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及免疫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62
1
作者
曾小威
李世刚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11期1044-1046,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小关节病变为主,病情进展至后期可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涉及免疫系统中的多种细胞因子、酶等。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免疫分子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小关节病变为主,病情进展至后期可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涉及免疫系统中的多种细胞因子、酶等。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免疫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
分子
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颜菲
刘一平
张榕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3期2555-2561,共7页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肺血管疾病,预后极差,常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PH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在PH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和肺动脉内皮细胞等可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趋化...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肺血管疾病,预后极差,常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PH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在PH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和肺动脉内皮细胞等可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免疫细胞募集,从而促进肺血管重构形成。而各细胞因子在P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证明了这些因子及受体可作为PH的治疗靶点。因此,未来进一步对细胞因子在PH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针对各细胞因子的靶向治疗的研究可能成为PH领域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细胞因子
免疫
分子
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调节性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冬亮
关颖
+1 位作者
王岳
徐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33-337,共5页
目的研究和探索调节性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免疫分子机制。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集47例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为MS组,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取肘静脉血并做如下检测和比较:①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
目的研究和探索调节性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免疫分子机制。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集47例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为MS组,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取肘静脉血并做如下检测和比较:①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y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reg细胞、Thl7细胞和Dc细胞数量;②Treg细胞、Th17细胞和Dc细胞功能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③外周血中Th17和Dc特异性促炎因子水平。结果在Ms患者中,①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显著减少.Th17细胞和DC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与对照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Treg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FOXP3和FOXAI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RORyt、RORy和STAT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DC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E2F1和PU.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Th17细胞特异性促炎因子IL-17和IL-22,DC细胞特异性促炎因子TNF-α、IL-12和IL-2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S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减少、功能降低,受Treg细胞负调控的Th17细胞和Dc细胞增加,Th17细胞和Dc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诱发一系列自身免疫级联反应,最终导致髓鞘脱失和轴突损害,引发一系列MS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调节性T细胞
免疫
分子
机制
原文传递
肿瘤光热治疗引发的免疫效应及光热转换剂在其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姜珊
刘钊
程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9,共7页
如今,利用光热转化剂(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gents,PTA)在近红外光(near-infrared,NIR)照射下产生足够热量来消融肿瘤的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PTT相比于传统的常规肿瘤治疗方法(例如手术、化疗...
如今,利用光热转化剂(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gents,PTA)在近红外光(near-infrared,NIR)照射下产生足够热量来消融肿瘤的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PTT相比于传统的常规肿瘤治疗方法(例如手术、化疗、放疗等),是一种新兴的、有潜力的治疗手段,因为它具有微创、精准性高、毒副反应小等优势。PTT是PTA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产生局部高热杀死靶细胞的过程。PTA作为其中重要的媒介在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发现PTA在NIR的作用下不仅显示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并且可以引起相应的免疫应答,有潜在的免疫治疗作用。近几年来,很多研究尝试开发新型PTA以改善PTT的特异性疗效,实现PTT与免疫治疗的协同。在本综述中,我们主要阐述PTT引起的免疫机制,并以具有代表性的PTA说明其在免疫效应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协同免疫治疗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治疗
光热转化剂
免疫
分子
机制
免疫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炎症性肌病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芳
蒲传强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6期501-504,共4页
免疫异常在炎症性肌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子免疫方面,本文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T 细胞受体-TcR、协同刺激分子、细胞因子、趋化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抗凋亡分子等方面对近年来炎症性肌病的发病...
免疫异常在炎症性肌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子免疫方面,本文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T 细胞受体-TcR、协同刺激分子、细胞因子、趋化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抗凋亡分子等方面对近年来炎症性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已经清楚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肌病
免疫
分子
机制
协同刺激
分子
细胞因子
T细胞受体-TCR
原文传递
扩张性心肌病发病的免疫-分子机制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运有
张寄南
王敬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与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病)发病有关的因素很多,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身的免疫,包括两个主要方面:①嗜心脏病毒等感染因子诱发心肌细胞的坏死乃至溶解,均由复杂的免疫机制调节。随后产生自身免疫,逐渐引起临床表现明显的...
与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病)发病有关的因素很多,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身的免疫,包括两个主要方面:①嗜心脏病毒等感染因子诱发心肌细胞的坏死乃至溶解,均由复杂的免疫机制调节。随后产生自身免疫,逐渐引起临床表现明显的心肌病。②致病因子通过改变心脏的代谢途径,损伤心脏的泵功能。对这些致病因子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多数致病因子的性质尚不明确,可能包括针对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免疫
分子
机制
病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塞通软胶囊(三七皂苷)调节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关海燕
鲁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102-3106,共5页
目的研究血塞通(主要成分三七皂苷,PNS)治疗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免疫分子机制。方法血塞通软胶囊三七总皂苷含量标定质量浓度为100 mg·mL^(-1)的溶液,将50只SPF级雌性巴比西(BALB/c)小鼠随机分为5个组: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
目的研究血塞通(主要成分三七皂苷,PNS)治疗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免疫分子机制。方法血塞通软胶囊三七总皂苷含量标定质量浓度为100 mg·mL^(-1)的溶液,将50只SPF级雌性巴比西(BALB/c)小鼠随机分为5个组: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在第0、7、14天,对空白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造模,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腹腔内注射卵清蛋白(OVA)致敏。第15天空白组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激发,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使用OVA溶液雾化激发造模。分别在激发前1 h对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血塞通溶液200μL(浓度标定为PNS浓度0.5,1.5,3.0 mg·μL^(-1)),空白组与对照组注射等量纯净水。分析小鼠肺泡灌洗液细胞,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比例。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和高剂量实验组的小鼠外周血中IL-10分别为(89.21±13.24),(35.66±9.87),(43.12±9.18),(59.84±11.38),(72.45±13.01)pg·mL^(-1);IL-17分别为(120.16±8.63),(250.13±18.16),(210.96±9.79),(176.32±13.56),(140.55±16.89)pg·mL^(-1);小鼠外周血中Th-17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52±1.24)%,(8.03±1.52)%,(5.63±1.79)%,(3.02±1.33)%,(1.99±1.81)%。低、中和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呈现浓度依赖(均P<0.05)。通过观察小鼠肺组织HE染色,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支气管壁变薄及黏液腺减少。结论PNS能增加IL-10的分泌,减少IL-17的分泌,减少Th-17的细胞比例,同时明显改善小鼠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支气管壁增厚及黏液腺增生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软胶囊
三七皂苷
哮喘
气道炎症
免疫
分子
机制
原文传递
灵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2
8
作者
时冉冉
陈娇
宗自卫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2期317-317,共1页
灵芝多糖是一种从灵芝实体中被提取出来的多糖组份,灵芝多糖极易溶于水。很多科学研究表明,灵芝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以及一定的抗肿瘤等作用,并且认为在体外灵芝多糖并没有直接的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或者杀伤作用,反而在体内灵...
灵芝多糖是一种从灵芝实体中被提取出来的多糖组份,灵芝多糖极易溶于水。很多科学研究表明,灵芝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以及一定的抗肿瘤等作用,并且认为在体外灵芝多糖并没有直接的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或者杀伤作用,反而在体内灵芝多糖则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所以,通常情况下,对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主要就是通过增加免疫功能,尽管我国很多科学家已经从免疫功能的角度对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但确切的机制并没有明确。因此文章结合具体实验对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抗肿瘤
免疫
分子
机制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gA肾病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9
作者
曹军
朱正美
燕秋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探讨IgA肾病的分子病理机 ,综述IgA肾病在免疫学、糖生物学、酶学。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分子
机理
研究进展
免疫
学
分子
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及免疫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62
1
作者
曾小威
李世刚
机构
三峡大学医学院科研科
出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11期1044-104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166)
文摘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小关节病变为主,病情进展至后期可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涉及免疫系统中的多种细胞因子、酶等。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免疫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
分子
机制
治疗
Key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mmunity
therapy
分类号
R593.2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细胞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颜菲
刘一平
张榕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
出处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3期2555-2561,共7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80550997)。
文摘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肺血管疾病,预后极差,常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PH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在PH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和肺动脉内皮细胞等可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免疫细胞募集,从而促进肺血管重构形成。而各细胞因子在P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证明了这些因子及受体可作为PH的治疗靶点。因此,未来进一步对细胞因子在PH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针对各细胞因子的靶向治疗的研究可能成为PH领域的热点。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细胞因子
免疫
分子
机制
Keywords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ytokines
Immune molecular mechanism
分类号
R543.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节性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冬亮
关颖
王岳
徐瑛
机构
上海宝山区仁和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33-337,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和探索调节性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免疫分子机制。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集47例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为MS组,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取肘静脉血并做如下检测和比较:①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y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reg细胞、Thl7细胞和Dc细胞数量;②Treg细胞、Th17细胞和Dc细胞功能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③外周血中Th17和Dc特异性促炎因子水平。结果在Ms患者中,①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显著减少.Th17细胞和DC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与对照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Treg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FOXP3和FOXAI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RORyt、RORy和STAT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DC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E2F1和PU.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Th17细胞特异性促炎因子IL-17和IL-22,DC细胞特异性促炎因子TNF-α、IL-12和IL-2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S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减少、功能降低,受Treg细胞负调控的Th17细胞和Dc细胞增加,Th17细胞和Dc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诱发一系列自身免疫级联反应,最终导致髓鞘脱失和轴突损害,引发一系列MS临床症状。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调节性T细胞
免疫
分子
机制
Keywords
multiple sclerosis
regulatory T cells
immune molecular mechanisms
分类号
R34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肿瘤光热治疗引发的免疫效应及光热转换剂在其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姜珊
刘钊
程文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
出处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87070804,81873900)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编号:2019052)
哈尔滨医科大学创新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20-KYYWF-1471)。
文摘
如今,利用光热转化剂(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gents,PTA)在近红外光(near-infrared,NIR)照射下产生足够热量来消融肿瘤的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PTT相比于传统的常规肿瘤治疗方法(例如手术、化疗、放疗等),是一种新兴的、有潜力的治疗手段,因为它具有微创、精准性高、毒副反应小等优势。PTT是PTA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产生局部高热杀死靶细胞的过程。PTA作为其中重要的媒介在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发现PTA在NIR的作用下不仅显示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并且可以引起相应的免疫应答,有潜在的免疫治疗作用。近几年来,很多研究尝试开发新型PTA以改善PTT的特异性疗效,实现PTT与免疫治疗的协同。在本综述中,我们主要阐述PTT引起的免疫机制,并以具有代表性的PTA说明其在免疫效应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协同免疫治疗的应用。
关键词
光热治疗
光热转化剂
免疫
分子
机制
免疫
治疗
Keywords
photothermal therapy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gents
mechanisms of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分类号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炎症性肌病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芳
蒲传强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6期501-504,共4页
文摘
免疫异常在炎症性肌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子免疫方面,本文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T 细胞受体-TcR、协同刺激分子、细胞因子、趋化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抗凋亡分子等方面对近年来炎症性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已经清楚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
炎症性肌病
免疫
分子
机制
协同刺激
分子
细胞因子
T细胞受体-TCR
分类号
R593.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扩张性心肌病发病的免疫-分子机制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运有
张寄南
王敬良
机构
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
出处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文摘
与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病)发病有关的因素很多,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身的免疫,包括两个主要方面:①嗜心脏病毒等感染因子诱发心肌细胞的坏死乃至溶解,均由复杂的免疫机制调节。随后产生自身免疫,逐渐引起临床表现明显的心肌病。②致病因子通过改变心脏的代谢途径,损伤心脏的泵功能。对这些致病因子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多数致病因子的性质尚不明确,可能包括针对关键酶。
关键词
心肌病
免疫
分子
机制
病理
分类号
R542.20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塞通软胶囊(三七皂苷)调节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关海燕
鲁娜
机构
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武汉市协和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102-3106,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血塞通(主要成分三七皂苷,PNS)治疗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免疫分子机制。方法血塞通软胶囊三七总皂苷含量标定质量浓度为100 mg·mL^(-1)的溶液,将50只SPF级雌性巴比西(BALB/c)小鼠随机分为5个组: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在第0、7、14天,对空白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造模,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腹腔内注射卵清蛋白(OVA)致敏。第15天空白组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激发,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使用OVA溶液雾化激发造模。分别在激发前1 h对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血塞通溶液200μL(浓度标定为PNS浓度0.5,1.5,3.0 mg·μL^(-1)),空白组与对照组注射等量纯净水。分析小鼠肺泡灌洗液细胞,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比例。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和高剂量实验组的小鼠外周血中IL-10分别为(89.21±13.24),(35.66±9.87),(43.12±9.18),(59.84±11.38),(72.45±13.01)pg·mL^(-1);IL-17分别为(120.16±8.63),(250.13±18.16),(210.96±9.79),(176.32±13.56),(140.55±16.89)pg·mL^(-1);小鼠外周血中Th-17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52±1.24)%,(8.03±1.52)%,(5.63±1.79)%,(3.02±1.33)%,(1.99±1.81)%。低、中和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呈现浓度依赖(均P<0.05)。通过观察小鼠肺组织HE染色,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支气管壁变薄及黏液腺减少。结论PNS能增加IL-10的分泌,减少IL-17的分泌,减少Th-17的细胞比例,同时明显改善小鼠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支气管壁增厚及黏液腺增生等现象。
关键词
血塞通软胶囊
三七皂苷
哮喘
气道炎症
免疫
分子
机制
Keywords
Xuesaitong soft capsule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
asthma
airway inflammation
immune molecular mechanism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灵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2
8
作者
时冉冉
陈娇
宗自卫
机构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化教研室
出处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2期317-317,共1页
文摘
灵芝多糖是一种从灵芝实体中被提取出来的多糖组份,灵芝多糖极易溶于水。很多科学研究表明,灵芝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以及一定的抗肿瘤等作用,并且认为在体外灵芝多糖并没有直接的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或者杀伤作用,反而在体内灵芝多糖则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所以,通常情况下,对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主要就是通过增加免疫功能,尽管我国很多科学家已经从免疫功能的角度对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但确切的机制并没有明确。因此文章结合具体实验对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灵芝多糖
抗肿瘤
免疫
分子
机制
研究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gA肾病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9
作者
曹军
朱正美
燕秋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文摘
探讨IgA肾病的分子病理机 ,综述IgA肾病在免疫学、糖生物学、酶学。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分子
机理
研究进展
免疫
学
分子
机制
分类号
R692.3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及免疫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曾小威
李世刚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62
原文传递
2
细胞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颜菲
刘一平
张榕
《医学综述》
CAS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调节性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周冬亮
关颖
王岳
徐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5
5
原文传递
4
肿瘤光热治疗引发的免疫效应及光热转换剂在其中的作用
姜珊
刘钊
程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炎症性肌病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刘芳
蒲传强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4
2
原文传递
6
扩张性心肌病发病的免疫-分子机制
李运有
张寄南
王敬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血塞通软胶囊(三七皂苷)调节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关海燕
鲁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8
灵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时冉冉
陈娇
宗自卫
《生物技术世界》
201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IgA肾病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曹军
朱正美
燕秋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