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31年朱淑德自杀案的社会舆情与司法审判
1
作者 张杭杭 《巢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民国时期因恋爱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于济南的朱淑德自杀案,本为一起普通的恋爱悲剧,但在时代背景、媒体和人为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吸引了公众广泛的情感参与,进而催生公众同情。被激起的公众同情如同一把利刃,经常能... 民国时期因恋爱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于济南的朱淑德自杀案,本为一起普通的恋爱悲剧,但在时代背景、媒体和人为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吸引了公众广泛的情感参与,进而催生公众同情。被激起的公众同情如同一把利刃,经常能唤起对社会政治秩序的有力批评,展现出强大的社会批判性。然而,公众情感有时并非理性,极易为人操纵用来挑战法律制度的权威,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淑德自杀案 媒体炒作 情感动员 公众同情 司法审判
下载PDF
情感的现代性与情感史研究——评《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2
作者 湛晓白 《近代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40,M0004,共14页
美国华裔历史学者林郁沁所著《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一书,是利用情感史方法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创性著作之一。该书以施剑翘复仇事件为个案,透视由该案所引起的一种基于“孝”和“侠”的集体情感,对于20世纪30... 美国华裔历史学者林郁沁所著《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一书,是利用情感史方法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创性著作之一。该书以施剑翘复仇事件为个案,透视由该案所引起的一种基于“孝”和“侠”的集体情感,对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城市文化、司法审判和国家统治策略的广泛影响,在阐释和方法论运用上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该书在英文学界影响颇大,充分展示了情感史研究广阔的学术前景。但是,由于作者过于执着追求理论的超越,导致核心概念使用和具体论证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公众”群体未做必要的细致区分,对历史人物施剑翘刻意争取“公众同情”的解读有预设立场之嫌;过高评估了“公众同情”的政治批判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史 公众同情 情感政治 公共领域
原文传递
新闻史视域的媒介审判——以民国“施剑翘案”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琼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2期44-45,共2页
1935年,施剑翘用一只勃朗宁手枪连开三枪将孙传芳杀死后,镇定地宣告自己为父亲复仇成功,然后等待警察的到来,交枪自首。此次事件立即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大量的报道和炒作一直持续到旷日持久的法庭审判,直至当时最高法院的判决被国民政... 1935年,施剑翘用一只勃朗宁手枪连开三枪将孙传芳杀死后,镇定地宣告自己为父亲复仇成功,然后等待警察的到来,交枪自首。此次事件立即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大量的报道和炒作一直持续到旷日持久的法庭审判,直至当时最高法院的判决被国民政府的特赦令推翻。该案的戏剧性发展使得"复仇孝女"成为长达一年的头版新闻。当时,报纸、书籍、戏剧等各类形式的传播使得该案在民间触发了大量的公众同情,最终这种同情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完全对司法判决形成了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剑翘案” 媒介审判 公众同情
下载PDF
网络舆论中非理性情感的激活及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祁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4-168,共5页
网络舆论中经常充斥着非理性情感,它由公众同情产生。公众同情是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受众共同感兴趣的事实、激活其共同社会体验而形成的集体性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倾向于运用冲突框架和形象标签,以煽情方式报道反常事件来感染受众... 网络舆论中经常充斥着非理性情感,它由公众同情产生。公众同情是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受众共同感兴趣的事实、激活其共同社会体验而形成的集体性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倾向于运用冲突框架和形象标签,以煽情方式报道反常事件来感染受众,同时激活受众的深层社会记忆而激发心理共鸣。这种心理共鸣的能量通过闲谈方式释放出来,使激情话语占据了网络舆论的主导地位,消解了话语的陈述性质和对话空间,导致网络舆论呈现非理性色彩。公众同情是网络舆论非理性色彩的核心建构要素,更是网络舆论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若要规避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后果,需要控制好情绪源,引导新闻媒体客观报道事实,避免由其刺激引发的社会感情能量过度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同情 心理共鸣 激情话语
下载PDF
网络社会公众同情形成过程中的媒介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冬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39,共6页
在网络社会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充分和对称并没有避免公众同情与事实本身形成偏差的出现。由于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网络上的发声成为了节点化生活中的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主要手段。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转变为文化... 在网络社会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充分和对称并没有避免公众同情与事实本身形成偏差的出现。由于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网络上的发声成为了节点化生活中的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主要手段。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转变为文化资本,公众同情作为传播过程中核心节点——话题序参量媒体参与社会资本活动的重要工具,在公共舆论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同情 内隐社会认知 节点化生活 话题序参量媒体
下载PDF
激发公众同情:新记《大公报》与20世纪30年代的赈灾运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恩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64,共6页
近年来,在有关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上,很多学者关注了20世纪20、30年代大众媒体与公众情感(特别是公众同情)的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文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以新记《大公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在赈灾运动中激发公众同情的历史过... 近年来,在有关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上,很多学者关注了20世纪20、30年代大众媒体与公众情感(特别是公众同情)的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文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以新记《大公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在赈灾运动中激发公众同情的历史过程。研究发现,与以往强调大众媒体是利用非实在的公众情绪进行政治参与或追求商业利益的结论不同,赈灾运动中,以《大公报》为代表的大众报刊,通过对娱乐赈灾修辞和民族主义话语的运用,以及讲述现实中普通个体的捐助故事,来激发公众同情。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的公众获得了情感满足与升华,大众媒体则通过激发的公众情感获得了新闻行业的象征性权威和话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赈灾运动 公众同情 新记《大公报》
下载PDF
复仇正义神话的建构、公众同情的产生与司法审判的回应——试论施剑翘复仇案中情与理的互动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春燕 《东南传播》 2018年第6期161-163,共3页
20世纪30年代末,施剑翘在刺杀前军阀孙传芳后,诉诸中国传统文化的"孝"、"义"伦理,建构了"孝义复仇女"、"贪婪军阀"、"忠义冤屈父亲"等神话,消费性的大众传媒对此事件进行大肆报道,... 20世纪30年代末,施剑翘在刺杀前军阀孙传芳后,诉诸中国传统文化的"孝"、"义"伦理,建构了"孝义复仇女"、"贪婪军阀"、"忠义冤屈父亲"等神话,消费性的大众传媒对此事件进行大肆报道,公众被媒介塑造出来的神话形象引导而产生了广泛的公众同情,最终影响司法部门的审判结果。该过程彰显了现代法治与中国传统情理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情理对法治的冲击在当前网络空间热议案件中依然反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剑翘 大众媒体 公众同情 话语分析
下载PDF
施剑翘案中的公众同情和司法考量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祎茗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12-119,共8页
1935年11月13日清晨,三声枪响划破长空,打破了天津南马路清修院居士林往日的平静,血泊之中躺着的是前直系军阀首领之一的孙传芳,行刺者施剑翘分发完事先印制好的"告国人书"后,安详镇静地等待着官兵的缉捕。施剑翘因替父报仇... 1935年11月13日清晨,三声枪响划破长空,打破了天津南马路清修院居士林往日的平静,血泊之中躺着的是前直系军阀首领之一的孙传芳,行刺者施剑翘分发完事先印制好的"告国人书"后,安详镇静地等待着官兵的缉捕。施剑翘因替父报仇刺杀孙传芳一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同情,天津地方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施剑翘有期徒刑十年,河北省高等法院二审将十年刑期减为七年,最后,南京最高法院裁定维持七年刑期。终审裁定下达后仅仅两个月,国民政府就发布了政府公告,免去施剑翘七年徒刑。为何施剑翘杀了人却能得到举国上下、社会各界广泛的同情?为何国民政府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施剑翘予以司法开恩?这其中不乏情理和法理的考虑和思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剑翘 复仇观 公众同情
原文传递
公众同情:民国时期“施剑翘复仇案”与社会批判力量的兴起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冬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6-68,共3页
民国时期发生的"施剑翘复仇案",在时代背景、媒体和人为的多重作用下,催生出一种崭新的集体情感——公众同情。被激起的公众同情如同一把利刃,挑战着法律制度的权威,展现了强大的社会批判性。然而,公众情感有时并非理性,极易为人操纵... 民国时期发生的"施剑翘复仇案",在时代背景、媒体和人为的多重作用下,催生出一种崭新的集体情感——公众同情。被激起的公众同情如同一把利刃,挑战着法律制度的权威,展现了强大的社会批判性。然而,公众情感有时并非理性,极易为人操纵,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剑翘复仇案 公众同情 社会批判
下载PDF
中国式公众同情:一股柔软力量的兴起和嬗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惠惠 《前沿》 2013年第18期120-121,共2页
"同情"通常是伦理学以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是当这种情感被赋予了集体涵义,作为一种公众情感出现,作为一种"想象的权威",一种批判性社会力量,它正试图融入公共领域,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司法进程,... "同情"通常是伦理学以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是当这种情感被赋予了集体涵义,作为一种公众情感出现,作为一种"想象的权威",一种批判性社会力量,它正试图融入公共领域,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司法进程,甚至可以渗透到个人生活的具体方面,通过某些特定事件兴起的公众同情可以改变某些当事人的人生轨迹,特别是当公众同情这种渲染性很强的情绪碰上各类新式媒介,透过妙笔生花的媒体渲染,这种情感往往显得热情激烈且戏剧性很强,这时的公众同情往往会因其女性化、反复性、易操纵等特性而遭到崇尚理性的公民群体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同情 公共领域 社会建设 媒体
原文传递
以小说呼唤人间真情——评英迪拉·辛哈的《“动物”的人民》
11
作者 俞晓红 《译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7-199,共3页
英迪拉·辛哈的新作<"动物"的人民>讲述了某印度小镇人民在化工厂爆炸后的十多年间不懈地争取公正和权益的故事,其写作意图则是为了唤起公众对1984年印度历史上最惨重的工业事故的关注.小说无论在人物塑造等艺术创... 英迪拉·辛哈的新作<"动物"的人民>讲述了某印度小镇人民在化工厂爆炸后的十多年间不懈地争取公正和权益的故事,其写作意图则是为了唤起公众对1984年印度历史上最惨重的工业事故的关注.小说无论在人物塑造等艺术创作上,还是在激发公众同情的社会道德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迪拉·辛哈的《"动物"的人民》 人物塑造 公众同情
原文传递
“掏鸟案”微博舆论中公众同情的影响——基于“@新浪河南”微博文本的分析
12
作者 刘琼 《视听》 2016年第6期126-127,共2页
随着媒体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公众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在"掏鸟案"中,闫啸天形象的变化引发公众情绪的转变,进而影响到微博舆论进程。事件引起关注后,公众大多从道德层面出发,认为闫啸天是无知者,表达了对... 随着媒体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公众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在"掏鸟案"中,闫啸天形象的变化引发公众情绪的转变,进而影响到微博舆论进程。事件引起关注后,公众大多从道德层面出发,认为闫啸天是无知者,表达了对其不知情而受罚的同情。随着事件的发展,公众由"掏鸟案"联想到司法制度和社会现实,在社会大环境下闫啸天变成弱者。公众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表达了对司法不公、社会不公的不满。在事件大白后,公众才知闫啸天是玩鸟者,因此纷纷同情受害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掏鸟案 微博舆论 公众同情
下载PDF
公众同情:民国时期“施剑翘复仇案”与社会批判力量的兴起
13
作者 林冬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8-71,共4页
民国时期发生的"施剑翘复仇案",在时代背景、媒体和人为的多重作用下,催生出一种崭新的集体情感——公众同情。被激起的公众同情如同一把利刃,挑战着法律制度的权威,展现了强大的社会批判性。然而,公众情感有时并非理性,极易... 民国时期发生的"施剑翘复仇案",在时代背景、媒体和人为的多重作用下,催生出一种崭新的集体情感——公众同情。被激起的公众同情如同一把利刃,挑战着法律制度的权威,展现了强大的社会批判性。然而,公众情感有时并非理性,极易为人操纵,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剑翘复仇案 公众同情 社会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