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探析——以我国“信息公开第一案”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吴蜀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通过对我国“信息公开第一案”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现状和特点,并对建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电子政务 公开立法
下载PDF
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天承 蒋秋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中催生出来的,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必须站在重构政府与公民关系的视角,将知情权的保障贯穿于政...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中催生出来的,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必须站在重构政府与公民关系的视角,将知情权的保障贯穿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整个过程;并积极借鉴域外的经验,遵从"知情权入宪—信息公开立法—相关辅助立法"的步骤,建立严格、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制度 法治国家 知情权保障 信息公开立法
下载PDF
美国、英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比较与借鉴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云驰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美国、英国在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两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分析和比较,对如何建立有效、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 比较研究 借鉴
下载PDF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利佳 钟卫红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4-80,共7页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在立法和实践上都不断完善,公开内容、范围、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对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实践中存在的公开主体范围窄、方式混乱、非常态化等问题,亟待扩大环境信息公开主体,明确公开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在立法和实践上都不断完善,公开内容、范围、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对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实践中存在的公开主体范围窄、方式混乱、非常态化等问题,亟待扩大环境信息公开主体,明确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建立统一、便民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完善环境知情权保障和救济机制。长远来看,可开展专门的《信息公开法》立法,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建立"信息官"制度,提高政府信息管理水平和信息公开能力,并建立"阳光政府",强化环境问题的民主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立法 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信息官
下载PDF
外国的信息公开立法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梓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5-106,共2页
信息公开制度是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必然途径 ,是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机制 ,是政治民主和法制健全的产物。研究外国的信息公开立法实践 ,探讨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问题 。
关键词 外国 信息公开立法 信息自由法 信息公开 中国 公民知情权
下载PDF
关于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的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梁津明 魏建新 《理论与现代化》 2004年第2期57-61,共5页
行政信息公开是行政行为及其信息向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开的法律制度。行政信息公开的内容已经零散地体现在我国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一些地方也初步建立了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行政信... 行政信息公开是行政行为及其信息向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开的法律制度。行政信息公开的内容已经零散地体现在我国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一些地方也初步建立了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立法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统一完整的《行政信息公开法》,明确行政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确定行政信息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加强对行政信息公开的监督和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信息公开 保密 行政信息公开立法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下载PDF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宪法秩序约束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全胜 方利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61,共3页
宪法是社会制度的基础规则,是制定规则的规则。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也要寻求宪法的根据,在宪法确定的框架中实现制度变迁。从宪法的直接规定来看,它并没有确认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法理基础的公众的知情权。为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法... 宪法是社会制度的基础规则,是制定规则的规则。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也要寻求宪法的根据,在宪法确定的框架中实现制度变迁。从宪法的直接规定来看,它并没有确认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法理基础的公众的知情权。为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法理基础,应改变宪法的规则,即确定知情权的宪法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 知情权 法律秩序 制度环境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凡珂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9-74,共6页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行政公开制度作为衡量一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各个领域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文章从法学角度对行政公开的概念进行了科学地界定,较为全面...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行政公开制度作为衡量一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各个领域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文章从法学角度对行政公开的概念进行了科学地界定,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行政公开的内涵,并从我国行政公开理论研究的程度以及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肯定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的具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行政公开 电子政务 行政公开立法 行政公开救济
下载PDF
构建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基本设想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进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72,共3页
行政公开是WTO透明度原则的重要内容,构建行政公开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履行WTO透明度原则的最佳方式。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行政公开法律制度,实践中有些地方政府采取了警务公开、政务公开、政府上网工程、行政服务中心等形式主动接受相对... 行政公开是WTO透明度原则的重要内容,构建行政公开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履行WTO透明度原则的最佳方式。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行政公开法律制度,实践中有些地方政府采取了警务公开、政务公开、政府上网工程、行政服务中心等形式主动接受相对方监督,但这些尝试因缺乏制度化机制而无法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鉴于此,我国未来应制定一部专门性的《行政公开法》,对行政公开的原则、范围、权利义务主体、程序等予以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透明度原则 行政公开制度 行政公开立法
下载PDF
国外信息公开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素玲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95-97,共3页
信息公开制度是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必然途径,是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机制,是政治民主和法制健全的产物。研究外国的信息公开立法实践,探讨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问题,对于我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民主政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立法 政府信息 信息自由
下载PDF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2002年年会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万华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6,共7页
关键词 行政程序法典 行政行为 杨小君 行政诉讼 特定种类 民告官 行政证据制度 行政法规范 中国法学会 公听代表人制度 程序性规定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
原文传递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绩效评估报告——基于皖北农村与胶东城市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亮 汪全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8,共5页
在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绩效评估中可以看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绩效普遍偏低,原因主要是政府公开的信息价值不高、政府信息公开传播存在障碍、立法配套机制缺失等。宏观方面应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并突出立法的针对性;中观方面... 在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绩效评估中可以看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绩效普遍偏低,原因主要是政府公开的信息价值不高、政府信息公开传播存在障碍、立法配套机制缺失等。宏观方面应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并突出立法的针对性;中观方面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引入独立第三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绩效评估机制;微观方面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与社会公众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下载PDF
美国行政公开立法的分析和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红冬 《行政论坛》 2005年第6期92-94,共3页
行政公开是二战后各国行政发展的趋势,各国陆续建立了各种相应的法律,其中美国行政公开立法最全面、最有代表性,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国在相关立法中借鉴,以此推动中国行政公开法制的建设。
关键词 行政公开立法 分析 启示
原文传递
信息公开立法:中国法治史上的新篇章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智新 《学习月刊》 2007年第11期23-24,共2页
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的命脉,而政府拥有了全社会80%的信息资源。通过立法来明确政府在信息公开上责任、主体、原则、重点内容等,无论是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还是对于加速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无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4月24... 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的命脉,而政府拥有了全社会80%的信息资源。通过立法来明确政府在信息公开上责任、主体、原则、重点内容等,无论是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还是对于加速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无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4月24日,新华社全文公布了由国务院年初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依照国务院令,该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立法 政府信息公开 电子政务 保密法 治史 法治进程 公民隐私权 信息公开义务 信息资源 法治原则
下载PDF
中国财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何在?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军平 《中国改革》 CSSCI 2010年第5期97-98,共2页
制约中国财政信息公开的制度缺陷主要有三个方面:信息公开立法的层次较低,信息公开立法条款存在缺陷。
关键词 信息公开制度 制度缺陷 中国财政 信息公开立法
原文传递
我国政府传播主体角色定位的困境分析
16
作者 王萌林 《学习月刊》 2006年第2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传播主体 困境分析 角色定位 政务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立法 新闻发言人制度 公民知情权 传播过程 发布机制 政治传播
下载PDF
略论参政议政的信息立法需求与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倪正茂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17,共5页
参政议政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如果不知政情,参政议政从何谈起?有鉴于此,必须首先研究一下与知政休戚相关的信息立法问题。 一、信息立法的含义和参政议政的信息立法需求 信息立法是一个含义颇广的概念。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 参政议政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如果不知政情,参政议政从何谈起?有鉴于此,必须首先研究一下与知政休戚相关的信息立法问题。 一、信息立法的含义和参政议政的信息立法需求 信息立法是一个含义颇广的概念。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立法 信息公开立法 立法需求 参政议政 档案制度 法律规定 文书 司法救济 信息化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欧盟定密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志维 吕青 《保密科学技术》 2013年第5期44-45,共2页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与利益、需要加以保护的事项或信息,各国政府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将一些涉及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公开后会给国家安全与利益带来损害的信息,作为秘密信息加以保护。对于科学界定国家秘密,管理涉密信息,欧盟的定密制...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与利益、需要加以保护的事项或信息,各国政府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将一些涉及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公开后会给国家安全与利益带来损害的信息,作为秘密信息加以保护。对于科学界定国家秘密,管理涉密信息,欧盟的定密制度具有一定特色,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密 国家秘密 保密信息 国家安全 涉密信息 保密期限 信息公开立法 自身利益 国家利益 安全保密
原文传递
电子政府及其信息公开立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培云 贾文光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7,共6页
电子政府运行具有刚性程序化和刚性模式化,但整体上的人为操作使政府仍然会践踏或逃避电子政府内在的刚性规制而滥用权力。为了强有力地有效规束电子政府运行,必须把电子政府运行整体纳入法律调控范畴,而政府信息公开是对电子政府的最... 电子政府运行具有刚性程序化和刚性模式化,但整体上的人为操作使政府仍然会践踏或逃避电子政府内在的刚性规制而滥用权力。为了强有力地有效规束电子政府运行,必须把电子政府运行整体纳入法律调控范畴,而政府信息公开是对电子政府的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府 信息公开立法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立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洪坤 周弈慧 《法治论坛》 2022年第4期220-232,共13页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有必要完善气候变化领域专门制度中的信息公开制度的相关立法。针对现有制度的不足,有必要将气候变化信息纳入上位法强制主动公开的环境信息范围中,同时贯彻多元治理的信息公开立法理念,还要强化气...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有必要完善气候变化领域专门制度中的信息公开制度的相关立法。针对现有制度的不足,有必要将气候变化信息纳入上位法强制主动公开的环境信息范围中,同时贯彻多元治理的信息公开立法理念,还要强化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并且细化碳排放交易背景下的碳信息披露规定。气候变化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应采取渐进式的立法路径。首先,修改涉及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相关的现有法律法规,构建一个逻辑自洽的气候变化信息公开体系。其次,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规定作为原则,在其中对于信息公开制度进行较为完备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气候变化 信息公开立法 多元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