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对传统办学指导思想之反思 谈佛教教育的未来
1
作者
净因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22,共13页
关键词
佛教教育
菩提树下
学佛
八
宗
释教
佛教
佛学研究
佛法
佛陀
原文传递
中国佛学院的教育观念世界(1956—1966):以中国佛教学院和汉藏教理院为背景
被引量:
2
2
作者
圣凯
《佛学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300-315,共16页
1956—1966年的中国佛学院,由于周叔迦、法尊法师等人的领导,分别承续了中国佛教学院和汉藏教理院的师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周叔迦呈现出更宽广的中国佛教视野,而法尊法师等人则重视汉藏佛教的中观学与瑜伽学。因此,在中国佛学院的...
1956—1966年的中国佛学院,由于周叔迦、法尊法师等人的领导,分别承续了中国佛教学院和汉藏教理院的师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周叔迦呈现出更宽广的中国佛教视野,而法尊法师等人则重视汉藏佛教的中观学与瑜伽学。因此,在中国佛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周叔迦当年所创办的中国佛教学院的影响力更大,尤其是有关中国佛教的宗派观念,则完全有赖于他的引入与教学指导。同时,周叔迦、戴蕃豫等人一边在佛学院授课,一直在编撰《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不仅呈现了三大语系的特点,而且更加强调了“八宗”的观念,这种知识视野影响了佛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教育活动。1961年,中国佛学院出现“佛教知识分子”和“佛教各宗并重”的观念,则是呈现了周叔迦等人的历史图景与观念世界。但是,“改革开放”后恢复的中国佛学院的课程体系强调以中观、瑜伽为主,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汉藏教理院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学院
周叔迦
法尊
佛教知识分子
八
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虚大师对大乘八宗的判摄
被引量:
1
3
作者
傅映兰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1-205,共5页
太虚大师对大乘八宗产生的条件,尤其是创宗者的"所得自证"进行了分析,从宗教实践的层面揭示了八宗宗义的不同立足点。八宗立足点的不同,以及所针对的学人的差异,使得各自宗义各有侧重。而这种特殊性,并不能掩盖八宗的平等性...
太虚大师对大乘八宗产生的条件,尤其是创宗者的"所得自证"进行了分析,从宗教实践的层面揭示了八宗宗义的不同立足点。八宗立足点的不同,以及所针对的学人的差异,使得各自宗义各有侧重。而这种特殊性,并不能掩盖八宗的平等性。总而言之,大乘八宗是特殊而平等,平等而特殊,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
宗
所得自证
太虚大师
原文传递
关于《心经》的蠡测之见
4
作者
郭继民
《五台山研究》
2011年第4期3-8,共6页
《心经》乃大乘般若经的核心,亦是佛学的核心。历代高僧大德、文人雅士无不着意于《心经》。事实上,《心经》不但统摄八宗,融摄大小乘,而且亦同儒道两家相容契。以儒家而言,《心经》之主旨同儒家所提倡的无功利之心、无执着之心、无是...
《心经》乃大乘般若经的核心,亦是佛学的核心。历代高僧大德、文人雅士无不着意于《心经》。事实上,《心经》不但统摄八宗,融摄大小乘,而且亦同儒道两家相容契。以儒家而言,《心经》之主旨同儒家所提倡的无功利之心、无执着之心、无是非之心相贯通;以道家而言,《心经》则与道家所倡导的静心、虚心、归心相通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会通
八
宗
儒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焚心中的无奈——历数焦仲卿八宗罪
5
作者
毛倩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F09期22-23,共2页
根据焦刘二人爱情悲剧,历数焦仲卿的八宗罪,从而分析出这个人物即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同时又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这个人物形象有着双重的悲剧意义。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八
宗
罪
牺牲品
双重悲剧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对传统办学指导思想之反思 谈佛教教育的未来
1
作者
净因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22,共13页
关键词
佛教教育
菩提树下
学佛
八
宗
释教
佛教
佛学研究
佛法
佛陀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佛学院的教育观念世界(1956—1966):以中国佛教学院和汉藏教理院为背景
被引量:
2
2
作者
圣凯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佛学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300-315,共16页
基金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17ZDA233)阶段性成果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项目“佛教中国化与基督教西欧传播比较研究”(ZK20180301)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成果。
文摘
1956—1966年的中国佛学院,由于周叔迦、法尊法师等人的领导,分别承续了中国佛教学院和汉藏教理院的师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周叔迦呈现出更宽广的中国佛教视野,而法尊法师等人则重视汉藏佛教的中观学与瑜伽学。因此,在中国佛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周叔迦当年所创办的中国佛教学院的影响力更大,尤其是有关中国佛教的宗派观念,则完全有赖于他的引入与教学指导。同时,周叔迦、戴蕃豫等人一边在佛学院授课,一直在编撰《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不仅呈现了三大语系的特点,而且更加强调了“八宗”的观念,这种知识视野影响了佛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教育活动。1961年,中国佛学院出现“佛教知识分子”和“佛教各宗并重”的观念,则是呈现了周叔迦等人的历史图景与观念世界。但是,“改革开放”后恢复的中国佛学院的课程体系强调以中观、瑜伽为主,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汉藏教理院的继承。
关键词
中国佛学院
周叔迦
法尊
佛教知识分子
八
宗
分类号
B947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虚大师对大乘八宗的判摄
被引量:
1
3
作者
傅映兰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1-205,共5页
文摘
太虚大师对大乘八宗产生的条件,尤其是创宗者的"所得自证"进行了分析,从宗教实践的层面揭示了八宗宗义的不同立足点。八宗立足点的不同,以及所针对的学人的差异,使得各自宗义各有侧重。而这种特殊性,并不能掩盖八宗的平等性。总而言之,大乘八宗是特殊而平等,平等而特殊,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关键词
八
宗
所得自证
太虚大师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心经》的蠡测之见
4
作者
郭继民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五台山研究》
2011年第4期3-8,共6页
文摘
《心经》乃大乘般若经的核心,亦是佛学的核心。历代高僧大德、文人雅士无不着意于《心经》。事实上,《心经》不但统摄八宗,融摄大小乘,而且亦同儒道两家相容契。以儒家而言,《心经》之主旨同儒家所提倡的无功利之心、无执着之心、无是非之心相贯通;以道家而言,《心经》则与道家所倡导的静心、虚心、归心相通约。
关键词
心经
会通
八
宗
儒道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焚心中的无奈——历数焦仲卿八宗罪
5
作者
毛倩
机构
威州中学
出处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F09期22-23,共2页
文摘
根据焦刘二人爱情悲剧,历数焦仲卿的八宗罪,从而分析出这个人物即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同时又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这个人物形象有着双重的悲剧意义。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八
宗
罪
牺牲品
双重悲剧意义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对传统办学指导思想之反思 谈佛教教育的未来
净因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
0
原文传递
2
中国佛学院的教育观念世界(1956—1966):以中国佛教学院和汉藏教理院为背景
圣凯
《佛学研究》
CSSCI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太虚大师对大乘八宗的判摄
傅映兰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原文传递
4
关于《心经》的蠡测之见
郭继民
《五台山研究》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焚心中的无奈——历数焦仲卿八宗罪
毛倩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