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568
1
作者 徐阳春 沈其荣 冉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6,共8页
通过设置在江苏省句容农科所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长期免耕及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 1 6年 32茬稻—麦水旱轮作后 ,表土层 ( 0~ 5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比亚表层 ( 5~ 1 0cm)分别... 通过设置在江苏省句容农科所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长期免耕及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 1 6年 32茬稻—麦水旱轮作后 ,表土层 ( 0~ 5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比亚表层 ( 5~ 1 0cm)分别高 2 7.5 %、43.6%和1 1 %。与常规耕翻相比长期免耕处理表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 5 .4%和 45 .4% ,而微生物生物量磷无明显变化规律 ;亚表层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免耕与耕翻两种耕作方式间的差异不显著。尽管各施肥处理施用的氮、磷、钾数量完全相等 ,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却因肥料种类的不同而异。综合 0~ 5和 5~ 1 0cm土层 ,微生物生物量碳、磷为 :猪粪 +化肥 >秸秆 +化肥 >绿肥 +化肥 >化肥 >不施肥 ,微生物生物量氮则为 :猪粪 +化肥 >绿肥 +化肥 >秸秆 +化肥 >化肥 >不施肥。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碱解氮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其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有机肥料 微生物 生物量碳 微生物氮 微生物磷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28
2
作者 伍芬琳 李琳 +1 位作者 张海林 陈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35-2039,共5页
以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5年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West提出的净碳释放方程对翻耕、少耕和免耕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各项投入造成的碳释放和土壤碳累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翻耕、少耕、免耕3个处理下,5年间各项农田投入... 以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5年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West提出的净碳释放方程对翻耕、少耕和免耕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各项投入造成的碳释放和土壤碳累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翻耕、少耕、免耕3个处理下,5年间各项农田投入造成的碳释放分别为312.60、295.4和280.52kg.km-2.a-1,表层30cm土壤的碳储量分别为30.59、32.76和31.61Mg.km-2,农田净碳释放量分别为312.60、-138.59和-76.52kg.km-2.a-1;与翻耕地比较,免耕和少耕地的相对净碳释放量为-236.08和-451.19kg.km-2.a-1;免耕地农田投入的碳减排量(32.08kg.km-2.a-1)为土壤碳增汇量(204.00kg.km-2.a-1)的15.73%,少耕地农田投入的碳减排量(17.19kg.km-2.a-1)为土壤碳增汇量(434.00kg.km-2.a-1)的3.96%。少耕地对减少大气CO2的贡献大于免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累积 净碳释放 少耕 免耕
下载PDF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52
3
作者 巩杰 黄高宝 +1 位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3,共5页
研究了秸秆覆盖春小麦田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表层(0~10cm)土温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低温时有增温作用,高温时有降温作用;覆盖有一定的抑蒸保墒作用,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9.61%~20.9... 研究了秸秆覆盖春小麦田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表层(0~10cm)土温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低温时有增温作用,高温时有降温作用;覆盖有一定的抑蒸保墒作用,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9.61%~20.93%,其保水作用主要发生在上层土体0~40cm,并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覆盖后0~40cm土体中土壤全N、全P在一个生长季节后变化不明显,但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加;覆盖处理后小麦生育时期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均高于对照,形成了不同时期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了土壤生物学活性。适量秸秆覆盖有利于寻求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水热组合,具有良好的农田综合效应,可提高产量12.47%~2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麦田 秸秆覆盖 生态综合效应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少耕 免耕
下载PDF
长期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1
4
作者 张志国 徐琪 R.L.Blevins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4-391,共8页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并有随N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壤pH随NH4NO3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免耕表层土壤的交换性Ca、Mg、K和可提取P与犁耕比较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交换性Ca、Mg、及可提取P随NH4NO3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交换性K的分布则不受N肥施用量的影响,从1984至1994年,免耕玉米的产量显著高于犁耕玉米的产量,从1970至1982年犁耕玉米的产量略高于免耕,但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持续性农业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产量
下载PDF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被引量:183
5
作者 韩冰 王效科 +2 位作者 逯非 段晓男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2-619,共8页
研究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自建经验公式估算了不同管理措施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能力和潜力。通过施用化肥、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免耕措施,目前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增加的贡献分别为40.51、23.89、3... 研究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自建经验公式估算了不同管理措施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能力和潜力。通过施用化肥、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免耕措施,目前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增加的贡献分别为40.51、23.89、35.83 Tg.a-1和1.17 Tg.a-1,合计为101.4 Tg.a-1,是我国目前能源活动碳总排放量的13.3%。通过情景分析发现,提高化肥施用量、秸秆还田量、有机肥施用量和推广免耕,可以使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量分别提高到94.91、42.23、41.38 Tg.a-1和3.58 Tg.a-1,合计为182.1Tg.a-1。农田土壤总的固碳潜力相当于目前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3.9%,对于全球CO2减排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秸秆还田 使用有机肥 免耕 固碳潜力
下载PDF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61
6
作者 李玲玲 黄高宝 +3 位作者 张仁陟 晋小军 Guangdi LI Kwong Yin CHA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6-2332,共7页
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传统耕作措施和五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动态变化、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表层0~10cm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免耕秸秆覆盖(NTS)在作物播种... 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传统耕作措施和五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动态变化、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表层0~10cm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免耕秸秆覆盖(NTS)在作物播种期可以显著增加播种期表层土壤含水量.0~200cm土壤剖面贮水量年变化分春夏作物旺盛生长失墒期(5月中旬~7月中旬)、夏秋雨季增墒期(7月中旬~10月下旬)和冬春稳墒期(11月~翌年5月上旬)3个阶段.尽管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0~200cm剖面贮水量影响不大,但作物耗水量却存在显著差异.免耕秸秆覆盖在增加作物耗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地膜覆盖在有些年份也有利于降水的高效利用和作物产量的提高,但与秸秆覆盖相比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持续提高.而且,如果种植小麦,出苗前若一次性降水较多时地膜覆盖将造成严重板结,影响出苗,进而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实施免耕+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既有利于作物对有限降水的高效利用,提高作物产量,也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4
7
作者 王昌全 魏成明 +1 位作者 李廷强 孙凤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通过 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连续多年双免耕作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劳动力投入 ,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连续 8年双免可使土壤有机质高达 5 0 8... 通过 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连续多年双免耕作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劳动力投入 ,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连续 8年双免可使土壤有机质高达 5 0 8g/kg ,全氮含量高达 3 1g/kg ,速效磷提高 95 8% ,速效钾提高 6 1 0 %。同时能增加土壤孔度和促进团聚体的形成 ,达到高产节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土壤理化性状 水稻 小麦
下载PDF
水旱轮作下长期免耕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某些肥力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0
8
作者 徐阳春 沈其荣 +2 位作者 雷宝坤 储国良 王全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49-552,共4页
198 3年 6月至 1997年 10月进行的水旱轮作下连续免耕并配合施用有机肥料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长期免耕和施肥造成土壤养分的表层富集 ,0~ 5cm土层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含量显著增加 ,而 5~ 10cm和 10~ 2 0cm土层上述养... 198 3年 6月至 1997年 10月进行的水旱轮作下连续免耕并配合施用有机肥料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长期免耕和施肥造成土壤养分的表层富集 ,0~ 5cm土层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含量显著增加 ,而 5~ 10cm和 10~ 2 0cm土层上述养分含量明显低于常规耕翻处理 ;免耕对土壤结构破坏少 ,使 0~ 2 0cm土层水稳性团粒结构增多 .综合各项肥力性状 ,不同施肥处理对提高土壤肥力的贡献为 :猪粪 >秸秆 >绿肥 >化肥 >不施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免耕 有机肥料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被引量:129
9
作者 杨学明 张晓平 +3 位作者 方华军 梁爱珍 齐晓宁 王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35-340,共6页
由土壤侵蚀、荒漠化及盐碱化导致的耕地地力退化 ,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为了阻止耕地地力的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土壤管理方式必须由传统的耕作方式转向保护性耕作 .纵观 2 0世纪有关治理耕地水土流失的技术... 由土壤侵蚀、荒漠化及盐碱化导致的耕地地力退化 ,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为了阻止耕地地力的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土壤管理方式必须由传统的耕作方式转向保护性耕作 .纵观 2 0世纪有关治理耕地水土流失的技术方法 ,没有哪一项技术可与由美国提出并加以完善的保护性耕作相比 .美洲的农业实践证明 ,保护性耕作可以控制土壤侵蚀 ,减少劳动量 ,节省时间和能源 ,改善土壤耕性 ,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水和大气质量 ,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 .通过回顾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强调了该耕作技术在保持水土和改善土壤性状上的价值和采用保护性措施时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 ,如保护性耕作农机具、化学除草和转变观念等 ,同时总结了农民在采用保护性耕作时应该采取的具体步骤 .总之 ,面对中国耕地土壤水土流失严重和地力持续下降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酷现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措施 免耕 土壤侵蚀 中国
下载PDF
两年免耕后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49
10
作者 秦红灵 高旺盛 +2 位作者 马月存 马丽 尹春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研究两年免耕后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提高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方法】土壤免耕第3年的基础上深松40cm,2005~2006年连续两年通过田间试验观测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分析深松保墒增产的机理。【结果】莜麦... 【目的】研究两年免耕后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提高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方法】土壤免耕第3年的基础上深松40cm,2005~2006年连续两年通过田间试验观测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分析深松保墒增产的机理。【结果】莜麦作物生育期0~100cm土壤贮水量,深松显著高于对照。在0~100cm的土层剖面上,50~100cm土壤水分含量深松显著高于对照,干旱少雨时,土壤水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降雨集中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相比,深松减少了0~50cm的作物耗水量,促进根系对5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消耗。土壤深松处理比对照两年平均增产18.29%,水分利用效率增加9.68%。保墒增产效果受降水量的影响,分布均匀的降雨有利于增产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深松降低了表层土层容重,增加接纳雨水的能力,增强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结论】在免耕的基础上深松,是北方农牧交错带有效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的保护性轮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深松 保墒 增产
下载PDF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7
11
作者 张海林 陈阜 +1 位作者 秦耀东 朱文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无覆盖翻耕、无覆盖铁茬等常规耕作为对照 ,对覆盖免耕夏玉米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或者减少夏玉米的耗水量 ,不同耕法夏玉米耗水量差异不大 ;同翻耕、铁茬等相比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在时间和空间分配... 以无覆盖翻耕、无覆盖铁茬等常规耕作为对照 ,对覆盖免耕夏玉米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或者减少夏玉米的耗水量 ,不同耕法夏玉米耗水量差异不大 ;同翻耕、铁茬等相比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在时间和空间分配上有所改变 ,即覆盖免耕夏玉米前期耗水少 ,后期耗水量增加 ,蒸散量加大 ,而且覆盖免耕有效地减少土壤棵间蒸发 ,却增加了作物的蒸腾量 ,变非生产性耗水为有效耗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覆盖 夏玉米 耗水特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4
12
作者 陈尚洪 朱钟麟 +2 位作者 刘定辉 舒丽 王昌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6-809,共4页
在四川盆地两种不同母质的土壤上,通过4年7季作物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PK、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碳(CMB)、矿化碳(CM)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免耕和旋耕均可提高土壤... 在四川盆地两种不同母质的土壤上,通过4年7季作物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PK、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碳(CMB)、矿化碳(CM)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免耕和旋耕均可提高土壤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但各个处理间土壤磷素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秸秆还田免耕、旋耕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秸秆还田旋耕比秸秆还田免耕更能改善土壤有效碳库质量,CA、CMB、CM和CPMI分别提高4.33%-52.88%、8.69%-86.62%、20.64%-60.79%和18.41%-57.12%。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养份及碳素动态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免耕 土壤养分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04
13
作者 李玲玲 黄高宝 +3 位作者 张仁陟 晋小军 Guangdi LI Kwong Yin CHAN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4-96,116,共4页
通过20012004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秸秆覆盖旱作农田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对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在作物播种期可以减少表层水分蒸发,显著增加表层土壤含水量,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秸秆覆盖的抑蒸效果逐渐减... 通过20012004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秸秆覆盖旱作农田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对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在作物播种期可以减少表层水分蒸发,显著增加表层土壤含水量,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秸秆覆盖的抑蒸效果逐渐减弱。免耕秸秆覆盖对各个时期0200 cm土壤剖面上水分总量的影响不大,但年际间变化较大。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小麦-豌豆轮作系统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持续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农 免耕 秸秆覆盖 土壤水分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性质与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2
14
作者 梁金凤 齐庆振 +2 位作者 贾小红 宫少俊 黄元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5-950,共6页
通过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不同耕作处理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耕作深度(30 cm,35 cm,45 cm)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Zea mays L)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总量、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 通过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不同耕作处理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耕作深度(30 cm,35 cm,45 cm)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Zea mays L)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总量、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深松耕作>传统耕作>免耕。其中,深松耕作对表层土壤(0~25 cm)容重降低作用大于深层土壤(25~45 cm);对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方面的作用,深层土壤大于表层土壤;从不同耕作深度进行比较,深松45 cm>深松35 cm>深松30 cm>传统耕作,即耕作越深,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根系生长影响越大。不同耕作处理间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研究区的土壤性质、作物生长、自然环境等因素,雨养农区可采用免耕—深松的循环耕作模式,改良土壤性质,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免耕 土壤容重 根长密度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免耕对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4
15
作者 姜勇 梁文举 闻大中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7-351,共5页
农业管理对土壤群落水平下各种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是土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土壤生物和酶活性在改善土壤结构、养分循环、有机质分解和保持中起重要作用。与常规耕作系统比,免耕系统中作物残体和土壤矿物质的机械混合要... 农业管理对土壤群落水平下各种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是土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土壤生物和酶活性在改善土壤结构、养分循环、有机质分解和保持中起重要作用。与常规耕作系统比,免耕系统中作物残体和土壤矿物质的机械混合要少得多,因此免耕系统更接近于未受扰动的自然生态系统,可能更加依赖于土壤生物体的固有作用。综合有关文献讨论了耕作实践对一些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总体看来,土壤线虫总量及功能类群对免耕既可能是正响应也可能是负响应,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或生物量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呼吸作用减弱。最后还对免耕系统中有关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重要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农田土壤 土壤生物学 土壤生态学 土壤呼吸 士壤线虫 土壤酶
原文传递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周转的估算 被引量:72
16
作者 高云超 朱文珊 陈文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10,共5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周转的估算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100094)EstimationforBiomassandTurnoverofSoilMicroorganisms¥GaoYunchao;Zh...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周转的估算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100094)EstimationforBiomassandTurnoverofSoilMicroorganisms¥GaoYunchao;ZhuWenshan;ChenWenxin(CollegeofBiologicalSciences,Bei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94).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6):6-10。Toobtainsomeinformationabouttransformationofmineralnutrientsbysoilmicroorganisms,wehavemeasuredtheamountandturnoverrateofsoilrnicrobialbiomassinno-tillage,directdrillingandplow-ingsoils.Microbialbiornassinno-tillagetopsoilis51.7%and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 免耕 养分流通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6
17
作者 张海林 秦耀东 朱文珊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耕作措施对0~20cm土壤容重影响较大,深层影响较小.稳定入渗率呈现出强烈的时间变异性,从整个生育期看,翻耕都表现出较高的稳定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差异减小;不同负压下,翻耕稳定入渗率最高,免耕次之,铁茬最低,不同时期变化趋势一致;... 耕作措施对0~20cm土壤容重影响较大,深层影响较小.稳定入渗率呈现出强烈的时间变异性,从整个生育期看,翻耕都表现出较高的稳定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差异减小;不同负压下,翻耕稳定入渗率最高,免耕次之,铁茬最低,不同时期变化趋势一致;翻耕大孔隙较其它两耕作措施多,翻耕后,土壤大孔隙增多,比免耕和铁茬处理高65%左右,达到5%水平差异显著,免耕与铁茬差异不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耕作措施大孔隙比例有所下降,中小孔隙比例增加,大孔隙数目翻耕仍最高,从显著性看,与免耕和铁茬在5%水平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容重 稳定入渗率 土壤孔隙 免耕 翻耕 铁茬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1
18
作者 严洁 邓良基 黄剑 《中国农机化》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应用定位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传统翻耕的土壤容重大于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容重;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不断增大,进行5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 应用定位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传统翻耕的土壤容重大于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容重;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不断增大,进行5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比进行2年、3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有明显增加:进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养分除碱解氮外,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及速效磷、速效钾均高于免耕无秸秆覆盖和传统翻耕的土壤;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比传统翻耕高,其中以半量秸秆还田免耕增产幅度最高,分别达小麦14.45%,水稻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 翻耕 土壤团聚体 作物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秸秆覆盖 增加 影响 定位
下载PDF
我国少耕与免耕技术推广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70
19
作者 罗永藩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共7页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少耕与免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少耕与免耕在提高度作物产量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通过抓耕作改制等项目的实施,对少耕、免耕技术提高了认识...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少耕与免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少耕与免耕在提高度作物产量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通过抓耕作改制等项目的实施,对少耕、免耕技术提高了认识。这里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我国少耕和免耕情况以及增产机理、功能作用与发展前景等,谈点情况与意见,同大家一起探讨研究,进一步推动少耕与免耕事业的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耕 免耕 技术推广
下载PDF
免耕对北方旱作玉米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2
20
作者 余海英 彭文英 +1 位作者 马秀 张科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4,共6页
通过2006—2008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免耕与传统翻耕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及其对土壤相关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免耕和翻耕地0~1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随时间及降水变化的趋势一致,但免耕地的土壤贮水量在不同... 通过2006—2008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免耕与传统翻耕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及其对土壤相关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免耕和翻耕地0~1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随时间及降水变化的趋势一致,但免耕地的土壤贮水量在不同时刻以及不同降雨条件下均高于翻耕地,增幅在2.7%~30.3%,降雨相对充分条件下土壤贮水量的增量有所增加,但免耕在相对缺水的地区更值得推广;免耕地0~100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传统翻耕,增幅在3.4%~12.8%,其中表层(0~20cm)和底层(80~100cm)的水分增量明显高于中间层次,最高增量可达22.2%;免耕覆盖的耕作方式可通过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促进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等作用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作物增收.与对照相比,免耕3年后土壤水分利用率和春玉米产量分别较传统翻耕提高13.3%和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土壤水分 土壤物理性质 春玉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