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熟人社会”到“熟人社区”——乡村公共道德平台的式微与重建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露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基于"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特征,中国传统村庄形成了日常化的公共道德平台,并在道德评价、道德传播和道德约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伴随着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的变化和"半熟人社会"的出现,... 基于"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特征,中国传统村庄形成了日常化的公共道德平台,并在道德评价、道德传播和道德约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伴随着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的变化和"半熟人社会"的出现,传统乡村公共道德平台日渐式微,与走向市场化、工业化的村庄生产、生活方式和"半熟人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新型公共道德平台却出现了某种"空场"或"断裂"。通过重建新型的乡村公共道德平台,增强村庄成员之间的接触、交往和交流,使村庄从"熟人社会"转向"熟人社区",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具体而言,乡村公共道德平台的重建应充分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居住形式,尊重当地民间习俗和吸纳优秀道德传统,体现乡村多元主体作用并注重发挥"新乡贤"的道德权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熟人社会 熟人社区 公共道德平台
下载PDF
乡村公共道德平台的重建何以可能?
2
作者 王露璐 《文化发展论丛》 2020年第1期36-43,共8页
中国传统村庄形成了日常化的公共道德平台,并在道德评价、道德传播和道德约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伴随着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的变化,传统村庄公共道德平台日渐式微。乡村公共道德平台的重建应充分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中国传统村庄形成了日常化的公共道德平台,并在道德评价、道德传播和道德约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伴随着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的变化,传统村庄公共道德平台日渐式微。乡村公共道德平台的重建应充分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居住形式,尊重当地民间习俗和吸纳优秀道德传统,体现乡村多元主体作用并注重发挥“新乡贤”的道德权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公共道德平台 “新乡贤”
下载PDF
乡村春晚:乡村伦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丽水图景
3
作者 徐慧杰 《才智》 2017年第29期194-194,共1页
"乡村春晚"是春节期间广大乡村群众自办文化的草根舞台,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本文的撰写目的,试图通过实地调研与哲学理论总结,深入了解和认识"乡村春晚"这种乡村文化发展新载体,更深发掘乡村春晚这种文化现象传... "乡村春晚"是春节期间广大乡村群众自办文化的草根舞台,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本文的撰写目的,试图通过实地调研与哲学理论总结,深入了解和认识"乡村春晚"这种乡村文化发展新载体,更深发掘乡村春晚这种文化现象传承与保护对乡村伦理文化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春晚 乡村伦理文化 共同体 公共道德平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