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勇 闫颖伟 刘俊山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2组,每组39例。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食管胃颈... 目的探讨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2组,每组39例。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生活质量指标、远期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和症状子量表包括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困难以及吞咽困难、进食、反流、疼痛、咽口水、梗阻、口干、食欲减退、咳嗽、言语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远期生活质量吻合口瘘、反流、胸胃综合征、胃瘫、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8.2%、15.38%、10.26%、12.82%、12.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97%、35.9%、30.77%、35.9%、46.15%,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清扫淋巴结数、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并发症低,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指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峥乔 张仁泉 司盼盼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食管癌患者,其中传统根治手术61例(对照组),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72例(腹腔镜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7 d后免疫功能、手术并发症;比...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食管癌患者,其中传统根治手术61例(对照组),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72例(腹腔镜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7 d后免疫功能、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后3个月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及12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腹腔镜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治疗效果更优,有利于患者恢复,对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癌 指标 免疫功能 QLQ-C30评分
下载PDF
多角度协同无瘤化护理模式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黄丽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7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多角度协同无瘤化护理模式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多角度协同无瘤化护理模式应用前(2015年1-6月)和应用后(2015年7-12月)于我院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各5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 目的:观察多角度协同无瘤化护理模式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多角度协同无瘤化护理模式应用前(2015年1-6月)和应用后(2015年7-12月)于我院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各5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实施多角度协同无瘤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2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角度协同无瘤化护理模式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瘤技 协同护理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早期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卢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0期63-65,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早期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 我院心胸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共50例早期胸段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胸腹腔...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早期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 我院心胸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共50例早期胸段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差异。结果 观察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KPS、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胸段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早期 传统开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肺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周大晓 张雪寒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免...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免疫功能。结果术后第7 d,观察组的VC、FEV_(1)、PEF、CD4^(+)均高于对照组,IL-6、CRP水平以及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可减轻食管癌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肺通气功能 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动态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对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秦瑞娟 李玮浩 尚震月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7期1921-1925,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对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8,术中不改变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和观察组(n=48,术中动态... 目的探讨动态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对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8,术中不改变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和观察组(n=48,术中动态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体温、肺功能指标[肺活量、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恢复质量[40项恢复质量评分(QoR-40)]。结果周围淋巴结清扫期、消化道重建期,对照组患者SBP、DBP、HR均高于肿瘤切除期,观察组患者HR均高于肿瘤切除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建立后至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体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2.0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2.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肺活量、MVV、FEV1及IL-6、PCT、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1天,观察组患者肺活量、MVV、FEV1均高于对照组,IL-6、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出院时,对照组患者QoR-40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1天和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QoR-40各维度评分先降低后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动态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术中低体温情况,维持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稳定,术后恢复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动态二氧化碳气腹压力 中低体温 后恢复
下载PDF
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蓉蓉 房妍妍 +1 位作者 谭雪丽 李金波 《全科护理》 2021年第17期2429-2433,共5页
目的:调查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12月于医院行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食管癌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医院肿瘤科室自行设计的癌症病人临床基础资料... 目的:调查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12月于医院行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食管癌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医院肿瘤科室自行设计的癌症病人临床基础资料调查问卷、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认知功能评分为(23.6±1.8)分,76例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老年病人有11例(14.5%)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手术时间、建立气胸与气腹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为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0.05);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为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老年病人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处于偏低水平,分析发现手术时间及建立气胸与气腹后PaCO_(2)是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需引起注意,根据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病人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人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后认知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在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鲁思遥 徐国亭 李喜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4期3620-3624,共5页
目的观察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在辅助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根据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在辅助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和麻醉指征,将术中未应用阿片药镇痛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60.44±5.25)岁],实施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身麻醉;将其余60例设为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1.23±5.18)岁],实施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前术后动脉血气指标、术后静息咳嗽时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32.45±50.33)min,对照组(216.37±50.2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1,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5.15±1.33)h比(6.72±1.32)h、(2.31±0.33)d比(3.76±1.28)d、(10.31±5.46)d比(13.49±5.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78、8.224、3.240,均P<0.05)。术前1 d,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aO_(2))高于对照组[(0.9844±0.0536)比(0.9525±0.0517)],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PaCO_(2))低于对照组[(42.35±5.14)mmHg(1 mmHg=0.133 kPa)比(45.77±5.12)mmHg、(43.19±5.23)mmHg比(46.11±5.2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2、3.588、2.990,均P<0.05)。观察组术后静息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咳嗽时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25±0.14)分比(4.49±0.32)分、(4.04±0.77)分比(5.63±1.28)分、5.36%(3/56)比16.67%(1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05、8.036,χ^(2)=6.525,均P<0.05)。结论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身麻醉可加快腹腔镜下食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阿片类镇痛药 间歇保留自主呼吸 喉罩 神经阻滞技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如霜 康振明 谢文钦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静脉滴注Dex辅助麻醉,对照组静脉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静脉滴注Dex辅助麻醉,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0.9%NaCl溶液,持续观察至手术完毕。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及肺顺应性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即刻(T_(1))及术后24 h(T_(2))时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单肺通气后30 min(T_(4))及术毕时(T_(5))肺顺应性(CL)及氧合指数(OI)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Dex有助于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改善CL及OI,保护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肺损伤
下载PDF
高体质指数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蔡杨 陈焕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2014年7至2017年7月期间施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术前... 目的:探讨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2014年7至2017年7月期间施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术前曾接受过辅助放化疗、合并有心肺基础疾病及糖尿病、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35 g/L)、轻BMI(BMI<18.5kg/m^2)、肺功能损害(FEV1/FVC<70%)的患者。最终139例患者入组本研究,并根据BMI值分为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 kg/m^2,96例)和高BMI组(BMI≥24 kg/m^2,43例)。统计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并无统计学差异(t=-1.910,P=0.0583),高BMI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6%vs.7.87%,χ2=3.948,P<0.05)。但2组间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心脏并发症及乳糜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χ2=0.033,χ2=0.598,χ2=0.008,均P>0.05)。结论:高BMI患者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术后较正常BMI患者更易发生切口感染,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早期并发症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懔 张阳 +1 位作者 张敏 罗永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8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时为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其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进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8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时为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其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进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8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41)与比较组(n=41)。术中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在麻醉诱导期间为比较组患者静脉泵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为试验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两组患者麻醉维持的方法相同),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在麻醉苏醒后2 h(T1)及术后24 h(T2),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比较组患者,P<0.05。在T1、T2和术后7 d(T4),试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POCD的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时为其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保护其认知功能,降低其POC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食管癌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右美托咪定 镇痛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立新 梁伟 +2 位作者 于婵娟 吕红博 权荣喜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4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4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48例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42%。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优势比(OR)=3.934,95%可信区间(95%CI):1.431~9.478]、吸烟(OR=3.256,95%CI:1.204~8.863),术前合并糖尿病(OR=4.835,95%CI:1.454~11.562),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6.714,95%CI:1.528~13.762),肿瘤位于胸上段(OR=4.346,95%CI:1.447~10.382),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OR=3.977,95%CI:1.344~9.896)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中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OR=0.273,95%CI:0.194~0.875)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通过分析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现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危险因素 保护性因素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武 谢金标 +2 位作者 杨天宝 黄国忠 陈鹏飞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8期1889-189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患者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食管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当天、术...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患者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食管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当天、术后3天及术后10天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均降低;术后3天,两组患者的CD3+、CD4+、CD8+均升高;术后10天,两组患者的CD3+、CD4+、CD8+均继续升高。术后当天、术后3天、术后10天,研究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较传统食管癌手术可以减轻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实践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玉艳 《全科护理》 2016年第21期2228-2229,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7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围术期应用快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7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次数、住院时间及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能促进病人术后恢复,控制并发症发生,并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快速康复理念 后恢复
下载PDF
探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相较传统开放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鄯丽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3263-3265,共3页
食管癌为临床较为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不适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手术为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病灶清除彻底等特点,但其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 食管癌为临床较为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不适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手术为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病灶清除彻底等特点,但其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病灶清除 并发症发生率 传统开 传统开放手 食管癌患者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骨后疼痛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钊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9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根治切除术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左开胸手术,观察组给予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根治切除术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左开胸手术,观察组给予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拔除胸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管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根治切除术患者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可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术后指标改善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胸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奇 侯爱敏 +4 位作者 王志远 王天宝 李小虎 张新忠 梁保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2-34,49,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41例)采用胸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统计两组围术期临床状...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41例)采用胸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统计两组围术期临床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末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核心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末两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核心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为26.8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曲新栋 王振兴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4期57-59,6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使...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使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免疫指标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胸腔引流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4%)低于对照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自然杀伤(NK)细胞及CD3^(+)、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NK细胞及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复发及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实施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快,康复速度也更快,但术后1年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食管癌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预后
下载PDF
恒温毯保温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黎毓秋 应王静 孔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8期123-125,129,共4页
目的探讨恒温毯保温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医院78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被动体温保护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恒... 目的探讨恒温毯保温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医院78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被动体温保护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恒温毯保温。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温、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术中并发症和术后苏醒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开始60 min和术毕时腋下体温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60 min和术毕时的腋下体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60 min和术毕时腋下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两组血清ACTH、NE和Cor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两组血清PT、APTT和FIB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毯保温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不仅有利于维持术中体温的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维持凝血功能的稳定,且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麻醉时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恒温毯 中保温 应激反应 凝血功能 并发症 苏醒恢复
下载PDF
对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冬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3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86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前瞻性护理组(PNC组,n=43)与常规护理组(UC组,n=43)。... 目的:探讨对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86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前瞻性护理组(PNC组,n=43)与常规护理组(UC组,n=43)。在围手术期,分别采用前瞻性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PNC组患者与UC组患者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经护理,与UC组患者相比,PNC组患者术前的SAS评分、术后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手术的用时、术毕至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可减轻其术前的焦虑情绪,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前瞻性护理 食管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