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4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律视域下社会公权力的内涵、构成及价值 被引量:106
1
作者 徐靖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101,共23页
社会公权力乃公共权力之分支,与国家公权力相对应;其发端于社会内部治理,是社会自治权的表征。政社分开与促进社会组织建设是国家对公共治理提出的新命题,在国家与社会二元界分、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的新时代,社会公权力已然以一种新的... 社会公权力乃公共权力之分支,与国家公权力相对应;其发端于社会内部治理,是社会自治权的表征。政社分开与促进社会组织建设是国家对公共治理提出的新命题,在国家与社会二元界分、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的新时代,社会公权力已然以一种新的权力形态凸显于政治舞台。该权力的运行与组织建构等均与国家公权力有着迥然不同的规则抑或规律;在自治与规制的良性和谐之间,在权力与权利的有效互动之中,社会公权力与国家公权力一道演绎着多元民主与共建共治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权力 社会公权力 国家与社会 合作治理
原文传递
复仇与法律——以《赵氏孤儿》为例 被引量:91
2
作者 苏力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69,共17页
复仇是一种高度分散执行的社会制裁制度或控制机制,其诸多核心要素至今仍然是实践中的传统法律必须具有的。复仇制度的衰落最主要应归功于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结构性变迁。在一个存在集中化公权力的社会,如果公权力不能有效地以公道的... 复仇是一种高度分散执行的社会制裁制度或控制机制,其诸多核心要素至今仍然是实践中的传统法律必须具有的。复仇制度的衰落最主要应归功于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结构性变迁。在一个存在集中化公权力的社会,如果公权力不能有效地以公道的方式解决其内部成员的纠纷和冲突,或者受到不公甚或冤屈的人们无法诉求这种公权力获得公道,那么复仇现象就仍然会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权力 公道 传统法律 制裁 诉求 复仇 执行 制度 集中化 内部
原文传递
法治社会中的权力和权利定位 被引量:79
3
作者 刘作翔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9-79,共11页
一、从几件与公民权利有关的事例谈起 事例一:1995年12月,浙江医科大学作出一则决定,从1996年起该校不招收吸烟学生,其理由是:吸烟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不良生活习惯之一,为保护公共洁净环境和人类健康,应该积极提倡不吸烟,而培养健康... 一、从几件与公民权利有关的事例谈起 事例一:1995年12月,浙江医科大学作出一则决定,从1996年起该校不招收吸烟学生,其理由是:吸烟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不良生活习惯之一,为保护公共洁净环境和人类健康,应该积极提倡不吸烟,而培养健康卫士的医学院校更应带个头。这一消息被国内几家有影响的文摘报纸转载。在此后的1996年初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届世界烟草和健康大会组委会上,大会发出了《在全国医学院校开展禁烟活动的倡议》,倡议从1996年开始医学院校不再招收吸烟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权力 法治社会 权力制约 宪法权利 公民权利 宪法审查 私权利 权力授予 权力主体 程序化
原文传递
论社团罚 被引量:67
4
作者 袁曙宏 苏西刚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70,共13页
我国在社会转型的特定背景下 ,产生了与西方社团性质不同的各种社团 ,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社团罚。面对社团罚给公民、法人权益造成的损害 ,我国法学理论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 ,法律实践也缺乏迅速有效的制度救济... 我国在社会转型的特定背景下 ,产生了与西方社团性质不同的各种社团 ,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社团罚。面对社团罚给公民、法人权益造成的损害 ,我国法学理论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 ,法律实践也缺乏迅速有效的制度救济。国内外学界的契约说、社会权利让渡说、社团固有权利说、国家授权说等各种观点 ,均无法正确阐释我国社团罚权力的本质。我国社团罚权力的本质是公私权力的混合 ,社团罚中存在着变相行政处罚、设定和实施民主性不足、法律救济缺失等问题 ,应当从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方面 ,科学构建对我国社团罚进行法律控制的平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罚 法人权益 行政处罚 法律救济制度 社会权利 契约说 社团固有权利说 国家授权说 行政诉讼 公权力
原文传递
行政协议司法判断的核心标准:公权力的作用 被引量:83
5
作者 于立深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53,共18页
在行政法理论和司法审查中,辨别行政协议(行政合同)的通用标准是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要件标准,其在针对具体问题时并非得心应手。只能以"一案一议"的方式,建立具体合同关系法律属性的判断。在行政私法契约中,并未发生公权力的... 在行政法理论和司法审查中,辨别行政协议(行政合同)的通用标准是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要件标准,其在针对具体问题时并非得心应手。只能以"一案一议"的方式,建立具体合同关系法律属性的判断。在行政私法契约中,并未发生公权力的作用;在行政主体隐身的合同关系中,公权力恰恰可能发挥了作用。删繁就简,可将"公权力的作用"作为行政协议与民事合同区别的核心标准,它是二者之间最小的公倍数。契约合意则是行政协议与民事合同之间最大的公约数。英美法上的政府合同并不区分公法与私法,并未影响其法治发达现状。中国正在兴起的公私合作行政中,逐渐使用了政府合同概念。与政府合同理念相契合,从难而易,在立法和司法政策上,可以考虑将含有公共权力、公共任务目的、公共财物等因素之一的合同形态,纳入行政诉讼解纷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公权力 诉讼 政府合同
原文传递
建立统一的公法学 被引量:73
6
作者 袁曙宏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39,共15页
近代公法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 ,至 2 0世纪以后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成熟性和整体性。随着公法的全面崛起 ,传统上按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立法学、国际公法学等部门公法学科对公法进行分散和分割研究 ,已明显不适应现... 近代公法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 ,至 2 0世纪以后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成熟性和整体性。随着公法的全面崛起 ,传统上按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立法学、国际公法学等部门公法学科对公法进行分散和分割研究 ,已明显不适应现代公法发展的需要 ,建立一门介于法学与部门公法学之间的中观层次的统一公法学 ,对各部门公法进行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在对建立统一公法学的必要性进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统一公法学要以整体公法规范、共性公法特征和一般公法规律等为主要内容确定研究对象 ,以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为主线形成理论基础 ,以公共权力这一元概念及其派生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为主体确立范畴构架 ,以对公法研究成果的系统整合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 ,从而对建立统一公法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公法学 公共权力 公民权利 公权力 整体公法规范 共性公法特征 一般公法规律 统一公法学 公法理论 行政法理论
原文传递
德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概念的探讨 被引量:58
7
作者 李洪雷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2000年第1期76-95,共20页
关键词 行政 管辖权 公权力 被授权人 德国 部分权利能力 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私人诉讼与我国反垄断法目标的实现 被引量:38
8
作者 时建中 《中国发展观察》 2006年第6期10-12,共3页
在法律的实施上,我国传统上看重的是公权力的保障作用,而忽略私人力量的发挥。而实际上,以私人反垄断诉讼为代表的私人执行机制,对于我国未来的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反垄断诉讼 反垄断法 私人 标的 保障作用 执行机制 有效实施 公权力
下载PDF
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规范公权力 被引量:62
9
作者 马怀德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3,共9页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权力行使不规范,表现为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滞后、政府违法决策处置突发事件不当、行政执法不规范、法律实施不良、行政不作为、信息不公开等,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公权力...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权力行使不规范,表现为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滞后、政府违法决策处置突发事件不当、行政执法不规范、法律实施不良、行政不作为、信息不公开等,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公权力行使,包括明确权力边界,规范立法权力,健全程序规则,规范决策和执法行为。由于解决矛盾纠纷主要依赖行政方式,诉讼、复议等法定救济渠道并未充分发挥作用,致使社会矛盾越解决越多,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难度不断加大。为此,应当慎用行政手段,畅通法定救济渠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化解 社会矛盾纠纷 公权力 信访 救济渠道
原文传递
公法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52
10
作者 姜明安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共7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在国家治理层面上确立的一系列新目标、新思想和新方法,为中国公法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也对公法提出了新使命。目前,“公法”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法学界的流行话语,“和谐社会的公法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在国家治理层面上确立的一系列新目标、新思想和新方法,为中国公法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也对公法提出了新使命。目前,“公法”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法学界的流行话语,“和谐社会的公法建构”、“公法与政治文明”等文章已不断见诸报端,各类“公法研究中心”和“公法评论”纷纷面世,而“公法导论”也已成为一些学校的专业课程。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学界提出了“建构统一公法学”的设想。为促进学术争鸣的开放、深入,更理性、科学地认识与“统一公法学”有关的问题,推动我国公法和公法学的发展,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中青年学者就“统一公法学”若干问题加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法学 公权力 公法关系 公法制度
原文传递
正当法律程序:扼制腐败的屏障 被引量:47
11
作者 姜明安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7,共11页
正当法律程序最初源于"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和"对他人做出不利行为要事先告知、说明理由和听取申辩"的"自然正义"原则,之后其内涵扩展到包括公开、公正、公平和参与等现代民主程序原则。在中国,由于民主... 正当法律程序最初源于"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和"对他人做出不利行为要事先告知、说明理由和听取申辩"的"自然正义"原则,之后其内涵扩展到包括公开、公正、公平和参与等现代民主程序原则。在中国,由于民主、法治发展滞后,公权力运作领域一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正当法律程序机制,有些领域甚至正当法律程序完全缺位,以至为腐败滋生、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从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中国的反腐主要不是靠权力制约权力,而主要是靠权利制约权力,靠正当法律程序制约权力。中国必须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反腐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法律程序 公权力 反腐败 程序制权
原文传递
私力救济的正当性及其限度——一种以社会契约论为核心的解说 被引量:43
12
作者 徐昕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101,共8页
本文以社会契约论为核心,从权利保留、国家特许、补偿和放任、底线救济、个人自治、公力救济正当性危机等角度,阐释了私力救济的正当性。而私力救济也只在一定情形下一定限度内具有正当性,其边界为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和社会公益。
关键词 私力救济 社会契约 公权力 私权 公力救济 个人自治 底线救济
原文传递
论国家监察对象的识别标准 被引量:49
13
作者 谭宗泽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7,共12页
我国《宪法》最新修改以后,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成为了宪制机关,形成了新时代"一府一委两院"的国家治理新格局。国家监察的对象是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我国《监察法》第十五条列举式规定了国家机关、执政和参政议政党派... 我国《宪法》最新修改以后,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成为了宪制机关,形成了新时代"一府一委两院"的国家治理新格局。国家监察的对象是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我国《监察法》第十五条列举式规定了国家机关、执政和参政议政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中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为监察对象,确立了"公权力"与"公职人员"这两大识别监察对象的标准。该条款采用列举式规定并不周延,不能穷尽所有依法行使公权力履行公职的人员,而国家监察全覆盖已经超越了对传统"公权力"的理解,是包括公权、公职、公务、公财等实质要件为要素组合所构成的一种新型公权力。具体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国家监察的对象,要综合运用这四个要素标准来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对象 监察法 公权力 公职人员
下载PDF
行政信息公开与个人资料保护的衔接——以我国行政公开第一案为视角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飞宇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2-128,共7页
基于保障房地产登记材料权利人的需要 ,房地产登记材料应该视为个人隐私材料 ,而不是公众信息 ,非权利人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能取得该登记材料。个人资料保护制度与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基于不同的权利保护理念以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形... 基于保障房地产登记材料权利人的需要 ,房地产登记材料应该视为个人隐私材料 ,而不是公众信息 ,非权利人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能取得该登记材料。个人资料保护制度与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基于不同的权利保护理念以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形成的两种不同制度。政府信息由于运用公权力取得 ,属于公共财产 ,任何人均可以利用 ,并且不需要说明任何理由 ;个人信息尽管是在公权力运行过程中取得 ,但其在本质上是基于个人活动形成的个人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资料 行政公开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房地产登记 视角 衔接 个人信息 人的需要 个人隐私 公众信息 正当理由 信息来源 权利保护 保护制度 政府信息 公共财产 运行过程 个人活动 个人使用 公权力 材料 权利人
原文传递
论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标准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杨欣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127,共7页
合同定性的不同 ,直接决定其适用规则与救济渠道的差异。我国现行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标准 ,就总体而言 ,偏于抽象 ,操作性不强。西方国家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标准多元且具有成文化趋势。借鉴西方经验 ,我国行政合同与民事合... 合同定性的不同 ,直接决定其适用规则与救济渠道的差异。我国现行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标准 ,就总体而言 ,偏于抽象 ,操作性不强。西方国家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标准多元且具有成文化趋势。借鉴西方经验 ,我国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 ,应以合同是否具有公法性质为判断中心 ,以公权力因素与公益因素作为主要判断基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合同 民事合同 区分标准 公权力 公共利益
原文传递
论教育惩戒权的法律边界 被引量:45
16
作者 余雅风 张颖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2,2,共8页
教育惩戒权入法已在各界达成共识。但教育惩戒权作为一种公权力,当边界不清晰、缺乏有效的规制时,其行使就存在潜在的越界风险。因此,确立教育惩戒权的关键在于明确其法律边界。教育惩戒权的法律边界包括权力之间的内部边界和权力与权... 教育惩戒权入法已在各界达成共识。但教育惩戒权作为一种公权力,当边界不清晰、缺乏有效的规制时,其行使就存在潜在的越界风险。因此,确立教育惩戒权的关键在于明确其法律边界。教育惩戒权的法律边界包括权力之间的内部边界和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外部边界。有效防范教育惩戒权的越界,一方面,要明确规定教育惩戒权行使的主体、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以使教育惩戒权区别于其他权力;另一方面,要明确惩戒的具体形式以及惩戒权行使的原则、程序,防范在教育惩戒权行使过程中对学生合法权利的侵犯;同时,还要建立教育惩戒权的监督、救济机制,以应对越界的教育惩戒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权 公权力 法律边界
下载PDF
靠什么制约公权力的滥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梁慧星 《时代法学》 2004年第3期3-5,共3页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单纯依靠行政法制的完善 ,依靠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行政权限和行政程序 ,是不能真正达到目的的。需要制定一部完善的、进步的、科学的民法典向整个社会 ,特别是向我们的政府、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灌输私法观念、私权观...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单纯依靠行政法制的完善 ,依靠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行政权限和行政程序 ,是不能真正达到目的的。需要制定一部完善的、进步的、科学的民法典向整个社会 ,特别是向我们的政府、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灌输私法观念、私权观念 ,约束国家公权力的行使 ,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依法行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行政 公权力 制约
下载PDF
私人规制的行政法治逻辑:理念与路径 被引量:41
18
作者 胡斌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78,共22页
私人规制是以市场为基本动力,弥补传统政府规制缺陷的规制体系:从历史上看,私人规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产生具有自发性,经历了一个由点及面、纵横双重维度发展的历程;从法理上看,私人规制的方式与权力来源具有多元化和综合性;从本质上... 私人规制是以市场为基本动力,弥补传统政府规制缺陷的规制体系:从历史上看,私人规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产生具有自发性,经历了一个由点及面、纵横双重维度发展的历程;从法理上看,私人规制的方式与权力来源具有多元化和综合性;从本质上看,私人规制是公权力的特殊行使方式,与政府规制存在互为补充又相互竞争的关系。在我国法治语境下,私人规制的运行面临着行政法体系具有封闭性、生成与运行存在逻辑困局、法律制度阙如、私人自治性堪忧以及运行失范而监控乏力等困境与问题。因此,推动行政法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法律提供空间和边界、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治与公信、遵从正当法律程序与私人正当程序、借助司法的助成与监控作用,是我国有效引入与推进私人规制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规制 市场 公权力 行政法 开放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反思与制度重构 被引量:38
19
作者 王克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647,共22页
在我国,虽然从宪法、资源法到物权法都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了规定,但规范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在理论上,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性质至今难有共识,所有权的内涵认识不一。所有权的法律性质之争直接影... 在我国,虽然从宪法、资源法到物权法都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了规定,但规范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在理论上,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性质至今难有共识,所有权的内涵认识不一。所有权的法律性质之争直接影响到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构建的基础,对所有权内涵的不同认识影响到制度构建的具体内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全民性、客体的公共性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公权力属性,这是一种以公权力方式行使并受公法约束的所有权,本质上是国家的公权力。而在市场条件下,将规模庞大的自然资源设定为国家所有系基于自然资源领域广泛存在的产权不清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市场失灵问题,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实质上是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产权管制权。我国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应当以约束国家所有权为基础、以规范管制权为中心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公权力 管制权
原文传递
美国水权理论基础、制度安排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4
20
作者 魏衍亮 周艳霞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54,共13页
物权社会化理论宣扬立法的社会本位主义。环境主义宣扬一些对抗财产权的民事权利,其极端主张是完全废除私有财产权。其实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实现个人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以水资源为例:只要界定和履行产权的费用... 物权社会化理论宣扬立法的社会本位主义。环境主义宣扬一些对抗财产权的民事权利,其极端主张是完全废除私有财产权。其实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实现个人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以水资源为例:只要界定和履行产权的费用小于收益,资源上的自由应当分配给私人,而且公权力对私有产权的限制越少越好。个人会通过提高使用效率、出让财产权实现资源边际效用的最大化。这样,全社会水资源配置的效率就会实现最大化。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水权的理论基础、制度安排,指出了我国水权制度变迁的应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制度安排 最大化 出让 边际效用 私有产权 资源 私有财产权 公权力 物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