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控管理探讨
1
作者 宋宜慧 王锐 丁伟山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控管理。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曲阜市人民医院病理科1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不同分为两组,2022年5—11月为无质控组(n=10,常规免疫组化病理技术),2022年12月—2023年... 目的探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控管理。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曲阜市人民医院病理科1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不同分为两组,2022年5—11月为无质控组(n=10,常规免疫组化病理技术),2022年12月—2023年5月为质控组(n=10,在无质控组基础上进行质控管理),对比两组的制片优良率、病理诊断结果、不良制片结果。结果质控组的制片耗费时间及出报告时间均显著短于无质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质控组的制片质量、准确性、不良事件、制片过程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无质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运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控管理能有效缩短制片耗费时间及出报告时间,提升制片优良率及病理诊断结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 切片制作 免疫组化病理 质控管理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情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术中冰冻病理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均接受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术中冰冻病理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均接受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以石蜡标本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一致性采用Kappa值进行检验。结果术后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显示,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有22例,确诊为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有14例。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阳性22例,阴性14例,以术后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22例阳性病例中21例为真阳性,1例为假阳性;14例阴性病例中,14例均为真阴性。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用于检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3.33%、准确率为97.22%(χ^2=1.008、2.047、1.267,P=0.103、0.445、0.364),Kappa值为0.805,结果显示两种病理诊断结果对比一致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用于检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准确率较高,与术后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病理诊断结果基本相一致,可作为手术方案制定及调整的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病理 术后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楣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1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片乳腺组织标本和30片肝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片组织标本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为参照组组织标本使用传统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为研...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片乳腺组织标本和30片肝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片组织标本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为参照组组织标本使用传统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为研究组组织标本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下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然后,比较两组病理组织切片的有效制片率。结果:与参照组病理组织切片相比,研究组病理组织切片的有效制片率更高(P<0.05)。结论: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的过程中对此项工作实施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病理组织切片的有效制片率,为临床病理检验的准确度达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 病理织切片 有效制片率
下载PDF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立山 车超 +2 位作者 李占林 燕东阳 姜晓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4期151-152,共2页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70例经空心针穿刺活检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全部患者均在接受新辅助放疗前进行空心针穿刺活检,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35例...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70例经空心针穿刺活检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全部患者均在接受新辅助放疗前进行空心针穿刺活检,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HE染色,实验组选择免疫组化染色,对确诊率和切片优良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切片优良率、确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免疫组化病理技术检查时,加强质量控制能让确诊率和切片质量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制片质量
下载PDF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林雪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9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160例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取其胃肠组织病理化分析的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份,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切片制作,观察组质量控制管理,然后再行切片制作,对比两... 目的分析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160例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取其胃肠组织病理化分析的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份,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切片制作,观察组质量控制管理,然后再行切片制作,对比两组有效制片率。结果观察组病理组织切片的有效制片率(97.50%)优于对照组(78.78%),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病理组织进行制片时,质量控制管理的应用,能够提高免疫组化病理检验技术质量及有效制制片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制片
下载PDF
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改玲 《临床研究》 2022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免疫组化病理检验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登封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获取的120例肺部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传统组(60例)和质控...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免疫组化病理检验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登封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获取的120例肺部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传统组(60例)和质控组(60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控制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比较两组制片质量、确诊率、制片时间和出报告时间。结果质控组制片优良率(98.33%)较传统组(85.00%)高(P<0.05)。质控组确诊率(98.33%)较传统组(8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组制片时间、出报告时间与传统组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比较,质控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验人员自我满意度评分相比,质控组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中质量控制的运用,可提升制片质量及确诊率,且不会延长制片时间和出报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片质量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胸腹水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病理诊断在胸腹水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君程 叶承祖 苏瑜娇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究胸腹水细胞块切片处理联合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技术在胸腹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本院送检的687例患者的胸腹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开展细胞块切片处理联合免疫组化检查和常规细胞涂片联合免疫组... 目的探究胸腹水细胞块切片处理联合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技术在胸腹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本院送检的687例患者的胸腹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开展细胞块切片处理联合免疫组化检查和常规细胞涂片联合免疫组化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析细胞块切片处理联合免疫组化检查的敏感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法阴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块切片处理联合免疫组化的阳性检出率为78.17%,明显高于常规细胞涂片联合免疫组化的66.81%,不确定检出率为2.91%,明显低于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的1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m’s肿瘤基因-1(WT-1)、钙结合蛋白(CR)、细胞角蛋白5/6(CK5/6)、足细胞结蛋白(DES)阳性表达率最高,细胞角蛋白7(CK7)、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MOC-31)、整合素蛋白αv(CD5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BerEP4、癌胚抗原(CEA)阳性表达率最低;WT-1、CR、CK5/6、DES阴性表达率最高,CK7、MOC-31、CD51、TTF-1、BerEP4、CEA阴性表达率最低;WT-1、CR、CK5/6、DES不确定性表达率最高,CK7、MOC-31、CD51、TTF-1、BerEP4、CEA不确定性表达率最低。结论采用细胞块切片处理联合免疫组化对胸腹水标本进行检查,可尽早明确其原发病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水细胞块切片处理 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下载PDF
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李美峰 李佳 淳彩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32-35,共4页
观察分析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对病理组织切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病例选自于本院病理科100例患者组织标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依据所采取方法的不同设为两组,其中采用传统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 观察分析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对病理组织切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病例选自于本院病理科100例患者组织标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依据所采取方法的不同设为两组,其中采用传统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的50例患者归在对照组内,另外采取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的50例患者归在观察组内。观察比较在制片质量、制片时间、报告出具时间、制片不良事件各项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结果 从制片质量的评价结果看出,观察组制片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更大幅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制片时间、报告出具时间的统计结果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制片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看出,观察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更大幅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制片质量,减少制片不良事件,同时不会增加制片时间及报告出具时间,值得临床大力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制片
下载PDF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9
作者 蒋晨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147-148,共2页
探讨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过程中应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效果。方法: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时间段内,对80例病理标本选取,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采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制作技术,就两组制... 探讨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过程中应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效果。方法: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时间段内,对80例病理标本选取,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采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制作技术,就两组制片总有效率水平、确诊率水平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抽取病理标本制片总有效率为经观测为95.00%,高于对照组为70.00%(P<0.05)。观察组对疾病确诊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为72.50%(29/40)(P<0.05)。结论: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过程中应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可提升标本制作总有效率,为疾病确诊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管理 疗效
下载PDF
研究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邢宏宇 范红 金琼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的住院患者,研究对象为其甲状腺、乳腺、阑尾、宫颈组织,共60份,分别实施常规的病理检查、以及在质量控制后再实施病理检查,前者纳为对照组,后者纳为观察... 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的住院患者,研究对象为其甲状腺、乳腺、阑尾、宫颈组织,共60份,分别实施常规的病理检查、以及在质量控制后再实施病理检查,前者纳为对照组,后者纳为观察组,各30份。开展时间为2021.3-2021.10。将两组的病理检查的有效制片率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83.33%)相比,观察组(96.67%)病理检查的有效制片率更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实施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后,切片可以尽可能提高切片制作质量,从而提高有效切片制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对策
下载PDF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
11
作者 赵颖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8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方法:择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取的住院患者160例,以胃、肠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为研究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行传统切片,研究组行质量控制后...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方法:择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取的住院患者160例,以胃、肠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为研究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行传统切片,研究组行质量控制后切片,记录和分析病理切片分级标准,两组制片质量。结果:研究组组织结构完整清楚,能够分析表皮层以及真皮层,免疫组化着色均匀,阳性点明显无杂质;对照组组织破损严重,着色不均匀,阳性点不显著,杂质多;研究组有效制片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质量控制能够提升免疫组化病理技术效果,同时实施相对措施,从而提升制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问题分析 对策解决
下载PDF
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代燕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分析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采用的质量控制方式。方法 随机甄选2020年2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病理科获取的肺部组织标本118例为研究主体,将所有标本依据信封随机抽取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患者予以传统方式质量控制方法... 分析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采用的质量控制方式。方法 随机甄选2020年2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病理科获取的肺部组织标本118例为研究主体,将所有标本依据信封随机抽取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患者予以传统方式质量控制方法,探究组59例患者采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控制方法,观察两组制片时间、出报告时间、制片良好率和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结果 数据分析:探究组制片时间为(45.26±6.89)min,对照组为(53.17±7.32)min;探究组出报告时间为(3.57±0.52)d,对照组为(4.01±0.49)d;探究组制片良好率为94.92%,对照组为81.36%;探究组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为6.78%,对照组为22.03%,探究组制片时间和出报告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制片良好率探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对照组大于探究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质量控制采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控制方式,能够明显减短制片时间和出报告时间,还能降低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良好提高制片良好率,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 制片时间 出报告时间
下载PDF
心脏黏液瘤30例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绍英 明玉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粘液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HE染色、PAS特染及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原发性心脏粘液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和随访。结果30例心脏液瘤中,男性6例,女性24例,男女之比为1:4,年龄17...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粘液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HE染色、PAS特染及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原发性心脏粘液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和随访。结果30例心脏液瘤中,男性6例,女性24例,男女之比为1:4,年龄17~68岁,平均36.7岁。肿瘤部位是左心房26例(86.7%),右心房2例(6.7%),左心房及右心房同时生长2例。随访病人均健在无复发。结论原发性心脏粘液瘤不多见,以中青年女性发病为主,好发于左心房,几乎均为良性,推测起源于原始多潜能间叶细胞,手术摘除肿瘤加蒂部心内膜及心肌彻底切除干净,很少复发,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瘤/病理 心脏肿瘤 免疫组化/病理
下载PDF
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靳文剑 陈火国 +2 位作者 钟礼瀑 汪凌玲 张焜和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9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uerin、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法分别检测早期、进展期各60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比较3者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uerin、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法分别检测早期、进展期各60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比较3者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早期胃癌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阳性率分别为68.3%、45.0%和40.0%,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间三者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0.50)。进展期胃癌三者的阳性率分别为57.1%、60.9%和55.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3者的表达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在有无腹膜播散及是否远处转移之间无显著关系(P>0.20~0.50)。结论E-cadherin、α-catenin、γ-catenin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E-CADHERIN Α-CATENIN γ-catenin免疫组化: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