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 |
何艳玲
|
《开放时代》
CSSCI
|
2009 |
245
|
|
2
|
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 |
邓正来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6
|
|
3
|
公共问题与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基础 |
杨冠琼
刘雯雯
|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4
|
|
4
|
协同治理:复杂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 |
蔡岚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0
|
|
5
|
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对策研究 |
于凤荣
王殿春
|
《行政论坛》
|
1995 |
19
|
|
6
|
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
汪辉勇
|
《行政论坛》
|
2003 |
23
|
|
7
|
公共政策释义 |
卢坤建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5
|
|
8
|
公共政策程序正义及其价值 |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1
|
|
9
|
对公共事务概念主流观点的商榷--兼论需求溢出理论的双层公共事务观 |
刘太刚
|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0
|
|
10
|
公共问题: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
张庆东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1 |
22
|
|
11
|
哲学的政治学转向 |
赵汀阳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4
|
|
12
|
社会问题的理论界定 |
朱力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4
|
|
13
|
政府决策的制度—心理机制:一个理论框架 |
景怀斌
|
《公共行政评论》
|
2011 |
22
|
|
14
|
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作用 |
于爱玲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15
|
协作性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 |
孟庆国
吕志奎
|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
2012 |
14
|
|
16
|
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及合作模式 |
肖晞
|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7
|
当代全球行政改革视野中的公私伙伴关系 |
李丹阳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8
|
公共管理论域中的公共性问题--语义分析基础上的哲学诠释 |
张正军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9
|
“合作”的条件与机理——从囚徒困境谈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
周海林
|
《软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20
|
我国跨界公共问题治理模式研究——以跨界水污染治理为例 |
张超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