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羟色胺增强甘氨酸激活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的全细胞电流 被引量:6
1
作者 康杰芳 庞志平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339,共7页
应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了5-HT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神经元甘氨酸激活的全细胞电流的调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在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甘氨酸作用于士的宁敏感型的甘氨酸受体,在钳制电位... 应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了5-HT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神经元甘氨酸激活的全细胞电流的调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在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甘氨酸作用于士的宁敏感型的甘氨酸受体,在钳制电位为-40mV时,可引起内向电流(IGly);(2)5-HT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强Gly反应;(3)5-HT的增强作用既不改变IGly的平衡电位,也不影响Gly与受体的亲和力;(4)5-HT2受体激动剂α-甲基-5-HT能模拟5-HT的增强效应;而5-HT2受体的拮抗剂ketanserine可阻断5-HT对IGly的增强作用;(5)蛋白激酶C(PKC)的抑制剂chelerythrine可抑制5-HT对IGly的增强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说明:5-HT可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的IGly,5-HT经5-HT2受体介导其对IGly的调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内经PKC的信号转导途径在5-HT对IGly的增强效应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提示5-HT和Gly的相互作用在脊髓水平的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控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甘氨酸 脊髓背角浅层 大鼠 细胞电流
下载PDF
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生实验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范茁 吴振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6-208,217,共4页
面向生物学科硕士研究生开设细胞电生理实验可弥补高校细胞电生理实验教学领域的空缺,使学生更好掌握细胞电生理理论知识。论文详细阐述了依托于膜片钳实验技术、以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细胞电生理实验课程的具体实... 面向生物学科硕士研究生开设细胞电生理实验可弥补高校细胞电生理实验教学领域的空缺,使学生更好掌握细胞电生理理论知识。论文详细阐述了依托于膜片钳实验技术、以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细胞电生理实验课程的具体实验内容,相关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三种主要成分(Na+、K+和Ca2+)离子电流的分离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和三种主要成分电流的动力学特性。此外,记录和观察BK单通道和全细胞电流特征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某种特异性离子通道电流特性的同时加深对膜片钳实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电生理 膜片钳 动作电位 细胞电流 单通道电流
下载PDF
双分离法记录Wistar大鼠神经元的全细胞电流 被引量:1
3
作者 沈佩同 毕平 李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5-288,共4页
背景:细胞培养与通道电流记录是全细胞膜片钳实验的主要难点。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降低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方法,将细胞急性分离与电流的分离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实验的时间,从根本上降低膜片钳实验的难度。方法:SPF级出... 背景:细胞培养与通道电流记录是全细胞膜片钳实验的主要难点。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降低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方法,将细胞急性分离与电流的分离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实验的时间,从根本上降低膜片钳实验的难度。方法:SPF级出生4~7d的wistar大鼠40只,雌雄不限。采用改良的急性分离的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脑皮质细胞,将大鼠脑皮质切成400~600μm厚度的薄片,在人工脑脊液中通混合气静止1h,并通以氧气。将脑组织块放入含有16u/mL(typeX)和2u/mL(typeXIV)蛋白水解酶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60min,清除消化酶。在全细胞电压钳制模式下,保持电位-80mV,给予-60mV到60mV的去极化脉冲刺激,步阶为+10mV,刺激波宽160ms。记录到跨膜总电流,在全细胞电极液里面加入70mmol/LCsCl,70mmol/LCsF;在外液中先后加入11μmol/L阻断剂河豚毒素、30mmol/L的氯化四乙胺、1mmol/L的4-AP。分别记录内向钠电流,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结果用clampfit分析处理。主要观察:①细胞的形态学观察。②全细胞电流的记录。③内向钠电流的记录。④外向钾电流的记录。结果与结论:细胞空间立体结构强,表面光滑,有完整的树突或者轴突,且细胞的活性可以在25℃室温下维持8~10h。在外液中加入1μmol/L的河豚毒素基本上可以阻断钠电流;30mmol/L的氯化四乙胺和1mmol/L的4-AP可以阻断外向钾电流。结果表明,改良的细胞急性分离方法细胞功能完好。通过电流分离技术,不改变细胞外液和电极液,仅需添加特异阻断剂,可记录到内向钠电流,瞬时外向钾电流以及延迟整流钾电流,较之传统方法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分离法 电流分离法 细胞电流 膜片钳
下载PDF
硝普钠对豚鼠单离耳蜗外毛细胞全细胞电流的影响
4
作者 周建波 孔维佳 +1 位作者 顾凤明 王继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outerhaircells,OHC)全细胞电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急性分离的OHC和特异性的离子通道阻断剂作为工具药,通过膜片钳电压钳记录技术观察了SNP对豚鼠耳蜗OHC... 目的研究并探讨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outerhaircells,OHC)全细胞电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急性分离的OHC和特异性的离子通道阻断剂作为工具药,通过膜片钳电压钳记录技术观察了SNP对豚鼠耳蜗OHC全细胞电流的影响,结果①在以+40mV的指令电压刺激时,10-3mol/L的SNP抑制15.34±6.59%的细胞电流(n=5);②SNP对全细胞电流的抑制作用有电压依赖性,在刺激高于0mV时作用明显,10-2mol/L的SNP在+10mV时抑制率为4.97±1.74%,而在+40mV时的抑制率为33.82±1.61%;③SNP对全细胞电流的抑制呈量效关系,在浓度大于10-3mol/L时,抑制作用逐渐明显,10-1mol/L的SNP时接近达到最大抑制效应;④分离离子电流成分后,SNP仅对Ca2+电流有抑制作用。结论SNP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的全细胞电流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外Ca2+的内流,进而影响Ca2+依赖性K+通道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外毛细胞 细胞电流 硝普钠 豚鼠 细胞外Ca^2+ 离子通道阻断剂 Ca^2+电流 mol/L 抑制作用 SNP cells 电压依赖性 K^+通道 作用机制 急性分离 记录技术 量效关系 抑制效应 离子电流 抑制率 特异性 OHC 电压钳 膜片钳
下载PDF
TRPM4通道抑制剂9-菲酚对胰岛β细胞INS-1电活动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刘慧芳 张从晓 王克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59-3064,共6页
细胞内钙激活通透单价阳离子的瞬时受体电位M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4,TRPM4)通道在胰岛β细胞表达,但是调节TRPM4的功能是否影响胰岛细胞的电活动尚需研究。本研究通过电生理方法,探讨了TRPM4通道抑制剂9-菲酚对... 细胞内钙激活通透单价阳离子的瞬时受体电位M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4,TRPM4)通道在胰岛β细胞表达,但是调节TRPM4的功能是否影响胰岛细胞的电活动尚需研究。本研究通过电生理方法,探讨了TRPM4通道抑制剂9-菲酚对胰岛β细胞动作电位发放的影响。采用全细胞电流钳技术,记录了不同浓度9-菲酚对胰岛β细胞放电频率、电位峰值及振幅的影响。结果显示,9-菲酚对甲苯磺丁脲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IC_(50)值为14.99±7.93μmol·L^(-1)。此外,9-菲酚对电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也有相似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对甲苯磺丁脲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和振幅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TRPM4通道的功能能够影响胰岛β细胞动作电位的放电模式,为TRPM4通道在胰岛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药理学实验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菲酚 瞬时受体电位M4通道 细胞电流 胰岛Β细胞 动作电位
原文传递
PKC在有氧运动调控高血压脑动脉平滑肌细胞STOCs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召霞 吴迎 +1 位作者 曾凡星 石丽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旨在观察蛋白激酶C(PKC)在有氧运动调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动脉自发性瞬时外向钾电流(STOCs)和大电导钙激活钾(BKCa)通道全细胞稳态电流的作用。方法:急性酶分离脑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PKC对各组STOCs和BKC... 目的:旨在观察蛋白激酶C(PKC)在有氧运动调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动脉自发性瞬时外向钾电流(STOCs)和大电导钙激活钾(BKCa)通道全细胞稳态电流的作用。方法:急性酶分离脑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PKC对各组STOCs和BKCa通道全细胞稳态电流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中PKC对STOCs幅值和频率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2)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组PKC对STOCs的抑制作用;3)与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中PKC对BKCa通道全细胞稳态电流的增强作用显著升高;4)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PKC对高血压组BKCa通道全细胞稳态电流的增强作用,同时显著提高PKC对正常血压组BKCa电流的作用。结论:1)高血压时大脑中动脉平滑肌细胞经PKC/LTCCs/Ca^(2+)/STOCs/LTCCs/Ca^(2+)/STOCs信号通路对STOCs的增强作用大于经PKC/STOCs途径对STOCs的抑制作用,故STOCs在高血压时总体表现为病理性上调;2)PKC对高血压STOCs的抑制作用增强,这将进一步加剧高血压病理发展,而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以上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PKC STOCs BKCa通道细胞电流 穿孔膜片钳
原文传递
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动作电位及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于婵娟 蒋晖 +1 位作者 黄春阳 刘亚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1-614,共4页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胞体动作电位及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大鼠快速断头,取出海马组织并用切片机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随机平分为4组:脂肪乳剂组(空白组)、依托咪酯组(对照组)和2个实验组(依托咪酯+D...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胞体动作电位及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大鼠快速断头,取出海马组织并用切片机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随机平分为4组:脂肪乳剂组(空白组)、依托咪酯组(对照组)和2个实验组(依托咪酯+DIDS组与依托咪酯+四乙铵组)。用全细胞电流钳技术给予不同强度的刺激,记录各组在不同刺激强度下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的情况。结果脂肪乳剂不影响胞体动作电位的频率和幅值。10μmol·L-1依托咪酯脂肪乳剂能明显减少胞体动作电位的数目,同时动作电位的幅值也减小;逐渐增大刺激的强度,胞体动作电位产生的个数会相应地增加,但幅值无明显变化。DIDS+依托咪酯组在20 min后减少动作电位数目,且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动作电位衰减的时间逐渐延长。加入K+通道阻滞剂(四乙胺)后,不影响依托咪酯对动作电位产生的抑制。结论依托咪酯脂肪乳剂抑制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的作用,可能主要通过开放氯通道、增加氯离子内流来实现;而钾通道对依托咪酯的抑制作用影响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海马 动作电位 离子通道 细胞电流钳技术
原文传递
机械分离的果蝇幼虫中枢神经元全细胞钾电流的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太湘 吕辉 +4 位作者 王强 伍龙军 刘进 周专 徐天乐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1-416,共6页
培养的果蝇胚胎及幼虫中枢神经元已被广泛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突触传递和胞内信使调节等电生理学研究。在本实验中 ,利用机械震荡分离方法获得了大量的果蝇幼虫中枢神经元 ,其中大部分为Ⅱ型神经元。运用膜片钳技术 ,鉴定了Ⅱ型神经元... 培养的果蝇胚胎及幼虫中枢神经元已被广泛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突触传递和胞内信使调节等电生理学研究。在本实验中 ,利用机械震荡分离方法获得了大量的果蝇幼虫中枢神经元 ,其中大部分为Ⅱ型神经元。运用膜片钳技术 ,鉴定了Ⅱ型神经元上五种具有不同动力学特性的全细胞钾电流。其中E型电流表型表现出与其它四种电流完全不同的“钟形”激活特性。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该类型电流具有明显的钙依赖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离 果蝇幼虫 中枢神经元 细胞电流 Ⅱ型神经元
下载PDF
胞外钙对豚鼠耳蜗Deiters细胞钾电流的调制
9
作者 常青 龚树生 +2 位作者 丁娟 唐明 JürgenHescheler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7-224,共8页
为观察胞外钙对豚鼠耳蜗单个离体Deiters细胞钾电流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实验记录了:Deiters细胞在正常细胞外液和无钙外液中的全细胞钾电流(whole cell K+ currents,Ik),并分析了其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结果观察到,Deiters 细胞与... 为观察胞外钙对豚鼠耳蜗单个离体Deiters细胞钾电流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实验记录了:Deiters细胞在正常细胞外液和无钙外液中的全细胞钾电流(whole cell K+ currents,Ik),并分析了其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结果观察到,Deiters 细胞与在正常细胞外液中相比,在祛除细胞外液中的Ca2+后,IK电流幅值明显增加,弦电导值亦明显增加,但其平衡电位未明显改变。在无钙外液中,Ik电流的反转电位向超极化方向明显移位,更接近于按照Nernst方程得出的K+理论平衡电位;而且其稳态激活曲线亦向超极化方向明显移位,但其激活趋势与正常相比无明显改变。此外,观察了Deiters细胞中钙抑制性钾电流的电流-电压关系和电导-电压关系,发现两者均呈“S”形,提示此钙抑制性钾电流可能存在2种不同的钾电导成分。由此,推测可能有两种机制参与胞外钙对Deiters细胞钾电流的调控:(1)Deiters细胞中的IK通道可能存在一个Ca2+敏感结构域,胞外Ca2+可能通过改变此结构域而对IK电流产生调制;(2)Deiters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新型的双相门控性钾通道或钾通道耦联型受体或是一种新型的钾通道亚型,祛除胞外Ca2+可激活此新型钾电导而对IK电流产生调制。由此推测,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胞外钙浓度下降可以对Deiters细胞的全细胞钾电流产生调制,从而更有利于Deiters细胞内K+外流,进而有效地缓冲外毛细胞周围的K+浓度;而且还可以使Deiters细胞产生更快的复极化并有利于维持其静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Deiters细胞 胞外钙 细胞电流 调制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变化
10
作者 郭丽芬 张存泰 吴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外周血淋巴细胞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 WESTERN印迹法 细胞膜片钳技术 细胞电流 蛋白表达 电流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