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适应状况、公平感知程度与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预期 被引量:21
1
作者 邓睿 冉光和 +1 位作者 肖云 刘迎君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9,111-112,共12页
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渐进适应模型,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活适应状况、公平感知程度对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预期的影响及代际差异。生活适应状况对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预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平感知程度的强化有助于提升农民工... 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渐进适应模型,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活适应状况、公平感知程度对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预期的影响及代际差异。生活适应状况对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预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平感知程度的强化有助于提升农民工的融入预期,同时其在农民工的生活适应状况和社区融入预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调节效应;生活适应状况、公平感知程度对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预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在生活适应变量上突出表现为完全适应城市生活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预期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而对第一代农民工则呈现抑制效应;在公平感知变量上主要表现为公平感知程度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生活适应状况 公平感知程度 社区融入预期 代际差异
原文传递
数字赋能慈善事业背景下互联网使用对居民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威 张卫国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5,共13页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数字赋能慈善事业背景下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个人捐赠行为的影响,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居民捐赠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和使用替换变量法进...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数字赋能慈善事业背景下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个人捐赠行为的影响,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居民捐赠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和使用替换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可以通过增强社会信任、提高收入水平以及强化公平感知程度来提高捐赠可能性。建议通过提高居民上网技能,加强网络慈善事业监管,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推进互联网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捐赠行为 社会信任 收入水平 公平感知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