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压裂缝动态非对称延伸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书恒 庞姗 师永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6-114,共9页
从"人工油气藏开发"的角度,采用全缝长压裂缝模拟技术,结合储层精细地质建模技术对低渗透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形成的原位储层-支撑剂复合体的动态延伸过程及其变化特征进行探索,提出以水力压裂缝动态非对称指数来表征水力压裂... 从"人工油气藏开发"的角度,采用全缝长压裂缝模拟技术,结合储层精细地质建模技术对低渗透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形成的原位储层-支撑剂复合体的动态延伸过程及其变化特征进行探索,提出以水力压裂缝动态非对称指数来表征水力压裂缝动态非对称延伸特征,构建原位储层-支撑剂复合体的评价参数,探索水力压裂缝动态非对称指数在常规测井曲线中的响应特征,并据此建立基于常规测井曲线的水力压裂缝动态非对称延伸特征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全缝长压裂缝模拟技术优于仅基于常规测井数据的半缝长非对称压裂缝模拟技术,便于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水力压裂缝动态非对称指数可以反映水力压裂缝在某一压裂时长的非对称延伸规模水平,结合储层物性与目前开发动态可为实现储层的充分动用提供指导。水力压裂缝动态非对称延伸特征剖析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非对称 动态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全缝长酸蚀填砂裂缝导流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蔡计光 王川 +3 位作者 房好青 苟波 王琨 任冀川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5,共8页
为了准确评价加砂复合酸压时支撑剂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从而确定加砂时机,提出了全缝长酸蚀填砂裂缝导流能力评价方法。以顺北油田奥陶系储层为例,采用酸压数值模拟确定了储层条件下裂缝不同位置的温度、酸液质量分数和铺砂浓度... 为了准确评价加砂复合酸压时支撑剂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从而确定加砂时机,提出了全缝长酸蚀填砂裂缝导流能力评价方法。以顺北油田奥陶系储层为例,采用酸压数值模拟确定了储层条件下裂缝不同位置的温度、酸液质量分数和铺砂浓度等关键试验条件,测试了酸蚀填砂裂缝不同位置的导流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裂缝中不同位置的反应温度对酸刻蚀效果的影响大于酸液质量分数,导致裂缝中部酸刻蚀效果最好,缝尾次之,缝口较差;闭合应力大于60 MPa时,酸蚀裂缝的中部和远端填砂可显著提升导流能力。S3井采用该方法确定酸压中期加砂提升裂缝中、远端的导流能力,改造后稳定日产油量较邻井提高了40.0%,稳产时间延长了57.8%。全缝长酸蚀填砂裂缝导流能力评价方法,克服了常规试验方法难以评价储层条件下百米级裂缝导流能力的局限,为复合酸压加砂时机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填砂裂 导流能力 试验评价 复合酸压 顺北油气田
下载PDF
超低渗油气藏非对称压裂数值模拟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文娟 师永民 +5 位作者 王小军 刘洪涛 秦小双 王磊 柴智 李晓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5-901,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某采油区延长组的长6油层组为例,利用测井资料开展地质建模、三维岩石力学场和三维应力场研究,获得井筒以外空间任一点与压裂密切相关参数的非均质网格节点数值模型。依据岩石破裂准则定量模拟计算出压裂缝的实际展布形态... 以鄂尔多斯盆地某采油区延长组的长6油层组为例,利用测井资料开展地质建模、三维岩石力学场和三维应力场研究,获得井筒以外空间任一点与压裂密切相关参数的非均质网格节点数值模型。依据岩石破裂准则定量模拟计算出压裂缝的实际展布形态,建立非对称裂缝空间分布模型,包括缝高、缝长、缝宽和裂缝的走向。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开展剩余油分布研究,提出单井重复压裂措施方案。经过现场实施,日增产原油4吨左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数值模拟 超低渗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低渗透非均质储层单砂体全缝长压裂改造与剩余油挖潜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培刚 张志强 +2 位作者 王晓飞 潘懋 师永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64,共9页
考虑到对陆相非均质储层压裂缝扩展规律及储层改造程度认识不足,首先通过测井曲线对鄂尔多斯盆地王窑区块目标层段进行单砂体细分,采用常规测井、特殊测井与沉积微相特征结合开展油藏三维物性与岩石力学场建模,其次进行随井间储层和应... 考虑到对陆相非均质储层压裂缝扩展规律及储层改造程度认识不足,首先通过测井曲线对鄂尔多斯盆地王窑区块目标层段进行单砂体细分,采用常规测井、特殊测井与沉积微相特征结合开展油藏三维物性与岩石力学场建模,其次进行随井间储层和应力场变化的全缝长压裂数值模拟,最后通过裂缝的展布情况与油田动态数据结合,对非均质储层动用程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三角洲前缘多期河道侧向叠置砂体储层单砂体在垂向差异大,侧向变化快,因此须突破传统的压裂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实际三维模型的单砂体全缝长压裂模拟更为合适。所提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实施后增产效果明显,实施井次成功率高达90%以上,平均日增油2 t以上,说明该方法可应用于低渗非均质储层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非均质储层 单砂体 岩石力学模型 压裂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