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8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 被引量:78
1
作者 石汉平 赵青川 +36 位作者 王昆华 许红霞 李薇 方玉 余时沧 齐玉梅 朱广迎 路潜 罗琪 张晓伟 谭荣绍 焦广宇 贾润萍 周莉 葛声 丛明华 李增宁 王昆 张小田 于康 刘英华 周云 谢丛华 崔久嵬 管文贤 施万英 胡雯 赵长海 陈伟 朱翠凤 李苏宜 高凤莉 巴一 陈子华 林源 曹伟新 陈公琰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31-36,共6页
世界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2013年报告[1],2007年全世界有9.23亿人营养不足(malnourished),比19901992年期间增加8千万。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3年报告[2],营养不良是全... 世界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2013年报告[1],2007年全世界有9.23亿人营养不足(malnourished),比19901992年期间增加8千万。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3年报告[2],营养不良是全世界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far the largest contfibutor to child mortality),全世界死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占全因死亡儿童的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估 营养风险 世界粮农组织 全因死亡 综合测定 筛查方法 亿人 原发病治疗 mortality 营养干预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59
2
作者 司金萍 陈艳伟 +8 位作者 杨洁 李骁 张艳丽 刘金秋 郭然 王珂 姜一农 夏云龙 刘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7-483,共7页
目的评估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住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因ADHF住院的患者199例,根据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 目的评估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住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因ADHF住院的患者199例,根据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用药情况分为ARNI组(n=92)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组(n=107)。纳入的患者中入院新诊断心力衰竭(心衰)患者61例,亦根据用药情况分为ARNI组(n=30)和ACEI组(n=31)。通过电子病历库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随访结果。有效性观察指标,主要指标为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次要指标为心衰再入院和全因死亡。安全性指标包括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组间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ARNI组与ACEI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选患者随访时间为(15.2±6.5)个月,其中ARNI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2.3±5.0)个月,ACEI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2±6.5)个月。随访结束时,ARNI组LVEF提高≥5%患者的比例为48.9%(45/92),明显高于ACEI组的25.2%(27/107)(P=0.001);LVEF恢复正常患者的比例为17.4%(16/92),明显高于ACEI组的3.7%(4/107)(P=0.001);LVEDD缩小≥10 mm患者的比例为14.1%(13/92),明显高于ACEI组的3.7%(4/107)(P=0.009)。ARNI组患者心衰再入院的比例为50.0%(46/92),明显低于ACEI组的71.0%(76/107)(P=0.002);全因死亡的比例为5.7%(5/88),亦明显低于ACEI组的15.3%(13/85)(P=0.038)。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RNI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ACEI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两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入院时新诊断心衰的患者中,ANRI组患者LVEF恢复正常的比例为30%(9/30)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水肿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 症状性低血压 早期应用 高钾血症 患者生存时间 全因死亡 再入院
原文传递
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新重点 被引量:30
3
作者 孙宁玲 范芳芳 赵连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18-22,共5页
2011年5月15日,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北京联合举行'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0年更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指南).2010版指南是在卫生... 2011年5月15日,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北京联合举行'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0年更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指南).2010版指南是在卫生部疾控局的领导下,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中心组织全国近百位知名专家参与完成的,新的指南在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发展趋势和疾病特点,对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 观察性研究 动脉中膜 全因死亡 更新版 缺血性心脏病 基因多态性 平均血压 临床证据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宏 周鹏 +4 位作者 侯霁芯 刘涛 蒲静 胡军 王秋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比较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将523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衰(HFmrEF)和HFpEF,比较其临床特征、观察预后指标差异。将274例HF... 目的:比较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将523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衰(HFmrEF)和HFpEF,比较其临床特征、观察预后指标差异。将274例HFpEF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65岁组(228例)和<65岁组(46例),分析≥65岁组HFpEF患者心衰再次住院危险因素。结果:与HFrEF患者相比,HFpEF患者年龄、BMI、胆固醇、白蛋白更高,女性患者更多,心率、肌钙蛋白-I、脑钠肽(BNP)、胆红素、尿酸、水肿更少,住院时间较短、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入院后30d全因死亡率更低(均P<0.05)。与HFmrEF患者相比,HFpEF年龄更大、女性更多,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更高,心率、肌钙蛋白-I、BNP、胆红素、尿酸、白细胞、尿素氮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年龄、尿素氮、心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为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合并心房颤动多为≥65岁HFpEF患者出院1年内心衰再次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FpEF患者近期、远期预后较差,HFpEF有不同于HFrEF、HFmrEF的临床特征,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年龄 全因死亡 心衰再次住院
原文传递
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 被引量:22
5
作者 樊晓寒 吴海英 惠汝太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8-862,共5页
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较为常见,但临床上常被忽略。近来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密切相关,提示在高危人群中... 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较为常见,但临床上常被忽略。近来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密切相关,提示在高危人群中早期识别和诊断体位性低血压,有助于正确评价患者临床状况和用药情况,有助于指导治疗和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低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研究 心脑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 高危人群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与全因死亡的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巩昕 朱琛颖 +4 位作者 于萍 奚晓玲 胡昊 曹建红 范慧敏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对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力衰竭专科住院的患者351例(HFrEF组)。分析其与对照组营养状态的差异。中位随访时间606d后,共10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对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力衰竭专科住院的患者351例(HFrEF组)。分析其与对照组营养状态的差异。中位随访时间606d后,共108例患者全因死亡。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rEF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rEF组患者的BMI[(22.71±3.95)kg/m2比(24.23±3.66)kg/m2,t=4.331,P=0.000]、总胆固醇[(3.81±0.99)mmol/L比(4.03±0.96)mmol/L,t=2.638,P=0.009]、白蛋白[(38.18±5.03)g/L比(40.18±6.12)g/L,t=3.874,P=0.000]、前白蛋白[(187.67±61.83)mg/L比(211.94±65.44)mg/L,t=3.937,P=0.000]均较低。低BMI组死亡49例,高BMI组死亡36例,低BMI组死亡率(36.0%)明显高于高BMI组(22.4%)(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年龄为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BMI〈22ks/m2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较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及干体质量时的BMI可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营养状态 全因死亡
原文传递
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霞 郭俊林 +1 位作者 黄小鲁 薛克栋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及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法分为心功能Ⅳ级189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随访6月,通过电...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及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法分为心功能Ⅳ级189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随访6月,通过电话访问及回顾患者再入院就诊的医疗记录方式记录随访信息。记录的全因死亡指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包括心因性死亡及非心因性死亡。按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钠血症及心血管传统危险因素对重度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事件组入院低钠血症发生率(21.9%vs.12.0%,P=0.027),糖尿病发生率(48.4%vs.28.0%,P=0.006)、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1 841.2±231.5)pg/ml vs.(1 426.5±164.3)pg/ml,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钠血症(OR=1.624,95%CI:1.024~4.225,P=0.036),高血清NT-proBNP水平(OR=1.214,95%CI:1.178~4.460,P<0.001)、糖尿病(OR=2.415,95%CI:1.321~4.643,P=0.038)是重度慢性心衰患者6月内全因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低钠血症、高血清NT-proBNP水平、糖尿病是重度慢性心衰患者6月随访期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NT-PROBNP水平 糖尿病 心力衰竭 全因死亡 预后
原文传递
高发慢性病对老年人全因死亡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曹志 程杨杨 +3 位作者 王媛 孙俐 徐富升 王耀刚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中6种常见慢性病及其共患情况对全因死亡的影响,为制定健康老龄化慢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数据,CLHLS在2011年对7080名6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基线调查,2014年随访一次,问...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中6种常见慢性病及其共患情况对全因死亡的影响,为制定健康老龄化慢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数据,CLHLS在2011年对7080名6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基线调查,2014年随访一次,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信息、生活方式与行为、慢性病相关信息。采用Stata 15.0进行t检验、χ~2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6种常见慢性病及高发慢性病综合评分与老年人全因死亡的风险关联。结果2014年随访时有2121人死亡,死亡率为30.0%。多因素调整后,老年人患痴呆、癌症、糖尿病、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分别使全因死亡增加了113%(HR=2.13,95%CI:1.66~2.74),105%(HR=2.05,95%CI:1.39~3.03),59%(HR=1.59,95%CI:1.26~2.02),28%(HR=1.28,95%CI:1.12~1.45),13%(HR=1.13,95%CI:1.01~1.27),9%(HR=1.09,95%CI:1.01~1.19)。高发慢性病综合评分每增加1分,老年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6%(HR=1.46,95%CI:1.36~1.58)。高发慢性病综合评分为0.1~1.0、1.1~2.0、2.1~3.0、3.1~4.0和4.1~5.0分的老年人群慢性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危害比随着评分增加而呈增长趋势(HR值分别为1.17、1.72、2.41、4.63和11.65,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痴呆和癌症是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发慢性病共患对死亡风险呈增长趋势。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提高老年人群期望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全因死亡 疾病共患 老年人群
原文传递
西那卡塞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赫男 郭增玉 +1 位作者 王超民 薛增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625-626,共2页
当前,随着肾脏替代治疗的普及,以及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并发症亦随之增加和显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其主要表现为骨痛、骨骼... 当前,随着肾脏替代治疗的普及,以及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并发症亦随之增加和显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其主要表现为骨痛、骨骼畸形、皮肤瘙痒、转移性钙化、导致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明显增加,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故如何治疗SHPT,减少并发症是一个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塞 血液透析技术 转移性钙化 骨骼畸形 全因死亡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血磷 安全性观察 肾性骨病
下载PDF
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踝臂指数与全因及心血管病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文林 李觉 +4 位作者 郑黎强 罗盈怡 徐远溪 高文根 胡大一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08-912,共5页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ABI)与女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全因死亡与心血管病(CVD)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国际糖尿病学会(IDF,2005)MS诊断标准的女性MS患者1049例入选。进行ABI的测量及平均13.6月随访。按ABI水平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外周动...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ABI)与女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全因死亡与心血管病(CVD)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国际糖尿病学会(IDF,2005)MS诊断标准的女性MS患者1049例入选。进行ABI的测量及平均13.6月随访。按ABI水平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外周动脉疾病(PAD)组(ABI≤0.9,共259例)和非PAD组(ABI在0.91~1.40之间,共790例)。结果在基线水平,PAD组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均高于非PAD组(P<0.05)。PAD组与非PAD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0.4%和4.4%(P<0.01),CVD死亡率分别为4.6%和1.6%(P<0.01)。ABI最高第4分位(≤0.40)较最低的第1分位(1.00~1.40)全因死亡增加3.7倍(P=0.012),心血管病死亡率虽有增加但无显著性。通过COX回归分析,调整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等因素后,显示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相对危险仍呈同样趋势。结论低ABI是预测女性MS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女性MS患者早期常规接受ABI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PAD对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指数 心血管病死亡 全因死亡 代谢综合征 女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管理八年联合达标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庄宁 张建东 +18 位作者 万钢 高丽娟 边川 陈怀宁 池清 贾秋香 苏艳丽 刘海青 张丽娟 李桂英 闫军生 邢佳 冯云飞 许国庆 崔亚丽 张帆 徐保真 杨光燃 袁申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109-3116,共8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管理八年联合达标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在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课题内,以劲松社区44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时间为2008年8—12月,随访至2016年9月,无脱落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管理八年联合达标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在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课题内,以劲松社区44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时间为2008年8—12月,随访至2016年9月,无脱落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强化管理组(n=220)和标准管理组(n=221)。两组患者均由全科医师在三级甲等医院专家指导下进行"一对一"管理,定期随访及监测各项指标,及早发现并发症并进行干预。两组患者的管理差异主要为随访周期及重要指标的检测频率不同:强化管理组患者每2个月随访1次,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每3个月检测1次、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每6个月检测1次;标准管理组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Hb A1c每6个月检测1次、UAER每年检测1次。比较两组患者2008—2016年各代谢指标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终点事件发生率,分析联合达标次数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强化管理组患者2012年空腹血糖(FPG)达标率低于标准管理组,2015—2016年FPG、Hb 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高于标准管理组,2015年血压达标率高于标准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008—2016年全因死亡、脑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血管事件、肿瘤发生率及总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139例(31.5%)患者联合达标次数≥3次,余302例(68.5%)联合达标次数<3次。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总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rank检验,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累积风险低于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第6年,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健康管理 联合达标率 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琴 贡欢欢 +4 位作者 廖深根 郑旭辉 孙国珍 田金萍 李新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2017年6月因急性心力衰竭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241例。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2017年6月因急性心力衰竭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241例。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按评分标准分为营养正常组(GNRI≥98分)、轻度营养不良组(92分≤GNRI<98分)、中度营养不良组(82分≤GNRI<92分)、重度营养不良组(GNRI<82分)。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241例患者中,营养不良患者占46.9%(113/241),其中轻度营养不良组56例(23.2%),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因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仅11例,故将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合并为一组)57例(23.7%),余128例(53.1%)营养正常者为营养正常组。随访中位时间32(15,45)个月,共109例患者全因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轻度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患者(营养正常组37.5%,轻度营养不良组48.2%,中重度营养不良组59.6%,log-rank P=0.015)。多因素Cox回归提示,中重度营养不良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1.68,95%CI:1.07~2.64,P=0.023)。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中重度营养不良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全因死亡 预后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对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万进东 王丹 +3 位作者 刘森 阚竞宇 周鹏 王沛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05-710,共6页
目的评价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对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8例接受单纯PCI术的早发ACS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以AIP=0.06为切点分为致动脉硬化表型组(n=... 目的评价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对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8例接受单纯PCI术的早发ACS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以AIP=0.06为切点分为致动脉硬化表型组(n=155)和非致动脉硬化表型组(n=5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PCI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率。结果致动脉硬化表型组的全因死亡率、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致动脉硬化表型组(分别为11.0%比1.9%,P〈0.05;24.5%比11.3%,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IP与早发ACS患者PCI术后1年MACCE独立相关(OR=2.139,95%CI:1.426~3.209,P〈0.05);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IP为早发ACS患者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1.347,95%CI:1.137~2.879,P〈0.05)。结论 AIP对早发ACS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和MAC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全因死亡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汪烨 姜腾勇 +2 位作者 韩智红 任学军 吴学思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获得在我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HCM患者457例,男性251例(54.9%),女性206例(45.1%),年龄2~84岁,平均年龄(47.9±16.0)岁。所有患者... 目的:获得在我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HCM患者457例,男性251例(54.9%),女性206例(45.1%),年龄2~84岁,平均年龄(47.9±16.0)岁。所有患者均有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对已知的与预后不佳相关的因素如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最大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NYHA分级、家族史、并存疾病、并发症、临床症状等行COX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有368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41.9±28.4)个月,其中男性248例(67.4%),女性120例(32.6%),随访率为80.5%。共发生25例死亡(5.5%),14例与HCM相关(猝死7例),5年的累积存活率为91.6%,10年为80.9%。第1年病死率为2.8%,第2年病死率为1.7%,第3年病死率为1.4%,第4年病死率为2.7%,第5年病死率为零。心功能NYHA分级(RR=2.90,P=0.017),射血分数(EF)值(RR=0.96,P=0.009)和心房颤动(房颤)(RR=2.40,P=0.009)为HCM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M患者预后与心功能差及发生房颤相关,年龄、流出道梗阻或有家族史均与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病死率 生存分析 预后 全因死亡
下载PDF
王耀献教授辨期论治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15
15
作者 闫润泽 孙卫卫 +2 位作者 王耀献 王晓娜 杨涵雯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9期753-755,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病因[1,2],我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3]。糖尿病肾病是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给经济、社会和医疗造成了较大负担[4,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病因[1,2],我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3]。糖尿病肾病是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给经济、社会和医疗造成了较大负担[4,5]。现代医学多以控制血糖,调控血压、血脂,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措施管理糖尿病肾病,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难以有效防止其发展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脏病 生活方式干预 控制血糖 心源性死亡 全因死亡 微血管并发症 现代医学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血管通路类型的临床特征及全因死亡差异比较 被引量:15
16
作者 屈斌 张倩 高弼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6期367-37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血管通路类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全因死亡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始接受长期MHD患者310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31日... 目的比较不同血管通路类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全因死亡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始接受长期MHD患者310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31日,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血管通路并发症事件和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比较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和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组(tunnel-cuffed catheter,TCC)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心脏超声参数及全因死亡差异。结果共纳入310例MHD患者,男性184例(59.4%),年龄(65.69±13.11)岁。2组患者开始透析年龄及原发病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4,P=0.002;χ^(2)=11.792,P=0.007)。TCC组肾性贫血发生率高于AVF组(χ^(2)=5.120,P=0.024),AVF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发生率高于TCC组(χ^(2)=4.696,P=0.030);经过50.00(25.00,73.25)月随访,219例患者死亡,男性(HR=1.384,95%CI:1.042~1.839,P=0.025)、开始透析年龄(HR=1.036,95%CI:1.023~1.049,P=0.001)、心血管疾病史(HR=1.698,95%CI:1.244~2.318,P=0.001)、使用TCC血液透析(HR=2.264,95%CI:1.703~3.009,P=0.001)、糖尿病肾病(HR=1.734,95%CI:1.322~2.275,P=0.001)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VF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更高,TCC组肾性贫血发生率较高,使用TCC透析、开始透析年龄、既往心血管疾病史、原发病糖尿病肾病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肺动脉高压 全因死亡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桢 高丽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膀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分析其与CR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肾内科...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膀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分析其与CR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68例CRF患者(CRF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血清Cys C、β2-MG、MCP-1、ANGⅡ水平,比较组间差异。以CRF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分析Cys C、β2-MG、MCP-1、ANGⅡ与CRF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中位时间18(13~25)个月,23例死亡(死亡组),50例存活(存活组)。死亡组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患者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随着慢性肾脏疾病(CKD)分级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呈负相关(r=−0.435、−0.406、−0.621、−0.594,P<0.05),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呈正相关(r=0.406、0.435、0.562、0.503,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ysC、β2-MG、MCP-1、ANGⅡ预测CR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1(95%CI:0.551~0.811)、0.649(95%CI:0.510~0.789)、0.917(95%CI:0.852~0.981)、0.838(95%CI:0.733~0.942)。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CysC、β2-MG、MCP-1、ANGⅡ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水平CysC、β2-MG、MCP-1、ANG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高水平CysC、β2-MG、MCP-1、ANGⅡ是CRF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与CRF患者肾损伤程度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RF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Cys C Β2-MG MCP-1 ANGⅡ 全因死亡
下载PDF
Ⅲ期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IDEA研究合作组):基于6项Ⅲ期随机试验数据的前瞻性汇集分析最终结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荣欣 陈功 +2 位作者 ANDRÉ T MEYERHARDT J IVESON T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1期75-77,共3页
背景:这项前瞻性汇集分析基于6项Ⅲ期随机试验结果,旨在探讨Ⅲ期结肠癌患者接受3个月与6个月辅助化疗后关于无病生存期的劣效性。汇集分析结果未显示非劣效性。在此,我们报告最终的总体生存结果。方法:在这项前瞻性汇集分析中,我们纳入... 背景:这项前瞻性汇集分析基于6项Ⅲ期随机试验结果,旨在探讨Ⅲ期结肠癌患者接受3个月与6个月辅助化疗后关于无病生存期的劣效性。汇集分析结果未显示非劣效性。在此,我们报告最终的总体生存结果。方法:在这项前瞻性汇集分析中,我们纳入的Ⅲ期结肠癌患者年满18周岁,东部合作肿瘤小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为0~1分,并于2007年6月20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12个国家/地区入组研究(包括CALGB/SWOG 80702、IDEA France、SCOT、ACHIEVE、TOSCA与HORG试验),接受了任一治疗(改良意向性治疗)。患者在医师的建议下,接受为期3个月或6个月的每2周重复一次的FOLFOX方案化疗(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或每3周重复一次的CAPOX方案化疗(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存在不同使用剂量与使用方法)。主要观察指标是无病生存情况(复发时间,继发性结直肠原发肿瘤,或全因死亡情况),预定次要观察指标是总生存情况(至全因死亡时间)。设定非劣效性界值为HR=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化疗 汇集分析 观察指标 复发时间 全因死亡 原发肿瘤 随机试验 亚叶酸钙
下载PDF
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特点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灵 王志聪 +4 位作者 陈曦 汪红 江伟 高博 刘跃洪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采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分析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特点,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诊断计算患者的CCI,评价合并症程度,分析合并症特点;根据电子病例或电话随访... 目的采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分析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特点,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诊断计算患者的CCI,评价合并症程度,分析合并症特点;根据电子病例或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计算1年累计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CC分级患者的1年累计生存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CCI分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891例患者中,无合并症476例(53.42%),轻中度合并症348例(39.06%),重度合并症67例(7.52%)。在17种合并症中,患者例数最多的前3位合并症分别为糖尿病(18.97%)、慢性肺部疾病(16.39%)、中重度肾病(5.95%)。非手术治疗患者CCI分级轻中度+重度的比例高于手术治疗患者(P <0.001),不同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患者CCI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17~89.12个月,无合并症及轻中度、重度合并症患者的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6.53%、74.73%和45.10%,CCI分级越严重,患者累计生存率越低。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CCI分级、股骨转子间骨折、非手术治疗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与无合并症患者相比,轻中度合并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83.9%(HR=1.839,95%CI为1.426~2.376,P <0.001),重度合并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834倍(HR=3.834,95%CI为2.639~5.471,P <0.00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普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以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中重度肾病最为多见,非手术治疗患者合并症程度较手术患者更严重;CCI分级与患者预后相关,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人 合并基础疾病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全因死亡
下载PDF
24h平均心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闻静 王蔚华 +1 位作者 陈卫平 刘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24 h平均心率(AHR)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老年CHD患者262例。根据出院前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以24 h AHR 75次/min为切点分为24 h AHR... 目的探讨24 h平均心率(AHR)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老年CHD患者262例。根据出院前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以24 h AHR 75次/min为切点分为24 h AHR≥75次/min组71例和24 h AHR<75次/min组191例。对入选患者进行随访,2010年12月1日开始,每6个月进行一次,至2016年6月31日结束,以全因死亡为主要研究终点。收集并比较患者出院前24 h的基线资料、化验指标,以及随访期间的死亡原因。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组间累计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随访期间CHD患者全因死亡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入选患者中位随访40.7个月,患者资料完整。与24 h AHR<75次/min组比较,24 h AHR≥75次/min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总死亡率为6.87%(18/262)。与24 h AHR<75次/min组比较,24 h AHR≥75次/min组患者全因死亡率[15.49%(11/71)vs 3.66%(7/191),P=0.002]、CHD死亡率[9.86%(7/71)vs 1.57%(3/191),P=0.005]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4 h AHR≥75次/min组患者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24 h AHR<75次/min组(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24 h AHR≥75次/min(HR=4.604,95%CI 1.343~15.784;P=0.015)和吸烟(HR=3.943,95%CI 1.009~15.412;P=0.049)是老年C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 h AHR≥75次/min的老年CHD患者全因死亡率明显升高,通过控制24 h AHR和戒烟可能会降低老年CHD患者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平均心率 全因死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