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 |
何增科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67
|
|
2
|
大数据有限排他权的基础理论 |
崔国斌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48
|
|
3
|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 |
陈竹
叶珉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42
|
|
4
|
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 |
许纪霖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81
|
|
5
|
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 |
夏建中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68
|
|
6
|
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 |
王乐夫
陈干全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9
|
|
7
|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 |
展江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
2002 |
118
|
|
8
|
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 |
John S.Dryzek
王大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5 |
105
|
|
9
|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 |
陈勤奋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4
|
|
10
|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 |
陈竹
叶珉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8
|
|
11
|
后真相时代政治传播的理论重建和路径重构 |
史安斌
杨云康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0
|
|
12
|
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 |
詹世友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6
|
|
13
|
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 |
高丙中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72
|
|
14
|
城市设计概念发展评述 |
刘宛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61
|
|
15
|
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 |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66
|
|
16
|
农地产权模糊化:一个概念性框架及其解释 |
罗必良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8
|
|
17
|
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 |
刘增合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1
|
|
18
|
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 |
卢汉龙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2004 |
47
|
|
19
|
知识产权法的公共领域理论 |
冯晓青
|
《知识产权》
CSSCI
|
2007 |
54
|
|
20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处境与对策研究 |
杨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