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师公信仰建构及其问题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潘云峰 石大建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2-28,69,共8页
师公信仰作为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学界对此研究已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然而,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师公从产生之初就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并行"淫祀"之为。通过分析广西壮族师公的宗教属性、师公信仰的实践形... 师公信仰作为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学界对此研究已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然而,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师公从产生之初就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并行"淫祀"之为。通过分析广西壮族师公的宗教属性、师公信仰的实践形式、师公信仰公共性建构问题,提出了广西壮族师公信仰应与国家信仰价值体系相结合,为人际关系和身份认同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师公信仰 实践形式 宗教属性 公共信仰
下载PDF
近代中国的信仰与秩序——论丁文江的公共信仰论
2
作者 成富磊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9-84,93,共7页
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信仰与秩序之间的关系问题被知识分子提出,丁文江的公共信仰论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丁氏特殊的宗教观是其公共信仰论的基础,而独裁的政治主张则是其现实指归。因此,丁文江的公共信仰论在连接其"唯... 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信仰与秩序之间的关系问题被知识分子提出,丁文江的公共信仰论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丁氏特殊的宗教观是其公共信仰论的基础,而独裁的政治主张则是其现实指归。因此,丁文江的公共信仰论在连接其"唯科学"面向与"独裁"政治主张之间处于一个关键位置。由丁文江的公共信仰论所反映的意涵表明,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变迁面临着一种信仰与秩序转型的两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文江 信仰 秩序 公共信仰
下载PDF
1933年的两场思想论争与卢作孚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3
作者 邓丽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84,共6页
1933年《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讨论,聚焦于英美化抑或苏俄化的分歧。在此前后,《独立评论》、《大公报》有关国家统一问题的讨论,也提出形形色色的诸多统一方案。卢作孚将中国现代化的诉求提升到"公共信仰"的高度,并以产业... 1933年《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讨论,聚焦于英美化抑或苏俄化的分歧。在此前后,《独立评论》、《大公报》有关国家统一问题的讨论,也提出形形色色的诸多统一方案。卢作孚将中国现代化的诉求提升到"公共信仰"的高度,并以产业、交通、文化、国防的现代化运动作为统一国家的"方法"。这种超越三民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之间意识形态分歧的现代化阐释,是其观点在思想史上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公共信仰 申报月刊 卢作孚 武力统一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丁文江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
4
作者 冯夏根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0-114,共5页
20世纪 30年代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丁文江在体察中国国情、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统一的国家、“新式独裁”的政体、专家设计和经营的科学化的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基础上的巩固国防为内容的现代化模式。尽管... 20世纪 30年代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丁文江在体察中国国情、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统一的国家、“新式独裁”的政体、专家设计和经营的科学化的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基础上的巩固国防为内容的现代化模式。尽管这一现代化模式在当时无法实现 ,但它在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上仍有一定的突破 ,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也不无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文江 现代化 公共信仰 新式独裁 科学化
下载PDF
“土神”与“洋教”:当代中国民间信仰与基督教的交往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翠翠 李向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9-89,共11页
学界对民间信仰与基督教的关系研究主要呈现出宗教生态论、反相关论、工具论等交往特征,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未能完全考虑民间信仰与基督教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非对称的因果关系,也未呈现两种信仰及其信仰方式之间的动态变迁,更没有充... 学界对民间信仰与基督教的关系研究主要呈现出宗教生态论、反相关论、工具论等交往特征,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未能完全考虑民间信仰与基督教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非对称的因果关系,也未呈现两种信仰及其信仰方式之间的动态变迁,更没有充分展现不同信仰差异,为何使信仰交往成为问题、甚至冲突的根本缘由。基于扩展个案法的研究工具,考察福建莆田、江西余干、浙江昌国三地民间信仰与基督教之间的交往关系及其行动逻辑,可以看出地方公权力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复杂关系或多重逻辑,不同信仰呈现或强或弱或力量相持的格局,又与宗教或信仰自身的历史底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信仰需求等因素相关。在不同信仰交往实践过程中,信仰本身的差异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公权力主体的偏好和区别对待。因此,公权力在对待不同信仰时须保持公正和平等这一点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关系 交往特征 权力关系 公共信仰规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