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戊型肝炎病毒线性抗原表位克隆及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夏小兵
黄如统
李德荣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线性抗原表位的克隆表达策略。方法 合成HEVORF3羧基端 19个氨基酸编码DNA序列 ,在序列的 5′端加入了两个甘氨酸序列 ,通过基因扩增载体中的 5′GGGG/CCCC非对称粘性末端 ,实现线性表位序列的首尾串联排列。结...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线性抗原表位的克隆表达策略。方法 合成HEVORF3羧基端 19个氨基酸编码DNA序列 ,在序列的 5′端加入了两个甘氨酸序列 ,通过基因扩增载体中的 5′GGGG/CCCC非对称粘性末端 ,实现线性表位序列的首尾串联排列。结果 获得了 2mer、4mer、6mer、8mer 4个首尾串联的重复序列 ;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后 ,在IPTG诱导下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 ,其中 4mer蛋白占细菌蛋白的 2 1 6 % ,6mer蛋白占细菌蛋白的 13 5 % ,而含 8mer的重组菌不表达目的蛋白 ,首尾串联后每一个线性表位的两端都存在被梭菌蛋白酶识别的特异序列 ,表达产物可以被重新酶解成小分子肽 ,经梭菌蛋白酶消化的表达产物可以检测到一定的抗原反应性。结论 通过首位串联可以实现HEV线性表位较高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线性表位
基因首尾串联
克隆
重
原文传递
单克隆抗体作为新的诊断和治疗探针用于肿瘤微量转移病例
2
作者
Scheimok G
顾杜新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89年第1期22-23,共2页
单克隆抗体CK2(识别细胞角蛋白多肽No.18),对骨髓内上皮肿瘤细胞的鉴定是最合适的试剂,其专一性在双标记染色方法(APAAP技术结合放射自显影术)中得到肯定。CK2阳性细胞与针对“白细胞共同抗原”的抗体无任何交叉反应。骨髓内上皮肿瘤细...
单克隆抗体CK2(识别细胞角蛋白多肽No.18),对骨髓内上皮肿瘤细胞的鉴定是最合适的试剂,其专一性在双标记染色方法(APAAP技术结合放射自显影术)中得到肯定。CK2阳性细胞与针对“白细胞共同抗原”的抗体无任何交叉反应。骨髓内上皮肿瘤细胞的存在和常规预后参数之间找出了有意义的相互关系。详细的表型特性表示出在这些细胞上与增生有联系的抗原表达。用单克隆抗体17-1A的免疫治疗方法中,注入抗体后骨髓中散在的肿瘤细胞被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
克隆
重
抗体
肿瘤
微量转移
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戊型肝炎病毒线性抗原表位克隆及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夏小兵
黄如统
李德荣
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
出处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8-520,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线性抗原表位的克隆表达策略。方法 合成HEVORF3羧基端 19个氨基酸编码DNA序列 ,在序列的 5′端加入了两个甘氨酸序列 ,通过基因扩增载体中的 5′GGGG/CCCC非对称粘性末端 ,实现线性表位序列的首尾串联排列。结果 获得了 2mer、4mer、6mer、8mer 4个首尾串联的重复序列 ;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后 ,在IPTG诱导下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 ,其中 4mer蛋白占细菌蛋白的 2 1 6 % ,6mer蛋白占细菌蛋白的 13 5 % ,而含 8mer的重组菌不表达目的蛋白 ,首尾串联后每一个线性表位的两端都存在被梭菌蛋白酶识别的特异序列 ,表达产物可以被重新酶解成小分子肽 ,经梭菌蛋白酶消化的表达产物可以检测到一定的抗原反应性。结论 通过首位串联可以实现HEV线性表位较高效的表达。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线性表位
基因首尾串联
克隆
重
Keywords
Hepatitis E virus
Linear epitope
Tandem repeats
分类号
R373.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单克隆抗体作为新的诊断和治疗探针用于肿瘤微量转移病例
2
作者
Scheimok G
顾杜新
出处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89年第1期22-23,共2页
文摘
单克隆抗体CK2(识别细胞角蛋白多肽No.18),对骨髓内上皮肿瘤细胞的鉴定是最合适的试剂,其专一性在双标记染色方法(APAAP技术结合放射自显影术)中得到肯定。CK2阳性细胞与针对“白细胞共同抗原”的抗体无任何交叉反应。骨髓内上皮肿瘤细胞的存在和常规预后参数之间找出了有意义的相互关系。详细的表型特性表示出在这些细胞上与增生有联系的抗原表达。用单克隆抗体17-1A的免疫治疗方法中,注入抗体后骨髓中散在的肿瘤细胞被标记。
关键词
单
克隆
重
抗体
肿瘤
微量转移
诊断
分类号
R730.4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戊型肝炎病毒线性抗原表位克隆及表达的初步研究
夏小兵
黄如统
李德荣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
原文传递
2
单克隆抗体作为新的诊断和治疗探针用于肿瘤微量转移病例
Scheimok G
顾杜新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