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弹性模量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苏淑兰 饶秋华 贺跃辉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4-809,共6页
基于新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孔隙微观结构特点,采用三维八面体结构模型,首次通过能量法推导出该多孔材料的弹性模量理论计算公式,并分析孔棱横截面形状和剪力对相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本文模型推导... 基于新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孔隙微观结构特点,采用三维八面体结构模型,首次通过能量法推导出该多孔材料的弹性模量理论计算公式,并分析孔棱横截面形状和剪力对相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本文模型推导弹性模量理论公式过程更简单,且因考虑了孔棱横截面形状及孔棱内力(含轴力、剪力、弯矩)对相对弹性模量的影响,所得结果更为精确且偏于安全。孔棱横截面形状和剪力对相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均随相对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相对密度较小时两者均可忽略不计。新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弹性模量表征为该材料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金属间化合物 多孔材料 八面体模型 弹性模量 能量法
下载PDF
新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有效泊松比的理论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淑兰 饶秋华 贺跃辉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1-306,共6页
基于新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真实孔隙的空间结构特征,采用三维八面体结构模型,首次通过能量法推导出表征多孔材料有效泊松比的理论公式,给出有效泊松比与其相对密度的显式表达式。并以圆形截面的孔棱为例,将本文有效泊松比与已... 基于新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真实孔隙的空间结构特征,采用三维八面体结构模型,首次通过能量法推导出表征多孔材料有效泊松比的理论公式,给出有效泊松比与其相对密度的显式表达式。并以圆形截面的孔棱为例,将本文有效泊松比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表征有效泊松比理论公式的推导过程更简单直接,所得结果更合理可靠。同时分析了孔棱横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孔棱变形时剪力对有效泊松比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两者对有效泊松比的影响均随相对密度增大而增加,当相对密度较大时必须考虑剪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金属间化合物 多孔材料 八面体模型 能量法 泊松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