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能源安全观需要新思考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孟刚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8年第11期8-11,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08AJY002
-
文摘
能源安全是一个老话题,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维护能源安全的实践却总是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2006年7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首次提出:“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这一论述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责任,也是对世界能源新格局下传统能源安全观的新挑战。
-
关键词
新能源
安全观
能源安全
协同保障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大国
八国峰会
国家主席
-
分类号
F4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从八国峰会看美欧关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沈世顺
-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51,共5页
-
文摘
本次八国峰会是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的首次大国首脑会晤。八国集团由于伊拉克战争分裂为两个阵营 :“反战阵营”和“随美阵营”。这次会议普遍被认为是一次修复美欧关系的首脑聚会。通过会上会下的接触和双方的共同努力 ,美欧紧张关系有所缓和 ,由于美国与欧洲在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等诸方面还存在根本性分歧 ,加之受其他多种因素的牵制和影响 ,双方关系的改善仍有其局限性。美欧间既有共同利益 ,又存在矛盾与分歧。总的来说 ,它们之间的“同”大于“异”。美欧间矛盾仍属联盟内部矛盾 ,是非对抗性的 ,可以调和。美欧关系在冷战后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目前还在继续发展。未来美欧关系的发展主要有两种可能 :继续维持不和谐的联盟关系或重塑新型的美欧平等伙伴关系。
-
关键词
八国峰会
美欧关系
国际关系
伙伴关系
联盟关系
国际矛盾
性质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气候外交:美日欧政治博弈的新途径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军红
-
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研究员
-
出处
《绿叶》
2008年第4期70-76,共7页
-
文摘
气候秩序的构建,涉及各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关乎各国在气候秩序中的权力与义务关系。气候外交,正在成为主要国家谋求主导未来国际秩序的新途径。"减排规则"或许将成为大国政治博弈的新焦点。日欧主导的"碳权市场"以日元结算、欧元结算的可能前景,将重创美元体制。美日欧在围绕"碳权"的政治博弈中,将中国等新兴市场纳入高标准减排指标,旨在控制下一代产业主导权,迫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重新处于战略劣势。
-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减排指标
八国峰会
减排义务
美元体制
国际秩序
国际货币体制
全球气候变暖
政治博弈
-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能源能否联通中国与G8
- 4
-
-
作者
杨翼
-
机构
本刊记者
-
出处
《中国石油石化》
2005年第14期25-26,共2页
-
文摘
专家认为,中国可以与G8建立对话机制,协调彼此的能源政策,维护全球需求稳定。同时,中国可以与G8在全球能源格局上进行合作。
-
关键词
中国
八国峰会
能源工业
能源政策
能源合作
市场需求
-
分类号
F41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增长与责任”:关注八国峰会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徐正源
-
出处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2,共2页
-
文摘
八国集团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协调机制之一。无论是就其成员国突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言,还是从该集团内部政策协调可能给当前世界经济与政治带来的巨大影响来看,每年一度的八国领导人峰会及其议题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07年6月6-8日,第33届八国峰会将如期在德国滨海小城海利根达姆举行。
-
关键词
八国峰会
世界经济与政治
责任
政治经济地位
国际社会
八国集团
政策协调
集团内部
-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2007年八国峰会气候变化动向
- 6
-
-
作者
朱晓杰
-
机构
能源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能源》
2007年第11期28-29,34,共3页
-
文摘
自2005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首次将气候变化列入会议主题以来,国际社会对首脑会议的动向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2007年八国峰会联合声明《世界经济的增长与责任》中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内容,初步分析了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响,并探讨了联合声明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
关键词
八国峰会
联合声明
气候变化
分析
-
Keywords
G8 Summit
joint declaration
climate change
analysis
-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气候变化牵动国际关系变化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双伍
-
机构
中联部研究室
-
出处
《时事报告》
2007年第7期50-53,共4页
-
文摘
近来,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据南非新闻联合社报道,一项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关于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的选项上,有超过2/3的人选择了气候变化。上月在德国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的首要议题就是气候变化,并就此发表了联合声明。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发展中国家
温室气体减排
八国集团
温室气体排放
京都议定书
西方发达国家
问题
八国峰会
国际关系变化
-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D815.9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首开“八国峰会”
被引量:1
- 8
-
-
作者
于程
-
出处
《世界知识》
1997年第14期10-11,共2页
-
文摘
俄罗斯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和大国形象,西方为的是支持叶利钦继而影响俄改革进程,双方互为战略对手的格局并未改变。
-
关键词
俄罗斯报刊
叶利钦
八国峰会
七国首脑
西方七国
北约东扩
战略对手
正式成员
丹佛会议
改革进程
-
分类号
D814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新能源安全观需要新思考
被引量:1
- 9
-
-
作者
李孟刚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
出处
《新华文摘》
2009年第2期28-30,共3页
-
文摘
能源安全是一个老话题。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维护能源安全的实践却总是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2006年7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首次提出:“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这一论述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责任,也是对世界能源新格局下传统能源安全观的新挑战。
-
关键词
新能源
安全观
能源安全
协同保障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大国
八国峰会
国家主席
-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题名八国峰会过后谈非洲脱贫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夏吉生
-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
-
出处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137-144,共8页
-
文摘
2005年的八国峰会把非洲脱贫作为重点,做出了免除债务和增加援助的重要决定。这对于非洲脱贫是必需的,但起不到关键作用。从殖民主义历史、政府腐败、不公平贸易诸方面来解释非洲贫困的原因各有其理由,但都不够全面和切中要害。非洲脱贫的症结在发展。这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聚集各方条件,全力以赴。非洲脱贫困难和希望并存。
-
关键词
八国峰会
债务
援助
贸易
发展
-
分类号
D74
[政治法律—政治学]
D81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增长·团结·安全 八国峰会传递的信息
- 11
-
-
作者
梁贵和
卢苏燕
-
机构
本刊驻巴黎记者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60-61,共2页
-
文摘
6月2日至3日,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八国集团首脑在法国东南部小城埃维昂举行一年一度的峰会。从1975年法国总统德斯坦和德国总理施密特提议世界发达国家领导人每年一次碰头开始,经济问题就是“富国俱乐部”谈论的主要话题,尽管随后又加入了政治话题。
-
关键词
八国峰会
国际安全
经济增长
团结互助
反恐斗争
南北对话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普京让美国为难了
- 12
-
-
作者
万征
-
出处
《时事报告》
2007年第7期56-58,共3页
-
文摘
6月6日八国峰会召开之前,围绕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美俄两国唇枪舌剑,口水仗已打得不可开交。布什批评俄罗斯人“小题大做”,普京指责美国的举动是“帝国主义行径”。
-
关键词
普京
俄罗斯人
八国峰会
导弹防御系统
反导系统
导弹系统
美国人
布什
部署
帝国主义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
- 13
-
-
-
出处
《华人世界》
2006年第8期12-13,共2页
-
文摘
据新华社报道,拥有300多年历史的俄罗斯名城圣彼得堡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7月15日至17日。八国峰会在此召开,这是俄罗斯自1998年参加八国峰会以来首次担任主席国。
-
关键词
八国峰会
胡锦涛
圣彼得堡
俄罗斯
新华社
中国国家主席
发展中国家领导人
能源安全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8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总统离婚:一件很大的小事
- 14
-
-
作者
夏石
-
出处
《新世纪周刊》
2007年第27期100-104,共5页
-
文摘
作为政治家的妻子,塞西莉亚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人们脑中的"第一夫人"形象。也许她所有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她的率性与真实。与萨科齐离婚,与其说她抛弃了法国总统。
-
关键词
离婚
前总统
法国人
政治家
媒体
巴黎
时尚杂志
肯尼迪
尼古拉斯
八国峰会
-
分类号
K835.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八国反恐怖战术
- 15
-
-
作者
李集
-
出处
《大众科技》
2001年第10期2-3,共2页
-
文摘
电脑出击
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八国峰会,主要议题之一是反恐怖主义.国际恐怖头目威胁对付布什总统,破坏峰会.意大利逾万名军警和美国驻南欧部队,展开大规模反恐怖部署,出动地对空导弹,实行"钢铁围城",誓要战胜恐怖分子.
-
关键词
反恐怖
意大利
热那亚
南欧
恐怖分子
反恐怖主义
八国峰会
战术
-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
-
题名“八国峰会”三大看点
- 16
-
-
作者
陈须隆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52-53,共2页
-
文摘
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参加的八国集团峰会,其议题的范围已从全球经济问题扩展到全球政治与安全问题。而且,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和全球政治的新发展,八国集团也不再只搞“富国俱乐部”的闭门聚会,而是开门迎客——邀请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大国进行对话。
-
关键词
八国峰会
全球政治
八国集团
发展中大国
安全问题
经济问题
国际格局
意大利
加拿大
俄罗斯
-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圣彼得堡峰会之后看博弈
- 17
-
-
作者
阮宗泽
-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
出处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6年第1X期42-44,共3页
-
文摘
八国峰会已经落幕。虽然“所有预先确定的目标都已达到,所有计划通过的文件没有进行大的修改均获通过”,但这些成果不能掩盖八国之间的矛盾和较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八国的矛盾和峰会的难题充分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关键词
八国集团
圣彼得堡峰会
八国峰会
发展中国家
伊朗核问题
-
分类号
D814.9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及中国的选择
- 18
-
-
作者
孙法柏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吉林大学
-
出处
《中国环境法治》
2007年第1期317-321,共5页
-
文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4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梗概,报告称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既然如此,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2007年气候之风吹遍了许多重大国际会议。八国峰会上,各方在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所达成的协议。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八国峰会
气体排放
解铃还需系铃人
责任原则
京都议定书
人类活动
极端气候事件
全球变暖
-
分类号
D996.9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
题名市民社会在八国峰会中的角色地位分析
- 19
-
-
作者
龚伟
-
机构
浙江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4,共3页
-
文摘
八国集团(G7\G8)创立的主旨是协调各国经济政策,但随着美苏冷战的出现,其主要功能转为统一西方以对付苏联。冷战后,伴随着市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等构成的松散组织)在峰会中作用的加大,其角色地位的逐渐提升,参与峰会角色模式的多样化,对峰会、市民社会自身及其国际体系都产生了影响。
-
关键词
八国峰会
市民社会
地位分析
非政府组织
经济政策
八国集团
松散组织
私营部门
-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个性十足的法国“第一女友”
- 20
-
-
-
出处
《中国报道》
2012年第6期12-15,共4页
-
文摘
5月18日的八国峰会和20日的北约峰会,开启了新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的政治生涯,这两次会议上,他的风头甚至盖过东道主奥巴马。但比他更受关注的,是他的女友——瓦莱丽·特里耶维勒。
-
关键词
法国总统
女友
个性
八国峰会
政治生涯
奥巴马
东道主
-
分类号
D822.356.5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