与方朝晖先生商榷
8
作者 王苍龙 《社会科学文摘》 2016年第9期29-31,共3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儒家文化的复兴引人关注,以儒学为核心的'国学'逐渐成为中国本土学问的显学。由于儒学(国学)文化复兴与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感相伴而生,因此前者的实质可以被理解为,近代以来遭受丧权辱国之痛的中国人开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儒家文化的复兴引人关注,以儒学为核心的'国学'逐渐成为中国本土学问的显学。由于儒学(国学)文化复兴与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感相伴而生,因此前者的实质可以被理解为,近代以来遭受丧权辱国之痛的中国人开始在本土和国际上再次找到了表达和重塑民族文化优越感的空间。由此观之,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是当代一个重要话题。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本体安全机制在笔者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导向 包容性 排斥性 极端化 现代性 文化公民身份 公民个体
原文传递
“破窗”理论与社会管理
9
作者 赵晓雷 《唯实(现代管理)》 2013年第2期34-35,共2页
在社会转型中,公共道德的培养既是一个教化的课题,也是一个管理的课题。公民个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偏好固然有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但在公共生活层面,却必须有基本原则或底线来规范公民的个体行为,这就是法治。所谓'破窗'理论... 在社会转型中,公共道德的培养既是一个教化的课题,也是一个管理的课题。公民个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偏好固然有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但在公共生活层面,却必须有基本原则或底线来规范公民的个体行为,这就是法治。所谓'破窗'理论,由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凯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公共行为失范乃至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窗”理论 利益偏好 课题 生活层面 差异性 逆选择 公民个体 失范行为
原文传递
网络视阈下公民个体的危机公关——对“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的思考
10
作者 郭淼 《传播与版权》 2015年第9期186-187,共2页
网络为公民提供了一个自主表达的平台,同时也使公民成为除政府、企业等组织之外可能遇到形象与信誉损失的危机个体。与政府和企业相对完善的危机公关相比,公民个体在危机面前往往不知所措,因而如何公关成为公民个体值得思考的话题。本... 网络为公民提供了一个自主表达的平台,同时也使公民成为除政府、企业等组织之外可能遇到形象与信誉损失的危机个体。与政府和企业相对完善的危机公关相比,公民个体在危机面前往往不知所措,因而如何公关成为公民个体值得思考的话题。本文欲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个案,对网络视阈下公民个体的危机公关原则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公民个体 女司机被打事件 危机公关
下载PDF
公民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法为分析对象
11
作者 库尔班白克.艾尼瓦 古丽米热.阿布力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89-93,共5页
个人参与公益诉讼是美国公共诉讼制度的一大特色,美国公民参与诉讼制度在环境法领域最为典型和全面。近几年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相关立法,但是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并不包括公民个体。研究美国现行法和司... 个人参与公益诉讼是美国公共诉讼制度的一大特色,美国公民参与诉讼制度在环境法领域最为典型和全面。近几年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相关立法,但是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并不包括公民个体。研究美国现行法和司法实践中有关何时公民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对研究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以及探讨公民个体是否应当作为适格原告参加公益诉讼都会产生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环境法 公益诉讼 公民个体 主体资格
下载PDF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2
作者 刘雅静 《新重庆》 2017年第8期13-15,共3页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秉持系统建构的思维,从理念、体系、制度等维度协同推进,其核心在于重塑多元主体治理理念和价值取向,架构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治理主体协同共建的体系框架,并通过科学完备的制度支撑确保全民共享...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秉持系统建构的思维,从理念、体系、制度等维度协同推进,其核心在于重塑多元主体治理理念和价值取向,架构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治理主体协同共建的体系框架,并通过科学完备的制度支撑确保全民共享的目标达成。一、理性重塑治理理念与价值规范,为全民共建共享提供思想根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享 多元主体 全民共享 基本公共服务 制度支撑 社会治理 公民个体 格局
原文传递
勤俭美德及其对公民个体道德完善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世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82-284,共3页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华夏儿女素以其为立身之根基。勤和俭是人们最基本的立身 处世和待人接物的美德。勤和俭共同铸就了人的独立人格和优良品性。在当前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完 善公民个体道德的过程中,...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华夏儿女素以其为立身之根基。勤和俭是人们最基本的立身 处世和待人接物的美德。勤和俭共同铸就了人的独立人格和优良品性。在当前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完 善公民个体道德的过程中,勤是公民个体道德之基,俭是公民个体道德之本,公民个体道德的完善离不开勤俭的辅 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勤俭 公民个体道德 独立人格 品性素养
原文传递
国家整体正义与公民个体正义的统一——关于柏拉图《理想国》中正义思想的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宁乐锋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7,共4页
尽管在柏拉图之前的思想家们对正义做了很多探讨,但柏拉图认为,他们的理解是片面的,他们对正义没有做出准确的界定。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几种较为流行的正义观进行了批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正义观。柏拉图指出,正义应是国家整... 尽管在柏拉图之前的思想家们对正义做了很多探讨,但柏拉图认为,他们的理解是片面的,他们对正义没有做出准确的界定。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几种较为流行的正义观进行了批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正义观。柏拉图指出,正义应是国家整体正义与公民个体正义的内在统一,国家整体正义与公民个体正义的相互依存与共生即是对正义理念的体现,国家整体与公民个体各自的正义与否都势必影响对方的正义与否。柏拉图的正义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探究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 《理想国》 国家整体正义 公民个体正义
下载PDF
公民个体慈善行为的心理分析
15
作者 许志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6-19,共4页
慈善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引发和维持慈善行为的因素包括外在的客观因素和内在的主观因素。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慈善行为的发生机制,对激发人们慈善热情、获取慈善资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慈善行为 公民个体责任心 心理学
下载PDF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青觉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共1页
[主持人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需要从国家到社会、从国民集体到公民个体、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到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共同... [主持人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需要从国家到社会、从国民集体到公民个体、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到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共同维护和捍卫。同时,民族团结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和力量支撑,也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可以说,民族团结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和发展传承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实践路径 社会生活空间 力量支撑 公民个体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展传承
原文传递
围观小冲突 涵养大文明
17
作者 王玉宝 《精神文明导刊》 2023年第8期47-47,共1页
最近,几桩公民个体之间的小冲突,引起了网络围观。事情不大,但成为全民热议,就有了事件之外的价值。一位女子,在四川乘坐高铁时,因为制止后排3个孩子的吵闹、撞击椅背行为,而受到对方家长辱骂和掌捆。该女子予以语言和肢体回击。结果,... 最近,几桩公民个体之间的小冲突,引起了网络围观。事情不大,但成为全民热议,就有了事件之外的价值。一位女子,在四川乘坐高铁时,因为制止后排3个孩子的吵闹、撞击椅背行为,而受到对方家长辱骂和掌捆。该女子予以语言和肢体回击。结果,警方认定双方构成“互”,该女子被罚2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围观 涵养 公民个体
原文传递
浅谈民生档案的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国发 《兰台内外》 2019年第36期34-34,共1页
民生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从事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涉及公民生存、生活和社会活动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各领域的,对国家、社会特别是对公民个体有保存价值凭证作用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 民生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从事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涉及公民生存、生活和社会活动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各领域的,对国家、社会特别是对公民个体有保存价值凭证作用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民生档案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原始凭证性,在解决个人婚姻状况、社保工龄、移民、房产纠纷、办理护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民生档案就是原始的依据,如果民生档案利用好,就可以调解矛盾、解决纠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民生档案在服务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纠纷 民生档案 社会服务活动 凭证作用 原始凭证 电子数据 公民个体 人民群众利益
下载PDF
给监控设禁区:没人愿意随时“裸奔”
19
作者 刘婷婷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1年第7期30-30,共1页
越是文明的法治国家,越注重对公民个体权益的保护,而保护公益并不一定以牺牲公民隐私权益作为代价。医院诊室、试衣间等不得安装监控;人身、财产等权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利益关系人若需要紧急查阅视频监控相关信息,系统管理者应配合……近... 越是文明的法治国家,越注重对公民个体权益的保护,而保护公益并不一定以牺牲公民隐私权益作为代价。医院诊室、试衣间等不得安装监控;人身、财产等权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利益关系人若需要紧急查阅视频监控相关信息,系统管理者应配合……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草案修改一稿)》进一步细化禁止安装监控范围,并且优化利害关系人紧急查阅、调取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害关系人 重大损害 法治国家 公共安全 深圳经济特区 视频监控 利益关系人 公民个体
原文传递
抗疫时期公民的权利守护与义务担当
20
作者 阿计 《民主与法制》 2020年第6期1-1,共1页
去年12月上旬以来,凶顽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发酵到蔓延,将中国社会拽入了非常时期。随着封城、群防群控等一系列紧急措施的推出,无数国人的生活开启了“受限”模式。重大疫情下的应急机制,对于公民个体而言,往往意味着义务的增加、权利的减... 去年12月上旬以来,凶顽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发酵到蔓延,将中国社会拽入了非常时期。随着封城、群防群控等一系列紧急措施的推出,无数国人的生活开启了“受限”模式。重大疫情下的应急机制,对于公民个体而言,往往意味着义务的增加、权利的减损,这是可以理解的公共利益所需,也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防群控 重大疫情 应急机制 公民个体 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紧急措施 公民的权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