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MHC Ⅰ类分子的多抗制备及其在不同MD抗性MHC单倍型鸡脾脏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彩霞 李行 +5 位作者 杨柳 武永淑 蔡文博 张伟 韩建林 韩凌霞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3-97,103,共6页
目的制备能检测不同MHC-B单倍型MHC I类蛋白的多抗血清,并对马立克氏病(MD)抗性较强的BW/G3系鸡群(MHC B2单倍型)和敏感性较强的BW/G7系鸡群(B19单倍型)接种马立克氏病毒(MDV)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半定量分析MHC I类蛋白表达量的差... 目的制备能检测不同MHC-B单倍型MHC I类蛋白的多抗血清,并对马立克氏病(MD)抗性较强的BW/G3系鸡群(MHC B2单倍型)和敏感性较强的BW/G7系鸡群(B19单倍型)接种马立克氏病毒(MDV)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半定量分析MHC I类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方法从BW/G3系鸡脾组织cDNA中PCR扩增BF基因的保守序列第4~8外显子,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表达,经SDS-PAGE初步纯化,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兔抗血清。以高效价的兔抗血清为一抗,对BW/G3和BW/G7系健康鸡和MDV攻毒后11周的脾组织进行Western blot,利用ImageQuant 5.2软件半定量分析其中MHC Ⅰ类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含BF部分基因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其特异性兔抗血清能检测到不同MHC-B单倍型鸡的MHC Ⅰ类蛋白。BW/G3和BW/G7系鸡群感染MDV后,MHC Ⅰ类蛋白含量全部上调,正常组和攻毒组中BW/G7系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BW/G3系(P≤0.01,P≤0.001)。结论成功制备了能检测MHC B2、B6和B19单倍型鸡的MHC I类蛋白特异性多抗血清;MDV攻毒后期,抗性鸡BW/G3和敏感鸡BW/G7脾组织中MHC I类蛋白的表达量都发生上调,且易感鸡中的表达量高于抗性鸡,为进一步揭示病毒性肿瘤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Ⅰ类蛋白 抗血清 蛋白差异表达
下载PDF
伏马菌素B1兔源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耀 胡骁飞 +4 位作者 刘胜男 裴亚峰 张改平 李志西 邓瑞广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6-221,共6页
目的:合成伏马菌素B1(FB1)人工抗原,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FB1兔源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EDC法制备人工抗原,将FB1分别偶联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通过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抗血清,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 目的:合成伏马菌素B1(FB1)人工抗原,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FB1兔源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EDC法制备人工抗原,将FB1分别偶联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通过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抗血清,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鉴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2只新西兰兔生产的多抗血清效价在1∶1.28×105以上,其中,2号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 ng/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成功制备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FB1兔源多克隆抗体血清,为建立FB1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菌素B1 人工 抗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
原文传递
大黄酸兔源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咏枝 屈会化 +7 位作者 邢洪霞 张越 成金俊 熊威 罗娟 赵琰 孔慧 王庆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1-45,共5页
目的合成大黄酸人工抗原,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大黄酸兔源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大黄酸人工抗原,将大黄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相偶联。用紫外扫描法鉴定大黄酸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抗... 目的合成大黄酸人工抗原,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大黄酸兔源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大黄酸人工抗原,将大黄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相偶联。用紫外扫描法鉴定大黄酸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抗血清,通过间接竞争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通过间接竞争ELISA鉴定抗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别用间接竞争ELISA和HPLC检测大黄中大黄酸的含量。结果 2只新西兰兔产生的多抗血清效价在1∶64 000以上,其中,2号兔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为0.09 ng/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兔抗血清测得大黄中大黄酸含量为(0.026±0.001)%,HPLC测得大黄中大黄酸含量为(0.027±0.000)%。结论本研究制备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大黄酸兔源多克隆抗体血清,为建立大黄酸免疫亲和色谱分析技术和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人工 碳二亚胺法 抗血清 酶联免疫分析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人工抗原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秋艳 张宁 +1 位作者 秦朝秋 牛承辉 《检验检疫学刊》 2016年第2期8-11,共4页
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2,4-二氯苯氧乙酸(2,4-D)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得到完全免疫原2,4-D-BSA和包被原2,4-D-OVA,采用紫外扫描法判定偶联结果 ;用2,4-D-BSA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多... 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2,4-二氯苯氧乙酸(2,4-D)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得到完全免疫原2,4-D-BSA和包被原2,4-D-OVA,采用紫外扫描法判定偶联结果 ;用2,4-D-BSA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多抗血清效价、阻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其抑制曲线。结果表明:BSA与2,4-D偶联后,波峰出现右移,且具有2,4-D特征峰,表明偶联成功;2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血清效价均达到了1∶5.12×105,且B号兔子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7.64 ng/m L,表明成功获得了高效价、特异性好、亲和力较高的兔源抗2,4-D多克隆抗体血清,为2,4-D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乙酸 人工 抗血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