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丑条约》谈判前后的中方“全权”问题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海斌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92,189,190,共20页
奕劻、李鸿章作为清政府授命的"全权大臣",是对议定《辛丑条约》直接负责的外交代表。"全权"并非义和团运动后产生的新问题,其产生过程与战争性质、战时交涉情势以及中枢和地方关系的变动密不可分。清朝议和代表的... 奕劻、李鸿章作为清政府授命的"全权大臣",是对议定《辛丑条约》直接负责的外交代表。"全权"并非义和团运动后产生的新问题,其产生过程与战争性质、战时交涉情势以及中枢和地方关系的变动密不可分。清朝议和代表的确认历时数月,列强凭借其军事实力及在华政治影响力,干预清朝内部人事安排,从侧面反映了列强之间的竞争关系。战后和谈不仅是清朝与列强的谈判,其内部也存在西安军机处、北京"全权"、东南督抚以及驻外公使等多种政治力量的博弈。因多元外交的特性,某些时候中枢与地方确可相互配合、争取利权,但清朝在国际权力格局中处于弱势,加上官僚政治、派系斗争等因素,外交权分散的状况反而导致大面积暴露传统交涉方式的局限。庚辛之际的"全权"问题,牵动清朝内政、外交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影响到历史长远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丑条约 全权大臣 奕劻 李鸿章 张之洞 荣禄
原文传递
论晚清全权大臣的形成
2
作者 郭黎鹏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51,共12页
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派遣全权大臣的犹豫不决向来被视为顽固保守的表现,实际上忽视了英法外交官利用全权代表议约制度实现侵华权益最大化与合法化的行为。面对外来的各种要求,清政府灵活应对。道光帝在鸦片战争期间派遣钦差大臣进... 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派遣全权大臣的犹豫不决向来被视为顽固保守的表现,实际上忽视了英法外交官利用全权代表议约制度实现侵华权益最大化与合法化的行为。面对外来的各种要求,清政府灵活应对。道光帝在鸦片战争期间派遣钦差大臣进行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咸丰帝维持议约秩序不受干扰,最终任命的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奕䜣也没有自主行事。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顺应与多国交往的新形势,在维护权益的基础上主动任命全权大臣,颁发全权敕谕,以对外议订通商条约。从晚清全权大臣的形成过程来看,清廷一方面通过调适本国制度实现了与西方议约制度的接轨,另一方面也坚决抵制外国的侵权举措,反映出近代中国在运用西方议约制度时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全权大臣 奕䜣
原文传递
奕劻与庚辛议和 被引量:3
3
作者 朱英 唐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76,107,共13页
在庚辛议和过程中,奕劻因西人所重而得以与李鸿章同列全权大臣,以宗室懿亲临危受命,驰赴京师,整顿京师秩序,晤商各国公使,筹备议和。在议和交涉中,西人挟势凌压,使全权大臣并无多少斡旋余地。虽然大局难挽,但关系宗社安危,心余力绌的奕... 在庚辛议和过程中,奕劻因西人所重而得以与李鸿章同列全权大臣,以宗室懿亲临危受命,驰赴京师,整顿京师秩序,晤商各国公使,筹备议和。在议和交涉中,西人挟势凌压,使全权大臣并无多少斡旋余地。虽然大局难挽,但关系宗社安危,心余力绌的奕劻仍在"惩凶"、"赔款"等条目上有所争取,尤其是在中俄专约问题上,更是力陈己见。纵观奕劻在议和中的表现,虽无可圈可点之处,但也堪称历任其难,始终以维护宗庙社稷、祖宗基业为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奕劻 庚辛议和 全权大臣
下载PDF
庚子事变后中外关于“惩凶”问题的争论与交涉 被引量:3
4
作者 邓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6年第2期90-119,共30页
庚子事变后,各国提出将'惩凶'作为与清廷议和的前提条件。这对中外议和至关重要,却又极富争议性。李鸿章等人在探知各国所指罪魁的基础上,与袁世凯等地方督抚商定祸首名单,期望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性。然而各国政府及公使对于名... 庚子事变后,各国提出将'惩凶'作为与清廷议和的前提条件。这对中外议和至关重要,却又极富争议性。李鸿章等人在探知各国所指罪魁的基础上,与袁世凯等地方督抚商定祸首名单,期望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性。然而各国政府及公使对于名单人员及其惩处方式,意见甚不一致。其中,是否'严速惩办'祸首,懿亲是否处死,如何惩办毓贤、董福祥等问题,尤为争论之焦点。为此,李鸿章、奕劻、张之洞、袁世凯、刘坤一等人不仅内部频繁互动,而且与各国公使展开了艰难的交涉。最终在英使等西方强硬意见的主导下,中国全盘接受西方惩处的要求,唯一的修改只是允许英年和赵舒翘自尽以代替绞刑。此事提示出,庚辛之际,在西方主导下的中外交涉格局正逐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凶” 全权大臣 地方督抚 英国公使
原文传递
全权、常驻公使与钦差--津约谈判前后的中英职衔对等与邦交平等翻译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屈文生 万立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178,共17页
1858年《天津条约》谈判前后,全权问题和钦差驻京成为中英交涉的核心问题,一度成为谈判延宕的症结所在。英方将全权代表额尔金的职衔Plenipotentiary译作“钦差全权大臣”,同时将Resident Minister译作“钦差”,均引发清廷上下极大抵触... 1858年《天津条约》谈判前后,全权问题和钦差驻京成为中英交涉的核心问题,一度成为谈判延宕的症结所在。英方将全权代表额尔金的职衔Plenipotentiary译作“钦差全权大臣”,同时将Resident Minister译作“钦差”,均引发清廷上下极大抵触。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方只能妥协接受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的职衔被译作“贡使”;情势翻转后,先是璞鼎查的职衔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译为“钦奉全权大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额尔金的职衔则更进一步译成“钦差全权大臣”。汉译“钦差全权大臣”使得Plenipotentiary的含义生发了显著变化−经过英方在翻译上的操纵,指向了英文的Plenipotentiary+Imperial Commissioner的叠合。英方如此翻译,表面上看是为争取或表明英中两国谈判代表地位上的对等或平行,反映出英方自马戛尔尼访华始追求邦交平等或均势的意图,实际上却创制了新的身份不对等关系,折射出中英实力此消彼长的现实。历时地看,英方追求词语对等努力虽先后遭到乾隆帝和咸丰帝的抵制,但其成果最终经过不平等条约确定与固化下来,使得刚刚开启的中英外交关系陷入了新的不平等境地。中国在由英国人主导的条约外交体系中,陷入了与英国新不平等地位的尴尬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差全权大臣 全权 常驻公使 翻译 新不平等地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