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区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仕标 赵文华 +1 位作者 王金萍 李富祥 《中国动物保健》 2010年第10期8-10,共3页
本文报告应用C-ELISA方法监测小反刍兽疫免疫区山羊、绵羊和牦牛PPR免疫抗体的结果。结果显示:检测免疫山羊血清298份,阳性163份,阳性率54.70%;检测免疫绵羊血清588份,阳性140份,阳性率23.81%;累计检测免疫羊(山羊和绵羊)血清886份,阳性... 本文报告应用C-ELISA方法监测小反刍兽疫免疫区山羊、绵羊和牦牛PPR免疫抗体的结果。结果显示:检测免疫山羊血清298份,阳性163份,阳性率54.70%;检测免疫绵羊血清588份,阳性140份,阳性率23.81%;累计检测免疫羊(山羊和绵羊)血清886份,阳性303份,阳性率34.20%;检测免疫区非免疫牦牛血清353份,阳性51份,阳性率14.45%。并对试验结果显示的免疫区羊免疫抗体阳性率偏低、山羊和绵羊免疫抗体阳性率差异大及免疫区接触牦牛PPR抗体呈阳性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C-ELISA 免疫抗体 免疫
下载PDF
对免疫区布鲁氏菌病有效防控方法的讨论
2
作者 刘相层 李晶 张磊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9期3-4,58,共3页
目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我国人间和畜间呈现多发态势,人间布病主要是由家畜传染。对布病流行区,常使用布病疫苗进行防控,该地区也称为免疫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化布鲁氏菌病防控,采取有力的免疫控制和检测净化手段,可有效控... 目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我国人间和畜间呈现多发态势,人间布病主要是由家畜传染。对布病流行区,常使用布病疫苗进行防控,该地区也称为免疫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化布鲁氏菌病防控,采取有力的免疫控制和检测净化手段,可有效控制布病的发生。通过探讨免疫区布病防控策略,探索出一条符合基层布病防控有效、低成本的防控路子,对本地区,乃至全国布病防控均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布病 免疫 免疫 S2疫苗 控制 净化
下载PDF
非免疫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3
作者 党萌 许建勋 +7 位作者 段昌学 贺驭 王阳 罗卉卉 吴小萍 周敏 叶浩 宋焱明 《畜牧业环境》 2024年第6期44-46,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布鲁氏菌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疫苗研发及防控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由于布鲁氏菌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防控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牛羊布鲁氏菌病作为畜牧业中的重要传染病,...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布鲁氏菌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疫苗研发及防控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由于布鲁氏菌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防控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牛羊布鲁氏菌病作为畜牧业中的重要传染病,不仅直接影响牛羊的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还通过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畜牧业的整体发展造成深远影响。此外,该病的流行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和分析当前牛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技术和防控策略,为畜牧业的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降低该病的流行风险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牛羊布鲁氏菌病 诊断 防控措施
下载PDF
浅谈如何建立非免疫区羊布鲁氏菌病净化长效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永雄 徐娟 《畜禽业》 2021年第1期64-65,共2页
简要介绍了松滋市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方法,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重点探讨如何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通过区域协作、部门联动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非免疫区羊布鲁氏菌病长效净化机制,全面巩固净化成果,为基层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防控 免疫 长效净化
下载PDF
夹江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探讨
5
作者 王怀科 《四川畜牧兽医》 2003年第B09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夹江县 无规定动物免疫 建设工作 防疫工作 目标责任制 法制意识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TIM-3、PD-1、PD-L1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6
作者 高锋 钱文霞 冯一中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区黏蛋白-3 (TIM-3)、程序性死亡因子1 (PD-1)、程序性因子配体1 (PD-L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非小细胞肺癌与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区黏蛋白-3 (TIM-3)、程序性死亡因子1 (PD-1)、程序性因子配体1 (PD-L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非小细胞肺癌与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IM-3、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明确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IM-3、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7%、61.67%,PD-1在癌间质淋巴细胞的表达分为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分别为24例、36例,10例正常肺组织中均未见TIM-3、PD-1、PD-L1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PD-L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生存期有关(P<0.05),而PD-1的表达在各临床指标中未见相关性(P>0.05)。PD-1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TIM-3与PD-1、TIM-3与PD-L1之间未见相关性(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IM-3、PD-L1的高表达为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TIM-3、PD-1、PD-L1表达上调,在非小细癌胞肺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IM-3、PD-L1可能成为监测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阻断TIM-3、PD-1/PD-L1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程序性死亡因子1 程序性因子配体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区黏蛋白-3、程序性死亡因子-1及程序性因子配体1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乐乐 王鹏 +2 位作者 刘俊霞 董玉 郭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内T细胞免疫球蛋白区黏蛋白-3(TIM-3)、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程序性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例,探究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和TIM-3、PD-1及PD-L1指标状况。结果:观察组TIM-3、PD-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内T细胞免疫球蛋白区黏蛋白-3(TIM-3)、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程序性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例,探究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和TIM-3、PD-1及PD-L1指标状况。结果:观察组TIM-3、PD-1、PD-L1诊断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女性,不同年龄患者TIM-3、PD-1等指标阳性率并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无淋巴结、无转移、中高级患者、Ⅱ期患者PD-1、TIM-3等指标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着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持续恶化,TIM-3、PD-1及PD-L1指标可快速提升,其中TIM-3、PD-L1可用于判定患者疾病发展,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程序性死亡因子-1 程序性因子配体1 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 性别
下载PDF
人精浆酸性磷酸酶对血清补体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广洁 李伟毅 +1 位作者 程丽萍 朱云凤 《男性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75-77,共3页
人精浆中富含酸性磷酸酶(ACP),但其生物学功能却鲜为人知。本实验室从正常人精浆中分离纯化了比活为520.36IU/mg的ACP,并观察其对补体系统的影响,1.CH50试验证明ACP能抑制人血清中总补体活性(P<0.... 人精浆中富含酸性磷酸酶(ACP),但其生物学功能却鲜为人知。本实验室从正常人精浆中分离纯化了比活为520.36IU/mg的ACP,并观察其对补体系统的影响,1.CH50试验证明ACP能抑制人血清中总补体活性(P<0.01);2.ACP能抑制人血清中补体的溶血作用,并随血清中加入ACP的剂量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3.ACP能快速抑制补体的活性,作用15min后,即有显著抑制补体的作用;4.热(70℃,15min)处理ACP后,其酶活性消失,抑制补体的功能也随之消失。以上实验说明ACP具有抑制补体系统功能的作用,提示人精浆中高含量的ACP是精浆免疫抑制剂的重要组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精浆 酸性磷酸酶 补体 免疫特免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和艾滋病抗体的灰区结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凡强 曲婧 +2 位作者 李世浩 吴红丽 张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免疫发光仪HISCL5000对梅毒和艾滋病抗体检测灰区结果,确定HISCL5000的性能。方法收集2016—2020年用HISCL5000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样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检确认;化学发光法初筛HIV阳性的样... 目的探讨高敏免疫发光仪HISCL5000对梅毒和艾滋病抗体检测灰区结果,确定HISCL5000的性能。方法收集2016—2020年用HISCL5000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样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检确认;化学发光法初筛HIV阳性的样本送秦皇岛市疾控中心复核确认。结果 2 495份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的样本,真阳性样本2 454份,真阳性率为98.36%;阴性样本41份,假阳性率为1.64%;发光值(COI)>10样本的真阳性率为100%。HIV初筛28份阳性样本,确认4份HIV-1阳性。结论 HISCL5000检测梅毒抗体的敏感性高,可作为筛查方法,COI=1~10样本需要TPPA确证。HIV抗体检测COI=1~10的样本假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艾滋病病毒 抗体 免疫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原文传递
检测马传贫病毒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抗体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远茂 王海燕 +5 位作者 郭巍 李兆利 赵立平 薛飞 相文华 沈荣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196,共6页
本试验以纯化的重组马传贫病毒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诊断方法,确定其最佳工作条件为每孔包被重组抗原2μg,兔抗马IgG酶标抗体以1∶4000,血清以1∶40倍稀释,底物作用时间为10min;判定标准为P/N值大于2,... 本试验以纯化的重组马传贫病毒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诊断方法,确定其最佳工作条件为每孔包被重组抗原2μg,兔抗马IgG酶标抗体以1∶4000,血清以1∶40倍稀释,底物作用时间为10min;判定标准为P/N值大于2,且OD值大于0.2的血清为阳性,否则判为阴性。本试验所建立的诊断方法与琼扩试验以及以琼扩抗原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验进行了比较,表明该诊断方法敏感性更高。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表明该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通过对4匹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抗体的检测,发现均在接种2周后可产生抗马传贫病毒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相应抗体。此抗体一直持续存在到本试验检测的免疫后17个月,且效价较高。用此方法检测203份马血清样品,其中161份呈抗体阳性,还检测了马传贫自然感染马血清93份,结果全部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AV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 ELISA 建立
下载PDF
脑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砚虎 钱捷 +16 位作者 王善言 张振兴 逄力男 孔凡介 张贺 韩卫 张增富 王伯孝 王永和 王寿先 季祥武 钱薇 刘登岳 马志根 白林 刘俊芝 赵鑫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5-198,共4页
本研究采用培养的人胎儿胰岛组织脑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10例,其中7例已完全撤离胰岛素治疗达2~13个月,2例每日胰岛素剂量较移植前分别减少37%和64%,病情控制良好,无效者1例。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临床效... 本研究采用培养的人胎儿胰岛组织脑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10例,其中7例已完全撤离胰岛素治疗达2~13个月,2例每日胰岛素剂量较移植前分别减少37%和64%,病情控制良好,无效者1例。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移植物可能在患者脑内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脑内胰岛移植 免疫特许
全文增补中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B细胞抗原决定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金泉 孙楠 +1 位作者 方佩华 冯凭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作为一种重要的甲状腺自身抗原,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TPO-B细胞抗原决定簇是高度构象性的,并集中于一个有限的区域——免疫优势区(IDR)中,而TPO表位“指纹”也具有一定...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作为一种重要的甲状腺自身抗原,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TPO-B细胞抗原决定簇是高度构象性的,并集中于一个有限的区域——免疫优势区(IDR)中,而TPO表位“指纹”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IDR定位仍不清楚,可能主要由TPO中MPO样区与CCP样区相接的区域高度折叠而构成。TPO中也存在少量的非IDR B细胞抗原决定簇和线性决定簇。TPO-B细胞抗原决定簇及IDR构成、分布、定位等问题的解决很可能有助于阐明AITDs的发病机制,并为开辟特异性分子治疗途径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B细胞抗原决定簇 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免疫优势
下载PDF
HIV抗体的筛查与确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季阳 贾桂芳 张永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79-181,共3页
HIV抗体的筛查与确证610081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季阳,贾桂芳,张永钢为防止艾滋病病毒通过输血传播,对我国的献血者进行HIV抗体筛查已势在必行。鉴于我国献血者众多(估计约500万人),检测HIV抗体的试剂需要... HIV抗体的筛查与确证610081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季阳,贾桂芳,张永钢为防止艾滋病病毒通过输血传播,对我国的献血者进行HIV抗体筛查已势在必行。鉴于我国献血者众多(估计约500万人),检测HIV抗体的试剂需要量很大,且价格较昂贵,在过去几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抗体免疫 输血
下载PDF
高表达FasL的Sertoli细胞在睾丸局部感染时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照平 林波 +7 位作者 马映华 胡佳华 陈广洁 席晔斌 王保国 包士三 李伟毅 郭礼和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研究高表达FasL的转基因小鼠Sertoli细胞在睾丸局部感染时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以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 ,UU)直接注入FasL转基因的小鼠膀胱模拟上行性感染的途径 ,分别在 1、2和 3周处死小鼠 ,分离取得睾丸组织 ,... 目的 研究高表达FasL的转基因小鼠Sertoli细胞在睾丸局部感染时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以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 ,UU)直接注入FasL转基因的小鼠膀胱模拟上行性感染的途径 ,分别在 1、2和 3周处死小鼠 ,分离取得睾丸组织 ,观察组织的病理变化 ,并从小鼠睾丸组织分离获得高纯度的Sertoli细胞 ,然后抽提总RNA ,用RT PCR方法比较正常组与UU感染组之间FasL、IL 1α、TGF βmRNA的表达差异。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UU感染的小鼠 ,睾丸组织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 ,Sertoli细胞表达的调节因子在mRNA水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其FasLmRNA的表达在 1周 ,3周时与正常无明显区别 ,2周时明显升高 ;IL 1α、TGF βmRNA的表达在 1~ 3周均为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TOLI细胞 睾丸局部感染 免疫调节 FasL高表达 免疫豁免
下载PDF
睾丸支持细胞介导局部免疫耐受的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妲丽 邢新 王晓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1104-1107,共4页
机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在植入异体组织后不会发生排斥反应,且这些移植组织可长期存活,如眼、睾丸、脑等特殊区域,这些区域称为免疫豁免区。免疫豁免区的组织若移植到其他部位,能抵抗排斥反应而存活,诱导局部产生免疫耐受。睾丸是天然... 机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在植入异体组织后不会发生排斥反应,且这些移植组织可长期存活,如眼、睾丸、脑等特殊区域,这些区域称为免疫豁免区。免疫豁免区的组织若移植到其他部位,能抵抗排斥反应而存活,诱导局部产生免疫耐受。睾丸是天然的免疫豁免区,研究证实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是维持其免疫豁免功能的主要细胞,共同移植SC可延长同、异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因而,SC的免疫豁免特性倍受关注。现就SC共移植在同、异体移植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支持细胞 免疫耐受 细胞介导 免疫豁免 异体移植物 移植组织 长期存活 生排斥反应
下载PDF
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学良 姜学武 张铁英 《当代畜牧》 2015年第12期72-73,共2页
笔者介绍了永吉免疫无疫区的建设意义及其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吉林永吉 免疫无口蹄疫 畜牧业 作用
原文传递
β淀粉样肽与HbcAg/MIR融合蛋白的免疫血清在AD转基因细胞模型中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朝晖 冯改丰 +2 位作者 李月英 马延兵 胡海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8-612,共5页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Aβ)与乙肝核心抗原主要免疫优势区(HbcAg/MIR)的融合蛋白(c-Aβ-c)在BL21/pET28原核表达体系的表达并进行腹腔内注射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检测免疫血清的免疫原性以及体外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Aβ)与乙肝核心抗原主要免疫优势区(HbcAg/MIR)的融合蛋白(c-Aβ-c)在BL21/pET28原核表达体系的表达并进行腹腔内注射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检测免疫血清的免疫原性以及体外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Aβ-c并进行c-Aβ-c融合基因在BL21菌的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用纯化的c-Aβ-c融合蛋白腹腔注射免疫动物,ELASA检测其抗Aβ抗体效价,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它应用于Alzheimer’sdisease(AD)转基因细胞的生物效应。结果表达的c-Aβ-c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细菌的沉淀中,表达水平占细菌总蛋白量的30%以上。免疫小鼠血清中抗Aβ抗体效价达1∶16000,抗血清抑制了AD转基因细胞中Aβ的神经细胞毒性,明显降低了细胞凋亡的比率。结论c-Aβ-c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Aβ免疫原性,其动物免疫血清有效抑制Aβ肽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肽 主要免疫优势 融合蛋白 免疫血清
下载PDF
重组HIV抗原和多表位抗原的研究
18
作者 宋晓国 凌世淦 +2 位作者 张贺秋 陈坤 朱翠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 研究重组 HIV病毒系列抗原 ,以满足 HIV各种抗体检测试剂研究的需要。方法 从 HIV-1 /2不同抗原中精选出优势抗原片段 ,分别用 PCR方法从编码全长 HIV- 1基因的 p BH1 OR2 /HIV质粒中扩增出 HIV- 1 /gp1 2 0、HIV- 1 /GP41及 HIV... 目的 研究重组 HIV病毒系列抗原 ,以满足 HIV各种抗体检测试剂研究的需要。方法 从 HIV-1 /2不同抗原中精选出优势抗原片段 ,分别用 PCR方法从编码全长 HIV- 1基因的 p BH1 OR2 /HIV质粒中扩增出 HIV- 1 /gp1 2 0、HIV- 1 /GP41及 HIV- 1 /“M”优势抗原表位 ,用基因合成法 ,合成 HIV- 1 /“0”和HIV- 2 /gp36基因 ,将获得的各基因片段插入到 p BVIL1载体 ,使其在 HB1 0 1中表达。利用载体 p BVIL1具有使小分子肽基因间可方便连接的特点 ,选择优势抗原表位进行连接和嵌合表达。结果与结论 所克隆的单片段及嵌合抗原均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的表达 ,纯化的单片段及多表位嵌合抗原经用间接EIA法对 HIV阴性和阳性血清测定 ,表明抗原已满足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要求。得到的单片段抗原可用于LIA测定 ,而多表位嵌合抗原 ,可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优势 蛋白免疫印迹测定
下载PDF
重组表达人乙酰胆碱受体α1亚基胞外域蛋白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辰婧 徐江 李柱一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获得大量正确折叠的重组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α1亚基N末端胞外域(ECD)蛋白。方法用RT-PCR方法从TE671细胞中扩增出AChRα1亚基全序列,在此基础上再扩增出ECD基因序列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6b。以构建的新载体转化E.coliBL21... 目的获得大量正确折叠的重组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α1亚基N末端胞外域(ECD)蛋白。方法用RT-PCR方法从TE671细胞中扩增出AChRα1亚基全序列,在此基础上再扩增出ECD基因序列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6b。以构建的新载体转化E.coliBL21(DE3)pLysS,培养物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比较诱导前后蛋白表达情况。重组蛋白以Ni2+亲和层析纯化。蛋白透析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活性。结果PCR产物大小为650 bp,与预计相符;所构建质粒经测序证实ECD核苷酸序列正确,并正确插入载体pET16b。诱导所产生的大量包涵体蛋白经复性后正确折叠且具活性。结论可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大量正确折叠的可溶性重组人肌肉AChRα1亚基ECD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 N-末端胞外域 主要免疫 mAb35
下载PDF
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飞 贾斌 +6 位作者 朱远茂 杨建德 王晓钧 相文华 赵立平 吕晓玲 沈荣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1-325,共5页
从感染驴白细胞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DNA中克隆了编码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 (TMIR)的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有一部分是可溶的 ,其氨基端带有 6个组氨酸的标签 ,因此可以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 从感染驴白细胞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DNA中克隆了编码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 (TMIR)的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有一部分是可溶的 ,其氨基端带有 6个组氨酸的标签 ,因此可以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中 ,重组的TMIR蛋白可与马传贫阳性血清样品发生反应 ,而与健康马血清无任何反应。这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可用于马传贫弱毒疫苗株在体内外复制、接种马体内免疫应答及马传贫诊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 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重组蛋白(TMIR) 间接ELISA 免疫印迹试验 马传贫驴 白细胞弱毒疫苗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