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药物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腾 马涛 高灿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9-282,共4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但其发病机制至今未能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缺少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近几年研究发现,麻醉药物是引起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但其发病机制至今未能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缺少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近几年研究发现,麻醉药物是引起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全身麻醉药物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作论述,以期为POC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全身麻醉药
下载PDF
全麻药物在剖宫产中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菊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182-183,共2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药物在剖宫产中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NBNA)的影响。方法 84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全身麻醉A组与全身麻醉B组,各28例,对比三组新生儿情况。结果三组新生儿娩出后1、5、10 min时Apgar评分组间...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药物在剖宫产中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NBNA)的影响。方法 84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全身麻醉A组与全身麻醉B组,各28例,对比三组新生儿情况。结果三组新生儿娩出后1、5、10 min时Apgar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三组新生儿NBNA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药物用于剖宫产不会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NBNA造成影响,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全身麻醉药 新生儿Apgar评分 神经行为
下载PDF
全身麻醉药物对睡眠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邓达玲 赵帅 陈向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全身麻醉和睡眠状态均表现为意识的可逆性丧失,对外界刺激反应性下降,并在行为学和脑电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全身麻醉过程和睡眠状态的产生可能共享部分分子靶点和神经环路。全身麻醉药物可通过改变睡眠结构、影响昼夜节律和调控... 全身麻醉和睡眠状态均表现为意识的可逆性丧失,对外界刺激反应性下降,并在行为学和脑电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全身麻醉过程和睡眠状态的产生可能共享部分分子靶点和神经环路。全身麻醉药物可通过改变睡眠结构、影响昼夜节律和调控睡眠-觉醒环路等机制对睡眠产生“双面性”和“多维度”的影响。全身麻醉和睡眠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全文将从全身麻醉作用机制、睡眠机制以及全身麻醉药物对睡眠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 睡眠 麻醉机制 睡眠机制 睡眠-觉醒环路
下载PDF
全麻药物在剖宫产中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志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5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麻药物在剖宫产中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NBNA)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9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数字抽取分成硬膜外麻醉组、全麻A组(丙泊酚)与全麻B组(咪达唑仑),每组30例,观察3组新生儿的Apgar... 目的:探讨麻药物在剖宫产中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NBNA)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9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数字抽取分成硬膜外麻醉组、全麻A组(丙泊酚)与全麻B组(咪达唑仑),每组30例,观察3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NBNA评分。结果3组新生儿娩出后1、5、10 min时Apgar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时间延长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上升,P<0.05。术后3、7 d时3组新生儿NBN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药物应用到剖宫产中不会导致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受到不利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全身麻醉药 新生儿Apgar评分 NBNA
下载PDF
全身麻醉药物对小儿及幼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箐箐 王英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5,共3页
在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后会出现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全身麻醉药物可导致老年手术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已得到证实,但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该文就全身麻醉药物对小儿及幼年动物中枢神经系... 在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后会出现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全身麻醉药物可导致老年手术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已得到证实,但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该文就全身麻醉药物对小儿及幼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 儿童
下载PDF
意识与脑功能连接性: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之遥 张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96-700,共5页
背景功能连接性(整合),相对于解剖结构连接性,是指在耦联的神经系统中信号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依赖关系,近年来发现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性与意识关系密切,而麻醉药物诱导意识丧失的机制很可能与功能连接性有关。目的现从意... 背景功能连接性(整合),相对于解剖结构连接性,是指在耦联的神经系统中信号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依赖关系,近年来发现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性与意识关系密切,而麻醉药物诱导意识丧失的机制很可能与功能连接性有关。目的现从意识与大脑功能连接性角度对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内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在分析大脑功能连接性方面具有优势,多项研究应用rs捌RI技术分析全身麻醉药物对脑区功能连接性的影响,提示麻醉药物的可能作用靶点为脑区功能连接性。趋向rs-fMRI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研究麻醉药物作用机制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连接性 意识 全身麻醉药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药物对发育大脑小胶质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莹 张析哲 +3 位作者 梁晓东 宋健楠 李海波 周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8-982,共5页
近年来,全身麻醉药物对发育大脑的影响成为关注的焦点。全身麻醉药物可造成动物胎儿及幼崽随着生长发育出现短期及长期认知功能障碍,而临床中回顾性研究结果与动物实验结果尚不一致。因此,全身麻醉药物对发育大脑有无影响尚无统一定论... 近年来,全身麻醉药物对发育大脑的影响成为关注的焦点。全身麻醉药物可造成动物胎儿及幼崽随着生长发育出现短期及长期认知功能障碍,而临床中回顾性研究结果与动物实验结果尚不一致。因此,全身麻醉药物对发育大脑有无影响尚无统一定论。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细胞在发育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形态,执行不同的功能,在神经元损伤修复、神经炎症、神经网络构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常用全身麻醉药物包括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阿片类药物等对发育大脑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小胶质细胞 发育大脑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炎症
下载PDF
全身麻醉药物影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景景 杨峰 李玉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62-464,472,共4页
背景研究证实全身麻醉药物对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其确切机制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综述全身麻醉药物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各种可能机制及进展。内容全身麻醉药物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及受体、突触可塑性、微管相关蛋白以及细胞凋亡机制... 背景研究证实全身麻醉药物对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其确切机制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综述全身麻醉药物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各种可能机制及进展。内容全身麻醉药物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及受体、突触可塑性、微管相关蛋白以及细胞凋亡机制对认知功能产生作用。趋向探讨全身麻醉药物影响认知功能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探索可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1亏氨基丁酸A型受体 突触可塑性 TAU蛋白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3种全身麻醉药对循环及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敦社林 李伟 +2 位作者 张风仪 李任国 张荣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应用循环系统 血糖 影响
下载PDF
全身麻醉药物的脑电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宛凝 韩如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7-320,共4页
全身麻醉药物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的可逆性消失。近年来,全身麻醉药物的分子水平机制多有研究报道,但是全身麻醉作用机制、意识产生与消失的原理、意识水平的监测方法依然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1]。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中枢神经系统 脑电特征 尚未解决的问题 可逆性 监测方法 研究进展 消失
下载PDF
新型吸入麻醉剂七氟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海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23-125,共3页
七氟烷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剂,属于新型卤化类全身麻醉药物之一。七氟烷通过吸入方式进入人体中从而达到临床麻醉的诱导、维持等效果,具有高效、易控、平稳、诱导成功率高等优势,加之该药物能够与多种药物实现静脉-吸入复合诱导,因此已... 七氟烷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剂,属于新型卤化类全身麻醉药物之一。七氟烷通过吸入方式进入人体中从而达到临床麻醉的诱导、维持等效果,具有高效、易控、平稳、诱导成功率高等优势,加之该药物能够与多种药物实现静脉-吸入复合诱导,因此已在现阶段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疗工作 七氟烷 临床麻醉 全身麻醉药 吸入麻醉 复合诱导 多种 吸入方式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家茂 尼玛多吉 +2 位作者 李俊飞 任斌 徐阳 《海峡药学》 2019年第12期150-151,共2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右美托咪定...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用药前后Ramsay评分变化、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以及丙泊酚、芬太尼等用量。结果在Ramsay评分方面,两组用药前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药后15min、45mmin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上,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丙泊酚、芬太尼等用量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较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可缩短阻滞起效时,延长阻滞维持时间,还可提升镇静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定 镇静 全身麻醉药 节俭作用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占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0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以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为更好地为全身麻醉患者进行麻醉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坚实的理论支持。方法选择察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70例作为本研...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以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为更好地为全身麻醉患者进行麻醉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坚实的理论支持。方法选择察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7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都在22~62岁,平均年龄(47.5±1.32)岁,将70例患者按科学统计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化钠进行静脉注射,在之后用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实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后的镇静,对比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以及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在给予药物之前,两组患者的麻醉评分无明显的差异,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之后的15~45 min,两组患者的麻醉评分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的麻醉效果比一般麻醉药物有效。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后的镇静优于其他药物,不仅使患者的痛苦降低,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大量使用的后遗症以及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利用右美托咪定作为全麻的辅助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药 RAMSAY镇静评分
下载PDF
陆眠宁1对家兔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朋 李华坤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第6期12-13,共2页
陆眠宁1主要成分是盐酸赛拉嗪,合成中枢制动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动物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近几年开始在市场销售,广泛用于犬、猫等动物,但是对家兔等实验动物的麻醉效果报道很少。为研究其对家兔体征的影响,笔者选取6只家兔,按0.1... 陆眠宁1主要成分是盐酸赛拉嗪,合成中枢制动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动物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近几年开始在市场销售,广泛用于犬、猫等动物,但是对家兔等实验动物的麻醉效果报道很少。为研究其对家兔体征的影响,笔者选取6只家兔,按0.1mL/kg肌肉注射后,从体温、脉搏、呼吸、瞳孔反射、眼睑反射、咽喉反射、翻正反射等方面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眠宁1 全身麻醉药 体征影响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围术期全身麻醉药物节俭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毕晨 陈鹏丽 +2 位作者 张静静 熊金敏 张冰 《新疆医学》 2020年第6期560-563,56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临床麻醉中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VIP数据库,搜集右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中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及术中减... 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临床麻醉中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VIP数据库,搜集右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中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及术中减少因应激引起的生命体征的波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为建库以来至2019年12月。通过Cochrane风险评价工具进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Meta分析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研究(RCT),6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组的丙泊酚(P<0.05)、瑞芬太尼(P<0.05)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P<0.05)和心率(HR)(P<0.05)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减少全凭静脉麻醉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同时减少围术期主要应激引起的血压、心率波动,提高临床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药 应激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常用静脉全身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卫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5期186-186,188,共2页
静脉全身麻醉药物主要有:巴比妥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是硫喷妥钠、非巴比妥类药物,其的麻醉药种类非常之多,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有: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C-羟丁酸钠。由于硫喷妥钠对人体的呼吸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其... 静脉全身麻醉药物主要有:巴比妥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是硫喷妥钠、非巴比妥类药物,其的麻醉药种类非常之多,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有: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C-羟丁酸钠。由于硫喷妥钠对人体的呼吸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其在镇痛上比较差,另外其患者的苏醒时间延长。本文就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概述,目的是为了在临床上能够更好且合理的选择恰当的麻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全身麻醉药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区间二型自组织模糊逻辑控制器工具箱
17
作者 张辈 薛玉 +1 位作者 邱望标 谢建兴 《现代机械》 2018年第4期71-75,共5页
模糊控制理论发展迅速,尤其是引入多样自组织优化控制结构后造成了控制器编写过程繁琐复杂。因此本课题延续了Matlab商用第一型模糊逻辑控制器(T1FLC,Type-1 Fuzzy Logic Controller)工具箱设计理念创建人机交互界面,并且以Simulink为... 模糊控制理论发展迅速,尤其是引入多样自组织优化控制结构后造成了控制器编写过程繁琐复杂。因此本课题延续了Matlab商用第一型模糊逻辑控制器(T1FLC,Type-1 Fuzzy Logic Controller)工具箱设计理念创建人机交互界面,并且以Simulink为实验平台发展Mamadni二型自组织模糊逻辑控制器(T2SOFLC,Type-2 Self-Organizing Fuzzy Logic Controller)工具箱。这种联合开发T2SOFLC的方式简化了程序设计过程,便于建立直观简洁的数学模型并推动模糊控制理论的广泛应用。应用所开发的T2SOFLC工具箱对病人麻醉手术过程中多变量全身麻醉药物进行控制仿真实验,经由自组织模糊逻辑控制器结构产生其中新的控制规则,以期望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理论 自组织模糊控制器 二型自组织模糊逻辑控制器 SIMULINK 全身麻醉药
下载PDF
全身麻醉药物与阿尔采末病
18
作者 薛庆生 武晓文 于布为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7年第4期250-254,共5页
随着接受麻醉的老年患者和阿尔采末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全身麻醉药物与阿尔采末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医学和社会的关注。研究发现慢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类似阿尔采末病,部分吸入麻醉药参与了阿尔采末病的病理机制。全麻原理、慢性术后认... 随着接受麻醉的老年患者和阿尔采末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全身麻醉药物与阿尔采末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医学和社会的关注。研究发现慢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类似阿尔采末病,部分吸入麻醉药参与了阿尔采末病的病理机制。全麻原理、慢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采末病在对突触可塑性影响方面存在内在的联系。因此全身麻醉药物与阿尔采末病关系的研究也成为了麻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阿尔采末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全身麻醉药物在脓毒症围术期的抗炎作用
19
作者 袁星星 李宏琴(综述) 曹丽君(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10期2764-2768,共5页
脓毒症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密切相关,其可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影响内环境的稳定性。脓毒症患者的麻醉风险极高。大量研究显示全身麻醉药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中潜在的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脓毒症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对脓毒症患... 脓毒症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密切相关,其可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影响内环境的稳定性。脓毒症患者的麻醉风险极高。大量研究显示全身麻醉药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中潜在的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脓毒症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深入研究全身麻醉药物的抗炎作用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围术期 脓毒症 抗炎
下载PDF
不同全身麻醉药物在高龄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5
20
作者 高伟峰 周浩 +2 位作者 陈策 洪玲 鲁银焕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咪达唑仑、依托咪酯3种全身麻醉药物在高龄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实施的150例手术并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组(B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依托咪酯...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咪达唑仑、依托咪酯3种全身麻醉药物在高龄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实施的150例手术并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组(B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依托咪酯组(Y组)3组,分别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和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分别监测和记录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眼球固定时间来判断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并于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插管后10 min(T4)等5个时间点监测并记录3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以评定患者循环动力学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眼球固定时间分别较M组、Y组患者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Y组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T1时HR、MAP较T0明显减慢和降低,T2时HR、MAP均较T0、T1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T2时HR、MAP均较T1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组患者监测过程中HR、MAP无明显变化(P>0.05)。在T0、T3、T4时3组患者HR、M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HR、MAP组间比较,M组、Y组分别与B组相比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Y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HR、MAP组间比较,M组、Y组分别与B组相比明显减慢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Y组相比明显减慢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咪达唑仑、依托咪酯3种全麻诱导药物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均安全有效,其中丙泊酚显效最快,对心功能影响最大,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显效时间接近,依托咪酯对心功能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依托咪酯 咪达唑仑 全身麻醉药诱导 高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