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免疫剂次、不同免疫间隔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突破病例发病年龄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波 苏国永 +2 位作者 王晓伟 潘原勇 胡春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2-895,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免疫剂次、不同免疫间隔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mumps containing vaccine,MuCV)突破病例发病年龄特征,为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9—2021年柳州市所有流... 目的评价不同免疫剂次、不同免疫间隔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mumps containing vaccine,MuCV)突破病例发病年龄特征,为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9—2021年柳州市所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腮)临床诊断病例,在广西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检索流腮病例MuCV免疫接种信息,筛选出流腮突破病例,比较MuCV不同免疫剂次、不同免疫间隔突破病例发病年龄特征。结果2019—2021年柳州市流腮突破病例总计为3457例,2剂次MuCV突破病例数明显低于1剂次(χ^(2)=19.45,P<0.05);2剂次MuCV突破病例的发病年龄明显大于1剂次(t=–5.35,P<0.05);2剂次MuCV免疫间隔≥4年的突破病例发病年龄明显大于免疫间隔<4年的突破病例(F=12.98,P<0.05)。结论2剂次MuCV及免疫间隔≥4年的免疫程序可明显推迟流腮突破病例的发病年龄,可更有效地控制流腮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突破病例 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 免疫 免疫间隔
原文传递
2012年和2017年<40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与免疫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耿丽娜 储凯 戚凯莉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了解2012年和2017年<40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2012年和2017年,分别选择新沂市3个乡镇<40岁、未患麻疹志愿者500人和393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浓度,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抗体浓度与性别、疫... 目的了解2012年和2017年<40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2012年和2017年,分别选择新沂市3个乡镇<40岁、未患麻疹志愿者500人和393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浓度,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抗体浓度与性别、疫苗免疫剂次及末次免疫后间隔时间的关系。结果2012年<40岁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87.40%)、GMC(690.03mIU/ml)均高于2017年(80.41%,461.27m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2012年抗体阳性率(χ^(2)=7.77)和GMC(t=2.95)均高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性两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12年、2017年不同年龄组阳性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012年5~<15岁组抗体阳性率高于2017年(χ^(2)=16.86,P<0.01);<8月龄组2012年GMC低于2017年,8月龄~<5岁和5~<15岁组2012年GMC均高于2017年(P值均<0.05),其他年龄组两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12年8月龄~<15岁麻疹相关疫苗免疫剂次均高于2017年,末次免疫后间隔时间则短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12年疫苗免疫剂次与抗体浓度呈弱正相关(r=0.17),与末次免疫后间隔时间呈弱负相关(r=-0.35);2017年两者均呈弱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0.11)(P值均<0.05)。结论2012年和2017年麻疹抗体在14岁以下人群中存在差异,2017年8月龄~14岁人群中GMC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麻疹抗体 免疫 健康人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