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白茶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代谢产物特征比较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鑫磊 俞晓敏 +5 位作者 林军 赵小嫚 张妍 林宏政 郝志龙 金心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7-203,共7页
探究白茶的代谢物特征及其形成的加工学原理,以福云六号和黄旦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白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加工方法制成相应茶类。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鲜叶样品和不同茶类中全部代谢物丰度,并对... 探究白茶的代谢物特征及其形成的加工学原理,以福云六号和黄旦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白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加工方法制成相应茶类。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鲜叶样品和不同茶类中全部代谢物丰度,并对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2个品种制成的不同茶类之间代谢差异物共筛选出152个和148个,其中33个茶叶中主要物质得到鉴定,这些物质属于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类、花青素类、水解单宁类、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酚酸类和茶黄素类。主成分分析表明白茶在第1主成分上介于乌龙茶和红茶之间,在第2主成分上区别于其他茶类。载荷图显示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物质、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衍生物是白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特征代谢产物。从物质丰度上看,白茶中大部分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物质显著高于其他茶类;儿茶素和花青素显著低于绿茶并接近红茶,特别是非酯型儿茶素;茶黄素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高于绿茶,但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3’-没食子酸酯与绿茶相比无显著差异;儿茶素衍生物8-C-抗坏血酸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显著高于其他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四极杆飞行时间质 靶向代谢 茶叶加工 不同茶类 白茶
下载PDF
基于血液代谢组学技术的甲氨蝶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蔡萧君 李宇 +3 位作者 胡杨 吴圆圆 王钦 王旭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42-248,共7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甲氨蝶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佐剂性关节炎(AIA)方法复制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采用经典足肿胀度指标评价模型复制程度,并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收集血液样本采用代谢轮廓技术表征疾病...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甲氨蝶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佐剂性关节炎(AIA)方法复制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采用经典足肿胀度指标评价模型复制程度,并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收集血液样本采用代谢轮廓技术表征疾病发生发展及给予药物干预后的代谢水平,采用MSE数据采集模式全成分获取各组大鼠的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学信息,并通过模式识别、富集分析等手段以整体分析到局部的聚焦分析方法获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核心代谢酶及血液生物标记物。进而阐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结果:非靶向代谢轮廓分析显示,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整体代谢由明显的干预作用,代谢轮廓由模型状态向空白组状态发生偏移,从整体代谢角度证明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鼠有良好的疗效。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中的S图聚焦获取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液相关代谢异常标记物,如鸟苷五磷酸腺苷、葡萄醛酸胆红素、鸟苷二磷酸、硬脂酸等。通路分析显示来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主要涉及脂肪酸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嘧啶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化、嘌呤代谢。结论: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整体的对脂肪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中关键代谢酶及代谢标记物的调节作用可能起到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 靶向代谢 花生四烯酸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探讨茯苓水提物健脾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丹丹 叶晓川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994-4001,共8页
目的:联合16S rDNA技术与粪便代谢组学探究茯苓水提物健脾的作用机制,并找寻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及通路的关联性。方法:采用"饮食不节+负重游泳"建立脾虚模型,造模时间为28d,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分为3组:模型(Model)组... 目的:联合16S rDNA技术与粪便代谢组学探究茯苓水提物健脾的作用机制,并找寻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及通路的关联性。方法:采用"饮食不节+负重游泳"建立脾虚模型,造模时间为28d,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分为3组:模型(Model)组、阳性药(BZYQP)组以及茯苓水提物(PCD)组,给药14d。给药结束后,应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组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pearman系数法构建差异菌群、代谢产物及通路的互作体系。结果:茯苓水提物可改善脾虚模型大鼠菌群多样性的失调,在属水平上主要对不明梭菌(unidentifiedClostridiales)、杜波西菌(Dubosiella)、Silvanigrella、拟杆菌(Bacteroides)有回调作用。鉴定出11个与治疗作用相关的代谢产物,涉及到的关键代谢途径主要富集于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同时发现肠道差异菌属与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密切的关联性。结论:茯苓水提物可通过干预相关肠道菌群与调节相关通路来起到健脾作用,16S rDNA技术与代谢组学的联合分析可应用于对此类疾病的病理机制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脾虚 肠道菌群 16S rDNA扩增子测序 靶向代谢
原文传递
人参干预脾气虚体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妮 张娜 +3 位作者 李铁 王梅 黄鑫 刘淑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8-404,共7页
人参作为治疗气虚证药材沿用至今,但对气虚体质的治疗机制仍未明确。该研究以探究人参干预脾气虚体质患者作用机制为目的,基于高分离度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脾气虚体质患者血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并鉴定... 人参作为治疗气虚证药材沿用至今,但对气虚体质的治疗机制仍未明确。该研究以探究人参干预脾气虚体质患者作用机制为目的,基于高分离度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脾气虚体质患者血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并鉴定了13种潜在差异性标志物,主要参与机体的抗氧化及免疫功能、能量、甘油、脂肪酸、糖代谢以及胆汁酸代谢等方面。血液生化指标分析同时表明人参可良好的调节脾气虚体质患者的机体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该研究运用血液代谢组学方法揭示了人参干预脾气虚体质的作用机制,为人参治疗气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代谢 高分离度液相色-四极杆飞行时间质 脾气虚 人参
原文传递
非靶向代谢组学生物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冯利 曹芳瑞 +3 位作者 刘新民 潘瑞乐 廖永红 常琪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12期1217-1221,共5页
生物样品采集和制备是代谢组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合适的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是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与分析通量、分析成本和基质效应等密切相关。样品采集与制备方法如不进行充分验证,实验数据常出现... 生物样品采集和制备是代谢组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合适的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是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与分析通量、分析成本和基质效应等密切相关。样品采集与制备方法如不进行充分验证,实验数据常出现较大偏差,但在实际工作中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常被忽视。本文对非靶向代谢组学生物样品常用采集和制备方法作一综述,指明了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我们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本文重点关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代谢组学研究中常用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代谢 生物样品采集 生物样品制备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不同发酵方式红茶滋味物质差异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议霆 吴雪莉 +3 位作者 杨春梅 刘高杰 高丙德 唐克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288-5296,共9页
目的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恒温发酵和变温发酵红茶的滋味物质差异。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 目的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恒温发酵和变温发酵红茶的滋味物质差异。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MS)对华蓥山不同发酵方式红茶的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非靶向筛查,采用Compound Discoverer 3.1和Chemspider软件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并结合多元统计学软件筛选特征差异化合物。结果 通过UPLC-Q-Orbitrap-MS检测到358种非挥发性化合物,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重要变量投影(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variable import project,OPLS-VIP)结合非参数检验,获得了具有标志性差异的成分91种(VIP>1.0,P<0.05);变温发酵红茶有66种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恒温发酵红茶,有25种物质相对含量显著低于恒温发酵红茶。结论 该研究确定了恒温发酵和变温发酵红茶的差异滋味物质,为四川华蓥山红茶滋味品质的调控与加工工艺的改善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靶向代谢 超高效液相色-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 滋味 发酵方式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探讨茯苓酸性多糖宁心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丹丹 叶晓川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75-2583,共9页
目的:联合16S rDNA技术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茯苓酸性多糖(PCAP)宁心的作用机制,并找寻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睡眠剥夺”法建立心神不宁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阳性药(艾司唑仑)组(0.18 mg/kg),PCAP低、高... 目的:联合16S rDNA技术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茯苓酸性多糖(PCAP)宁心的作用机制,并找寻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睡眠剥夺”法建立心神不宁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阳性药(艾司唑仑)组(0.18 mg/kg),PCAP低、高剂量(PCAPL、PCAPH)组(0.28、0.56 g/kg),另设空白组,各组9只,给予相应药物10 d。以行为学指标评价大鼠焦虑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下丘脑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及血清相关指标,HE观察下丘脑神经元细胞数目和形态;应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PCAP对心神不宁大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的调控作用,同时采用Spearman系数法构建差异菌群、代谢产物的关联。结果:PCAP可以改善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增加神经元细胞数目,提高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GABA的水平,调节胃肠肽及降低炎症因子,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神不宁大鼠菌群的失调,其中对厚壁菌门(Firmicutes)、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_UCG-001)、梭状杆菌属(Fusicatenibacter)等菌群有回调作用。采用粪便代谢组学鉴定出16个与PCAPL、27个与PCAPH治疗心神不宁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13个共有的生物标志物,两个剂量组涉及到的关键代谢途径主要富集于Vitamin B6代谢、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采用血清代谢组学鉴定了28个与PCAPL、23个与PCAPH宁心作用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富集的通路主要为亚油酸代谢、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同时发现肠道差异菌属与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密切的关联性。结论:PCAP可通过干预相关肠道菌群与调节相关通路来起到宁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酸性多糖 睡眠剥夺 肠道菌群 靶向代谢
原文传递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枸杞汁各阶段代谢差异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明珍 刘慧燕 +4 位作者 潘琳 王彤 李旭阳 王艳萍 方海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149,共8页
为研究副干酪乳杆菌NXU-19004发酵对枸杞汁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4种不同阶段枸杞发酵液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其进行精确区分。再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为研究副干酪乳杆菌NXU-19004发酵对枸杞汁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4种不同阶段枸杞发酵液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其进行精确区分。再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注释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途径,从中筛选出关键代谢物。结果表明,4种发酵液共检测到63种非挥发性差异代谢物,其中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酯类等成分在枸杞发酵液中平均相对丰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样品之间差异显著,均有明显样本聚集区,表明代谢产物可用于甄别发酵阶段。共注释到47条代谢途径,富集代谢产物较多且显著性高的关键通路有9条,且多与氨基酸代谢相关,可见发酵阶段对枸杞发酵液中氨基酸类物质的代谢影响最大。进一步确认了关键代谢物为丙氨酸、柠檬烯、苯甲醛、苯甲酸、烟酰胺、烟酸、角鲨烯、脯氨酸、肌氨酸、2-苯基乙酰胺。该研究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揭示了枸杞及其乳酸菌发酵产品的代谢产物差异性以及特征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影响乳酸菌发酵形成差异的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汁 副干酪乳杆菌 靶向代谢 代谢通路 关键代谢
下载PDF
基于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大鲵肉冷藏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赵萍 刘俊霞 +3 位作者 兰阿峰 裴金金 陈德经 金文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67-280,共14页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大鲵肉冷藏过程中(4℃,0、2、4、8 d)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鲵肉在冷藏期间0、2 d组内和组间差异较小,4、8 d组内和组间差异较大;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相邻组间...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大鲵肉冷藏过程中(4℃,0、2、4、8 d)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鲵肉在冷藏期间0、2 d组内和组间差异较小,4、8 d组内和组间差异较大;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相邻组间差异代谢物个数逐渐增加。以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第1主成分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2,t-检验的P≤0.001为筛选标准进行筛选,共得到12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有机酸类及其衍生物(17种)、酯类及其衍生物(53种)、氨基酸类及其衍生物(25种)、核苷酸类及其衍生物(13种)、醇类化合物(3种)、其他化合物(14种)。其中大部分代谢物冷藏8 d丰度显著下降(P<0.05);此类代谢物中有机酸类及其衍生物(A1类)、氨基酸类及其衍生物(A3类)的丰度累积变化有相似的趋势,即冷藏0~2 d出现小幅度上升,2~4 d出现小幅度下降,4~8 d快速下降;酯类及其衍生物(A2类)、核苷酸类及其衍生物(A4类)的丰度累积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酯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A2类)在冷藏0~4 d缓慢下降,4~8 d快速下降,而核苷酸类及其衍生物(A4类)具有线性下降的趋势。KEGG代谢通路富集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组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氨酰-tRNA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与大鲵肉品质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肌酸、L-组氨酸、L-谷氨酸、组氨酸、鸟氨酸、L-精氨酸、植物鞘氨醇可作为大鲵肉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潜在标记物。本研究为今后大鲵宰后肌肉代谢及冷藏期间品质调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肉 冷藏 超高效液相色-质联用技术 靶向代谢 代谢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评价传统发酵对客家酸芥菜酚类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富豪 滕建文 +3 位作者 韦保耀 黄丽 夏宁 覃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8-133,共6页
芥菜的酚类物质组成及乳酸发酵对其影响仍未完全探明。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对广西传统客家酸芥菜(客家擦菜)的原料和成品进行了酚类物质组成分析与对比。... 芥菜的酚类物质组成及乳酸发酵对其影响仍未完全探明。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对广西传统客家酸芥菜(客家擦菜)的原料和成品进行了酚类物质组成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新鲜芥菜和客家擦菜共初步定性检出136种酚类物质,其中119种(包括25种多酚类物质、34种酚酸物质、60种黄酮类物质)为芥菜产品中首次报道,例如大豆苷元、雌马酚。发酵改变了芥菜的酚类物质组成,其中发酵后原儿茶酸等7种酚酸、槲皮素等9种黄酮类物质和血竭素的含量显著升高,水杨酸等7种酚酸和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等5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显著下降。通过KEGG数据库的比对分析可知,发酵后的酚类差异代谢物涉及发酵过程的7条代谢通路。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该文首次较系统报道了芥菜及其乳酸发酵产品的酚类物质组成和它们的差异,为探明多酚物质在蔬菜乳酸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芥菜 靶向代谢 多酚 酚酸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宁夏枸杞差异性代谢物 被引量:7
11
作者 汤丽华 马雪梅 +3 位作者 张瑶 马桂娟 陈盼盼 杨建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8083-8090,共8页
目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宁杞7号、宁杞9号、宁杞10号3个不同品种的宁夏枸杞的差异性代谢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建立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目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宁杞7号、宁杞9号、宁杞10号3个不同品种的宁夏枸杞的差异性代谢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建立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模型、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品种的宁夏枸杞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宁杞7号、宁杞9号、宁杞10号3种宁夏枸杞品种中正、负模式下均存在的代谢物有393个,共鉴定出17种差异性代谢物[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VIP)>1],包括有机酸类及其衍生物3种、氨基酸类及其衍生物2种、黄酮类及黄酮醇类化合物7种、酚酸类2种、其他3种。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宁杞7号、宁杞9号、宁杞10号3种宁夏枸杞品种的差异代谢物,可以为不同宁夏枸杞品种的差异性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对优质宁夏枸杞种质资源的挖掘与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宁夏枸杞 靶向代谢 差异性代谢
下载PDF
非靶向代谢组学用于藜芦妨害人参治疗脾气虚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贺 皮子凤 +3 位作者 门丽慧 陈维佳 刘志强 刘忠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55-1762,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研究藜芦妨害人参发挥药效作用的机制。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5天,测定力竭游泳时间及血液中白细胞...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研究藜芦妨害人参发挥药效作用的机制。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5天,测定力竭游泳时间及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人参可显著提高脾气虚模型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1),升高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p<0.05,p<0.01),藜芦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人参与藜芦配伍后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藜芦妨害了人参发挥药效作用。采用UPLC/Q-TOF-MS技术及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了空白组、模型组、人参组、藜芦组、参藜组对脾气虚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差异,其中主成分分析(PCA)得分图显示各组代谢轮廓有显著差别,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数据库检索,鉴定出15种人参干预调节脾气虚模型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从中找出了7种人参藜芦配伍后减弱人参上述干预作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对其涉及的代谢通路进行了系统分析。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人参藜芦配伍后妨害了人参对脾气虚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影响人参对体内能量代谢、免疫平衡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代谢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藜芦 配伍禁忌 脾气虚 靶向代谢
下载PDF
信阳红茶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和挥发性代谢物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敬宜 姚衡斌 +1 位作者 周琼琼 赵仁亮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2-251,共10页
为全面了解信阳红茶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该研究以信阳群体种一芽一叶为原料制作红茶,采用代谢组学液质联用技术(LC-MS/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信阳红茶发酵过程中的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信... 为全面了解信阳红茶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该研究以信阳群体种一芽一叶为原料制作红茶,采用代谢组学液质联用技术(LC-MS/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信阳红茶发酵过程中的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信阳红茶发酵过程,共鉴定出143种非挥发性代谢物和107种挥发性代谢物,并鉴定出23个关键差异代谢物,其中儿茶素类、氨基酸、黄酮类、酚酸、酯类、醛类、醇类等的快速转化是红茶滋味和香气形成的主要因素。发酵过程降低了信阳红茶的苦涩味,改善了口感和滋味,对信阳红茶香气的形成也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为茶叶的保健功效奠定了基础。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茶叶的香气逐渐以花香、果香为主导,其中芳樟醇氧化物、反式-橙花叔醇、α-松油醇、β-法尼烯、α-柠檬烯等一些化合物含量的增加均有利于信阳红茶花果香气的形成。该研究为信阳红茶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红茶 发酵 靶向代谢 顶空固相微萃取 滋味 香气
下载PDF
基于血浆代谢组学评价不同神经保护剂联用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吉 厉伟兰 +1 位作者 牛一民 邵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38-1445,共8页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挖掘神经保护剂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的回调性生物标志物,从代谢路径角度评价神经保护剂联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Q-TOF)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平台,获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代...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挖掘神经保护剂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的回调性生物标志物,从代谢路径角度评价神经保护剂联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Q-TOF)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平台,获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学数据,用多元变量统计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出药物干预后回调的生物标记物及其代谢路径。结果:代谢组学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主要呈氨基酸、脂类及能量代谢紊乱,给予不同神经保护剂联用方案后整体代谢轮廓回调,经数据库鉴定和匹配后得到两药联用-丁苯酞+依达拉奉组、两药联用-丁苯酞+单唾液酸组和三药联用-丁苯酞+依达拉奉+单唾液酸组显著变化的共性回调生物标记物及特征性回调生物标记物(溶血磷脂酰胆碱18∶0、色氨酸和苹果酸等)。结论:神经保护剂联合应用可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代谢紊乱恢复。调节能量代谢(三羧酸循环)、脂类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鸟氨酸代谢)通路等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保护剂 神经保护剂联用 靶向代谢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菌群与肠道代谢探究脉络舒通丸对大鼠股骨骨折引起的后肢肿胀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澜 刘明飞 +3 位作者 孙成宏 项海鑫 苗宇 程国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711-4721,共11页
探讨脉络舒通丸对大鼠股骨骨折引起的后肢肿胀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舒通丸(MLST)低剂量组(1.8 g·kg^(-1)·d^(-1))、MLST高剂量组(3.6 g·kg^(-1)·d^(-1))和阳性药组(迈之灵... 探讨脉络舒通丸对大鼠股骨骨折引起的后肢肿胀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舒通丸(MLST)低剂量组(1.8 g·kg^(-1)·d^(-1))、MLST高剂量组(3.6 g·kg^(-1)·d^(-1))和阳性药组(迈之灵片60 mg·kg^(-1)·d^(-1))。假手术组暴露股骨后缝合伤口,其余4组均进行机械性损伤造成股骨骨折,于造模前7 d及造模后5 d对各给药组给予灌胃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大鼠后肢肌肉组织的病理损伤,并测量其后肢肿胀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后肢肌肉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醌氧化还原酶NADH 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蛋白表达水平。通过16S rDNA测序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的变化进而挖掘出MLST治疗大鼠股骨骨折引起的后肢肿胀的潜在机制。与模型组相比,MLST可明显改善大鼠后肢肿胀程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HE染色结果表明,MLST组大鼠后肢肌肉组织中炎性浸润情况显著改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MLST可显著升高大鼠后肢肌肉组织中HO-1、NQO1、Nrf2蛋白表达。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MLST可以改善股骨骨折后大鼠肠道菌群的紊乱;UPLC-MS/MS结果表明,MLST显著影响股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舒通丸 骨折肿胀 肠道菌群 靶向代谢
原文传递
基于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年龄双峰驼肉代谢物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斯仁达来 TUYATSETSEG Jambal +3 位作者 BANZRAGCH Maizul 明亮 何静 吉日木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3,共10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年龄组驼肉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个年龄组(3~4、6~7岁和9~10岁,分别以I、II和III组表示)骆驼背最长肌中共鉴定出显著差异代谢物710种;在I vs II组显著差异代...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年龄组驼肉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个年龄组(3~4、6~7岁和9~10岁,分别以I、II和III组表示)骆驼背最长肌中共鉴定出显著差异代谢物710种;在I vs II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78个,其中I组上调47个,II组上调31个;在II vs III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49个,其中II组上调18个,III组上调31个;在I vs III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65个,其中I组上调29个,III组上调36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到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代谢等相关通路,说明不同生长阶段骆驼中各营养素的消化代谢均有差异。I组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尤其n-6 PUFA、n-3 PUFA)含量和PUFA/不饱和脂肪酸值均显著高于III组,这主要与相关代谢通路上的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和13-L-过氧化氢油酸浓度的显著上调有关;同时L-亮氨酸、L-缬氨酸、L-谷氨酰胺等差异代谢物可以作为不同年龄驼肉品质差异的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肉 不同年龄 靶向代谢 代谢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地区羊肉代谢物的差异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蓝月 孙万成 罗毅皓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101,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地区羊肉的代谢物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对青海茶卡、青海玉树、青海祁连、四川、内蒙古和宁夏共6个地区的特色羊肉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从青海3个地区... 为探究不同地区羊肉的代谢物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对青海茶卡、青海玉树、青海祁连、四川、内蒙古和宁夏共6个地区的特色羊肉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从青海3个地区羊肉中筛选出176个差异显著代谢物(VIP≥1,P<0.05),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代谢物、苯和取代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杂环化合物、核苷酸及其代谢物等,共注释到88条代谢通路,主要为组氨酸代谢、新陈代谢通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通路、辅因子的生物合成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从青海省内3地区和省外3地区当地特色羊肉中筛选出50种差异显著代谢物(VIP≥1,P<0.05,FC≥2或FC≤0.5),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代谢物、甘油磷脂、脂肪酸、醇和胺类、苯和取代衍生物等,共注释到24条代谢通路,主要为新陈代谢通路、嘌呤代谢、酪氨酸代谢、铁死亡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非靶向代谢组学可从整体水平上揭示不同地区羊肉的代谢差异,为不同地区特色羊肉的鉴别和品质评价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靶向代谢 差异代谢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六妹羊肚菌栽培外源营养袋代谢物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珊 徐明 +1 位作者 杨球普 张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0,共13页
为探讨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栽培外源营养袋代谢物变化特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分别检测未放置于畦面的外源营养袋(初始营养袋,CK)、播种覆土后80 d未污染(NC)和污染外... 为探讨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栽培外源营养袋代谢物变化特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分别检测未放置于畦面的外源营养袋(初始营养袋,CK)、播种覆土后80 d未污染(NC)和污染外源营养袋(C)的代谢物;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外源营养袋代谢物变化特征,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s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合模型变量重要性投影及差异倍数,筛选NCvs.CK和Cvs.NC的差异代谢物;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注释进行富集分析及拓扑学分析,获得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通路。结果表明:外源营养袋中鉴定到的代谢物主要包括脂类、类脂分子和有机酸及其衍生物;NC vs.CK和C vs.NC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分别有202种和163种,主要为脂肪酰基、异戊烯醇脂、甘油磷脂和类固醇及类固醇衍生物;C中脂肪酰基和异戊烯醇脂相对含量显著上调,甘油磷脂和类固醇及类固醇衍生物相对含量显著下调;NC vs.CK和C vs.NC的差异代谢物分别富集到197条和148条通路,基于校正后P值获得NCvs.CK和Cvs.NC中显著富集(P<0.05)的代谢通路分别有29条和12条,差异代谢物参与较多的通路有代谢途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微生物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外源营养袋 靶向代谢 差异代谢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菜心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崇杰 冼陈洁 陈梦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8,共13页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胁迫对菜心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本文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DBP胁迫下菜心不同组织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其关键通路进行研究。结果...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胁迫对菜心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本文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DBP胁迫下菜心不同组织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其关键通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DBP浓度胁迫下菜心不同组织存在明显差异的代谢产物有105种,主要分布在36条代谢途径中。P<0.05的代谢途径有3条,即色氨酸代谢(Tryptophan metabolism)、苯丙氨酸代谢(Phenylalanine metabolism)和丁酸代谢(Butanoate metabolism)。研究表明,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可直观反映DBP对菜心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为后续开发农作物关键通路上的靶向化学调控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代谢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菜心 不同 代谢产物
下载PDF
刺梨不同提取物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含 郭银萍 +2 位作者 穆兴燕 刘晓燕 岑顺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0,共9页
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对刺梨不同提取物进行非靶向定性解析,通过数据库确认注释并鉴定代谢物,在二级质谱信息下共鉴定出... 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对刺梨不同提取物进行非靶向定性解析,通过数据库确认注释并鉴定代谢物,在二级质谱信息下共鉴定出316种代谢物。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刺梨不同提取物数据分析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梨不同提取物存在代谢物差异。依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 value,VIP,VIP>1.3)值、P<0.01和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FC≥3和FC≤0.1)可筛选出4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通过MBRole 2.0通路分析功能,发现有11条代谢途径。其中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最为显著,共计4个代谢物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代谢通路。该文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刺梨不同提取物之间的代谢物有一定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代谢 刺梨 提取物 多元统计分析 代谢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