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口北支入海河段的衰退机制
被引量:
23
1
作者
孟翊
程江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1期1-10,共10页
通过不同时期海图、水下地形图对比,论述了长江北支入海河段具有沙脊发育、河槽淤浅、南涨北塌、深泓北靠并逐渐向北平移的演变特征和衰退态势。据 2003 年 11 月同步潮位、潮流、悬沙和地形资料,经单宽潮量、输沙量和断面进出潮量计算...
通过不同时期海图、水下地形图对比,论述了长江北支入海河段具有沙脊发育、河槽淤浅、南涨北塌、深泓北靠并逐渐向北平移的演变特征和衰退态势。据 2003 年 11 月同步潮位、潮流、悬沙和地形资料,经单宽潮量、输沙量和断面进出潮量计算发现:黄瓜沙北水道水沙大进大出以过往为主,南水道是水沙倒灌的主通道,潮速南小北大是河道南涨北塌并向北平移的动力机制,南水道涨落潮流均携沙输向江心是江心沙脊发育、黄瓜沙淤高的物质基础,进潮量大是导致泥沙倒灌、入海河段衰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
海河
段
盐水
入
侵
衰退机制
长江口北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灌河口潮间带及其入海河段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贺心然
陈斌林
+4 位作者
高文婕
曹广林
方涛
晁崧然
季相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5,共8页
2011年10月对灌河口及其入海河段中潮带进行了11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0种,均为软体动物。潮间带优势种为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总平均丰度为92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0.9 g/m2;入海河段优势种为中...
2011年10月对灌河口及其入海河段中潮带进行了11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0种,均为软体动物。潮间带优势种为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总平均丰度为92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0.9 g/m2;入海河段优势种为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ea sinensis),总平均丰度为180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52.5 g/m2。与邻近海域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丰度、H’等都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污染物敌敌畏、OCPs、SVOCs和重金属镉、汞、锌和总铬的浓度对生物量、丰度和H’有着显著或较大影响。研究表明,灌河沿岸4个化学工业园的排污及沿岸码头建设等对该海域产生了较大的人为扰动,已不适宜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需进行跟踪调查监测及时制定该海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河口
潮间带
入
海河
段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北支入海河段的衰退机制
被引量:
23
1
作者
孟翊
程江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601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407)
文摘
通过不同时期海图、水下地形图对比,论述了长江北支入海河段具有沙脊发育、河槽淤浅、南涨北塌、深泓北靠并逐渐向北平移的演变特征和衰退态势。据 2003 年 11 月同步潮位、潮流、悬沙和地形资料,经单宽潮量、输沙量和断面进出潮量计算发现:黄瓜沙北水道水沙大进大出以过往为主,南水道是水沙倒灌的主通道,潮速南小北大是河道南涨北塌并向北平移的动力机制,南水道涨落潮流均携沙输向江心是江心沙脊发育、黄瓜沙淤高的物质基础,进潮量大是导致泥沙倒灌、入海河段衰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入
海河
段
盐水
入
侵
衰退机制
长江口北支
Keywords
saltwater intrusion
atrophied tendency
north branch
the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P737.1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河口潮间带及其入海河段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贺心然
陈斌林
高文婕
曹广林
方涛
晁崧然
季相星
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
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淮海工学院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906054)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EC-KF201208)
连云港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SH1113)
文摘
2011年10月对灌河口及其入海河段中潮带进行了11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0种,均为软体动物。潮间带优势种为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总平均丰度为92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0.9 g/m2;入海河段优势种为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ea sinensis),总平均丰度为180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52.5 g/m2。与邻近海域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丰度、H’等都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污染物敌敌畏、OCPs、SVOCs和重金属镉、汞、锌和总铬的浓度对生物量、丰度和H’有着显著或较大影响。研究表明,灌河沿岸4个化学工业园的排污及沿岸码头建设等对该海域产生了较大的人为扰动,已不适宜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需进行跟踪调查监测及时制定该海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关键词
灌河口
潮间带
入
海河
段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学
Keywords
Guan River Estuary
intertidal zone
the near sea section
macrobenthos
ecology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口北支入海河段的衰退机制
孟翊
程江
《海洋地质动态》
2005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灌河口潮间带及其入海河段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贺心然
陈斌林
高文婕
曹广林
方涛
晁崧然
季相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