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546
1
作者 李友梅 肖瑛 黄晓春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39,207,共15页
"公共性"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其支撑性条件之一。近年来的民主制度建设和促进社会组织发育等政策的实施对于"公共性"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果。但是,"公共性"依然是当下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主... "公共性"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其支撑性条件之一。近年来的民主制度建设和促进社会组织发育等政策的实施对于"公共性"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果。但是,"公共性"依然是当下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瓶颈。除部分的制度性因素之外,社会心理、共识缺失以及管理的技术化也是阻滞公共性发展的重要原因。推进公共性,提升不同利益群体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需要增进公共权力部门与民众之间的相互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社会建设 社会参与 信任
原文传递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 被引量:242
2
作者 陈竹 叶珉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9,53,共7页
城市公共空间虽然在近年来的城市空间环境及城市建设中占据了较重要的位置,但作为专门术语,它有别于其他城市空间概念的本质涵义,在国内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西方学术领域中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产生及主要... 城市公共空间虽然在近年来的城市空间环境及城市建设中占据了较重要的位置,但作为专门术语,它有别于其他城市空间概念的本质涵义,在国内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西方学术领域中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产生及主要相关理论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价值判定的主要因素。希望借此充实对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和本质属性的理解,并指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将为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内更全面地探讨建成环境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意义提供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 可达性 公共性
下载PDF
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 被引量:129
3
作者 王乐夫 陈干全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4,共8页
公共管理是由公共的和管理两部分组成,对公共性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文章阐述了当前公共性研究的契机或原由,对公共性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目前在公共性的内涵及其实现形式方面较为系统的六种观... 公共管理是由公共的和管理两部分组成,对公共性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文章阐述了当前公共性研究的契机或原由,对公共性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目前在公共性的内涵及其实现形式方面较为系统的六种观点,提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表现为主体、价值观、手段及目标等四方面,进一步挖掘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异同,并讨论了公共性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公共领域 公共精神 公共管理 社会性
下载PDF
公共性与行政效率研究 被引量:84
4
作者 周志忍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45,共5页
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传统行政效率研究中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 ,一是沿袭管理学效率研究范式 ,忽视研究对象的公共特性 ,二是局限于综合研究模式。这些缺陷在我国的行政学研究中尤为突出。本文试图表明 ,管理学效率研究... 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传统行政效率研究中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 ,一是沿袭管理学效率研究范式 ,忽视研究对象的公共特性 ,二是局限于综合研究模式。这些缺陷在我国的行政学研究中尤为突出。本文试图表明 ,管理学效率研究的范式不完全适用于公共部门。公共部门的公共特性产生了诸如效率的合理定位、行政效率的体现方式、公共部门低效率的特殊成因、公共部门提高效率的特殊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都是行政效率研究应该关注的重大课题。展示公共部门的公共特性给行政效率研究带来的挑战和特殊课题 ,目的在于引起我国行政学界的关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效率 公共部门 行政学研究 适用 行政管理学 公共性 中国 合理定位 体现 研究范式
全文增补中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38
5
作者 夏锦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62,共10页
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社会治理结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和必然要求,是一个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国家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成为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社会治理结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和必然要求,是一个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国家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成为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对它的深入思考,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展开双重分析。治理理论强调的合作性,公共性理论强调的公共性,共同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其逻辑体系下,"共建""共治""共享"三个关键词充分彰显出其概念框架,鲜明体现出以合作性、公共性和多元性为基本内涵的多元共治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固然需要借鉴域外成功经验,但主要着眼点仍在于从中国国情出发,探寻适合自身的实践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促进秩序与活力的合理均衡、培育良好的公共精神、提升法治素养水平、推动治理技术创新是必须重视的四大基础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多元主体 合作性 公共性
下载PDF
公共性视角下的互联网平台反垄断规制 被引量:127
6
作者 张晨颖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70,共22页
互联网平台经历了三重进化,已然成为集信息汇集、要素生产、资源配置、规则制定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中枢,是相关主体共同创造价值的组织形态,发挥着以多产业融合为特征的生态功能。平台重塑经济生产的过程和组织样态,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 互联网平台经历了三重进化,已然成为集信息汇集、要素生产、资源配置、规则制定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中枢,是相关主体共同创造价值的组织形态,发挥着以多产业融合为特征的生态功能。平台重塑经济生产的过程和组织样态,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成为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利之间的第三力量。平台经济呈现出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竞争特点,对全球的反垄断监管提出了技术上、规则上、法理上的挑战,在本质上是平台对社会经济的渗透力日益深刻,平台的公共性突显。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平台的公共性异化造成竞争扭曲进而导致垄断,具体体现为数据要素、平台要素的非开放、非中立。为匡正竞争秩序,有必要革新反垄断制度,建立以"滥用公共性"为底层逻辑的规则,对适格的平台经营者设立竞争性义务,以促进创新,保护平台相关者的合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反垄断 公共性 竞争性义务 公共性滥用
原文传递
社会治理与公共生活:从连结到团结 被引量:128
7
作者 冯仕政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226,共23页
社会治理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迫切需要一个简约而有统摄性的理论阐述。本文试图以解析"社会"概念为基础,逻辑地、整体地把握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和中心任务。研究发现,"社会"是伴随现代... 社会治理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迫切需要一个简约而有统摄性的理论阐述。本文试图以解析"社会"概念为基础,逻辑地、整体地把握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和中心任务。研究发现,"社会"是伴随现代化进程而发生的一种人类生活形态,社会治理则是"社会"之二重性及其内在张力的必然要求和产物,其核心内容是调整社会性与公共性的关系,中心任务则是争取连结与团结的互动共生,最终形成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公共生活。这样一个主题贯穿于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治理进程。当前中国的社会治理仍应以小治理为中心,从远期来说,则需要更加重视小治理与大治理的衔接和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性 公共性 连结 团结
原文传递
“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公共性建构 被引量:124
8
作者 张良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6,94,共11页
近年来,在基层政府推动与资本逐利的双重驱动下,工商资本下乡大规模转入农地。通过对基层政府推动"资本下乡"的背后逻辑和"资本下乡"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基层政府、工商资本结成"权力—资本"利... 近年来,在基层政府推动与资本逐利的双重驱动下,工商资本下乡大规模转入农地。通过对基层政府推动"资本下乡"的背后逻辑和"资本下乡"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基层政府、工商资本结成"权力—资本"利益共同体,共同应对土地流转中分散孤立的农户;村级组织成为下乡的工商资本管理分散农户的代理人;基层政府联合下乡的工商资本共同获取涉农项目利益和土地增值利润,其自主利益越来越独立于公众利益,"资本下乡"背景下乡村治理缺乏公共性:治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农民公共利益,治理方式在民主参与方面有待完善,治理资源利用趋向内卷化,治理结果不利于农村发展,这些都导致基层政权的民意基础遭到削弱。为了建构乡村治理公共性,需要从改善基层政府治理机制、完善地方政府治理体制、发展农村社会力量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乡村治理 运作机制 公共性
原文传递
同案同判:法律义务还是道德要求 被引量:115
9
作者 陈景辉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61,共16页
法律实践中的一个悖论是:一方面,司法裁判受到同案同判的拘束;另一方面,某些情况之下的特殊对待又被认为是合理的。要想化解这个悖论,必须仔细考察同案同判的基本性质。至少有两种同案同判的主张,其中的"强主张"认为,同案同... 法律实践中的一个悖论是:一方面,司法裁判受到同案同判的拘束;另一方面,某些情况之下的特殊对待又被认为是合理的。要想化解这个悖论,必须仔细考察同案同判的基本性质。至少有两种同案同判的主张,其中的"强主张"认为,同案同判是不可摆脱的法律义务,因此只有在证明"表面上相似的案件并不是真正同案"的基础上,才能给予特殊对待;而"弱主张"认为,同案同判只是可被凌驾的道德要求,只要能够证明同案同判被其他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要求所压倒,那么就可以给予特殊对待。通过考察同案同判的支持性理由,将会发现:同案同判的"弱主张"具有明显理论优势,所以同案同判只是可被凌驾的、与法律有关的道德要求,它本身并不是一项无法摆脱的法律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案同判 同等情况同样对待 融贯性 公共性 保护合理预期 正义应以可见的方式实现
原文传递
“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 被引量:109
10
作者 袁祖社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4,共7页
公共性是现代公民社会之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具有开放、平等与社群的特性,通过特定共同体成员理性、自觉的交互主体性行为与结构性活动而得以存在。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危机”,集中表现为“文化公共性”理想的迷茫,是文化自身的合法性与... 公共性是现代公民社会之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具有开放、平等与社群的特性,通过特定共同体成员理性、自觉的交互主体性行为与结构性活动而得以存在。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危机”,集中表现为“文化公共性”理想的迷茫,是文化自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认同的危机。真正为社会所共有、共享的公共性,是多元利益主体复杂博弈的产物,是确保公众与社会之间关系维系的一种平衡。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日益呈现为市民/公民社会、市场与国家的分化情形,以社会公正为最高追求的社会公共性理念是否能够得以确立,或者已经确立的社会公共性理念究竟合理化与否等,直接影响着制度创新的理念、路径选择。对公共性的领悟与把握的过程,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氛围营造中民众心智不断健全、成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公民社会 公共空间
原文传递
全过程民主:人类民主政治的新形态 被引量:105
11
作者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90,155-156,共13页
剥削阶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根本矛盾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的人民大众的矛盾,其通过制造代表人民利益的"超阶级国家"的精神幻象以实现对人民的思想统治,并通过行使公共职能实施对人民的现实统治。封建国家用君权神授将其... 剥削阶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根本矛盾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的人民大众的矛盾,其通过制造代表人民利益的"超阶级国家"的精神幻象以实现对人民的思想统治,并通过行使公共职能实施对人民的现实统治。封建国家用君权神授将其政权神圣化而迫使人民接受。西方民主制是从资本权力到政治权力的转化器,给资本支配的国家政权披上代表人民利益的合法性外衣。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的美好理想成为千古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过程民主"提供了解决这一千古难题的中国方案。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环节形成人民的集体意志,进而将人民的集体意志转变为国家的法律与政策,再对其进行实践检验并不断改进,实行全过程监督。由此构筑人民民主政治新形态,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仅实现了真正的民主,而且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制度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党制选举民主 国家的阶级性 公共性 人民当家作主
原文传递
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 被引量:94
12
作者 李明伍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0-118,共9页
本文通过对当今主要公共性理论的批判性考察,指出作为方法论应首先从文化的内在合理性空间里寻找公共性的实体,然后将其放到具有相对普遍合理性的空间里加以考察其功能。基于这一观点,本文总结出公共性的三个基本要素,并据此将公共... 本文通过对当今主要公共性理论的批判性考察,指出作为方法论应首先从文化的内在合理性空间里寻找公共性的实体,然后将其放到具有相对普遍合理性的空间里加以考察其功能。基于这一观点,本文总结出公共性的三个基本要素,并据此将公共性划分为多元型公共性、权威主义型公共性、权力主义型公共性、权限主义型公共性等四种一般类型,与此同时,对某些传统模型,如中国传统的“公”、日本传统的“ohyake”、西欧传统的“public”做了比较考察。在这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日文版 近代化 传统中国 官僚制 权威主义 共性 哈贝马斯 权力主义 社会系统理论
原文传递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问题分析——以公共性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61
13
作者 王乐夫 陈干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3,共5页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逐步推行民营化的治理变革。从公共性角度出发 ,审视我国政府的民营化改革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营化带来的经济性损失、公平性损失及社会责任缺失等六个方面。对此 ,如果不及时进行科学分...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逐步推行民营化的治理变革。从公共性角度出发 ,审视我国政府的民营化改革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营化带来的经济性损失、公平性损失及社会责任缺失等六个方面。对此 ,如果不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则难免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民营化 政府改革 现实问题 公共性
下载PDF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 被引量:76
14
作者 王乐夫 陈干全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15,共4页
文章探讨了“公共”及“公共性”起源和演变历史 ;认为“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之一 ,并主要从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价值观的公共性、管理手段的公共性、管理对象和目标的公共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最后 ,简要分析了公共性与... 文章探讨了“公共”及“公共性”起源和演变历史 ;认为“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之一 ,并主要从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价值观的公共性、管理手段的公共性、管理对象和目标的公共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最后 ,简要分析了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异与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公共性 社会性 价值观 管理对象 管理手段
原文传递
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被引量:103
15
作者 田毅鹏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7,共10页
村落过疏化的发生既源于工业化、城市化对乡村人口的吸纳,同时也是农民强烈的脱离乡村,面向城市的观念作用下主动选择的结果。乡村人口的流失,导致村落共同体内部自生公共性、以政府为载体的"公助系统"同时发生危机,村落共同... 村落过疏化的发生既源于工业化、城市化对乡村人口的吸纳,同时也是农民强烈的脱离乡村,面向城市的观念作用下主动选择的结果。乡村人口的流失,导致村落共同体内部自生公共性、以政府为载体的"公助系统"同时发生危机,村落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也走向式微。由乡村过疏化带来的地域社会衰落为我们展示出一种特殊的社会衰落类型,提出了"过疏地域社会何以可能"的话题。我们应弄清过疏村落社会的生成背景、过程及演进趋向,既要发挥政府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不能忽略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存在。反思单一的经济开发策略,由重视物的开发转变为强调文化价值的利用,寻找新的地域振兴主体,以实现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过疏化 乡村衰落 公共性 过疏对策
原文传递
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被引量:65
16
作者 陈庆云 鄞益奋 +1 位作者 曾军荣 刘小康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2,共5页
公共管理存在着政府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公共管理内在的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等特质,决定了必须超越政府本位理念,树立社会本位理念。在政府管理中,应渗透“人本、责任、服务”与“参与、互动、合作”的精神,推动政府... 公共管理存在着政府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公共管理内在的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等特质,决定了必须超越政府本位理念,树立社会本位理念。在政府管理中,应渗透“人本、责任、服务”与“参与、互动、合作”的精神,推动政府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形成完整的公共管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本位 管理理念 政府 公共管理 社会治理 公共性 社会性 管理性 管理观
原文传递
行政效率研究的三个发展趋势 被引量:67
17
作者 周志忍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行政效率 行政管理学 公共性 质量运动
原文传递
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兼论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轨迹 被引量:92
18
作者 高培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16,共13页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体制转轨背景,在系统考察公共财政问题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这一经济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做出了比较清晰的界说。本文的分析表明,跳出纯学术思维的局限而放眼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公共财政本来就是为...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体制转轨背景,在系统考察公共财政问题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这一经济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做出了比较清晰的界说。本文的分析表明,跳出纯学术思维的局限而放眼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公共财政本来就是为了解决中国自身问题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概念。鉴于"公共性"是财政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作为一个有别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财政制度安排,以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为集中体现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之路,实质是一个让传统中国财政体制机制和传统中国财政学回归"公共性"轨道的过程。站在制度变革的高度,按照公共的理念和规则,深刻把握公共财政制度的基本要求,以此勾画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蓝图并改造中国财政学学科体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殊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公共性 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改革与发展
原文传递
论“公共性”及其在公共行政中的实现 被引量:81
19
作者 张康之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5,共7页
公共性是一个历史地生成的概念,它是随着公共领域的出现而出现的,具有公共性的公共行政是晚近才出现的。对于公共行政而言,公共性的概念是与合理性、合法性和代表性联系在一起的,并需要通过这些概念来加以理解。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根本... 公共性是一个历史地生成的概念,它是随着公共领域的出现而出现的,具有公共性的公共行政是晚近才出现的。对于公共行政而言,公共性的概念是与合理性、合法性和代表性联系在一起的,并需要通过这些概念来加以理解。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根本性质,它决定着政府的目标和行政行为的取向。当代公共行政需要在对维护公共利益、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鼓励行政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加强责任感之中来表现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公共行政 公共利益 合法性 代表性
下载PDF
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 被引量:96
20
作者 张江华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共24页
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已有的研究大多从个体与不同类别的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差异性出发来讨论。笔者以为,类似的模型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文化里找到,仅从这一视角出发肯定有所偏差。事实上,费孝通认为存在两种&qu... 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已有的研究大多从个体与不同类别的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差异性出发来讨论。笔者以为,类似的模型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文化里找到,仅从这一视角出发肯定有所偏差。事实上,费孝通认为存在两种"社群":由团体格局所形成的"团体"和由差序格局形成的"社会圈子"。东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不在于西方只存在"团体",东方只存在"社会圈子",而在于这两种"社群"在社会构成上的不同。笔者由此指出,"差序格局"的实际含义是强调由"差序"所构成的社会组织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主导与支配地位。中国所谓的公共领域,实际上由私人领域扩张与转化而来,或者受到私人领域的支配,这也使得中国社会的公共性供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并取决于处于"差序格局"中心的某个个体或某一批个体的道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卡里斯玛 公共性 中国社会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