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双杆切割磁感线运动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金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11年第7期44-44,46,共2页
原题.(2003年全国理综卷第25题)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的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
关键词 运动过程 磁感线 切割 全国 磁感应强度 平面垂直 匀强磁场 导轨
原文传递
巧用等时圆,妙解经典题 被引量:2
2
作者 佘运建 王美荣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47,共2页
课间,有同学来问2008全国理综卷Ⅰ第21题。 题目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课间,有同学来问2008全国理综卷Ⅰ第21题。 题目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题 巧用 全国 玻璃砖 入射角 折射率 同学 平行
原文传递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Ⅰ、Ⅱ)电磁场压轴题赏析——推陈出新,考查能力 被引量:1
3
作者 娄敏娟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49,共3页
认真赏析2006、2007、2008高考全国理综卷Ⅰ、Ⅱ中的6道物理压轴题,其中有4份试卷的压轴题属于同一类题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且这些试题是一次次陈题翻新,从而转化为新情境下的考查内容,但难度总体温和,不偏也不怪... 认真赏析2006、2007、2008高考全国理综卷Ⅰ、Ⅱ中的6道物理压轴题,其中有4份试卷的压轴题属于同一类题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且这些试题是一次次陈题翻新,从而转化为新情境下的考查内容,但难度总体温和,不偏也不怪,区分度好,有利于区分和鉴别不同考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下面就对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Ⅱ)压轴题中出现的电磁场综合题一一加以分析,相信这对于2009年高考物理复习应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轴题 全国高考 电磁场 考查能力 赏析 全国 全国 出新
原文传递
回归经典 突出过程 关注课改——评析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物理试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国龙 陶汉斌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8年第10期28-31,共4页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物理试题突出考查了经典的物理知识,回归了经典的力学基础知识,总体感觉知识有点“古老”。抓基础就抓住了高考,这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坚持的教学“政治方向”。试卷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所学相...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物理试题突出考查了经典的物理知识,回归了经典的力学基础知识,总体感觉知识有点“古老”。抓基础就抓住了高考,这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坚持的教学“政治方向”。试卷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最后2道计算压轴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 全国 回归 课改 知识 基础知识 能力测试 政治方向
原文传递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生物试题解析与点评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利鹏 王贵雄 《中学生物教学》 2010年第7期50-52,共3页
试题仍延续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的“5+4”模式,题干表述简明、严谨,指向明确,利于学生答题,这是试题质量高的充分体现。但微生物的有关知识在第34题以大题的形式呈现,这较为少见。第31题将尘封多年的“开放式的信息题”通过植... 试题仍延续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的“5+4”模式,题干表述简明、严谨,指向明确,利于学生答题,这是试题质量高的充分体现。但微生物的有关知识在第34题以大题的形式呈现,这较为少见。第31题将尘封多年的“开放式的信息题”通过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实验分析重现考卷,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这是试题的最大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试题解析 全国高考 微生物 2010年 2009年 高素质人才 试题质量
下载PDF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物理试题亮点分析
6
作者 姜启时 《高中数理化》 2016年第13期47-50,共4页
2016年高考全国26个省市统一采用全国卷,其中广东、安徽、河北、河南、山西、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省都采用了全国卷工.全国理综卷I物理命题渗透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基础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同前几... 2016年高考全国26个省市统一采用全国卷,其中广东、安徽、河北、河南、山西、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省都采用了全国卷工.全国理综卷I物理命题渗透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基础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同前几年相比,2016年全国卷I理综物理试题凸显了“稳中求变、考查素质”的特点,其中的物理命题主要有如下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 全国 高考 知识应用能力 命题 合素质 全国 课程
下载PDF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3题的多种解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贾会玲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8年第10期38-39,共2页
题目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关键词 全国 多种解法 高考 同一直线 匀加速运动 距离 物体
原文传递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伴性遗传题型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生清 《中学生物教学》 2008年第7期46-47,共2页
伴性遗传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遗传学试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历年来遗传学是高考理综生物学部分必考的内容。下面笔者结合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中的伴性遗... 伴性遗传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遗传学试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历年来遗传学是高考理综生物学部分必考的内容。下面笔者结合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中的伴性遗传试题进行解析并分类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伴性遗传 题型解析 性别决定 思维的灵活性 全国 遗传学 区分度
下载PDF
2007高考全国理综卷中三个错误的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晓萍 陶汉斌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7年第11期42-43,共2页
分析2007年全国理综卷Ⅰ(湖南、福建、安徽、江西、浙江)中的物理部分,我们发现物理部分的第18、22、25题存在着明显的错误,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出现这么多的错误实在是不应该的!谨以此文对这三个错误进行辨析与批判,以供同... 分析2007年全国理综卷Ⅰ(湖南、福建、安徽、江西、浙江)中的物理部分,我们发现物理部分的第18、22、25题存在着明显的错误,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出现这么多的错误实在是不应该的!谨以此文对这三个错误进行辨析与批判,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高考 部分 选拔人才 考试 高校
下载PDF
再辨“2007高考全国理综卷中三个错误的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柴宏良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8年第5期42-43,共2页
贵刊在2007年第11期中刊出的“2007高考全国理综卷中三个错误的辨析”一文中,对2007高考理综卷中的三道物理试题进行了辨析和批判。本人对文中的大部分观点表示赞同,但对原题22和原题25的辨析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 全国 高考 试题 原题 期中
下载PDF
高考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的差异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惠作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中学教师普遍认为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是一道推陈创新、构思巧妙的好题,这无疑是确切的,但是笔者发现有不少中学教师对该题的命题意图和题型定位却与命题专家相左.此外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该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有突出的差... 中学教师普遍认为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是一道推陈创新、构思巧妙的好题,这无疑是确切的,但是笔者发现有不少中学教师对该题的命题意图和题型定位却与命题专家相左.此外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该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有突出的差异.联想同一省份(浙江省)2002的理综卷第26题、2003年的理综卷第25题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答案 考生 高考题 全国 解读 中学教师 构思巧妙 第26题
下载PDF
2011年—2016年全国理综卷实验与探究试题中的归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冬 《中学生物教学》 2017年第1期122-124,共3页
1概述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因此,生物学考试必然会重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即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能力、思维能... 1概述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因此,生物学考试必然会重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即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归因分析 探究试题 生物科学素养 信息能力 生物学课程 实验 标准实施
下载PDF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考点比对分析
13
作者 张恢宁 《中学化学》 2018年第10期44-45,共2页
2018年高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地以外,使用全国理综卷的省份达25个。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共有三套,各省份使用情况分别是:全国卷I(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山东),全国卷Ⅱ(... 2018年高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地以外,使用全国理综卷的省份达25个。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共有三套,各省份使用情况分别是:全国卷I(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山东),全国卷Ⅱ(重庆、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全国卷Ⅲ(四川、云南、广西、贵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高考 化学试题 全国 考点 全国 黑龙江 内蒙古 省份
原文传递
回归经典 突出过程 关注课改——评析2008年全国理综卷I物理试题
14
作者 陶汉斌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9年第2期39-40,共2页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物理试题从物理的基础知识、物理能力、物理知识的发展三方面三维一体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具体地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查:
关键词 试题 新课改 全国 回归 能力 基础知识 学生分析 三维一体
下载PDF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物理选择题的数学方法例析
15
作者 赵顺法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8年第8期31-32,共2页
运用数学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考试大纲》对这一能力的考查是这样叙述的: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型、函数图象进行表... 运用数学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考试大纲》对这一能力的考查是这样叙述的: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型、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2008年全国理综卷I物理部分的试题很好体现了对该能力的考查,下面对其中部分选择题运用的数学方法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题 数学方法 全国 例析 高考 《考试大纲》 全国 问题
下载PDF
一道数理兼备的好题——浅谈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
16
作者 韦海珠 《中学理科(高考导航)》 2007年第9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全国 高考 合能力测试 问题 全国 学知 考生
下载PDF
在平稳中亮剑 细节决定成败——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生物试题感悟
17
作者 徐玉华 唐顺风 《中学生物学》 2008年第11期50-51,共2页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生物试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试题平稳,既注重基础,又考查了能力,对基础扎实的考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如果不注意细节,想得高分也不容易。
关键词 生物试题 平稳 高考 全国 感悟 全国 考生 高分
下载PDF
2007年全国(湖北卷)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18
作者 王士朝 《中学生物学》 2007年第7期47-48,共2页
1.题目见全国理综卷(湖北卷)第1题。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 1.题目见全国理综卷(湖北卷)第1题。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故C项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解析 生物 全国 兴奋 部位 细胞膜 负电
下载PDF
匠心独具、构思巧妙的条件——赏析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和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4题
19
作者 张惠作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9年第4期21-21,25,共2页
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以下称考题1)的题干中的一个条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不少中学教师认为是多余的条件(请参考文[1]、[2]、[3]),2008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4题(以... 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以下称考题1)的题干中的一个条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不少中学教师认为是多余的条件(请参考文[1]、[2]、[3]),2008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4题(以下称考题2)题干中的一个条件“已知此曲线在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离的2倍”,也有教师对这个条件提出质疑(请参考文[4]).以欣赏的眼光看,笔者有不同的认识.题中的条件是命题者匠心独具、构思巧妙的好条件,对照考纲方见其巧,抛开考纲更显其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高考物 构思巧妙 江苏 赏析 中学教师 曲率半径 最高点
原文传递
评析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卷(新课程1)第28题
20
作者 杨芬娥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3年第8期58-60,共3页
2013年高考,陕西、江西、山西等省区采用全国理综卷(新课程1),该卷第28题是一道化学必做题,对此题笔者做以点评.
关键词 全国 第28题 全国高考 课程 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